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二年級《母親的恩情》片段教案大綱

小學語文二年級《母親的恩情》片段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案例:

小學語文二年級《母親的恩情》片段教案

這是一節下午的語文課,雖然天氣陰冷,但琅琅的讀書聲卻使教室裏充滿了溫暖,這節課我和學生們一起在學習一個文包詩故事――《母親的恩情》。

讀通,讀順課文後,我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在第一小節,藉助插圖讓學生想象“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着。”的場景,通過反覆的誦讀,讓學生體會母親不辭勞苦,對兒子的一片關愛之情。再借文悟詩“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師:(出示課文第一小節)同學們,讀讀第一小節,看看上面的這幅插圖,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生:我覺得“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讓我感動,古時候沒有縫紉機,孟郊要出遠門了,他的媽媽在晚上幫他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補衣服。

師:(出示圖:又細又密的針腳)是啊,你們看這針腳,密嗎?

哇……學生開始感嘆。

生:很密,一定是怕天氣冷了,孟郊會凍的。

生:還怕如果縫得稀的話,孟郊沒穿幾天就會壞了。他會出去很長一段時間呢。

師:說得真好,其實,這也是當時的一個風俗習慣,針腳得縫得細密,否則,出門的歸期就會延遲。孟郊的母親真是意恐――

生:意恐遲遲歸。

師:好,自己再把這句話讀讀,看誰體會得更深。

學生讀起來了,我在學生的座位邊轉了一圈,看看他們有的搖頭晃腦地讀着,有的拿起筆圈了詞語,心裏非常高興,可這時,一個不和諧的情景出現了,面前的一個小孩正拿着鉛筆,在第一小節上面的圖上,旁若無人地塗着。他先給圖上的針腳又添了些,覺得還不夠,再添幾筆,自我欣賞覺得不錯,然後在孟郊母親的眼睛下面畫了幾滴眼淚,長長的,都拖到了地上,接下來,又開始給她眯得很小的眼睛上畫圓圈。

雖然這些我都可以理解,孩子就是喜歡在書上插圖亂塗亂畫,而且他給圖上的針腳畫密些,很明顯,剛纔還是認真聽講的。可上課時間,哪個老師看到都會生氣。“不要生氣,不要生氣。”我先剋制住自己不發火,然後開始想辦法,一百個雞蛋裏面,沒有一個一模一樣的,芸芸衆生,儘管個性差異很大,還是各有各的長處,教師的眼睛,就不能被浮雲所遮蓋,否則學生的“亮點”也就不能發出光輝,只有發現了閃光點,才能運用閃光點去充分發揮學生潛在的積極因素,儘管這個學生他不在認真的讀書,但是如果這時我去當場批評他的話,可能當時他會注意提醒自己要認真聽講,但是過後也許會起到反作用,也許他會因此對語文產生厭倦。正想着,突然,第一小節中那和眼淚水相似的省略號馬上吸引了我。我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師:同學們,剛纔我看到有一個同學有一支神筆,把課文第一小節上面的圖補得真讓老師佩服。真是畫龍點睛啊!

(學生們迷惑不解。)

師:告訴大家,他呀,給孟郊的媽媽戴上了一幅眼鏡!

(學生有的掩着嘴巴笑起來了。)

師:你們猜猜,他爲什麼要畫上眼鏡啊?我覺得,他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學生們猜測起來了。)

生:這還用說,你看,古時候沒有電燈,孟郊的母親在油燈下縫補衣服,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線了。

師:在這麼昏暗的燈光下,孟郊的母親還忙着給孟郊縫補衣服,你們想對她說什麼?

生:我想說,你太辛苦了,你休息一下吧。

生:我想說,你的頭髮都白了,你的眼睛也一定看不清楚了,你還想着自己的孩子。

師:是啊,剛纔那位同學一定是體會到了孟郊母親的這一片愛心,所以給她戴上了一幅眼鏡。

師:不過,另外一筆,可更妙了,這位同學啊,給圖上,添了一串眼淚水。

你們看――(我打出了第一小節的最後一句話: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我覺得呀,這眼淚水,真像這句話中的省略號,這位同學,一定是認真讀了課文才這麼畫的`。(這位同學有些害羞起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讀。)

師:這省略號,真像孟郊母親的眼淚水啊,你們從省略號裏讀出了什麼?或者,從這眼淚水裏讀懂了什麼呀?

生:這省略號寫的可能是,孩子這次出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我真掛念他呀!

生:孩子出遠門了,我一個人在家,再也看不到他,真寂寞啊!

生:孟郊出門在外,如果路上碰到壞人可怎麼辦呀!

師:孟郊的母親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啊。

生:孟郊一個人到遠方去,不知道能不能吃飽,會不會感冒。

生:冬天到了,孩子會不會照顧自己呀,我好難過啊,你要早點兒回來啊!

師:是啊,這一串省略號真像小朋友畫的這一串淚水,可孟郊的母親把這些都沒說出來,也沒流下眼淚,她一定把她的關心,都縫進衣服裏去了。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句詩:

生:(齊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反思:

課堂不僅僅是預設的,而且還是生成的。教材中蘊涵着豐富的創造性因素,在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時留心,敏銳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機,挖掘教育因素,及時引燃,巧爲點撥,讓教材“增值”。

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隨手塗鴉”成了寶貴的生成性資源,教師不僅創設了民主、平等、寬鬆、和諧對話氛圍,還及時地捕捉到這一時機,使之爲課堂教學服務,爲學生品讀課文服務,營造了學生和文本、學生和學生對話的高潮。在這時,學生們思維的差異,獨特的體驗,都是激發個性潛能,培養創新精神,提升價值觀念的良好契機,如果白白浪費這一機會,任由這一生成契機從眼前溜走,那麼這節課中學生交流和討論的機會,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超越預先設定的目標,課堂上這道美麗的生成風景,是學生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生活經驗等人生涵養另一角度和渠道。

生成的風景,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

生成的契機一旦出現,教師就應該緊緊把握,如果利用不當,可能會事倍功半。所以,此時,我們要用智慧藝術地來處理,在課堂上師生互動,相互砥礪與啓迪,共同研究與成長。顯然,案例中這位學生的做法給教學預設來了一段小小的插曲,如何將這插插曲與主旋律結合成渾然一體,不使它變成一個不和諧的音符呢?教師將這插曲拿出來,擺在課堂上,讓學生來思考“眼淚”之中,也就是“省略號”中蘊含着什麼,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中蘊含着的思想感情,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學生能聯繫課文情境體味、聯繫生活經歷體驗,感受到慈母的滿腔關愛。

生成過程中,教師既要善於將學生帶入教材,使兩者的心靈交融,又要善於把學生從教材中帶出來,啓迪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