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勞山道士》八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勞山道士》八年級語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一、教學目標

《勞山道士》八年級語文教案

(一)讀讀背背,疏通文意。

(二)把握內容,理清情節。

(三)沉潛涵泳,理解內蘊。

(四)聯繫實際,積累文化。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1.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查詞典,掃清字詞障礙。

(2)讀順文,並圈出最感興趣的內容。

(3)讀懂意,指文章大意。

2.導入新課

這是以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爲題材的系列郵票中的一張。講的是一世家子弟到勞山拜一道士爲師的故事。故事源自《聊齋》中的《勞山道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部古典名著中的名篇——《勞山道士》。

3.文學常識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年輕的時候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舉屢試不第,71歲才成貢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鄉當塾師,家境貧困,能接觸普通百姓的生活。傾數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並不斷修改增補。又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等。

《聊齋志異》主要運用唐宋傳奇小說的文言體,以豐富的想象,並借鑑當時流傳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過談狐論鬼的表現形式,以巧妙的構思、生動的語言,創造出不少優秀作品,對當時現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多有暴露,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多有批判,並用同情的筆調描寫了青年男女真誠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一些因果報應的說法和迷信的色彩。

《聊齋志異》版本很多。《鑄雪齋鈔本聊齋志異》分12卷,488篇。現存最早刻本爲乾隆三十一年本,分16卷,400餘篇(篇目不全)。曾影印出版定本手稿半部,又有會注會評本,所收篇目較全。

(二)活動過程

1.正音聽讀

(1)下列畫橫線的字該怎麼讀?意義又如何?(板書或以多媒體顯示,學生認讀後配上拼音和釋義)

負笈往遊jí,書箱。

薄暮畢集bó,迫近。

王俱與稽首qǐ,稽首:古時的一種禮節。

分賚諸徒l4i,賞賜。

翩翩作霓裳舞ch2ng,古人穿的下衣。霓裳:用霓(白雲)做的裙。

未諳此苦1n,熟悉,知曉。

逡巡qūn,逡巡:遲疑不進的樣子。

自詡遇仙xǔ,說大話,誇耀。

驀然而踣bó,跌倒。

(2)聽老師範讀全文,要求學生聽準讀音,聽清句讀,熟悉故事,領悟內蘊(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範讀旨在以教師的美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吟誦涵泳,培養文言語感,體悟文言文的韻味。

2.朗讀質疑

(1)朗讀課文,要求吐字清晰準確,停頓恰當。

(2)質疑活動

策略:藉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決的,舉手質疑。

3.討論交流

(1)落實下列畫橫線的字詞,注意古今不同的意義。

①授以斧,使隨衆採樵。

授:交給。

②不堪其苦,陰有歸志。

堪:忍受。陰:私下裏,暗地裏。

③門人然燭來,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

然:點燃。今寫作“燃”。杳:不見蹤影。

④往復挹注,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勞山道士》教案》,來自網!http://

竟不少減。心奇之。

竟:從頭至尾。少:稍微。奇:對……感到奇怪。

⑤今閱兩三月,不過早樵而暮歸。

閱:經過。樵:打柴,砍柴。

⑥王效其作爲,去牆數尺,奔而入,頭觸硬壁,驀然而踣

效:仿效,照着做。驀然:突然,猛然。

(2)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試着譯成現代漢語。

①月光輝室,光鑑毫芒。

意思是: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個房間,光亮能照出極其細微的'東西。

②良宵勝樂,不可不同。

意思是:這麼美好的夜晚,這麼大的樂趣,不能不同大家一同享受。

③已而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於廣寒乎?”

意思是:過了一會兒唱道:“仙啊仙啊,你回去嗎!你還會把我禁閉在廣寒宮裏嗎?”

④何術之求?

意思是:想學什麼法術?

4.朗讀體驗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請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對作品的初步感受。

(2)聽讀的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品味、感悟,形成自己的獨特體驗。

5.佈置作業

誦讀全文,試着將課文譯成現代漢語。

第二課時

(一)精讀品析

1.瀏覽課文

瀏覽要求和策略:

(1)邊瀏覽邊圈點和時間有關的詞語,理清故事的發展過程。

(2)思考: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能不能用幾句話來概括?請同學們邊讀邊思考問題,並準備用自己的話簡要地概括課文中的故事。

2.討論交流

問題: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能不能用幾句話來概括?

明確:本文講述的是王生嬌惰不能作苦,拜師學習卻想投機取巧、不勞而獲,最終“碰壁”的故事。

整個故事是按求師學法、看師演法、師父教法、演法失靈的線索來寫的。

3.活動策略

指導學生按照記敘文的閱讀方式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口頭表達時學會組織較凝練的語言概括內容。

(二)深思探究

1.默讀深思

思考:爲什麼王生演法會最終失靈?

2.討論交流

爲什麼王生演法會失靈?

明確:因爲王生不願吃苦,想不費力氣便學來法術。

求師學法恐嬌惰不能作苦(側面)

隨衆採樵不堪其苦,陰有歸志(一“堪”一“陰”,不願吃苦的心理畢現)

看師演法王竊欣慕,歸念遂息(結合觀演法過程中王生所“思”,揣摩心理)

早樵暮歸苦不可忍未諳此苦

演法失靈自詡遇仙慚(愧)忿(怒)

3.學生活動要求:結合自己讀的感受,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並備足理由。

4.教師輔助策略:從課文中找依據,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可提示學生揣摩勞山道士“歸宜潔持,否則不驗”的囑咐。《維摩詰經》雲:“欲除煩惱,當須正念。”王生慾望太多,持念不正,後來碰壁,咎由自取。

(三)提高升華

1.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只有不畏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