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文言文《庖丁解牛》教學反思

文言文《庖丁解牛》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庖丁解牛》教學反思一

文言文《庖丁解牛》教學反思

昨天下午結束了莊子《庖丁解牛》一課的講解,覺得對本課的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作爲文言文的學習,首先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準句讀。本課出現的生字很多,而且讀音又比較拗口,所以上課伊始就檢查了學生的預習誦讀情況。雖然這一點之前已經提醒過學生,他們也讀了,但效果依舊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又強調了一下個別字的注音。

其次,是對文言知識的積累。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在自學稿上都有所體現,上課前學生也已經按事先的分組寫在了白板上。雖然學生在組內已經進行了交流,但還是有些問題沒能解決。比如“技經肯綮之未嘗”一句,在結合課下注釋對“技經肯綮”解釋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注意到“未嘗”一詞的含義及詞性,最終明白了這是一個“賓語前置句”。接着學生就比較順利地梳理了全文大意,並且結合PPT的配圖完整地複述了故事。值得高興地是學生對PPT中簡筆畫配圖很感興趣,寥寥幾筆生動形象,效果很好!

另外,對本課的主旨“解牛之道”與“養生之道”的聯繫學生倒是一點就透了。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結合生活經歷從文章中繼續挖掘信息,看從中能明白哪些人生道理。事先備課時我就覺得學生可能一下不知道從何說起,所以我就在PPT上打出一些語句,讓學生隨便從中選擇加以理解。學生髮言還是很積極的,語言表達也比較到位,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爲了提醒學生學會從學過的課文當中積累作文素材!

但這節課還是暴露出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對文言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是不夠牢固。像“賓語前置”這個知識點上學期雖然已經講解得很詳細,但學生還是不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注意!

 《庖丁解牛》教學反思二

《庖丁解牛》一文上完了,留給我很多的不快和思索,心裏鬱悶極了,教書都十年了,課居然就上成這個樣子,真的是貽笑大方,當然這也在警醒着我:必須要提升自我。

《庖丁解牛》一文是按照“語言——文本——文學——文化”的思路設計,首先通過字詞句的練習來疏通文章大意,被我文章內容;接着解讀文本,引導學生區分解牛的三個階段,明白“技”與“道”的區別;然後,從直接描寫庖丁解牛場面表現其技術的高過渡到側面描寫表現其技術的高來引出“用刀之術”,通過“良庖”、“族庖”與“庖丁”“刀”的對比,讓學生理解“有道與無道”的不同;理解完文章的解牛之道後再理解養生之道,這時就要回歸該文的文體(寓言)和莊子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其思想。以寓言用故事說明道理引出本文的主題:用牛的複雜結構比喻社會,用到比喻人,以解牛之道喻養生之道;最後文本延伸,列舉現實生活中符合“道”的事情。

感覺這個備課的思路比較清晰,所設問題符合“請君入甕”的套路,學生能透過文字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能夠完成三維目標,但實際的課堂操作與我的預想差很遠,反思有以下幾點。

一、作爲一節公開課,在只有一節課的時間裏,如何處理文言字詞句的掌握和文章主旨講解,我是把握不準和不夠科學。我倉促地用了十多分鐘講字詞句,然後再講文章,結果字詞句沒講透,文章也沒講完,一節殘缺的課就完成不了教學目標了。如何在四十分鐘兼顧到所有知識點?經過胡老師的提點,那就是隻能以點帶面,抓住主要的一兩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自行理解容易的知識點,以主要問題牽引學生對全文主旨的探討和思考。我想作爲一堂公開課還是常規課也好,都必須有所舍,捨棄學生知道的、顯淺的知識點,只講學生不懂的,這樣學生聽起來應該更覺新鮮。

二、課堂上想着列舉同類事例好讓理解“技”與“道”的區別,但我自己積累太少,列舉的還是從此現象到彼現象,沒有結合實際的來闡明“道”,以致學生還是停留在對概念的認識上。

三、師生互動方面的不足,首先我的語言表達蒼白無力,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還有就是跟我平時上課時經常採用的“填鴨式”教學有關,因此這節課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機的。

總的來看,我的課應該就是專家們常說的“不受學生歡迎”的課堂,真是要多多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