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愛國故事 > (優)關於愛國的故事

(優)關於愛國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1

岳飛學藝

(優)關於愛國的故事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最終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2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我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中國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我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3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我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可是,之後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進取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4

愛國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裏僅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着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5

李四光:“我要回國,不要美金”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發表了《新華夏海的`誕生,轟動了歐州。一天清晨,李四光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12月2日瀋陽解放,……”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多年的夢想就要成真了,新中國就誕生了!在劍橋大學中國留學生舉行的年會上,他激動地說:“我雖然六十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到祖國去,把自己的餘生貢獻給新中國!”但是此舉觸怒了*民黨當局。*民黨駐英國大使館祕書找到李四光,掏出了一張五千美金的支票,說:“你向世界發表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威脅說:“你如果不肯,我將採取必要措施,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聽罷氣憤至極,當即嚴厲斥責,:“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收買嗎?我要回國,不要美金!”經歷了千辛萬苦,李四光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實現了他爲中國效力的願望。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6

楊靖宇獻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楊靖宇曾擔任“南滿抗日聯軍”司令,在艱苦征戰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裏打擊日寇。應對敵人的重兵圍剿,楊靖宇率部頑強戰鬥,使敵人坐臥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日酋對他又怕又恨,調集重兵圍困。有人勸楊靖宇投降,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我有我的信念。”最終,彈盡糧絕,楊靖宇在打完最終一顆子彈後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用刺刀剖開他的肚子,楊靖宇肚裏沒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樹皮、草根和棉絮。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7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治集團內部的尖銳矛盾。後七篇就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積極準備,及時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劃。但當時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分析:“位卑未敢忘憂國”,爲國分憂,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義務。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8

在愛國者“妙筆”與中國郵政聯合發佈的多媒體郵票的發佈會上,講到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候,馮軍哭了,聲音也隨之變得哽咽。這多少讓在場的記者有一點尷尬,因爲大家都拿不準這個時候是不是還該遵循談話禮貌直視他的眼睛。

這是全世界第一枚能夠“發聲”的郵票,小小四聯方寸間,容納了313首唐詩。用“愛國”的妙筆一點,詩配樂就會播放而出。馮軍告訴記者,發佈會後他馬上要去機場,此行參加歐洲四個國家的不同會議,內容大多都與此郵票有關。他的激動,來自於“經過一個甲子的輪迴,如何藉着閱兵建立起來的民族自信心,在科技特別是文化方面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

他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善於用激情自我感染、同時也感染別人的人。這類人一般都擁有異於常人的強大內心,支持其所有的堅持與鬥志,不容半點躊躇遊疑。而有時此種激情,或許恰恰是他們得以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馮軍的多年搭檔、華旗資訊副總裁張永捷告訴《新世紀週刊》:“我覺得一個企業家,理性固然重要,激情更爲重要。過於理性的人會畏首畏尾,因爲經過理性的分析後做很多事情的條件都是不完備的,如果把方方面面都想清楚了,先機可能已經失去了。對一個企業家尤其是創業型的企業家來說,關鍵是要敏銳地把握機會,勇敢地做出決策,並且快速地反應,這是我來華旗後感覺到的最大不同。”

事實驗證了張的說法。在中關村這個每天都在上演生死存亡遊戲的地方,1993年開始創業的馮軍,持續保持一種又擰又倔的激情,帶領華旗走過16個年頭。連續10年保持近60%的增長率,並以30%以上的佔有率,連續9年佔據國內移動存儲市場龍頭地位。2009年,連續三年虧損的數碼相機業務也進入盈虧平衡階段,利潤已然不遠。

有評論稱,華旗的發展路徑很 “中國”:先是倒賣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接着通過代理國外著名品牌取得快速發展,最後在磕磕絆絆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並把它逐漸發展壯大。

但馮軍對記者說:“我現在是牆頭騎自行車,不能停,就得騎下去。”

寧找死,不等死

2005年,馮軍決定做數碼相機。

其時,國內的數碼相機櫥窗被一水兒的日本品牌佔據:佳能、索尼、尼康、奧林巴斯??入門級價格也得三四千元。IDC(互聯網數據中心)2005年3月發佈的一份《2004-2009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規模將近449.5萬臺,較前一年增長65.9%;2006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規模將達635.3萬臺,總體銷售額約146.2億人民幣,其中進口相機總價值高達13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讓馮軍心動,市場完全被日本人佔據讓他很不爽。彼時,愛國者的U盤已在市場上取得了絕對優勢地位,MP3、MP4、MP5也業績斐然,但“數碼領域還有一個巨大的空間,就是數碼相機”。其實,2003年7月華旗的數碼相機部門就已經成立,但產品一直沒有上市。剛剛在對韓國三星數碼播放器的戰役取得完勝的馮軍,想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日本數碼相機。

但相對於國外品牌,國產數碼相機面臨着兩個無法迴避的劣勢:一是品牌,二是技術。日本企業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數碼相機的研製,進入90 年代,索尼、佳能、奧林巴斯、尼康已經開始相繼在中國推出新品了。慢慢的,馮軍發現不僅複製對三星的勝利比較難,而且國產數碼相機正集體面臨滅頂之災。

2004年底,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數碼相機生產線的清華紫光和北大方正相繼放棄賠錢的'數碼相機業務。2006年1月,柳傳志宣佈聯想取消數碼相機產品部門,相關業務合併到外設部門。

至此,曾一起投身數碼相機領域的數家國產品牌,只剩&ldquo ;愛國者”。

馮軍決定堅持,被很多業內人士稱做“找死”。但“寧可找死,也不等死”的他,有自己的打算。

“儘管數碼相機的核心技術不能很快掌握,但可以邊做邊學。即便一時沒有核心技術,也完全有勝出的可能。就像日本相機儘管在光學技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但他們大都採用德國製造的鏡頭,這也沒有妨礙日本企業超過德國成爲世界頂尖品牌。”他認爲可以利用“愛國者”多年的積累,嘗試將日本品牌的技術優勢與國產品牌的成本控制和渠道優勢結合,進行自主技術研發,實現對以索尼爲首的日本品牌的“革命”。

還有關鍵的一點,那時的他已經看清數碼相機未來將會是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平民化的產品,市場潛力不可限量。若不在此時佔領先機,以後恐怕機會都沒了。只有在更新頻繁的數碼市場“等死”的份兒。

堅持的機會

儘管已經預見到困難,2006年還是成了馮軍最難熬的一年。數碼相機連續出現投入性虧損,2005、2006兩年虧損的研發費用高達6000多萬,不斷吃掉集團其他部分的盈利。2006年底,華旗14年來第一次沒有給員工分紅。整個公司一片愁雲慘霧,數碼相機部門經理因爲壓力過大,堅持辭職。

馮軍坦言,那是他壓力最大的時候。他親自到各個部門給員工鞠躬,“大家一年辛苦了,沒有掙錢是我馮軍的錯,是我堅持要做數碼相機”。道歉之餘,不忘了加上:“但是我相信我們將來一定能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品牌打敗。另外我們要掙錢,數碼相機未來的市場非常大,只要我們品牌能佔領前三位的市場份額,就一定能拿到非常好的利潤。”

“就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在堅持。”張永捷告訴記者。

堅持是馮軍的強項。清華大學土建專業出 身的他,最信奉“行勝於言”、“水滴石穿”。他親歷過用MP3戰勝三星的“惡戰”,也眼見國產品牌的彩電硬生生把日本品牌一步步在中國市場上拖垮,“總有一天,數碼相機領域也一定會出現國產品牌逼着日本品牌玩命大跳水的現象!”他目的明確:儘管消費者未必去購買“愛國者”相機,但“愛國者”能夠通過低價高質讓日本品牌將他們的二線數碼相機從均價3000多元降到2000元。

事情就是這樣,勝利果實的甜美,未必屬於最有實力最有能力的那個人,而往往會被堅持到底者嚐到。

2005年,“愛國者”推出兩款700萬像素數碼相機,售價分別爲1499元和1799元,價格遠低於同樣配置的日本品牌。不久,華旗正式向市場推出中國第一臺800萬像素數碼相機,全球同步上市,定價2999元。不久,中關村等各大數碼市場的日本品牌相繼降價,幅度平均在1000元以上。

馮軍告訴記者,僅這一款相機,“愛國者”研發性虧損3000萬,但“雖然華旗虧了,消費者贏了”。他算了一筆賬,中國人每年大約消費600萬臺日本數碼相機,“愛國者”相機上市之後,即使中國消費者的購買量不大,但“愛國者”的價位和質量有目共睹,日本品牌肯定被迫降價。一臺平均降 1000,600萬臺相機就是60個億。“當你知道因爲‘愛國者’讓你省了錢,你起碼會感激我吧?即使你今天沒有買‘愛國者’的產品,但是總能讓你對我增加點好感吧?”馮軍說:進入消費者的心智,比進入市場更重要。

雖然“價格戰”爲很多人所不屑不 齒,但“愛國者”數碼相機恰恰是在與日本品牌的價格戰中慢慢站住了腳跟,找到了位置。

2009年初,“愛國者”把2008年銷售成績不錯的800萬像素主流產品T60價格從1200—1300元直降至999元,配合“2009 年,我們都是愛國者”的應時廣告語,連續幾個月,在國美的銷量都保持首位。“中國數碼相機有史以來第一次銷售超過了日系品牌”,張永捷告訴記者,除了價格因素,“奧運後中國人對民族品牌的信心”、宣傳攻勢都是銷量連續出現新高的原因。並且,張說,這款相機沒有出現虧損,是在研發成本、投資成本已經很好收回的前提下進行的降價。

張永捷說,雖然有愛國者音樂網、國際象棋俱樂部、動漫公司等多種業務子公司的存在,但數碼產品是華旗堅守的領域,這其中,“形象產品和公司戰略性產品就是數碼相機”。張還向記者透露,去年和今年,華旗的數碼相機業務已基本在盈虧平衡間。“利潤一定會來的,所以一定要堅持。”張說。

“愛國”生意

在數碼相機領域,除了堅持和價格戰,馮軍還有一招,叫“差異化競爭”。今年4月,愛國者數字水印相機正式發佈。這是一款完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產品,在成相時可以在照片中加上類似於鈔票防僞性質的水印:作者姓名、身份證號碼等,都可以嵌入進去,而肉眼看不見,從而可以解決數碼照片的保真、知識產權糾紛問題。

馮軍告訴記者,華旗已爲這項技術申請了全球專利,包括PCT和美國專利。這就意味着,即使是日本品牌的數碼相機想要使用這項技術,也必須向“愛國者”支付專利使用費。“我的理想,是讓日本的攝影師和普通用戶,非得用上打着&l squo;愛國者’商標的中國品牌的數碼相機,讓他們在日本本土使用這樣的相機。”

這番話聽起來有些意氣用事,但“民族情結”是馮軍從不避諱的一塊招牌,也是他當年之所以給公司取名“華旗”,給產品命名“愛國者”的原因。

當然,水印相機不僅僅是意氣的產物。除了自主的知識產權,它的目標顧客並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公檢法等政府機關部門。在中國,政府採購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一塊大蛋糕,已在移動存儲的政府採購方面獲得不錯業績的愛國者,當然不想放過又一片藍海。

馮軍是個極爲聰明的人,深諳“特點”對於企業的重要性。與衆不同,這往往是要人記住你的前提,也可能是從此認可、鍾情的開始。

2008奧運會期間,國外遊客衆多,光引導遊客的中國志願者就有10萬名。馮軍找來“李陽瘋狂英語”合作,充分利用“愛國者”妙筆的點讀技術,擔任起了奧運會的“語言培訓供應商”。小小一根能夠發聲的“妙筆”,短短3個月完成了10萬名志願者應用英語的培訓任務。愛國者還做了妙筆點讀版中英文北京地圖、點讀版故宮、點讀版京劇等中國文化系列產品,“妙筆”還成了中國奧林匹克博物館的語音導航,來自全世界的非註冊記者胸前都掛上了帶有“愛國者 ”LOGO的牌子。

此後,穿針引線的國際奧委會前主席薩馬蘭奇成了華旗的榮譽顧問。

“薩馬蘭奇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愛國者,他在國際奧委會也是志願者,一分錢不拿。他出任 ‘愛國者’顧問和出任奧委會一樣,免費。”馮軍告訴《新世紀週刊》,薩馬蘭奇曾把他請到巴塞羅那的家中,討論“妙筆 ”在西班牙畢加索博物館中應用的可能性。

與奧運對接是華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愛國”、“民族情結”不僅是馮軍個人的一種情愫,還成了華旗集團的個性標籤,更在08、09年迎合了整個社會民族情緒的爆發。

2009年9月,作爲電影《建國大業》的贊助商之一,愛國者借“愛國電影”配合“2009年,我們都是愛國者”的年度口號,爲“愛國者全景相機”大做文章。此前,它還曾獨家冠名《集結號》,借用張涵予的硬漢形象,爲“愛國”代言。

“1+1=11”,是馮軍提出的營銷模式。“看似不相干但方向一致的東西相結合,就可產生預期的營銷效果。”他說。

雖然數碼相機在數碼領域佔據了技術的高端,還能充分滿足揚眉吐氣的民族情感需要,但馮軍並沒有把公司的所有力量全都集中於相機上。華旗集團在數碼領域的產品線拉得很長:相機、移動存儲、音頻視頻播放、妙筆、手機,去年還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掌上電腦MID(Mobile Intetnet Devices)。

馮軍對記者坦言,拉長產品線是出於保守的安全考慮。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太快,如果只保持一兩種產品,當這種產品被庸俗化平民化以後,不僅利潤會受影響,企業也很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

“數碼領域很累。得拼命跑,去搶新產品,這也是民營企業的活力。因爲沒什麼安全感,所以就得不停地創新,不停地努力。”他說。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9

邱少雲――獻身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裏,身體緊緊地貼着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雲犧牲後,被部隊黨委追認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勳章、一級國旗勳章。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10

鄭成功收復臺灣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鬥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11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爲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爲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12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着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託舉着炸藥包,導火索燃燒着,冒着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着:“了新中國,衝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蕩在我們的耳邊,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關於愛國的故事 篇13

詹天佑國不計名與利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讚歎。當時,美國有所大學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着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國家不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