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高枕無憂和隨遇而安

高枕無憂和隨遇而安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相信大家對高枕無憂和隨遇而安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語文迷小編爲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後的故事。

高枕無憂和隨遇而安

  (一)高枕無憂

源於《戰國策·齊策》。馮諼是戰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的門客。有一次,他自願爲孟嘗君到薛地去討債,不但沒有把錢討回來,反而把債券都燒掉了。人民以爲是孟嘗君叫他那樣做的,所以對孟嘗君非常感激,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了相國的職務,只好前往薛地,但卻受到了當地人民的歡迎。孟嘗君這才知道馮諼之所以燒債券的目的。但是馮諼卻對孟嘗“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現在您僅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替您再鑿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說:“齊國解除了孟嘗君相國的職務,使諸侯有了任用孟嘗的機會。誰如果先把他請去治理國家,一定能夠富國強兵。”梁惠王聽到這話,就派使臣帶着黃金千斤和車馬百乘,去請孟嘗君到樑國做相國。馮諼又搶先回到,建議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的聘請,樑國的使臣跑了三趟,都沒有把孟嘗君請去。齊王知道了這件事,害怕孟嘗君會到樑國去做官,趕緊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仍做相國。馮諼又勸孟嘗君向齊王請求賜給他先王傳下來的祭器,讓他放在薛地建立宗廟,以保證薛地的安全,當完全廟建成時,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窟已經鑿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後來,人們便用“高枕無憂”來形容滿足現狀,無憂無慮。

  (二)隨遇而安

【注 音】:suí yù ér ān

【釋 義】: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出 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一:“隨寓而安,斯真隱矣。”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4回:“吾生有涯,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

【用 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指能順應環境【示 例】:不過能夠~——即有船坐船云云——則比起幻想太多的人們來,可以稍爲安穩,能夠敷衍下去而已。(魯迅《兩地書》六)

【近義詞】:與世無爭、隨俗浮沉 【反義詞】:憤世嫉俗、憤憤不平 【燈 謎】:旅行家 【英 文】: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

成語故事

俗話說“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根本就不可能永遠都是風平浪靜。人生遭際不是個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詭譎多變、不如意事常存的環境中,唯一能使我們不覺其拂逆而使得心情輕鬆的辦法,那就是要做到使自己“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