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教案和教學反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教案和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教案和教學反思】

 一、背景資料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教案和教學反思

人教版課標教材必修四第三單元側重於思考與領悟。入選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屬哲理散文或議論文,單元教學要求重點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鑑於課文的難度較大,學生自主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相機引導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屬於自讀課文,但是帕斯卡爾這篇文章較爲艱深,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語言跳躍、晦澀、不暢,故而建議在老師引導下閱讀。

二、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議論文,他們還沒有積累足夠的解讀哲理散文等思維含量較高的文章的閱讀策略及方法,因此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有效的獨立思考被確定爲本課的學習重點。

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深度思考,促使他們對人生的很多終極價值問題進行追問。這些思維訓練不僅體現在對哲學類散文的解讀上,也體現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外化——作文中。因此,與學生一起攻克這篇課文所蘊涵的哲學命題,學習化繁爲簡的閱讀策略,這一過程比教學結果更爲重要。

 三、教學目標

1.體會帕斯卡爾深邃的思想與詩意的激情高度的融合,瞭解用形象化的語言闡釋抽象道理的寫法。

2.指導學生讀寫結合,嘗試將理性的思考與真摯的感情相結合,寫作片段式的雜感或較複雜的說理文,或仿寫情理相融的片段或格言。

 四、教學切入點

以“人”與“思想”的關係爲切入點,探討帕斯卡爾這段隨筆的價值。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閱讀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入選蘇教版初中二年級語文教科書。文章開篇以帕斯卡爾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引入,兩篇文章有着潛在的共通之處。學生課前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做圈點批註,自由暢談對“人的高貴在於靈魂”這一論點的認識。

(二)視頻導入

人對自我的認識是古往今來一切哲學家都試圖探討的命題,我們看看通俗文化中的“哲人”們是如何討論“人”這個命題的。

教師提問:在《武林外傳》一劇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呂秀才打敗武功高強的姬無命靠的是什麼?如果把電視劇片段看成一段寓言式的哲學對話,那麼呂秀才的核心話題是什麼?(播放《武林外傳》中呂秀才說死大盜姬無命的視頻片段,或者下發該片段臺詞。)

明確:由以上視頻我們可以看到,這段看似惡搞的對白中隱藏了三個哲學上的終極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將往何處去?

不僅僅在通俗文化中有這樣戲謔式的對話,還有很多嚴肅的.哲學著作也對“人是什麼”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17世紀涌現出了許多哲學大師,其中法國的帕斯卡爾對“人”這一命題的認識影響了後世無數的哲人。下面讓我們走近大師,一起學習《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三)齊讀課文,感受文章詩意化的特點,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理解課文。

教師提問:

1.文章讀完了,你覺得哪些句子讓你心潮澎湃?帕斯卡爾認爲“人”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人的特點是能思想、脆弱。

引導:相較整個宇宙而言,人因身體而脆弱,因思想而堅韌。在帕斯卡爾這裏,人只是會思想的蘆葦,在它的思想裏找不到它的靈魂,它的靈魂不在它的思想能觸及的任何地方,它只能在搖擺的風中感知自己。儘管隨時有可能被風摧毀,它也只能處於風中以證明自己的存在。

2.舉出你熟悉的或者親歷過的事例來證明帕斯卡爾的觀點。

明確:霍金的事蹟、汶川地震的倖存者們,等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在引導學生進入文本,理解核心觀點“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並在對文章的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從自己的閱讀經驗和人生經驗出發解答這些問題。

(四)概括作者觀點

教師提問:文章的結構爲片段式,語言形式相對散亂,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文章的主要觀點。

明確: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1.人從生理層面來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

2.人的全部尊嚴都在於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則。

理清帕斯卡爾的思路,便於學生進一步深入領會文題,從而進一步理解帕斯卡爾對“思想”與“人”的關係的思考。

(五)疑難句解讀

本文哲學味道濃厚的句子很多,有很多解釋在哲學上也衆說紛紜,在這一點上教師不要苛求完全一致,而應儘可能給學生提供自我解讀的空間,並激發學生解讀哲學文本的勇氣。鼓勵自由提問,互相解答,必要時教師給予指導。

方法一: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方式二: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每組負責一段,討論研究重點句,在全班彙報討論結果。

以下是在解讀過程中學生的難點問題:

1.“思想形成人的偉大”

學情:學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爲什麼因思想而偉大,應幫助學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爲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因而能駕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顯示出人的偉大,人的偉大來源於人思想的力量。

2.“然而,縱使宇宙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因爲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學情:學生對於“因爲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這一句理解困難。

解讀:教師可以舉例解釋人與其他生命的區別在於:人知道自己渺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抵抗宇宙的力量,但是其他生物對於宇宙的力量卻不能正確認識,對於自身的渺小也缺乏認識。因此,正是在人與物思想能力的區別中體現出人的高貴。人從而超越了肉體的渺小,實現了精神的偉大。

3.爲什麼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怎樣理解“這就是道德的原則”?

學情:尊嚴與思想、道德之間的關係是這一部分的難點。學生難以理解爲何“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實際上這句話的思想與前幾句一脈相承,都體現出正因爲客觀上人類肉體的渺小無法改變,因此才需要用思想來體現尊嚴,而保持思考的習慣就是人類道德的原則。

解讀:作者把思想看做人之所以爲人及人超出其他萬物的標誌。因爲人是高於自然的,在自然界中有着絕對的優勢,這種優勢表現在思想精神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質,可以通向無限,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嚴,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也正因爲如此,我們“必須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是我們存在於世界的意義,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這裏作者把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層面,換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即喪失了人之爲人的起碼條件。同時在進行道德選擇的過程中,我們就能體現自己的尊嚴。

4.“由於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

學情:進入高一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哲學命題,學生對這一概念很感興趣。可以給學生一些中西唯心主義觀點的概念,並且引導他們批判地認識這些概念,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要全盤接受。思想之所以囊括宇宙是因爲思想沒有邊際,不受束縛,宇宙可以成爲思考的對象。

解讀:

(1)南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文心雕龍》:“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3)愛因斯坦:“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宇宙可以被理解。”

(4)霍金的例子

經過以上幾個環節,學生基本完成了對課文的解讀,帕斯卡爾的一家之言是否就是真理呢?下面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

(六)拓展探究

但是思想者就一定因思想而具有尊嚴嗎?帕斯卡爾和周國平的觀點,在現實生活中就一定成立嗎?我們該如何理解大師呢?下面請看徐無鬼的《思想者的尊嚴》節選(文略),讀完之後,結合自己的心得給這篇文章續上一個結尾。

(七)結束語:談不完的帕斯卡爾,談不完的人生,我們的收穫在於探索的過程。從帕斯卡爾到社會人生,人文學科的哲學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這篇文章對我們的價值就在於開啓了一扇窗,這扇窗讓我們能夠看得更遠,而“看”本身就是一種提高。

(八)課後作業:網上有人說“歐陽鋒是哲學大師”,閱讀金庸作品《神鵰俠侶》中黃蓉說瘋歐陽鋒一節,在隨筆中談談你的看法。

六、教學反思

本課並非傳統篇目,因此研究和探討本課的資料較少,人教版的教案對本課的處理也較爲簡單。這是備課中存在的困難,同時也是教學時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我首先用初中學過的課文《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做鋪墊,然後再以學生熟悉的情景劇《武林外傳》做引(導語部分還可以將《武林外傳》換爲《神鵰俠侶》中“黃蓉與歐陽鋒的對話”,效果也不錯),吸引學生將艱深的哲學命題化爲生活的實際問題,儘可能地靠近他們。最後在完成課文講授與研討之後,再拓展開來,討論帕斯卡爾文章中沒有涉及的問題,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考,並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

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對這種形式比較歡迎,討論比較激烈,有思想火花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