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學反思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相結合說明事物的方法。

2.學習在說明中運用記敘的方法。

3.瞭解中國革命的艱苦歷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輝業績,激勵自己繼承先烈未竟的事業,奮勇向前。

  教學重點:

1.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革命精神。2.說明的順序和說明對象的特徵。

  教學難點:

準確而富於變化的語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堂導入:

生字詞(結合課文生詞表以及課下注釋整理後與

同學交流)

2、說明文分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是一篇說明文,說明的對象是。

3、說明事物要抓住,即一事物區別於其他

事物的主要標誌。本文主要抓住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的特徵。

二、合作探究: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打比方、畫圖表等。試找出本文運用了那些說明方法。

讀課文根據給出的層意劃分課文結構。(寫出段落)

第一部分():瞻仰紀念碑的心情和紀念碑的總體特徵。

第二部分():具體介紹紀念碑的位置、興建經過、碑的構造、題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

第三部分():抒寫瞻仰後的深切感受。

第二課時

三、交流展示:

1、自己分析題目

2、讀課文第一節,說說瞻仰紀念碑的心情是怎樣的,紀念碑的總體特徵是

什麼?第一節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3、閱讀課文2、3節,紀念碑處於什麼位置,周圍環境如何?興建哪一年?

誰爲它奠定基石的?它的規模如何,是什麼質料構成的?

4、閱讀課文4、5節,瞭解紀念碑的結構、題字、碑文、裝飾與造型,並說一說文章照錄碑文的用意是什麼?以及裝飾有什麼象徵意義,造型有什麼特色?

5、再次速讀2~5節,找出表明順序的關鍵詞,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

序把紀念碑一步步介紹給我們面前?(即作者的活動順序)

6、在平臺前瞻仰,作者按照怎樣的順序說明紀念碑的結構、題詞、碑文和造型。

7、思考: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爲什麼“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說明呢?“大碑座”又爲什麼不緊接着“平臺”、“漢白玉欄杆”加以介紹呢?這樣是否顯的雜亂?

8、文章那些部分是介紹大碑座的?是採用什麼結構?先總寫浮雕的、、。以及雕刻了英雄人物的數目、大小和各不相同的形象特點。

9、閱讀7~10節,這一部分運用哪些表達方式,簡要說明一下。

10、想一想作者按照什麼順序介紹10幅浮雕的,你是如何知道的?(用原文的一句話)並按文中的順序簡要說明浮雕的主要內容?

11、研究課文,思考P92練習2

12、讀課文11小節,它在文章結構和表達中心起到了什麼作用?

四、歸納小結:

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用準確而富於變化的語言,抓住特徵以說明爲主有機插入敘述;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動順序爲主,空間順序爲輔,兼以邏輯順序通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具體而全面的介紹,熱情讚頌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和他們英勇奮鬥,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表現了廣大人民羣衆對他們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學生見過紀念碑卻不一定有比較深的印象,爲了幫助學生很好地學習這篇說明文,本人做了一下嘗試,教完本文後,有如下幾點感想。

一、預習的必要性。

課前先讓學生查找資料和圖片,在形象感知上先對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了解。結合查找的文字資料,爲很好地理解碑文內容作了充分的準備。課堂證明,預習之後在教學時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圖表的合理使用。

爲了幫助學生能直觀形象地瞭解說明順序的使用,除了在書本上讓學生劃出標誌性的詞句,我還特地製作了一張表格,畫了一幅紀念碑方位的簡圖,然後讓學生結合書上標誌性的詞句,填圖,學生根據提示,很快填好圖表,然後我按方位順序依次參觀給學生看,並請一個同學在旁邊扮演導遊,做一個簡要的講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我一起親身感受了參觀的過程,也對什麼是空間順序有了形象的瞭解,並且更好地掌握了紀念碑的浮雕內容。

三、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運用

說明方法雖然以前也曾接觸過,但往往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所以這節課上,我先帶着大家回顧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它們有哪些作用。然後先讓學生找出一個說明方法,由我示範分析其作用,讓學生從我的示範分析中尋找分析要點。學生掌握要點後,我再讓學生在書上劃出使用說明方法的語句,並嘗試批註分析其作用。最後課堂交流,點評並補充糾錯。幾個學生下來,就發現這樣做是很有效的,學生既掌握了方法,還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課後,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介紹某個物品,使用兩個說明方法,並在語句後做一個說明方法的分析。這樣就又鍛鍊了學生的筆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