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及出處大綱

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及出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成語釋義:

投筆從戎的成語故事及出處

扔掉筆去當兵。形容棄文就武,讀書人蔘軍入伍。從戎:參軍。

來源追溯:

後漢書·班超傳》: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子介、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故事鏈接:

班超是西漢著名史學家班彪的小兒子,《漢書》的編撰者班固的弟弟。他從小胸懷大志,雖然不注意修飾外表,不拘細節,但很孝順長輩,常常在家幹粗活、累活。他擅長辯論,並且閱讀過各種圖書和典籍。

漢明帝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班超被召到京城洛陽做官,30歲的班超與母親隨同前往。由於家境貧寒,他經常替官府抄寫書籍,以取得一些收入。

時間久了,班超對整天抄抄寫寫非常厭煩,覺得長期幹這種事沒有出息。一天,他正在埋頭抄書,突然心有所感,把筆一扔,感嘆地說:“大丈夫縱然沒有雄才大略,也應當像傅子介、張騫一樣,到西域去建功立業,獲得封侯的賞賜,怎麼能老是這樣埋頭在筆硯之間抄書呢!”

同他一起抄書的人聽他說這話,都不以爲然,譏笑他是異想天開。班超反感地說:“你們這些庸碌的小人,怎麼能理解壯士的志向呢?”

不久,班超參加了軍隊。他作戰英勇,身先士卒,得到了升遷。後來,漢明帝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他只帶着數十個隨從,憑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爲加強漢朝和西域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以致用:

從文和習武,都可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爲了保家衛國,許多男兒做出了投筆從戎的選擇,使自己的身軀出現在祖國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