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少兒百科 > 阿爾及利亞抗法戰爭

阿爾及利亞抗法戰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雖敗猶榮的阿爾及利亞抗法戰爭
阿爾及利亞人民反抗法國殖民侵略的戰爭,發生在1832年~1847年。1830年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後,境內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抗,不斷開展鬥爭。其中,規模最大和力量最強的,是卡迪爾領導的西部抗法鬥爭。
卡迪爾領導的起義從1832年起即主動出擊,在奧蘭(瓦赫蘭)地區以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多次擊敗法國侵略軍,使法軍全部佔領阿境的計劃成爲泡影。1834年 2月,法國被迫與之簽訂《奧蘭條約》,承認卡迪爾對西部地區(沿海城市除外)的統治權。1835年,法國變卡迪爾政權爲傀儡政權的圖謀失敗後,再興戰端。卡迪爾指揮阿軍奮勇抗戰,先於 6月間在馬克塔河之戰中取得了殲滅法軍近千人的勝利;後又在1836年 1月和 4月兩次同法軍作戰,相繼取得勝利。1837年 5月,法國又被迫與之簽訂《塔夫納和約》,承認卡迪爾對西部和中部(沿海城市除外)的管轄權。但是,法國殖民者並不死心,就在1837年10月,他們仍在東部不斷圍剿抗法武裝,佔領了君士坦丁城。此後,竟在1839年撕毀和約,再次對卡迪爾政權發動戰爭。 1840年,比若出任法駐阿總督。 法軍兵力隨之增至8.5 萬人。他還在阿境大力推行焦土政策和政治分化政策,並加強軍事進攻。1843年~1844年,比若接連向卡迪爾發動猛烈攻勢,佔領了阿境中部和西部的大片土地,卡迪爾被迫退入摩洛哥境內。1845年,阿爾及利亞西部再次掀起新的反法鬥爭浪潮,卡迪爾回國並被推舉爲起義軍領導人。卡迪爾指揮起義軍與法軍周旋,在塔夫納河之戰中大敗法軍,解放了西部的大片地區。1846年,法軍增至10萬多人,分成18個機動縱隊撲向西部地區。卡迪爾再次退往摩洛哥,後被摩洛哥當局驅逐出境。同年12月,卡迪爾在一次戰鬥中兵敗被俘,抗法鬥爭暫告失敗。卡迪爾領導的抗法鬥爭長達15年之久,雖然暫告失敗,但卻給法國殖民當局以沉重打擊,殲其四萬多人,迫其投入全國三分之一的兵力,並幾度易帥,爲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解放鬥爭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阿爾及利亞抗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