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寓言故事 > 兩隻屎殼郎範例

兩隻屎殼郎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4K 次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小編爲大家推薦兩則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進行閱讀欣賞,更多精彩的故事盡在本站。

兩隻屎殼郎

  (一)兩隻屎殼郎

有頭牛住在一個小島上,兩隻屎殼郎靠這牛的糞便生活。冬天到了,一隻對另一隻說,他想飛到大陸去,讓那隻獨自留下,好有足夠的食物充飢,他自己則到那邊去過冬。他還說,如果發現食物豐富,就給那隻帶些回來。他到了大陸,發現糞便很多,卻都是稀的,就留在那裏過活。冬天過去以後,他又回到島上。那隻屎殼郎見他長得又肥又壯,就責備他說,爲什麼以前答應得查好,如今卻什麼也沒帶回來。他回答說:“你不要責備我,還是去責備那地方的自然環境吧,因爲只能在那裏吃,一點也帶不出來。”

  (二)魯國少人才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爲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_@)-]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着,接着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爲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範圍發佈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着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