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畫家和牧童》課文原文

《畫家和牧童》課文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畫家和牧童》是楊學良根據《書戴嵩畫牛》改寫的一篇短文,文章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畫家和牧童》課文原文,希望有所幫助!

《畫家和牧童》課文原文

  畫家和牧童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叫戴嵩。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着花大價錢購買。

傳說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請他作畫。畫什麼呢?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鬥牛圖》。他一會兒濃墨塗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圍觀的人看了,紛紛誇讚。

“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一位商人稱讚道。

“畫活了,畫活了,只有神筆才能畫出這樣的畫!”一位教書先生讚揚道。

“畫錯啦,畫錯啦!”一個牧童擠進來喊着。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這時,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藹地說:“小兄弟,我很願意聽到你的批評,請你說說什麼地方畫錯啦?”牧童指着畫上的牛,說:“這牛尾巴畫錯了。兩牛相鬥的時候,全身的力氣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夾在後腿中間的。您畫的牛尾巴是翹起來的,那是牛用尾巴軀趕牛蠅的樣子。您沒見過兩牛相鬥的情形吧?”

戴嵩聽了,感到非常慚愧。他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教。”

  教材分析

《畫家和牧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唐朝時期,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謙虛接受批評的事。戴嵩勇於承認錯誤、謙虛謹慎的美德令人感動,小小牧童敢於挑戰權威、實事求是的品質更是難能可貴!主人公優秀的思想品質滲透在優美的文字之中,讓人回味無窮。課文通過一個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吸引學生去朗讀、品味繪聲繪色的人物語言,從而真切地感受到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受到生活的啓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爲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我決定不給學生講述空泛的道理,而是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出發,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學習課文。抓住課文中人物的不同語言爲重點訓練點,指導朗讀,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感悟人物品質。採用自由體會讀、範讀、評價讀、創造表演讀等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使學生自悟自得。讓學生在體會主人公優秀品質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和啓迪,懂得如何做人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