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愛國故事 >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集合15篇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

戚繼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出身將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歲襲父職爲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四年(1555年)調浙江都司僉事,次年升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進掠龍山所,戚繼光等即率10倍於敵的明軍前往阻擊。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集合15篇

倭寇分3路衝殺,1萬多明軍竟不堪一擊,陣漸大亂,紛紛潰退。戚繼光看到形勢危急,縱身跳上一塊高石,連發3箭,3個倭寇頭目應聲而倒,倭寇羣龍無首,倉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亂頻繁,百姓深受其害。數千名倭寇包圍桃渚千戶所,戚繼光從寧波率兵連夜馳援台州,解桃渚之圍,殲入侵海門倭寇。

接着,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農民和礦工3000餘人,以岳家軍爲榜樣進行編練,終成聞名天下的戚家軍。戚繼光針對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使用飛刀、飛槍、飛箭的火箭等,屢次打敗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臺(州)、金(華)、嚴(州)參將,駐守台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牆,訓練守軍。四十年(1561年),數千名倭寇在臺州登陸。戚繼光率軍出擊,在寧海健跳(今屬三門),臨海花街、上峯嶺、白水洋和太平(今溫嶺)新河、長沙等地,連續9次挫敗倭寇的進犯,救出數千名被擄難民。

史稱台州大捷,亦稱台州九戰九捷。次年夏援閩,搗破倭寇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破牛田、興化的倭寇,連克60餘營。四十二年(1565年)與俞大猷剿平廣東倭寇,解除東南倭患。後戚繼光在薊州鎮守16年,邊備修飭,外敵不敢輕易進犯。因受排擠,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調廣東戍守。後遭誣陷,奪職回鄉。戚繼光對練兵、治械、陣圖等都有創見,戚繼光的優秀軍事理論着作《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視。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2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一九零四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萬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爲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並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絕食以示抗議。

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3

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十二歲就有了功名,少年時便名冠一時,很受當地人們的尊重。

有一天,鎮上一位老紳士病故,喪主特派家人去請少年湯顯祖寫祭文。可偏偏另一個村子裏有一位老農做壽,其子女也來請他去寫壽聯。顯祖一想,按理說,死者爲大;可按情論,死者停靈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殯前寫畢就可,而做壽卻只能在當天宴賓客時使用,何況眼下壽星家生活艱難,拿不出什麼潤筆費,我小小年紀,不可勢利。就回答那家喪主,他遲一天到,肯定誤不了事的。說完,湯顯祖先去了壽星家把壽聯寫完,這才連夜往鎮上趕。

再說鎮上那家,因爲家產富有,來弔唁的親朋衆多。其中一位遠親狂生,自恃有些文才,聽說要等個什麼湯顯祖來寫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區區小事,拿什麼架子。”他吩咐僕人筆墨伺候,鋪開宣紙,洋洋灑灑,直寫到次日天明。

正自鳴得意呢,湯顯祖來了。狂生沒料到這麼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當地好事的就慫恿湯顯祖也寫一篇。湯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陳詞濫調,矯揉造作,全無真意,心中很不以爲然。也是年輕氣盛,便不客氣,只見他略一思索,拿起筆來,幾乎是一氣呵成,驚得衆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見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風。

狂生拿起自己熬一夜心血寫成的'東西,請湯顯祖評點。滿以爲湯多少會誇讚幾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湯顯祖只是在結尾空白處寫了一句曲詞:“他去也,怎把心兒放。”狂生起先以爲湯顯祖是補充去世人心態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細一琢磨,才悟出原來人家寫的是一字謎,這一字就是對他文章的評價,那臉刷地就紅了,心想,幸虧沒求人家說出來……

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前期,因爲蒙古族當權者和明朝政府有矛盾,常常發生武裝衝突,雙方的關係疏遠了,傳統的貿易往來也停止了。這樣,明朝不安寧,蒙古族百姓也得不到內地的產品,生活上受到很大影響。

後來,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重新和明朝和好,服從明朝的統一管理,蒙漢關係改善了。俺答去世之後,他的夫人三娘子掌權,更是堅持與明朝的友好關係。在三娘子的促進下,蒙漢的互市貿易又恢復了。每當大集的時候,蒙古族百姓都到集市上購買和換取內地的絲綢、茶葉和各種生活用品,他們的皮毛等產品也是漢族商人喜歡要的。場面十分熱鬧。三娘子經常親自騎馬到集市上巡視,發現有糾紛的,都秉公處理,尤其注意保護漢族商人的利益。她還主動到宣化城,拜訪明朝官員,交流情況,關係非常密切。明朝封她爲忠順夫人。遇上有的蒙古貴族想用武力侵擾內地,三娘子總是堅決反對,加以制止。

三娘子掌權時期,爲蒙漢友誼做了許多好事,使雙方好多年沒動干戈,促進了民族團結。

東漢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激戰。兩軍實力相差懸殊,袁軍數倍於曹軍,曹操部將大多認爲袁軍不可戰勝。但曹操最終以少勝多,大敗袁軍。袁紹棄軍逃跑,全部的輜重物資、圖冊兵藏被曹軍繳獲。

在清點戰利品時,曹操的一名心腹發現許多書信。這名心腹拆開其中一封,看了幾眼,立刻臉色大變。他把所有書信收齊封好,然後抱着信件去向曹操彙報:“主公,這些都是袁紹與人來往的密函!”曹操接過信件,拆開看過幾封后,對心腹說:“你去把這些信都燒了吧。”“燒掉?主公,您不該照着書信把這些叛徒全部抓起來嗎?”心腹驚疑道。曹操搖搖頭:“當初,袁紹兵力遠勝於我,連我自己都覺得不能自保,更何況是他們。與袁紹勾結只是他們不得已的選擇啊。”

原來,這些信件都是在許都的官員和曹操軍中部將寫給袁紹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誠之語。曹操命人當衆把信件全部焚燒。那些私通袁紹的部將,原本驚慌不定,見曹操此舉,慚愧不已,同時也愈加感激,軍中士氣更盛。

曹操趁勢進擊,冀州各郡紛紛獻城投降。曹操實力大爲增強,爲此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4

戚繼光抗擊倭寇

明世宗的時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盜經常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騷擾。他們和中國的上豪、奸商勾結,到處搶掠財物,殺害百姓,鬧得沿海不得安寧。歷把這種海盜叫做“倭寇工

公元1553年,住漢奸汪直、徐海的勾結下,倭寇集結了幾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蘇沿海登陸,分成許多小股,搶掠了幾十個城市。沿海的官吏和兵士不敢抵抗,見了倭寇就逃。倭寇侵略越來越嚴重,使躲在深宮裏的明世宗也不得不發愁了,叫嚴嵩想法子對付。嚴嵩的同黨趙文華想出一個主意,說要解決倭寇侵犯,只有向東海禱告,求海神爺保佑°

明世宗居然相信趙文華的.鬼話,叫他到浙江去禱告海神。後來,朝廷派了個熟悉沿海防務的老將俞大猷去抵抗。俞大猷一到浙江,就打了幾個勝仗。但是不久,浙江總督張經被趙文華陷害,俞大猷也被牽連坐了牢。沿海的防務沒人指揮,倭寇的活動又猖獗起來。朝廷把山東的將領戚繼光調到浙江,才扭轉了這個局面。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5

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了,還把漢朝的使者都放回來。漢武帝爲了答覆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將蘇武拿着旌節,帶着副手張勝和隨員常惠,出使匈奴。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禮物。蘇武正等單于寫個回信讓漢武帝回去,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倒黴的'事兒。

匈奴中有人造反,蘇武的手下牽連其中,蘇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決定自盡,未遂,單于就把蘇武關押起來不給飯吃,蘇武吃雪和氈毛活了下來,匈奴人認爲很神奇,就把蘇武流放北海邊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蘇武讓公羊生下小羊才讓蘇武回來。

蘇武到了北海,旁邊什麼人都沒有,唯一和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匈奴不給口糧,他就掘野鼠洞裏的草根充飢。日子一久,旌節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單于死了,匈奴發生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打仗,又打發使者來求和。那時候,漢武帝已死去,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即位。漢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單于放回蘇武,匈奴謊說蘇武已經死了。使者信以爲真,就沒有再提。

後來漢朝又有使者來到匈奴,蘇武的手下悄悄與其取得了聯繫,告訴他們蘇武還活着。這才讓蘇武返回大漢。這中間度過了十九年。

蘇武出使的時候,才四十歲。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鬍鬚、頭髮全白了。

回到長安的那天,長安的人民都出來迎接蘇武。他們瞧見白鬍須、白頭髮的蘇武手裏拿着光桿子的旌節,沒有一個不受感動的,說蘇武真是個有氣節的大丈夫。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6

文天祥

文天祥(1236T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衛京城臨安。臨安失守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衛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而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

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軍攻打南宋,臨安危在旦夕。文天祥雖然是個文官,但他認爲自己既然是國家的一分子,就應當負起保衛祖國的責任。1275年,他毅然變賣了家產,招兵買馬,購買軍糧。百姓紛紛響應,加入他的抗敵隊伍。

派他去和元軍講和,元軍將領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脅要把他殺死。文天祥說道:“國家存在,我也存在;國家滅亡,我也滅亡。你們就是把刀、鋸、油鍋放在我而前,我也不怕!”元軍將領拿他沒辦法,只好把他扣留起來,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個船伕的協助,乘機逃脫。他歷經許多艱險,好不容易纔回到了南方,重新組織抗元救國隊伍,還打了幾次勝仗,收復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戰役中,被元軍俘虜了。元軍主帥勸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絕° 1279年,元軍消滅了南宋的殘餘部隊。文天祥知道國家滅亡了,傷心欲絕,於是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他以死報國的決心,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是:由於鴉片的'流入,一方面導致菸民成批產生,一方面白銀大量外流。煙毒氾濫,己嚴重威脅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此時,林則徐再也按耐不住胸中的義憤。他於1838年毅然上奏清朝皇帝道光,慷慨陳詞:“鴉片已流毒天下,危害巨大。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當時,清廷官員在對待鴉片的問題上大致分爲兩派,即主張禁菸的嚴禁派和反對禁菸的弛禁派。遊移於兩派之間的道光皇帝看了林則徐的奏摺深有觸動。他於12月召林則徐進京議事,在半個月內召見了他19次。林則徐詳盡述說了自己的禁菸主張和準備採取的措施,使道光大爲感動,任命他爲欽差大臣,去廣東查禁鴉片。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肩負重任到達廣州。第二天,他在欽差行轅門上張貼告示:不受地方任何供應,不許奸人借名擾累民衆,嚴格限制隨行人員的活動,堅決杜絕受題、情、泄密等不正之風:他鄭重宣佈:“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J同時,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斷然措施,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商定整頓水師、加強海防,召集有識之士揭發煙販的販毒情況,逮捕了61名勾結英國資本家的重要煙販,勒令外國商人在3天之內繳出全部鴉片等等。當時,停泊在零丁洋上的22艘鴉片是船,每艘都囤積鴉片1000箱以上,可是外商施展拖延抵賴、行賄打點的慣用伎倆,只答應上繳1037箱鴉片。林則徐對此嚴加駁斥,下令傳訊阻撓銷煙的煙販首惡顛地。顛地嚇得藏了起來,拒絕接受傳訊。在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的庇護下,顛地連夜逃跑,結果中途被憤怒的羣衆發現,抓了起來。義律惱羞成怒,聲稱要動用武力,林則徐毫不畏懼,下令炮艦巡弋沿海,派遣兵員封鎖洋人商館,斷絕了對外商的一切貿易和供應。曾經驕橫跋扈的外國商人躲在商館裏,連飲水和食物都發生了困難。同時,林則徐還起草了一份告示貼在義律住所的門口,嚴正警告說:今後中國“賣鴉片者要死,吸鴉片者也要死……內地之人該死,而爾等獨不該死乎”?外強中乾的義律無計可施,不得不低下頭來,通知英商繳出全部鴉片,袋,到5月中旬,中國收繳的鴉片總計19187箱又2119重230多萬斤,價值白銀800多萬兩°隨着鴉片販子被一個個驅逐出境,義律也帶着商館中的英國人灰溜溜的離開了廣州。

1839年6月3日,是個令中國人民永世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天氣晴朗,海水碧藍,虎門海灘人山人海。林則徐會同大小官員,在這裏親自監督銷煙。在海灘的高處,有兩個人工挖制的15丈見方的大池,裏面漫溢着滷水。隨着“轟隆……轟隆……”幾聲炮響,成批成批的鴉片被傾倒進池裏,然後拋下石灰一頓時,池水沸騰,煙霧翻卷。當大池閘門打開,已溶解的鴉片渣沫隨着翻滾的潮水流入茫茫大海。這時,成千上萬的圍觀者爆發出一陣陣震天撼地的歡呼。

從6月3日到25日,虎門銷煙整整持續了20余天。收繳鴉片的這段日子,林則徐一刻不怠的兩鴉片”,但他們吃驚地看到,林則徐在20余天裏銷燬了收繳的全部鴉片,共計237萬斤。

從此,近代中國反抗帝國主義的戰鬥打響了。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7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衛京城臨安。臨安失守之後,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衛國家。後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於壯烈犧牲。

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軍攻打南宋,臨安危在旦夕。文天祥雖然是個文官,但是他認爲自己既然是國家的一分子,就應當負起保衛祖國的責任。1275年,他毅然變賣了家產,招兵買馬,購買軍糧。百姓紛紛響應,加入他的.抗敵隊伍。

由於元軍勢力強大,文天祥和其他將領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臨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軍講和,元軍將領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脅要把他殺死。文天祥說道:“國家存在,我也存在;國家滅亡,我也滅亡。你們就是把刀、鋸、油鍋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軍將領拿他沒辦法,只好把他扣留起來,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個船伕的協助,乘機逃脫。他歷經許多艱險,好不容易纔回到了南方,重新組織抗元救國隊伍,還打了幾次勝仗,收復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戰役中,被元軍俘虜了。元軍主帥勸文天祥投降,但是被文天祥一口拒絕。1279年,元軍消滅了南宋的殘餘部隊。文天祥知道國家滅亡了,傷心欲絕,於是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他以死報國的決心。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來,有哪一個人不會死去呢?死要死得有價值,讓我們把紅心留在史冊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關在地牢裏。元朝統治者勸文天祥說:“只要你投降,爲我們出力,我們就讓你享盡榮華富貴。”可是,不管他們怎樣威迫利誘,也無法動搖文天祥盡忠報國的決心。

文天祥在地牢裏,受盡了折磨。1283年,元朝統治者知道無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殺了。文天祥臨死時,朝南方拜了幾拜,沉痛地說:“我報答國家的機會,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熱愛自己的國家,寧死不屈,以身殉國,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光輝事蹟和偉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8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爲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就在這時,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保衛國家。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

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根據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佔都城十分之一的.x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x隊東征西討爲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她爲了國家,不懼危難挺身而出,出兵救國的精神讓人撫掌稱歎,她不僅僅是華夏民族的驕傲,更是女子楷模。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9

郭子儀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時候的'大將。當時,兩人因爲平時的一些誤會,積怨很深,感情很不好。平時即使同桌吃飯,互相都懶得瞧上一眼,更別提說話了。

後來安祿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儀做朔方(今寧夏一帶)節度使,李光弼成爲他的部下。當時節度使大致相當於戰區司令長官兼行政長官,權力極大。

李光弼這時有些擔心,怕郭子儀公報私仇,藉故殺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儀反向皇帝極力舉薦他,結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爲河東節度使,同時,郭子儀還將自己部下一萬精兵分給了他,讓他帶兵東征。

郭子儀此舉,讓李光弼產生了更大的誤會,心想郭子儀這次一定不會放過他了。於是他橫下一條心來,找到郭子儀說:“今後不管怎麼處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圖不連累妻小。”

郭子儀聽後,很是詫異,忙離開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熱淚說:“國家危急,我們應該同心協力,不能再小肚雞腸,斤斤計較了。”

李光弼見郭子儀心胸如此坦蕩,便帶隊請戰。此後,將帥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0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裏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爲什麼不說自己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爲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就是中國人!”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1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霍去病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他是武帝衛皇后的姐姐少兒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衛青是抗擊匈奴的名將。漢朝的大將軍。西漢初年,北方匈奴屢爲邊患。武帝時國力強盛,開始對匈奴的侵略進行反擊。元朔六年(前123),年僅18歲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隨衛青出征。他率領800騎兵長途奔襲,斬獲匈奴20xx餘人,戰功冠於全軍,被漢武帝封爲冠軍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與匈奴軍的戰鬥中,霍去病顯露出傑出的軍事才能,共斬俘匈奴10萬餘人。漢武帝非常喜歡這個名將,曾下令給他建造府第,但是霍去病卻拒絕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爲?”這句洋溢着愛國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勵着後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僅24歲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非常痛惜,在自己將來的陵墓茂陵旁邊爲他修建了一座狀如祁連山的墳墓,以表彰他抗擊匈奴的卓著功績。

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且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紮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但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2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在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絃的《正氣歌》。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3

顏真卿爲國殉難

唐朝的時候,有個地方官叫李希烈,爲實現個人野心,發動叛亂,四處燒殺搶掠,使百姓遭難,國家也受了損失。怎麼辦呢?當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議,讓太師顏真卿去勸說李希烈歸順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讓年過70的顏真卿去見李希烈。其實,這是那個宰相出的壞主意。因爲顏真卿爲人正直,不肯巴結討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會歸順,卻讓顏真卿去,想借刀殺人。顏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爲了國家的安寧,他毫不猶豫地去了。

果然,李希烈見到顏真卿,立刻讓部下拔出刀,圍着他破口大罵,說要吃他的肉。顏真卿挺身屹立,怒視着叛賊。李希烈等人勸他投降,他說:“我來勸你們投降,你們反來勸我,我匚能受你們的利誘威脅。我快八十歲了,還怕死嗎?”李希烈命人挖了坑,要活埋他。顏真卿冷笑說:“我既然敢來,就不怕死,要殺就殺!”他爲自己寫好了祭文和墓誌,做好了死的準備。

過了些日子,李希烈又叫人堆上柴草,點着火,對顏真卿說:“不投降就燒死你!”顏真卿視死如歸,亳不猶豫地向火堆撲去,倒是那夥人嚇得把他拉住了。李希烈見顏真卿軟硬不吃,決定殺了他,派人去把他勒死了。顏真卿就義前,仍大罵不止,表示自己爲國盡忠決不屈服的`意志。這位愛國老人爲國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4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就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爲中國人爲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就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古代愛國人物故事15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爲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分析: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岳飛“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