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端午日》教案大綱

八年級語文《端午日》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教學目標

八年級語文《端午日》教案

1.瞭解作家作品

2.瞭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3.學習本文運用側面描寫、側面烘托相結合及虛實結合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1.瞭解作者(展示課件《湘西風情》和《沈從文簡介》)

2.端午節介紹

學生課前蒐集,課上交流。

也稱“端五節”,民間傳統節日,節日期間,吃糉子,賽龍舟等。

二、課文誦讀

教師範讀或播放錄音,要求學生思考:課文介紹了湘西地區端午日的哪些風俗民情?

(穿新衣、畫王字、吃魚、吃肉、賽龍舟,追鴨子等。)

三、分析課文

1.整體感知

學生思考討論:

(1)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安排的?

明確:端午日一天的時間順序。

(2)寫了哪幾件事情?什麼經過?

明確:爭看划船--競追鴨子--結束賽事

2.分析第一部分

學生學習過程:獨立思考——四人小組討論——小組交流

(1)給文章分層,並概括層意

第一層:(端午日......看熱鬧)寫人們在河邊觀看賽龍舟。

第二層:(划船的事......種種情形)寫賽前準備、賽手配置以及賽事盛況。

第三層:(凡是到最後)領賞慶賀。

(2)第一層中三個“莫不”的作用。

莫不,即沒有一個不的意思,是雙重否定。強調端午日人人蔘與,無一缺漏,渲染當天熱鬧的氣氛,爲下文賽龍舟的熱鬧場面設置懸念。

(3)文章是如何渲染當天熱鬧的氣氛的?

寫全茶峒人到河邊觀看划船,三個“莫不”,側面烘托出當時熱鬧的氣氛。

(4)文章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寫賽龍舟的盛況?

正面描寫:外貌描寫——“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着紅布包頭”

動作描寫——“手上拿兩支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進退”

虛實結合:實寫鼓手船手的協作,虛寫即採用聯想想象(小說故事上樑紅玉老鸛河水戰時擂鼓的種種情形)。

四、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題四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

1.檢查背誦

2.檢查上節課內容的接受情況

二、分析第二、三部分

1.找學生朗讀這兩部分課文

2.學生學習過程:獨立思考——四人小組討論——小組交流

思考討論:(1)追鴨子活動設置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爲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日的愉快起見。

(2)參與追鴨的人員有哪些?

軍民。

(3)追鴨的場面及人們的心情如何?

喜慶氣氛,熱烈、歡騰。

(4)充分發揮想象,描繪追鴨的'場面。

(5)體會第三部分的作用。

結構作用:總提兩個競賽,使文章很完整。

內容作用:表明端午日全民同樂的時間之久。

三、總結課文

1.主題思想

作者憑着對湘西端午民俗的細緻觀察,描寫賽龍舟和追趕鴨子的歡快場面,展現了茶峒人同慶端午的淳樸民俗。

2.寫作特色

(1)詳略得當。

課文關於端午日民俗寫的很多,如吃糉子等就沒有提及。

兩項競賽作者詳寫龍舟競渡,略寫趕鴨競賽。

(2)材料安排條理清晰。

全體總體上按時間順序。

先寫上午11點鐘左右吃過午飯出城,再寫賽船過後看追趕鴨子,最後交代這兩種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3)注重渲染氣氛,突出民樂。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關於自己故鄉風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