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經典故事 > 摩的時代民間故事

摩的時代民間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摩的時代是摩登時代的一個文化,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

摩的時代民間故事

“摩的”——摩托的士。

在西安的郊區讀書交通的方便有一部分都依賴於摩的,作爲一個謹慎的人我一開始是拒絕這種營業方式和搭乘的。

我那天剛從韋曲南站地鐵口出來,一堆頭髮凌亂,身穿皮夾克,胖瘦不一,老弱不一的人就在電梯口吆喝:

“教院兒?!”

“培華?!”

“財院兒?!”

“走不走?!”

這是在你差電梯口四層階梯就能聽到的吆喝,而且四個地鐵口都有繁疏不一的分佈,我以前不趕時間,每次都禮貌的揮揮手,拒絕“此番好意”,然後便匆匆去趕公交或是走上去,尤其在韋曲南站的B地鐵口,各式黑車以及摩的佔滿街道。

第一次接觸這些師傅是一次出地鐵口,天下小雨,看見過往公交太擠,然後實在也累了走不動了,旁邊的師傅們一直熱情邀請,我也實在盛情難卻,便把大跨架上了離我最近的摩托車。這師傅身着黃色棉衣,身形魁梧健碩,技術純熟,在我上他的車之前,早已把摩托架穩等候,這些摩托都是有微小的改造,比如有的特地加了兩個後座的腳踏板舒適乘客,有的特地鋪了個毛巾座墊,雨天的時候每輛車都配有頂棚。這些師傅更是不分日曬雨淋。我跨上去之後,扶住黃師傅的腰間,師傅轟動油門,說實話,這時候我比第一次坐過山車的心情激動多了,這師傅果然沒讓我失望,不論泥濘瀝青柏油路,不分馬路牛路,只知道終點方向和路線和我兜裏要給他的五塊錢,一開始,真讓我想起《三國演義》裏呂布的自誇“我有胯下嘶風赤兔馬,踏江河山川如履平地。”後來這師傅一口陝西話跟擠在一起的師傅喊道:

“哈去,你先哈去”

前面那師傅下去之後,他又轟動油門,駕馭鐵騎衝鋒,開始跟我嘮起些話來,說這個路邊修建如何如何不合理,應該如何如何修,雖然我不能聽懂每個字,但是我一直在努力聽,以便答話,師傅也會因爲看見路邊有運動青年們在車道擁擠的路上輪滑而感嘆他們的安全,其實我特別喜歡跟這類師傅聊天,往往從他們的形象中透露的某些樸實語言和那種認定一種人生活法的言語,往往能撼動我的內心,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們比卡耐基說的好,談着談着,想着想着,我到了,回顧一路,幾乎繞過了每一個泥坑,我也着實佩服這個摩的界的高手,最後給了師傅五塊錢,師傅還跟我說一句:“那您慢走啊”。我揮揮手便朝學校走去,胯下和腦子裏還在回味着剛剛風一樣奔跑的片段……

後來,我便開始留意這些摩的師傅,有的目測已經年過五旬,有的還是跟我差不多的小夥子,但每次從地鐵口出來,我都會多留意一下,然後在時間緊張的時候,也會和周圍人一樣,跨上一輛摩的,奔馳在那條小路上。

我多少,從師傅的眼神裏看到點什麼。

然後,聽師傅講一路的人生大道理。

我覺得摩登時代在交通網尚未完善時,這個摩的文化還是需要的,但它應該以更正規的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