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語文版高二選修《爲政以德》教案大綱

語文版高二選修《爲政以德》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通過《爲政以德》的學習,認識“德”的內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古今異義。本文特意爲大家收集整理了語文版高二選修《爲政以德》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版高二選修《爲政以德》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字詞,注意古今詞義的區別。

2背誦積累名言、成語

二能力目標

歷史辯證地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

進一步瞭解孔子的政治主張。

三德育目標

認識“爲政以德”的積極意義。

重點:認識“德”的內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古今異義。

難點:孔子德政觀點和固定句式。

  教學流程

(1、設疑自探2、解疑合探3、質疑再探4、運用拓展)

一課前準備

本節是選修課《論語選讀》的第一課,在課前應佈置學生去尋找有關孔子和《論語》的資料,在課內進行交流,讓學生對孔子和《論語》有一個總體的、大概的認識,這也有利於調動學生學好《論語》選修課。

二導入新課

“龍生虎養鷹打扇”的傳說

三整體感知(一)設疑自探《論語》是以記載孔子言行爲主,並且兼記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書。要從總體上了解《論語》,必須瞭解孔子其人;而瞭解孔子其人,又必須以《論語》爲主要依據。今天我們學習《爲政以德》能提出哪些問題?

預設問題:

1孔子一方面主張先“富之”後“教之”,一方面又寧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沒有矛盾?怎樣理解“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句話?

2孔子的兩個學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們的“老闆”,爲什麼有軍事行動要跑來告訴孔子?

3孔子爲什麼反對季氏攻打顓臾

4孔子說“均無貧”這個是否和歷史上農民起義的口號“等貴賤,均貧富”的均相同?

5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治國原則是怎樣的?

(二)解疑合探

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完成以上任務:獨立完成上述問題,做出批註。勾畫出你認爲值得深入品位的語句,並簡要評述。

教師找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

 老師總結

1從孔子“均無貧”、有若“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等言論看,孔子是認識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於他的去食主張就否認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說,是在特定的語境下對教民思想的強調。孔子認爲,於統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愛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爲統治者的最根本的條件,這是一票否決的事。這也體現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2孔子對學生是一種道德的感召,學生不敢騙他。這兩位學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職帶兵的。季氏想吞併顓臾,他們參與其事。他們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們受孔子的影響,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內心也覺得季氏這件事做得不對,而且做出來一定要挨老師罵。可是這兩人到底不是孔子,認爲季氏這樣做似乎也未嘗不可,因而沒有堅決反對,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後吃不消,於是兩個人來拭探孔子的意向。

3理由有三:一是顓臾是先王封國,不可伐;二是顓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顓臾乃社稷之臣,不當伐。第一點是從歷史上講的,第二點是從地理上講的,第三點是從政治地位上講的。顓臾這個國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建立的國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領導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給魯君)怎麼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沒這個資格。這些小國大多是上古帝王賢哲的'後裔,他們的祖先爲中華文明的建立和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些小國中仍然保存繼承了其祖先的優秀品德、風俗習慣。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視小國文化。在他看來,三代先王保存這些小國的祭祀血食,表現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將這些小國消滅,不僅是它們的悲劇,亦會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滅亡。

4“均無貧”與“均貧富”含義不同。均貧富是站在窮人即“貧”的立場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會財富的綱領,而均無貧則是孔子站在統治者即“富”的立場上提出的調和階級矛盾的主張。“均貧富”實際含義在劫富濟貧,強烈維護等級制度,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這種思想。“均”在《說文解字》中解爲“平”(公平),這是它在詞典中的意義。詞在詞典中的意義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語裏,有了具體的語境,詞的意義就由語言義變爲言語義,就會添加很多臨時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變爲具體,由一般變爲個別。“均貧富”和“均無貧”的“均”詞典義都是“平”,但到了“均貧富”和“均無貧”這兩個不同的句子裏,卻有不同的解釋。

5孔子講爲政,不是談政治,他講的是政治哲學,或者說是政治原則,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的言論才更有價值,更有普遍意義。作爲思想家作爲聖人,其價值乃是提供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不是具體某一個樣板。孔子認爲,政者、正也。作爲國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當一個人的內心修養達到了一個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夠爲國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後代的儒家主張格物、致知、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自身的修煉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節中,孔子就明確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3.6)如果統治者有感召力,則就如北極星一樣,“居其所而衆星共之”。(2.1)如果這樣就沒有必要“殺無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會被感化。“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風,必偃。”(12.19)這樣孔子自然就反對武力征服,主張“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16.1)統治者自身做出榜樣就是對百姓最好的教育。“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2.20)孔子設教,不僅注意個人修行,其對家庭社會國家種種法則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羣相處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羣己即在一道中。爲人之道即是爲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處羣之道。不僅是雙方兼顧,實則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與治於人者同是一人,惟職責應在治人者,不在治於人者。其位愈高,其權愈大,則其職責亦愈重。故治人者貴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問政諸條,語若平直,而寓義深遠。若不明斯義,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將使政事惟在於爭權位,逞術數,恣意氣。覆轍相尋,而斯民日苦。

四語言及寫法品讀

(一)設疑自探

《論語》是一部說理爲主的語錄。它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話(即“雅言”),以當時中原地區的羣衆口頭語言爲基礎,既通俗平易,明白曉暢,同時又吸收古代書面語言精粹、洗練、典雅、整飭的長處,形成一種新的語言風格。所以言簡意賅,深入淺出,樸素無華,雋永有味。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有什麼疑問或體會,請提出來共同解決。

(二)解疑合探

教師找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

預設問題:

1孔子的語言風格有什麼特點?

2本文的文言句式有哪些類型?

3背誦名句名篇

4檢查落實

5小結回顧

(三)質疑再探

學習之後,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結合課文和當今現實提出自己的思考。

預設問題

對於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與“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觀點,如果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是否有不當之處?

五運用拓展

1請大家結合《課堂新座標》找出你認爲最有價值難度的練習,讓同學解答。

2今天如何看待孔子的以德治國思想?

六總結全文

課後反思

補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