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通用10篇)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爲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拋磚引玉成語故事(通用10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通用10篇)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1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名叫趙嘏。

他的詩寫得很有特色,連著名的大詩人杜牧也十分欣賞。

因爲趙嘏曾在一首詩中寫出“長笛一聲人倚樓”的佳句,所以他又被人稱爲“趙倚樓”。

當時,在吳地有一個名叫常建的人,也很喜歡寫詩,對趙嘏十分仰慕。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到蘇州來玩,便很想乘機得到趙嘏的詩句。

他估計趙嘏一定要到當地的名勝靈巖寺去遊覽,就預先在靈巖寺的牆壁上題了兩句詩,希望以此引出趙嘏的詩句來。

果然不出常建所料,趙嘏到蘇州不久,便來到了靈巖寺。

當他看到寺壁上題的兩句有頭無尾的詩時,一時興起,提起筆來,添上兩句,湊成一首完整的詩。

這樣,常建的願望就實現了。

由於常建的前兩句詩不如趙嘏的後兩句詩好,所以人們便把常建的這種做法叫做“拋磚引玉”,意思是拋出一塊磚頭,引出一塊寶玉。

後來,“拋磚引玉”逐漸成了人們熟知的成語,比喻用粗劣的東西換取珍貴的東西。

現在人們常常用“拋磚引玉”來表示謙虛,比喻自己的看法和文字十分粗淺,希望能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2

《歷代詩話》載有這樣一則故事。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趙嘏,詩才很高=他的“長笛一聲人倚樓”的詩句曾得到著名詩人杜牧的讚賞,因此人們稱他爲“趙倚樓”。當時還有一位詩人,名叫常建,他的詩也寫得不錯,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而對於趙瑕的詩才,卻是非常佩服。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那時在蘇州,事先得知了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他說:“這是個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定要設法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但是,用什麼辦法呢?他想:靈巖寺是蘇州的一大名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靈巖寺,如果預先在寺中題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因此引起趙嘏的詩興。於是,常建就在靈巖寺的牆上,寫上了兩句。趙睱果然來到靈巖寺遊覽,看見牆上的詩,只有兩句,便提筆在後面添上兩句,成了完整的—首。常建安排的計策,竟獲得成功:用自己的不太高明的兩句,換來了趙鍛續成的精彩的一首!

有人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拋磚引玉”這句成語,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意見或簡陋的文字,目的在於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3

出處:《歷代詩話》。

意思: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意見或簡陋的文字,目的在於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自謙的說法。拋:扔、投。

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趙嘏(gú)。他的“長笛一聲人倚樓”的詩句,曾得到詩人杜牧的讚賞,因此人們稱他爲“趙倚樓”。

還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他的詩也很不錯,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而對於趙嘏的詩卻是非常佩服。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那時在蘇州,事先得知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他說:“這是個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定要設法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但是,用什麼辦法呢?他想:靈巖寺是蘇州的一大名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靈巖寺,如果預先在寺中題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因此引起趙嘏的詩興。

於是,常建就在靈巖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趙嘏果然來到靈巖寺遊覽,看見牆上的詩,只有兩句,便提筆在後面添上兩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安排的計策,竟獲得成功:用自己不太高明的兩句,換來趙嘏續成的精采一首。

有人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4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在唐朝時期,有一位高僧名叫從稔禪師,相傳他對僧徒參禪要求極嚴,必須人人靜坐斂心,集中專注,絕不能理會外界的任何事物,而要達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動的入定境界。一天,衆僧晚參,從稔禪師故意說:

“今夜答話,有聞法解悟者出來。”

此時衆徒個個盤腿正坐,閉目斂心,不動不搖。恰恰有個小僧沉不住氣,竟以解悟者自居,走出禮拜。從稔禪師瞟了他一眼,緩聲說道:“剛纔拋磚引玉,卻引來一塊還不如磚的土坯!”

據《歷代詩話》、《談證》等書記述:唐代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一向仰慕趙暇的詩才。他聽說趙暇來到吳地,料他一定會去靈巖寺遊覽,便先趕到靈巖寺,在寺前山牆上題詩兩句,希望趙暇看到後能添補兩句,續成一首。果然趙暇遊覽靈巖寺看到牆上兩句詩,不由詩興勃發,順手在後面續了兩句,補成一首完整的絕句。常建的詩沒有趙暇寫得好,他以較差的詩句引出趙暇的佳句,後人便把這種做法叫做“拋磚引玉”。其實,常建、趙暇並非同一朝代人,他們各自的活動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續詩之說不可信,只是由於這段故事很出名,“拋磚引玉”因此而由來。

釋義

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不成熟的意見或文字,引出別人的高見。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5

【拼音】拋磚引玉pāozhuānyǐnyù

【釋義】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主人公】

【近義詞】引玉之磚、一得之見

反義詞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有一位詩人叫常建,還有一位詩人叫趙嘏。常建對趙嘏的才華非常佩服,他總想得到趙嘏的詩作,只是沒有辦法。後來,他還真想出一個索詩的法子。常建打聽到趙嘏要到靈巖寺去遊玩,他便先趕到寺廟,並在牆上題了兩句話,然後躲到一邊去了。這天,趙嘏果然來到靈巖寺拜佛遊玩。當他轉到一座牆壁時,發現上面題着兩句詩。他端祥片刻,心想,詩寫的不錯,爲什麼只寫了兩句呢?於是,他提起筆來,在常建的詩後又補上了兩句,成爲一首完整的七言絕句。趙嘏走後,常建趕過來觀看,一字字的琢磨,認爲補寫的這兩句確實比自己高明,便抄寫了下來。別人看過之後,都說常建爲了得到趙嘏的詩,用了"拋磚引玉"之法。成語"拋磚引玉"就是由此而來,比喻以較差些的'作品或是較粗淺的意見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見。後來人們多用於自謙之詞。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6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詩的朝代,詩作多若璨星,詩人層出不窮。

晚唐詩人趙嘏頗爲有名,曾經在一道題爲《長空秋望》的詩作中寫下了兩句佳句:“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依樓。”這兩句將京城長安初秋的景緻描寫得淋漓盡致,歷歷在目,因而頗受著名詩人杜牧的讚賞。趙嘏也是因此被人們雅稱爲“趙依樓”。

趙嘏對詩的創作態度十分嚴謹,從不輕易動筆,因此有些人求他寫詩常常不能如願。

當時,另有一位詩人叫常建,對趙嘏的詩才十分欽佩,渴望能多得一些趙嘏的詩作。

有一次,常建在蘇州得知趙嘏也要來姑蘇遊玩,非常高興,心想,一定要利用這個機會設法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靈巖寺是蘇州有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常建根據趙嘏的性格推斷,他必定會到靈巖山去觀賞前人的墨跡。

爲了引發趙嘏的詩興,常建就先在靈巖寺的白牆上題寫了兩句詩。

這天,趙嘏果然來靈巖寺觀光,看見白牆上的兩句詩寫得還不錯,只覺得意猶未盡,便欣然命筆,在後邊續了兩句,完成了一首七言絕句詩。他讀了幾遍,就離開了。常建回來看了這首詩以後,感慨很多,覺得趙嘏續的兩句詩的確比自己前兩句詩要高明許多,值得好好學習。

常建用自己的兩句詩,換來了更精彩的兩句詩,成了完整的一首詩,後人便把它概括成了“拋磚引玉”的成語,常用來比喻以粗淺的意見引出高明的見解。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7

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趙嘏(gu),詩才很高,他的“長笛一聲人倚樓”的詩句,曾得到詩人杜牧的讚賞,因此人們稱他爲“趙倚樓”。當時還有一位詩人,名叫常建,他的詩寫得也不錯,但是他自己並不滿意,而對於趙嘏的詩,卻非常佩服。

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正好在蘇州,他高興地說:“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設法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但是用什麼方法呢?他想:靈巖寺是蘇州的一大名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靈巖寺,如果預先在寺中寫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引起趙嘏的詩興。

於是,常建就在靈巖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詩。趙嘏果然來到靈巖寺遊覽,看到牆上的詩只有兩句,便提筆在後面添了兩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計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太高明的兩句詩,換來了趙嘏續成的精彩的整首詩!

有人說,常建的這個方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後來,人們就用“拋磚引玉”這個成語,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見解或簡陋的文字,目的在於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8

“拋磚引玉”這則成語的拋是扔,投。拋出磚去,引回玉來。常被用爲以自已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字,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的謙辭。墼子:生磚,即土坯。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趙州東院從諗撣師》,大衆晚參,師雲:“今夜答話,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諗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

唐代高僧從諗撣師,主持趙郡觀音院多年。相傳他對僧徒參禪要求極嚴,必需人人靜坐斂心,集中專注,絕不理會外界的任何干擾,達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動的入定境界。有一天,衆僧晚參,從諗禪師故意說:“今夜答話,有聞法解悟者出來。”

此時徒衆理應個個盤腿正坐,閉目凝心,不動不搖。恰恰有個小僧沉不住氣,竟以解問者自居,走出禮拜。從諗撣師瞟了他一眼,緩聲說道:“剛纔拋磚引玉,卻引來一塊比磚還不如的土坯!”

另外,有一個拋磚引玉的故事。據《歷代詩話》、《談證》等書記述:唐代詩人趙嘏,以佳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博得大詩人杜牧的讚賞,人們因此稱趙嘏爲“趙倚樓”,當時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詩人,一向仰慕趙嘏的詩才。他聽說趙嘏來到吳地,料他一定會去靈巖寺遊覽,便先趕到靈巖,在寺前山牆上題詩兩句,希望趙嘏看到後能添補兩句,續成一首。果然趙嘏遊覽靈巖寺看到牆上兩句詩,不由詩興勃發,順手在後面續了兩句,補成一首完整的絕詩。常建的詩沒有趙嘏寫得好,他以較差的詩句引出趙嘏的佳句,後人便把這種做法叫作“拋磚引玉”。其實,常建、趙嘏並非同時代人,他們各自的活動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續詩之說不可信,只是由於這段故事很出名,人們也就承認它是成語“拋磚引玉”的出處之一。

“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這個成語來源於《戰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爲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釐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樑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釐王,勸阻伐趙。季樑對安釐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爲什麼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着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伕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塗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伕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說到這兒,季樑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一舉一動都要取信於天下,方能樹立權威,衆望所歸;如果仗着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的目標越來越遠!”

魏安釐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樑給他點明瞭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以上史事,形成成語“北轅適楚”,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慣說作“南轅北轍”,並引申出另一個成語“背道而馳”,意義和“南轅北轍”相同。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9

唐朝有個叫趙嘏的人,寫得一手好詩,就連著名詩人杜牧也十分讚賞。當時有個叫常建的詩人,也很欣賞趙嘏的才能。一天,常建聽說趙嘏要到靈巖寺去遊覽,便先到了寺裏,在牆上寫了兩句詩,希望能引出趙嘏的詩來。果然,趙嘏看到牆上的詩句後,覺得很好,便順手續了兩句,使它成爲一首完整的詩。人們稱常建這種辦法爲拋磚引玉。這個成語比喻先發表粗淺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高見。

拋磚引玉成語故事 篇10

【拋磚引玉的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趙州東院從稔禪師》:“大衆晚參,師雲:‘今夜答話去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稔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

拋磚引玉,出自《傳燈錄》。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巖寺。爲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爲“拋磚引玉”。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磚”,指的是小利,是誘餌;“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引玉”,纔是目的,“拋磚”,是爲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嚐到一點甜頭,它纔會上鉤;敵人佔了一點便宜,纔會誤入圈套,吃大虧。

公元前700年,楚國用“拋磚引玉”的策略,輕取絞城。這一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迅速。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凶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楚國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爲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楚王向他問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餘,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乘勢奪城。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雖小而輕燥,輕躁則少謀略。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它不上鉤。”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挑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出,並無兵士跟隨。絞候馬上佈置人馬,待“樵夫”揹着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果然收穫不小。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柴草的越來越多。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象前幾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絞軍又來劫掠,嚇得沒命的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圈內。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絞國士兵哪裏抵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拋磚引玉的典故】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爲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爲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裏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後一定會補全的。”於是他就在牆上題下了半首詩。

後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牆上的那半首詩後,便提筆在後面補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