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海洋是未來的糧倉難》大綱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海洋是未來的糧倉難》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一、教學目標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海洋是未來的糧倉難》

(一)充分認識海洋資源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海洋意識”;

(二)掌握文中運用的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

(三)提高學生思考和探究環境問題的能力。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有沒有到過海邊,看到過大海?有什麼印象?(生答)有些同學即使沒到過海邊,也肯定通過電視、電影、書籍等信息渠道或多或少地瞭解過大海,請大家用簡潔的語言談談自己對大海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生答後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知識面很廣,從各個方面談了對大海的認識,有些同學的認識還比較深刻、獨到,這種良好的學習品質還得要繼續保持併發揚光大。總而言之,大海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始終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人還曾預言:“海洋是人類未來的糧倉。”海洋裏不能種水稻和小麥,怎麼能成爲未來的糧倉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閱讀《海洋是未來的糧倉》這一篇說明文。

(二)自主研讀

可啓發學生圍繞下列問題進行思考:

①爲了讓讀者相信“大海是人類的糧倉”,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的?

②文章大體上可以分爲幾部分?請概括段落大意。

③分析文章運用的說明方法。

(應讓學生充分發言,教師也可參與討論,對學生分析思考不到位之處加以點撥和補充。但切忌喧賓奪主,越俎代庖。)

關於上面的討論題,可以從以下方面認識:

①作者主要從四個方面說明。首先說明近海水域自然生長的海藻,年產量已相當於全世界年產小麥總產量的15倍以上。海藻不僅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且許多海藻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其次,海洋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如果把它們捕撈起來,加工成食品,也可供人類食用。另外,就是人們熟悉的海洋魚蝦,特別是南極磷蝦等海洋生物,至今尚未被我們充分開發利用。最後,作者再點了一下:在深海和遠洋中還有許許多多尚未被我們充分開發利用的海洋生物,其潛力也是巨大的。

課文可以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指出廣闊海洋完全有可能成爲人類未來的糧倉。

第二部分(第3—6段)闡釋海洋可能成爲未來糧倉的原因。

這部分可分爲兩個層次:

第一層(第3段)總說。說明海洋是未來的糧倉,但這糧倉的糧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糧食。

第二層(第4—6段)分說。逐一說明糧倉中的糧食——海藻、浮游生物和魚蝦。

第4段:藻類能爲人類提供充足的蛋白質。

第5段:海洋中還有豐富的'肉眼看不見的浮游生物。

第6段:爲人類所熟悉的食物海洋魚蝦,還有捕撈潛力挖掘。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文的說明,強調海洋是人類未來的糧倉。

③課文在闡釋事理時,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1、採用說明和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闡釋事理。

第一部分(第1—2段)和最後一段,就運用了這樣的說明方法。如,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議論,它清楚地闡述了開發利用海洋是人類擺脫人口劇增、耕地不足、資源短缺等生存危機的希望所在。在提出說明重點“海洋是未來的糧倉”前,先以議論的方式強調(1)人口劇增,資源短缺,將直接關係人類未來的生死存亡;(2)地球還有廣闊的海洋可供開發,大海完全有可能成爲人類未來的糧倉。這樣寫能引起讀者的重視,爲下一步具體說明海洋是未來的糧倉作鋪墊。再如,最後一段在總結全文所述的基礎上,重申文章開頭的看法:人們相信,大海是人類未來的糧倉。這議論性的結論照應了文章開頭,總結了文章的說明部分,有利於讀者進一步認同海洋開發利用的價值,增強“海洋意識”。

2、運用作詮釋、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具體闡釋爲什麼海洋是人類未來的糧倉,就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總結部分(第3段)首句先對“糧倉”中的“糧食”作詮釋,接着舉例子、列數字說明這類“糧食”產量之多、質量之好。

分說部分(第4—6段)逐一說明。第4段先用分類別的方法,說明藻類種類之多;然後舉海帶的例子,列數字說明其增產潛力之大;再舉國外培育出藻類新品種的例子,並列數字說明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最後拿一公頃水面生產的藻類與陸地上40公頃土地生產的大豆作比較,突現海洋開發利用價值。第5段主要用舉例子與列數字相結合的說明方法強調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類豐富的“食品”源。第6段舉了南極磷蝦的例子,列數字說明磷蝦產量高,再將其與全世界的捕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海洋是未來的糧倉難》教案》,來自網!

魚量作比較,說明磷蝦資源的豐富。

(三)佈置作業

1、抄寫並解釋詞語:

危言聳聽海藻生態平衡不言而喻

2、探究性學習:

班級分爲若干小組,討論下列一些專題,要求人人找資料,草擬一篇說明文,準備下一節課發言。每個小組可以製作課件,用多媒體發言。

A、海洋生態環境的現狀。

B、重返海洋,人類能做些什麼?

(1)海洋生物資源開發;

(2)海洋礦物資源開發;

(3)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4)海水資源綜合利用;

(5)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

第二課時

探究性學習:

A、海洋生態環境的現狀。

B、重返海洋,人類能做些什麼?

(一)探究的理論依據

課程理論研究表明:課程設置正由分科課程向綜合課程發展,由單一的學科課程向多種課程形態發展。從認識世界來看,綜合能夠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觀念,使學生認識各種現象和因素的聯繫和相互制約。根據初中生的認知心理特徵,海洋教育重在認識世界、培養意識的教育,讓學生在看看、聽聽、說說、議論中接受教育。

(二)探究目標

“重返海洋”是21世紀的呼喚,人類將進入一個共同開發利用海洋的新紀元。中國必須加入其間,爲其龐大的人口在21世紀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新的海洋權觀念,讓學生初步建立海洋環保意識、海洋開發意識,豐富學生的海洋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海洋的情感。

(三)探究內容

1、專題發言:

A、海洋生態環境的現狀。

B、重返海洋,人類能做些什麼?

(1)海洋生物資源開發;

(2)海洋礦物資源開發;

(3)海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4)海水資源綜合利用;

(5)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

2、討論(辯論):

目前海洋開發的速度應該加快,還是放緩?

(四)探究方法

提倡:教學注重多向互動,走向開放。在實施過程中,要擯棄一問一答式的機械化教學方式,運用“對話意識”來組織教學,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在多方、平等、碰撞、互補的基礎上完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五)教學思路

先請各小組的代表們作專題發言,彙報他們的調查和分析成果,此活動形式可以豐富些,要不拘一格,每個小組最好派兩名以上的代表發言;後半節課班級自由組合,分成兩派,就“目前海洋開發的速度應該加快,還是放緩”這個辯題展開針鋒相對的討論,教師穿針引線,讓儘量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並進行最後的總結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