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我不想太早成名的名人故事範例

我不想太早成名的名人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他是江蘇興化人,與文學名著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同鄉。大概是採擷了這位同鄉在文學上的靈氣,早在1994年,他創作的電影劇本《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就被大導演張藝謀搬上了銀幕,並先後獲得了第49屆戛納電影節及美國金球獎最佳攝影、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等,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我不想太早成名的名人故事

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迅速竄紅的難得機會,可以憑藉張藝謀三個字,賺足人們的眼球,可他卻選擇了沉默。20年後,著名主持人楊瀾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她說:“借這個事推一下自己,有什麼不好呢?張愛玲不是也說出名就要趁早嗎?”

他回答說:“不知道,那時我還沒讀到過這句話。”

楊瀾大爲驚訝,說:“你那時候還不知道張愛玲說的這句話嗎?這麼有名?”

他說:“不知道,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楊瀾說:“你是覺得如果要是藉助了這些大導演的名頭,是對自己的一種辱沒嗎?”

他說:“是的,極不得體。對我來講,我不想借助於任何人,我得靠我自己的作品,一個一個把自己寫出來。”

這樣的想法,放在如此喧囂的一個社會裏,的確難以讓人理解。他卻覺得理所當然,在此後很長時間裏,他都拒絕任何採訪,也一直很少談及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部影片。甚至,逃離了人們的視野,跑到浙江斗門鎮紮根農村去了。

這是一個暮氣沉沉的村子,除了老人和孩子,不見一個青壯年的蹤影。在一個寬敞的院子門口,他看到一個很老很老的老太太,一個人坐在門檻上。他試圖用普通話跟她聊天,她聽不懂,就使勁盯着他看,臉上特別自豪,然後用手指了指家裏面一個空屋子,跟他講她有五個兒子,他也聽不懂,大概重複了十幾遍之後,他才從她伸出的五個手指頭聽懂了,這是他聽懂的第一句紹興話,“五個兒子”,她就是想告訴他她有五個兒子,她其實不是一個孤獨的老人,她很幸福。可是在剎那之間,他的心酸了,同時也激起了他的創作慾望,他要寫出空村的疼痛。

兩年後,《哺乳期的女人》問世了,並很快被《作家》雜誌發表,這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也更堅定了他內心的`信念。而那個時候,與他年齡相仿的餘華、格非、蘇童等作家,早已經成名了,而他對自己的告誡就是要耐心。看着有人接二連三地出書,他無動於衷;也有出版社向他約稿,寫一部鄭和下西洋內容的書,開的價格也很高,他想都不想就回絕了,因爲這不是他熱愛的東西。他最熱衷的是最疼痛的社會現實,是現代人的情感焦慮、生存疼痛。

他的文學創作沒有絲毫的功利心,爲了避開浮躁的社會環境,他停掉了手機,雖然家裏幾十個好朋友送的手機閒置,但他就是不想用,他覺得用手機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只是一種時間上的額外開銷,用手機的時候,接到的大多數電話都是找他吃飯和玩樂,和他的寫作沒有關係。他不喜歡應酬,也不大參加飯局,只是願意享受寫作這樣一種永遠安定的生活。

他癡迷各種文字,有時可以宅在書房好幾天,也會爲了一個題材,轉悠半個城市,跑遍一些特定人羣的所有的角落。他一旦進入寫作狀態,便寢食俱廢。寫作一部長篇小說期間適逢春節長假,父母來南京與之團聚,結果全家過了一個小心翼翼、躡手躡腳的春節——連他當時只有四歲的兒子都知道不可常碰書房的門。事後作爲情感補償,他專門請假陪同父母妻兒去了一趟浙江旅遊。

他的生活很有規律,也很簡單,除了運動、聽京劇、品咖啡就是寫作。閉關十幾年,其中有苦也有樂,過得踏實也過得緊張,還有一些他人不知道的精彩,也有他人不知道的困難和沮喪。但不管怎麼樣,他必須這樣走過,因爲寫作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一個日子,跨不出去,也離不開,而這樣的生活回饋給他的是一部又一部的作品。

憑藉着《青衣》、《平原》、《相愛的日子》、《家事》、《玉米》、《推拿》等小說,他把國內的文學大獎幾乎都拿遍了,魯迅文學獎獲了兩次,2010年憑藉《玉米》獲英仕曼亞洲文學獎,他的小說也被翻譯成多國文字。2011年,他的長篇小說《推拿》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3年被改編成電視劇和話劇。

他就是畢飛宇,一個帥帥的作家,一條牛仔褲、一件條紋衫,標誌性的寸頭。他說:“我覺得寫作就像是植物上長葉子,而得獎則是植物上開花時飄出的芬芳,首先是要長好,飄出芬芳可以不管它。”

不知道成名需趁早的畢飛宇,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了泥土下的生長上,當別人都茫然追隨着時尚的風向、熱鬧着並空虛着時,他卻悄然綻放出了靚麗而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