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兩篇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如夢令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兩篇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1

李清照是處於南北宋之間的女詞人,她的詞是婉約派的代表,更加上她女性特有的靈性,她的詞就比“男子作閨音”來的真切,把女性特有的感覺用來寫詞就更加要妙宜修,更加能夠把女子的內心感受表達的淋漓盡致。很多人都對她那首晚年更加成熟的《聲聲慢》評價很高,而我認爲她早年的一些作品也很耐人尋味,比如這首《如夢令》就寫的很好,下面我就談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時間:昨夜——今早 地點:庭院——香閨

環境:雨疏風驟

人:捲簾人(答者無心)——主人公(問者有心)

物:海棠(依舊)——海棠(綠肥紅瘦)

首句“昨夜”點明時間,在交代“雨疏風驟”發生在昨夜,同時也表明詞中所寫已是第二天天明發生的事了,也可以知道天明後已是風停雨霽。“雨疏風驟”,疏者,狂也,謂雨大;驟者,急也,謂風狂,可見天氣之惡劣,那麼隱含其間的是女主人公昨夜心情不是很好,可以猜想是因爲戀人遠在他方,沒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內心感到苦悶,那麼女主人公都有那些行爲表現呢?

接下一句“濃睡不消殘酒”就交代了她的行爲,原來是喝了酒。一個人喝酒,孤獨之感油然而生,真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在加上下着冷雨刮着悽風,就不能自已地喝的多了。從那裏可以看出來呢?“濃睡”二字說明睡覺的時間之長,而“不消殘酒”補充說明喝的酒一定很多,到第二天早上還酒勁未消,可見昨夜喝酒的情形。但是是真的醉了呢,還是不願意醒呢,到此時我們尚且還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的分析。

第三句的“試”字用的好,“試”字不僅把女主人公懷着疑問、小心翼翼的心態傳達出來,而且把女主人公的害怕的微妙心理刻畫的惟妙惟肖,她是怕海棠花在風雨之中已經飄零。所以“試”字用的很貼切,同時也可以看出詞人用詞的精準。詞人很善於用曲筆,她不直接的寫出來,卻借捲簾人之口表達出女主人公內心的希望。捲簾人的隨口無心的一句“海棠依舊”,花兒依然盛開,這讓女主人公的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也可以看出她憐春惜花的心情,嚮往美好的願望。但是這是不是真實的情形,在風雨的蹂躪下花兒真的還是那麼嬌豔嗎?

接下來的兩句證明這似乎是女主人公的一廂情願。在現實面前,虛幻的美好不堪一擊,女主人公的願望徹底的破滅了。因此“知否,知否”詰問的語氣表面是在責怪捲簾人,但是在內心裏卻是責怪“雨疏風驟”的殘酷無情,無奈之中深藏着深沉的失望之情。“綠肥紅瘦”纔是現實的情形,在風雨的摧折下,海棠葉依舊而花已飄零,和“海棠依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理想和現實的尖銳衝突,兩相對照之中更顯出女主人公憐春惜花之情。由此可見,女主人公不是真的醉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因爲她清醒的知道現實的殘酷,離她而去的人怕是很久就不得相見了,因此她不願醒寧可長醉不醒,只有這樣才能保留美好的期望,才能減輕情感上的傷疼。

末句“綠肥紅瘦”歷來受人稱道,可謂標新立異,其妙處有三:其一,用“綠”、“紅”兩個表示色彩的詞,給人一種醒目的視覺衝擊,同時把形容詞活用爲名詞,可見詞人深厚的語言工夫;其二,“肥”、“瘦”二字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形容人的詞用在物上,傾注了女主人公的個人情感;其三,“綠肥”、“紅瘦”形成鮮明的對照,更顯出女主人公憐花惜花的心情。

由此可見,這麼短短的一首令詞,它的內涵卻是非常的深厚,有含蓄不盡的韻味。在這首詞中,詞人給我留下了很多的“空白”,那就需要我們去“填空”,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把詞的內涵挖掘出來,充實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體味出詞中的“味外之味”、“韻外之致”。在我們佩服歎賞詞人的工夫的同時,也給我們很強的審美感受!

  李清照《如夢令》賞析2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這是一首小令,內容也很簡單。它寫的是春夜裏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詞的'寫法別緻,側重於從聽覺方面來塑造形象並構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鋪直敘地去描寫百花凋殘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後,從“昨夜”寫起,通過“雨疏風驟”,從聽覺上展開聯想,然後轉化爲視覺形象:“綠肥紅瘦”。值得指出的是,這“綠肥紅瘦”四字只不過是作者內心虛擬想象之詞,它還有一個向客觀現實轉化的過程。正因爲這首詞有一個從聽覺到視覺,有一個從內心到客觀現實的轉化過程,所以才能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便於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這首詞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這裏。

其次,通過問答進行感情上的對比烘托。這種寫法,不僅語言精煉生動,結構也由此顯得分外緊湊,使讀者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養以及感情上的細微差別也都歷歷在目,詞也由此而顯得生動活潑。“卻道”一句,寫出了“捲簾人”觀察上的粗疏與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襯托出作者體察的細膩與情思的深婉。沒有這種細膩的體察與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寫出好作品來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擬人化的手法。詞中把本來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來用以形容綠葉的繁茂與紅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漸消失。這一句不論是在語言的提煉上還是在修辭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極富創造性的。

前面說過,這首詞很短,總共不過三十三字,但它卻能通過生活中一個極其普通的細節,反映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用語平白淺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黃了翁在《蓼園詞選》中說:“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這段評語有助於我們對這首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