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蠟燭》優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蠟燭》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教學設想: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蠟燭》優秀教案

本文是一篇戰地通訊,但文章卻是什麼的感人,教學中可以抓住蠟燭這一條線索。結合環境背景,讓學生感受到南斯拉夫老 婦人的形象。同時也領略燭光的象徵意義,啓發學生熱愛和平憎惡戰爭的思想。教學中對於二戰中納粹的暴行可以有適當的介紹,當有助於學生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處。

2、進一步學習人物的塑造方法,並訓練初步賞析人物的能力。

3、認識戰爭的殘酷性,從而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操。

 教學重點:

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意義深刻的語句。學習結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者是根據拼音寫漢字:

貝爾格萊( )德、(f )( )曉、瓦(l )( )、地(ji o)( )、(p f )( )、衰( )老、( )( )頭、屏( )障、顫(w i w i)( )、(j )( )躬、贊(y )( )、綢(du n)( )、(f l ng)( )、驚(h i)、( )、晨(x )( )

2、辨析下列多音字:

(1)散:散( )文;散( )步

(2)削:削( )去;剝削( )

(3)間:間( )距;間( )歇

(4)迫:迫( )擊炮;急迫( )

(5)晃:晃( )眼;搖晃( )

(6)堡:堡( )壘;十里堡( )

(7)揣:揣( )在懷裏;揣( )測;

掙揣( )

3、辨析形似字:

(1)瓦礫( );閃爍( );衆口鑠( )金

(2)契( )約;挈( )帶;鍥( )而不捨

(3)地窖( );窯( )洞;窟( )窿

(4)枝柯( );孟軻( );坎坷( );

苛( )刻;百舸爭流( )

(5)揣( )測;踹( )開;喘( )氣;

湍( )急;祥瑞( )

4、詞語積累

(1)燒灼:燒、燙,使受傷(2)珍藏:認爲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過;穿過。(4)目睹:親眼看到。(5)拂曉:天快亮的時候。(6)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7)地窖: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竭,盡。(10)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11)聳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溫和而不強烈。(13)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14)肅立:恭敬莊嚴地站着。(15)顫巍巍:抖動搖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16)肅穆:嚴肅安靜。(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業、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垂,流傳。朽,腐爛。

5、作者簡介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總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主要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俄羅斯問題》,詩集《友與敵》,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等。1949年訪問中國,並於次年出版了描寫中國人民進行解放戰爭的《戰鬥的中國》一書。

  第一課時

  導入:講析二戰歷史。轉入新課。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戰地通訊。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焦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文章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一、整體把握

全文可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德國人的炮火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起因。

第二部分(從“方場的一邊”,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裏去了”,即第31段)寫老婦人埋葬紅軍戰土。

第三部分(從“拂曉前”即第32段至結尾)第二天當紅軍們準備找契柯拉耶夫的屍身時發現了那個墳堆,而且老婦人再次送來蠟燭。

亦可如下劃分:

第一部分(1—7段):寫蘇聯紅軍要偷襲橋頭堡時,有一位戰士犧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寫老婦人育乞西親眼目睹這位戰士犧牲的經過。

第三部分(14~31段):詳寫老婦人育乞西置生死於度外,安葬紅軍烈士,還在墳堆上點上藏了45年的結婚喜燭。

第四部分(32~44段):寫蘇聯紅軍尋找戰士屍體時,卻發現墳堆、老婦人和燭光。

2、本文爲什麼要以蠟燭爲題。

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二、具體分析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

1、事件發生的時間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點是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附近的一塊方場。起因是五個紅軍戰士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結果其中一個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紅軍戰士犧牲在方場上了。連長準備第二天再去進攻時,再埋葬這位戰士。

2、在第一部分的敘述中,有環境描寫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樹還沒倒下,好像有一雙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單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從這句描寫中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側面反映了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渲染了氣氛,也爲下文戰士的傷亡和犧牲作了襯托

3、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國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轟到太陽落山”,再次交代了戰場上環境的危險,這也是爲下文做好鋪墊。

(二)分析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敘述的地點發生了轉變,以老婦人的住處爲中心進行交代。

1、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婦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礫”“磚瓦半掩着的一個黑洞就是那地窖的人口”,老婦人就住在這地窖裏。是戰爭使她無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婦人對戰爭是無比的憎恨。

2、接着以老婦人所看到的情景來交代19日早晨發生的事情:當她發現有一位紅軍戰士已經犧牲在方場時,她決定去埋葬這位紅軍烈士。從她“爬出地窖”到後文的爲烈士埋葬,這是全文的重點內容,具體而且感人。

3、老人不忍看到紅軍戰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於是她置生死於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紅軍烈士,不顧體衰,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並捧土堆成墳堆。

4、最後老婦人爲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蠟燭,點在墳上。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

5、文章中多次寫到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來,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第10段)第二層被炮火轟毀了,她就搬到樓下去住,住在樓下的人早已搬得一個不剩了。後來樓下也毀了,老婦人才搬到地窖裏去住。

☆(第11段)她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她那裏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老婦人被這一震,耳朵也聾了,腦袋碰在牆上,失去了知覺。

☆(第13段)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打在老婦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第20段)天氣很冷,四下裏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聲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

☆(第24段)德國人的炮火沒有停止過,可是炮彈仍舊落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答:突出老婦人在炮火中種種行爲的感人力量。同時,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國同盟的友誼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卻步了。

6、第17段:中關於”她“的動作描寫的詞語有哪些?表現了他什麼樣的感情?

答;穿,翻,看見,理,彎,坐 反映的感情:對年輕戰士的哀憐、嘆息。

7、老婦人能夠捨身掩埋紅軍戰士的動機是什麼?

答: 動機:痛恨法西斯,熱愛自己的祖國。(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西乞爲他堆的,她不忍心紅軍戰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

8、文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老婦人的身體不是很好?

答:兩次“休息”“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顫巍巍”等詞。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籠統地說“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那就不夠感人,作者是這樣寫的:“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這樣描述,情景歷歷在目,彷彿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9、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掩埋之前“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一個一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10、閱讀第28段,“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壞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不捨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來代替,爲什麼?

答:不能換。“摸出”與後邊的“揣在懷裏”相呼應,說明老婦人把這支大蜡燭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來。說明她非常珍惜這支蠟燭。

(2)爲什麼要交代這支蠟燭的來歷?

答:補充說明這支蠟燭的來歷,才能說明這支蠟燭對老婦人來說是多麼珍貴,也才肯附托出老婦人的這種行爲是多麼偉大,令人敬佩。

小結課文:略。

佈置作業:略

 第二課時

  導入:小結上文,轉入新課。

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的開頭照應了第一部分連長的決定——攻下橋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們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屍身,後來士兵們發現了那個墳堆,還有燃着的蠟燭,他們知道烈土是被葬在這裏了,然而這些戰土怎麼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婦人爲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婦人又送了另一支蠟燭,並且爲它點燃,臨走時“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可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婦人明白這些異國戰土是爲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戰鬥在此,犧牲在此的,她心中懷着對他們的崇敬與仰慕之情。由此,我們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心中也加深了對“和平”二字的理解。

3、蠟燭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託線索,請 從課文再找出有關燭光的描寫。

蠟燭是這篇文章中一個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蠟燭的來歷“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這個交代說明了這支蠟燭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它雖然渺小,但卻是老婦人的寶物,老人把它最珍貴的寶物奉獻給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對紅軍戰士的愛戴與敬意。文章後面多次對燭光進行描寫,特別是文章的結尾處“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這裏的描寫不僅僅是燭光的寫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這燭光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正是因爲有了這種深摯的情誼,戰爭才能夠取得勝利。

4、這裏有3處提到了老婦人的“黑色大圍巾”,這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黑色給人一種沉重肅穆之感。老婦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動,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現對紅軍士兵的哀悼。這圍巾也渲染了一種沉鬱悲涼的氣氛,襯托了人們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寄託老婦人的哀思。)

5、整個場面莊嚴肅穆,老婦人從始至終不說一句話,這樣設計的用意何在?

答:這裏既有緬懷死難戰友的懷念又有對老婦人高尚心靈的烘托,此時無聲勝有聲

6、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個場面的氛圍:肅穆

7、老婦人爲什麼要:“十分莊嚴的對他們深深鞠躬。”

答:既是表示感謝又是表達敬意。

8、老婦人爲什麼:“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答:過於悲傷,不忍心再去看。

9、“紅軍士兵們目送着她走遠了”表達了紅軍什麼樣的心情。

答:“目送”寫出這些戰士對老婦人的敬意

10、將“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改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有何不好?

答:改後不能體現蠟燭的珍貴。(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11“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這一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一方面表示老婦人是在身體極其虛弱的情況下安葬紅軍戰士的,從而表現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戰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頌了紅軍戰士對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體貼關切。

12、談談結尾句的含義:

答: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份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份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爲和平而戰是每一個人的心聲,在這共同的戰鬥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誼將永遠長存。)

(二)總結:這篇文章的感人之處在什麼地方?

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土;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着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寫炮火,不是籠統地寫一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一直爲老婦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爲就格外感人。)

2、寫作特色

1.選材恰當,真實感人。

2.燭光,象徵生命,象徵情誼。

3.描寫細膩,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