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帝王故事 > 趙匡胤與莜麪的故事大綱

趙匡胤與莜麪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相傳,趙匡胤未做皇帝之前,是個身強力壯、膀闊腰圓、粗眉大眼且性格豪爽的青年小夥子。從小愛好耍槍弄棒,玩刀舞劍,練就一身過硬的武功。入學之後,又刻苦用功,勤奮好學,深得老師喜歡和同學們敬佩。後因家境貧寒,不能繼續攻讀詩文,就輟學在家,以種田爲生。

趙匡胤18歲那年,當地盛行賭博。閒下無事時,趙匡胤也跟朋友們到賭場湊熱鬧,久而久之,摸索出賭主老財們的心思,在“押寶”這種賭博上,趙匡胤幾乎場場贏。雖然自己家窮,卻有個不愛財的秉性,他從多方面爲窮朋友們撐腰,變着法兒報復賭主老財們。人們在賭場上便送了他個“仁義白花”的綽號。

趙匡胤與莜麪的故事

白花,在賭場上是賴皮、硬茬頭、不講理、無理也強佔幾分的無賴。但在白花前面加上“仁義”二字,意義可就大不相同了,一下就變爲打富濟貧、仗義疏財的好漢義俠了。這個名聲一傳十、十傳百,在縣、州、府不脛而走,家喻戶曉,童叟皆知。幾年之後,趙匡胤自感長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便決定外出去遊四方,開開眼界,闖闖世面。

一日清晨,他在一個縣城的小客店胡亂用過早飯,遊玩了多半天,日頭偏西時,行至一個山區小鎮,大半天水米沒有進肚,早已餓得飢腸轆轆。在鎮集的邊上看到一個賣熟莜麪的攤點,他顧不得問價錢就大吃起來。薄薄的莜麪窩窩,加上羊肉蘑菇滷子聞起來香,吃起來更美,左三碗,右五碗,不一會兒就把十八大碗吃了下去,外加三大碗金針、木耳、蘑菇做的三仙湯,頓感精神倍增,紅光滿面,不由得脫口說道:“我活了二十多歲了,從來也沒有吃過一頓這麼香甜的飯菜,真好啊!”轉臉向賣莜麪的師傅問道:“這頓飯多少錢?”

“莜麪加滷子一大碗三文錢,十八大碗是五十四文,三仙湯每大碗一文錢,總共爲五十七文錢。”賣莜麪的師傅笑容滿面地回答說。

當趙匡胤的手伸進自己的口袋時,說什麼也拿不出錢來,無奈之下,只好懇求賣莜麪的師傅能否少收點錢。

賣莜麪的師傅看見吃飯人的窘態之後,已猜到對方很可能身無分文了,就豁達地說:“你就給一文錢吧。”

這時的趙匡胤羞愧難當,滿面通紅,憋了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啊呀———這才叫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啊!”

賣莜麪的師傅“回敬”了一句:“你這個人口氣倒不小,來我攤上吃飯,一不問多少錢一碗飯,二不問幾文錢一碗湯,連飯帶湯一會兒就吃喝了二十一碗,只收你一文錢,還要說我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哩!你到底是‘英雄’,還是‘狗熊’我鬧不清楚,你自己去考慮吧。”

此時的趙匡胤獨自思量着:趙匡胤呀趙匡胤,你擔下個“仁義白花”的美名這麼多年啦,在這裏竟落下個這樣的下場。但又轉念一想,這個地方的人是否也聽說過我趙匡胤的名字呢?隨即低頭笑盈盈地問賣莜麪的師傅:“我是涿縣的趙匡胤,不知道您老師傅聽說過我的名字嗎?”

賣莜麪師傅瞪大眼睛,從上到下細細地瞅了吃飯人一番:只見此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濃眉大眼,虎背熊腰,說話聲若洪鐘,走路咚咚有聲,簡直一副帝王相貌。賣莜麪的師傅隨即就來了個順水推舟,說:“客官既然今日身無分文,一頓飽飯就算我奉送你啦,今日交個朋友,來日方長,後會有期,請便吧。”

趙匡胤舉手打躬,道謝之後揚長而去。若干年之後,趙匡胤投軍,東打西殺,南征北戰,直至坐上皇位,每日山珍海味、生猛飛禽,吃得實在有些膩了,思量着:該吃些什麼香甜飯菜呢?猛然間想起當年的那頓莜麪窩窩、蘑菇滷以及那大碗三仙湯,那纔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飯菜湯哩!

於是,趙匡胤指派兩位心腹大臣,面授“機宜”,說明原來所有的細節經過,讓他倆微服私訪,一旦找到那位賣莜麪窩窩的師傅,定要請進京城來面見,當面酬謝那一頓飽飯的恩情。

二位大臣脫掉官袍,裝扮成兩位商人模樣,出了京城,曉行夜宿,十分辛苦。整整一個月過去了,賣熟莜麪的飯攤找到過無數,可就是與趙匡胤當年吃莜麪的情節相去甚遠,無奈,只得再沿途找尋下去。

當找到第六六三十六天,他倆進了這個山區小鎮時,見一個賣熟莜麪的攤點前坐着六位食客吃得挺香,好容易耐着性子等到別的食客都吃完飯付了飯錢,離開飯攤後纔開口問道:“你這莜麪多少錢一碗?”

“每碗三文銅錢。”

“平常食客一頓飯能吃幾碗?”

“普通人吃兩碗就飽啦,間或有個飯量大的人時,也能吃三碗至五碗的。”

“吃完飯有不付飯錢的人沒有?”

“你這位朋友問得真是稀奇,哪兒有吃了飯不付飯錢的人呢?”

兩位大臣互相望了一眼,心裏說:這個飯攤又要落空了。這時,其中一位又問了一句:“自你賣莜麪窩窩這麼多年來,有一頓飯吃過十幾碗的沒有?”

這一問不打緊,賣莜麪的老師傅哈哈大笑道:“要不是你們問,我倒真忘記啦,幾年前確實有一位壯士一頓飯就吃了我十八大碗莜麪窩窩,還喝了三大碗三仙湯呢!”

“那位壯士付了多少錢?”二位大臣急切地問。

“唉———,可不用提啦。吃飽喝足啦,連一文錢也掏不出來,還說什麼‘一文錢逼倒英雄漢哩’,真是……”賣莜麪師傅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

二位大臣一聽心中喜道:這可算找對“茬”了,他們又關心地問訊老師傅賣一年莜麪窩窩能賺多少錢。

“每年除了全家四口人的生活費,也能盈餘五六兩銀子,這樣就算不錯了。”賣莜麪師傅回答說。

二位大臣說話間,每人從衣內掏出三兩碎銀子,遞給老師傅,說:“京城有位大財東,最愛吃您製作的莜麪窩窩羊肉蘑菇滷,請您拾掇了這個攤子,跟隨我二人進京去,定會比您在這兒賣得更好,請您答應我倆的請求。”

賣莜麪師傅推辭不過,在二位食客的幫助下,把攤點上所有使用的一切傢什全部收回家中。次日早飯後,告別了妻子兒女,跟隨着他倆向京城進發,去面見他們所說的那位“最愛吃他製作的莜麪窩窩的大財東”。

二位大臣將莜麪師傅繞來轉去領進了金鑾殿內。莜麪師傅頓時被驚得六神無主,急忙跪在御案之前,哆哆嗦嗦地說:“小人有罪,小人有罪。”頭頂點地,不敢擡頭。皇上開言道:“赦你無罪,擡起頭來。”

當莜麪師傅戰戰兢兢地擡頭還未看清皇上的面目時,皇上早已龍顏大悅,道:“是恩人到了,快快請起。”說着,走下御案,要攙扶莜麪師傅起身,那兩位請莜麪師傅的“食客”急忙一人一個腋窩,將莜麪師傅攙了起來。

此時,皇上離莜麪師傅臉對臉不過尺餘,還見他滿臉驚恐,雙腿打顫,忙安慰說:“恩人真的認不出我了?”

“我只知道您是當今皇上,小人有何能耐,敢當皇上的恩人呀。”說着又要下跪。

皇上急忙扶住恩人的右肘,拉住恩人的左手,笑盈盈地說:“我就是幾年前吃了您十八大碗莜麪窩窩,還喝了三大碗三仙湯的那個趙匡胤啊!”

莜麪師傅揉揉雙眼,確認是幾年前的那位大肚食客時,才慢慢地定下神來。

之後,趙匡胤爲報答那一頓飽飯之恩,將莜麪師傅委以工部侍郎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