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采薇》優秀教案「彙編」

《采薇》優秀教案「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采薇》優秀教案一

  一、三維目標

《采薇》優秀教案「彙編」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習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3進一步認識詩歌的文體特點,在把握情感的基礎上,能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味。。

 過程與方法

1自行誦讀、翻譯,瞭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探究學習,通過這兩首詩歌中的鄉情之比較,探討詩歌中的鄉思情結的內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

3鑑賞詩歌,從詩歌的意境、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比較鑑賞。

 情感態度與價值

1體驗家園之思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在更廣闊的閱讀視野中,比較鑑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培養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展開與文本、編者、老師、同學的對話交流。

3比較鑑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詩歌鑑賞水平。

三、教學難點

比較鑑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提高詩歌鑑賞水平。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講義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佈置學生獨立預習,完成學習過程評價表。

項目敘述或回答

歸納·整理1學習本板塊時,你有哪些字不會讀?積累了哪些詞語?2你瞭解哪些有關《詩經》和“荷馬史詩”的文學常識?3你能背出《采薇》最後一節嗎?4標畫出詩中體現“古典的鄉愁“的句子,寫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1《采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認爲哪些詩句最能表現這種情感?2《奧德賽》通過哪些描寫烘托了奧德修斯迴歸故里的決心? 發現·創新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閱相關資料,找出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2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愁”的新的體驗。 評價:

課前檢查與反饋:

1字音

玁狁(xiǎn yǔn)不遑( huáng )不來( lài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喧囂( xiāo )寰宇( huán)神裔( yì )

餚饌(yáo zhuàn)宅邸( dǐ )逃遁( dùn )象弭( mǐ )

歸聘( pìn )四牡( mǔ )騤騤( kuí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載渴載飢( zài )整飭( chì )

2字形

靡(靡費)聘(聘請)霏(煙霏)遁(遁詞)睽(衆目睽睽)

糜(糜爛)騁(馳騁)菲(芳菲)循(遵循)騤(四牡騤騤)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裝)彌(瀰漫)飭(整飭)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嚴)弭(消弭)傷(傷感)

3解釋加點字

靡室靡家(無)不遑啓居(空閒)載飢載渴(又)靡使歸聘(問候)

歲亦陽止(農曆十月)憂心孔疚(很,非常)戎車既駕(已經)

四牡業業(高大的樣子)雨雪霏霏(下雪)我行不來(慰勞,勸勉)

彼爾維何(花盛的樣子)維棠之華(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輅”,大車)歲亦莫止(同“暮”,年底)

4文學常識填空

①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共收入詩歌 篇,又稱“詩三百”,分爲“ ”、“ ”、“ ”三部分。“ ”即國風,就是各國土樂;“ ”是周朝王畿之樂;“ ”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這本詩集的主要表現手法有“ ”、“ ”、“ ”三種。

②相傳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爲 (國籍)盲詩人 (人名)所作。

5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②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③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④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6默寫填空

, 。 , 。 ,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二)新課導入

(從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詩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頭。

這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擁有融於自己的血脈的故土親情。對故土的情結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蕩氣迴腸。爲什麼?讓我們到我國文學的源頭和西方文學的源頭中去體驗一下這種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體感悟

1自主學習《采薇》。

自行誦讀、翻譯,瞭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全班交流,師生評點。

① 誦讀

(鼓勵學生進行誦讀競賽,並由學生去比較和評點,促進提高。)

(有條件的可利用多媒體錄音作示範,供學生比較學習)

② 翻譯

(學生翻譯,儘量由學生補充、訂正,教師適時加以啓發、指點。)

(鼓勵學生課前翻譯全詩。)

③ 瞭解作品主旨

問:《采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問:你認爲哪些詩句最能表現這種情感?

答:“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④ 當堂成誦

3、自主學習《奧德賽》。

整體感知節選部分的結構、內容以及表現手法。

①結構

分爲五個小節:

一、思鄉之苦,遵旨放行;

二、奧德修斯的疑慮;

三、神女證實;

四、宴席上的再次挽留;

五、返鄉的堅定決心。

②內容

節選部分表現了奧德修斯的思鄉的愁苦和返鄉的堅定決心。

③表現手法

問:《奧德賽》通過哪些描寫烘托了奧德修斯迴歸故里的決心?

答:通過場景、動作、對話的描寫來烘托表現奧德修斯迴歸故里的決心。

 (四)合作探究

比較這兩首詩歌中的鄉情,探討鄉思情結的內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

1分組討論:前後座四人爲一小組,展開討論。

(先讓學生找出兩首詩歌中鄉愁出現的不同場景,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最後再聯繫其它與鄉愁相關的詩句,揣摩鄉思情結的內涵。)

2全班交流:由每一個討論小組推出代表發言,再由學生自已彙總補充修正。

① 鄉愁出現的不同場景:

《采薇》寫的是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生活場景中的鄉愁。

《奧德賽》寫的是將領奧德修斯凱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場景中的鄉愁。

② 其它與鄉愁相關的詩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③鄉思情結的內涵:

(師評: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義。故鄉常常被賦予的意義有:家、故鄉、故土、家園、家國、歸宿等;在比喻意義上,往往指向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五)比較鑑賞

比較鑑賞這兩首詩歌在表現手法上的異同

1再讀《采薇》,圍繞問題討論:

(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允許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讀去看。答錯了不批評。然後再分小組討論發言,進行交流彙總。)

① 這首詩共六章,你看分哪幾個層次?

分三個層次:1-3章爲一層,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4-5章爲二層,直接寫戰爭。

6章爲三層,寫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據你看,在章法上有什麼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麼好處?

前三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複,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 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

在內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

在音節上,反覆吟唱,一唱三嘆,音節和諧,旋律協調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③從4-5章來看,你又發現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這兩章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寫的是戰車、戰馬、象弭、魚服以及士兵的勞累奔波、飢渴難當,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展現戰爭生活的圖景。而沒有寫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拼殺,但戰爭的殘酷已可想見。

④“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閱相關資料,找出古人對這兩句詩的評價,談談你的看法。

資料一: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公(謝安)因弟子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謝玄)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資料二:方玉潤《詩經原始》中評說:“此詩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實景,感時傷事,別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凱奏生還,樂矣,何哀之有耶?”又說:“末乃言歸途景物,並回憶來時風光,不禁黯然傷神,絕世義情,知古常新。”

資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論《詩經·小雅·采薇》這兩句時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師評:一以往昔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心之悲痛;二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尋味;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對比,突出不勝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飢渴難當,情境實悲;五語調低沉,低迴往復,氣氛悲愴。)

  (六)交流延伸

1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愁”的新的體驗。

2將你的詩先在小組交流、修訂後,再在全班交流。

3課後蒐集更多的表現鄉情的詩歌散文作品,將你最感動的一篇拿到班上與同學分享感受。

  《采薇》優秀教案二

  學習目標:

1、疏通課文,整體感知這首古代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反覆誦讀課文,深入理解詩歌中反映的社會生活和作品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

3、背誦並默寫課文,歸納《詩經》的藝術特點,鑑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

 學習方法:

頌讀法;討論法;文本研習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前提詳解。

1、作者作品簡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爲孔子所編定而成。《史記·孔子世家》說: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於禮義。……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認爲,現存的《詩經》基本上經孔子刪汰選編而成的。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政治上主張嚴格遵守“禮”,特別強調“仁”,對我國古代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整理編定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詩經》《尚書》《禮記》《樂》《周易》《春秋》。其言論,主要記載在《論語》中,其思想,從漢朝後,成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2、背景介紹

《詩經》的305篇詩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產生於今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大體上說,《風》是民間樂歌,《雅》是宮廷樂歌,《頌》是宗廟樂歌和舞歌。《風》的絕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代表了《詩經》得最高文學成就。這些產生於民間的作品,或揭露當時的社會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現勞動生活的苦樂,或描述愛情婚姻的悲歡,從各個側面廣泛的展示了古代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圖景。

3、相關資料

《詩經》的語言特點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常常採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彙。《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

《詩經》的重章疊唱及表現手法

《詩經》善於運用重章疊唱來表達思想感情,即重複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更充分的抒發了情懷。

《詩經》裏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所謂“賦” 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興”則是《詩經》乃至中國詩歌中比較獨特的手法。“興”字的本義是“起”。《詩經》中的“興”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爲所詠之內容作鋪墊。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大約最原始的“興”,只是一種發端,同下文並無意義上的關係,表現出思緒無端地飄移聯想。

  二、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尤其是重點字詞,句式,文章大體翻譯。

1.學生朗讀,整體把握。

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2.再讀詩歌,疏通詞句。

譯文:野豌豆苗採幾把,一些豆苗已長大。說回家啊難回家,歲末又將來臨啦。沒有屋來沒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沒有空閒坐下來,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採幾把,豆苗柔嫩剛發芽。說回家啊難回家,心總憂愁總牽掛。憂心如焚烤豔陽,又餓又渴實難當。戰事難將帳安定,無人歸家問音訊。

野豌豆苗採幾把,豆苗莖葉老又硬。說回家啊難回家,轉眼又去半年啦。朝廷差事不停遣,沒有一處可休閒。憂心積鬱成久痛,只恐死訊往家送。

路邊何花爭嬌豔?白棣花開一片片。路邊何車真威武?將軍出征將路堵。戰車前方套上馬,四匹馬兒真高大。如此怎敢圖安樂?一月捷報一籮籮。

趨車策馬徵四方,馬兒強健勢浩蕩。將軍樹威車旁立,兵士也靠車隱蔽。四馬雄威多整齊,雕弓箭袋不曾離。哪敢一日不戒備?匈奴戰事催人急。

想我當年出征日,楊柳春風真美麗。如今歸來返故里,卻是雪花紛飛時。行路遲緩路漫漫,又渴又餓不勝寒。無限傷悲在我心,誰人知曉嘆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第一章,寫士兵爲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和對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來起興,來表達士兵久役於外不得歸家的怨敵、思家與盼歸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啓居”是這一心情產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話說:“古者戍役,兩朞而還。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復留備秋,至過十一月而歸。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詩集傳》)這段話告訴我們,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爲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徵卒的不滿和對家鄉更強烈的思念。以下幾章都是圍繞着這個基調敘寫的。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戍人念歸期之遠,而憂勞之甚,然戍事未已,則無人可使歸而問其室家之安否也。”詩仍以薇菜逐漸長得柔嫩、粗硬起興,暗示時間流逝,易年更歲,可是役期卻無止境,軍旅生活又異常痛苦,轉戰不止,飢渴勞頓。而“靡使歸聘”和“我行不來”,則表達了邊關和故鄉相隔萬里,關山阻斷,音訊全無,由此而引發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爲戰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爲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鬥之後,戰爭的倖存者終於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並沒有寫士卒勝利後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後內心深處的淒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歸鄉的路依然那麼艱難。

4.明確特點,熟讀成誦。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

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來展現生活圖景,比如,對戰爭場面的描寫,並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車、戰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飢渴難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以想見戰爭的殘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爲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裏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再次,是它的旋律協調,音節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覆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三、佈置作業:

完成《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