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人教版第三冊《初冬》說課設計

人教版第三冊《初冬》說課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教材說明:

人教版第三冊《初冬》說課設計

《初冬》是二年級第一學期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描寫初冬早晨的美景的短文。課文主要抓住了“大霧”這個的特點來描寫初冬,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描寫的是“霧中”的景色,且從遠處的塔和小山,寫到近處的田野和樹林;第四至八自然段講的是“霧散”過後的景色,先寫了塔、小山、田野、樹林和太陽在霧散後的變化,再寫了霧散後還看到其他的景物。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我的教學內容是借用前面的16課《霧》導入,學習生字“初”,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拓展了“初春、初夏、初秋”加深學生對“初”的理解。然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理清課文脈絡。接着,學習課文1—3節,抓住“望不見、看不清”讓學生生體會到作者寫出了“遠、近”景物的不同特點,體會用詞之準確;在朗讀感悟太陽的特點中,知道比喻句的作用是使句子更生動形象。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4—8節,這一部分的學習再分爲兩大塊,一塊是讓學生比較塔、小山、田野、樹林、太陽在霧散後的變化,第二部分是讓學生找找還看到了什麼景物,同時學習比喻句“柿子樹上掛着許多大柿子,像一個一個紅燈籠。”體會柿子的多、大和紅。在拓展過程中,讓學生讀讀短文《廬山的霧》,感受霧的千變萬化的美麗。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從學生的情感、技能及知識三個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初、塔、模、芒、柿、積、厚、柏”8個生字,積累“初冬、白茫茫、模模糊糊、光芒、柿子、燈籠、厚厚的、柏樹”等8個詞語,正確書寫並記憶“初、塔、芒、柿、厚、柏”等6個生字。

2、 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通過比較,知道霧中和霧散後的景物有何不同。選自己喜歡的語句背一背。

3、 知道初冬季節自然景色的特點。

  把“繼續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學習課文,通過比較,知道霧中和霧散後的景物有何不同。”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理念:

  1、注重教學內容生活化。

這篇課文中所描寫的初冬的早晨,大霧瀰漫的景色,是初冬時節常能看到的景色。對於學生來說,我們的教育內容其實就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來,爲他們的生活服務,也爲了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閱讀教學中如能聯繫生活實際,藉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就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感悟課文內容,掌握語文知識,發展閱讀能力。根據這種指導思想,我對這堂課的設計側重將充分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他們對於初冬的個性化感受,來引導他們認識初冬,理解霧中和霧散後景物的不同。

  2、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整堂課我從學生出發,充分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通過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性的發展。我把朗讀作爲這堂課的重點,語文課應該重視“誦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教師的指導應重在引導學生深入地去領會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上。只有立足於對文章內容的具體體驗,學生纔可能得到一種整體的語感把握,從而選擇恰當的讀法表現出來。在入情的誦讀中,學生不僅深入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強了語感,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教學設計

  (一)聯繫生活,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情。我利用學生學過的課文和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目的的和學生談一談霧中,他們看到了怎樣的情景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出霧常出現在“初冬”時節。通過讓學生理解“初冬”,引出“初春、初夏、初冬”,加深他們對“初”的理解,從而過渡到今天的教學內容,這樣學生既對初冬有所理解,也對霧有了客觀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