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寫彙編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寫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必修三名句默寫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四名句默寫彙編

⑴《指南錄後序》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嗚呼! , 。死而死矣, ,層現錯出, ,痛何如哉!

臣心一片磁針石,

2.不幸 ,賈餘慶獻諂於後, ,國事遂不可收拾。

⑵《五人墓碑記》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嗟乎!大閹之亂, , ,有幾人歟?

2.《五人墓碑記》中因爲五人的壯舉,即使在死後也受到了人們的景仰的句子是:

, 。

3.《五人墓碑記》中表明作者寫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話是:

, , , , 。

⑶《離騷》路漫漫 , ,

1.《離騷》中感嘆時光流逝飛快的名句是:

① , ② , 。

2.《離騷》中表加強自身修養的名句是:

① , ② , 。

3. ,何不改此度? ,來吾導夫先路!

4.①長太息以掩涕兮, 。②亦餘心之所善兮, 。

⑷《燭之武退秦師》

1.晉侯、秦伯圍鄭, , 。

2.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敢以煩執事。

3. ,君知其難也, ?鄰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 ,君亦無所害。

5.夫晉, ?既東封鄭,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6. ,不仁;失其所與, ; ,不武。

⑸《諫太宗十思疏》

1.臣聞 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 ;思國之安者, 。

2.人君當 ,居 ,不念 , ,斯亦 , 也。

3.竭誠則吳越爲一體, 。雖 ,震之以威怒,終 , 。

4.總此十思, ,簡能而任之, ,則智者盡其謀, ,仁者播其惠, 。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 。

6.怨不在大, , , , 。

7.念高危,則思 , , 。

⑹《廉頗藺相如列傳》

1.廉頗不服藺相如的原因:我爲趙將, ,而 ,而位居我上。且 ,吾羞,不忍爲之下。

2.藺相如的門人想要離開他的理由: ,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 , 。且 , ?臣等不肖,請辭去。

3.藺相如不願與廉頗一般見識的原因:顧吾念之, ,徒以吾兩人在也。

, 。吾所以爲此者, 。

⑺《鴻門宴》項莊舞劍, 。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天下皆叛之。

2. ,大禮不辭小讓。 ,我爲魚肉, ?

⑻《秋水(節選)》

1.野語有之曰:“ , ,”我之謂也。

2.且夫我嘗聞 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

⑼《發現》

我來了,因爲我聽見你叫我; , 。

⑿《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1.我是你河邊上 ,數百年來紡着 ;我是你額上 ,照你 。

2.我是你 ,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我是你雪被下 ;我是你 ;我是新刷出的. ;是 正在噴薄;——祖國呵!

⒀《祖國土》

但我們都躺進它的懷裏,和它化爲一體,因此才 地稱呼它:“ 。”

⒁《祖國山川頌》

,生長明妃尚有村。

⒂《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的含義是:所以我們要 , , !“拿來”後要怎樣區別對待?我們要 , , 。

  必修四名句默寫

⑴《季氏將伐顓臾》

1.孔子認爲不應該伐顓臾的理由:

夫顓臾, , , ,何以伐爲?

2.周任有言曰:“ , 。” , ,則將用彼相矣?

3.且爾言過矣, , ,是誰之過與?

4.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 。

5.孔子的治國方針是,對內要: , , ;對外要 , , 。既來之, 。

6.吾恐季孫之憂, , 。

⑵《寡人之於國也》

1. ,材木不可勝用, 。 ,王道之始也。

2.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 。

3.人死,則曰:“ ,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 , 。”

4.謹庠序之教 , 。

⑶《蜀道難》

1.噫籲唏!危乎高哉! , 。

2. ,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 。

3. ,可以橫絕峨眉顛。地崩山摧壯士死, 。

4.上有 之高標,下有 之回川。

5.青泥何盤盤, 。 ,以手撫膺坐長嘆。

6.但見 ,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 ,愁空山。

7.連峯去天不盈尺, 。

8.劍閣崢嶸而崔嵬, , 。

9.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 , 。

⑷《登高》

1.風急天高猿嘯哀, 。 ,不盡長江滾滾來。

2. ,百年多病獨登臺。 ,潦倒新停濁酒杯。

⑸《琵琶行(並序)》

1.潯陽江頭夜送客, 。 2.醉不成歡慘將別, 。

3.千呼萬喚始出來, 。 4. , 未成曲調先有情。

5. ,似訴平生不得意; ,說盡心中無限事。

6. ,初爲《霓裳》後《綠腰》。 7. ,幽咽泉流冰下難。

8.別有幽愁暗恨生, 。 9. ,鐵騎突出刀槍鳴。

10.東船西舫悄無言, 。 11.今年歡笑復明年, 。

12. ,相逢何必曾相識。 13.住近湓江地低溼, 。

14.其間旦暮聞何物? 。 15. ,往往取酒還獨傾。

16.豈無山歌與村笛? 。 17.座中泣下誰最多? 。

⑹《錦瑟》

1. ,一弦一柱思華年。 ,望帝春心託杜鵑。

2.滄海月明珠有淚, 。此情可待成追憶, 。

⑺《虞美人》

1.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 。

2. ,只是朱顏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⑻《蝶戀花》

1. 。羅幕輕寒, 。明月不諳離別苦, 。

2.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山長水闊知何處?

⑼《雨霖鈴》

1. ,對長亭晚, 。都門帳飲無緒, 、 。執手相看淚眼, 。念去去、千里煙波, 。

2.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 。便縱有千種風情, !

⑽《聲聲慢》

1. ,冷冷清清, 。 ,最難將息。

,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 。

2.滿地黃花堆積, , ?守着窗兒, !

梧桐更兼細雨, 、 。這次第, !

⑾《滕王閣序》

1.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 。

2.都督閻公之 , ;宇文新州之 , 。

3. , 之詞宗; , 之武庫。

4. ,煙光凝而暮山紫。

5.層臺聳翠, ; ,下臨無地。

6. ,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 。

7.山原曠其盈視, 。

8. ,秋水共長天一色。

9. ,鐘鳴鼎食之家; ,青雀黃龍之軸。

10.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

11.爽籟發而清風生, 。

12. ,氣凌彭澤之撙; ,光照臨川之筆。

13. ,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 。

14.關山難越, ; ,盡是他鄉之客。

15. 而不見, 以何年。

16. 易老, 難封。

17. 而覺爽, 而相歡。

18. ,扶搖可接; 已逝, 非晚。

19. ,空餘報國之情; ,豈效窮途之哭!

20.無路 ,等 之弱冠;有懷投筆,愛 之長風。

21.舍 於百齡,奉 於萬里。

22.非 之寶樹,接 之芳鄰。

23. 不逢,撫 而自惜; 相遇,奏 以何慚?

24.閒雲潭影日悠悠, 。

25. ?檻外長江空自流。

⑿《秋聲賦》

1.初 ,忽 ,如 ,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

,金鐵皆鳴;又如 ,銜枚疾走,不聞號令, 。

2.其色慘淡, ;其容清明, ;其氣慄冽, ;其意蕭條, 。

3. ,木遭之而葉脫。

4.百憂感其心, 。

5.而況 ,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 爲槁木, 爲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