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河北宣化縣下八里遼代張世卿墓壁畫中的《備宴圖》

古人一天吃幾頓飯?

“一日三餐”是現代流行的吃飯習俗。這種習慣始於何時?古人一天到底吃幾頓飯?從史料上來看,秦漢及以前民間一天只吃早、晚兩頓飯,流行“兩餐制”;隋唐時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漸形成,一天吃三頓飯成爲尋常人家的基本用餐習俗……

  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吃兩頓飯“朝食”爲主餐

  朱熹《集註》記載:“朝曰饔,夕曰飧”

從史料所記和考古發現來看,在原始時期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定時吃飯”是人們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最晚在上古商代時已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先秦時期,尋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這兩頓飯可以看成是“早飯”和“晚飯”,但古人不這麼叫,而是把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爲“饔”;把一天中的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餔食”,稱爲“飧”。這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這兩頓飯一般在什麼時間吃?如同作息制度一樣,古人就餐時間也是根據太陽的出沒而定的。古人將一天的時辰劃爲12個時段,太陽剛出來時,叫“日出”,但古人一般是在接下來一個時段纔開始吃早飯。其時已日上三竿,因爲大家都在這個時候吃第一頓飯,古人乾脆稱此時段爲“食時”。

在十二地支概念引入時間後,其中的“辰”字對應食時,所以古人有“食時辰”的說法。辰時相當於現代早上7時-9時。第二頓飯安排太陽運行到西南方的“晡時”,此時爲申時,相當於現代15時-17時,故東漢許慎《說文·食部》稱:“飧,餔也,申時食也。”

一天中的這“兩餐”哪一頓算主餐?古人稱主餐爲“大食”,此外就是“小食”,這在上古商代時已分得很清楚,從殷墟甲骨卜辭中便發現了相關的記載。在“兩餐制”中,朝食是最重要的主餐。現代人說早上要吃好,古人則認爲早餐不僅要吃好,更要吃飽。朝食質量也是最好的,飯都是現做的熟食,古人之所以稱朝食爲“饔”就是這個原因。而第二頓飯“餔食”則大多比較簡單,往往吃朝食剩下的食物,故稱“飧”。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人的第二餐時間在有的地方或不同季節並不固定,如有的地方便將第二頓飯安排在“日入”時分,即現代17時-19時。此時享用的這頓飯,古人稱爲“暮食”,真的是晚飯了。

明代《南都繁會圖卷》中的'街頭小吃。(佚名繪)

  戰國時期貴族大多實行一日“三餐制”

  《戰國策》記載:“士三食不得饜”

那麼,一日“三餐制”出現於何時?其實,在流行“兩餐制”的先秦時期,已有人一天吃三頓飯。《莊子·內篇》有“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的說法,意思是去郊外遊玩,帶足三頓飯,來回肚子都是飽的。如果當時沒有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莊子是不可能這麼寫的。但當時的“三餐制”並不適用於普通人,有相當社會地位、家庭條件優越的貴族、富人才會一天吃三頓飯。

《戰國策·齊策四》“管燕得罪齊王”條稱:“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意思是讀書人一天三頓飯都吃不飽,而你的鵝、鴨卻吃不了。這說明當時已存在一天吃三頓飯的現象,同時也印證了普通人家並無“三餐制”。實際上,此時的一日三餐只是一日兩餐的補充,其中的第三頓飯有點“夜餐”的味道。當時在貴族中吃夜餐並不新鮮,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就有齊景公深夜將宴席搬到晏子家的記載。

從根本上說,“三餐制”是特權階層的飲食制度,最早是周王的專利。周王的日常飲食除了朝食外,就是“燕食”,燕食分別在日中(中午12時)或日夕(下午3時-5時)。如果在中午吃飯,從時間概念上說,與現代的午飯並無區別,但如果從食物的內容和時人重視程度上講,則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東漢學者鄭玄注稱,燕食是“奉朝之餘膳”,即午飯和晚飯都是早上吃剩下的飯菜,重新熱熱又算一頓飯。

秦漢時期,普通人或是級別較低官員多爲“兩餐制”,但在貴族中已普遍實行“三餐制”。當年淮南王劉長謀反獲罪,漢文帝劉恆便特批他仍可享受諸侯王的生活待遇,允許一天吃三頓飯,此即《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裏所說的“皆日三食,給薪菜鹽炊食器席蓐”,此外每天還供應劉長5斤肉、兩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