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蠟燭》教學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蠟燭》教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8K 次

  內容預覽: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蠟燭》教學教案

3 蠟燭

西蒙諾夫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二)能力目標:

透過行爲領悟人性的本質。

(三)德育目標:

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教學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記得有一篇課外閱讀:講的是一隊德國兵到一個被佔領地的一個農家去,那農家的妻子正是個地下黨。誰能把這個故事講下去?

同樣的蠟燭,在不同的情況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一課中的蠟燭將起着怎樣的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及背景。

2.學習了這麼多篇課文,我們已有了這樣的常識,一打眼兒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讚美什麼或講述什麼的,那麼這篇課文呢?

主旨: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3.我們今天,不是討論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環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4)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4.那麼,這裏的燭光,又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

1)紅軍烈士生命之光。

2)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3)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5.最後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結尾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6.總結老婦人的形象。

1)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

2)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3)他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4)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7.這是一篇戰地通訊,但是其中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8.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三、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希望同學們都能體會這種美好的感情。

四、課後練習: 1)課後練習二。 2)課後練習三。

五、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並且用上研讀與練習中的字詞,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學習本課時,我讓學生複述課文,在複述中把握記敘文的要素。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記敘文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抓住老婦人的形象分析。更深層次的體會人物感情。理解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