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看見中考作文

看見中考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見中考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見中考作文

看見中考作文1

曾經有一個以“哭”與“笑”爲主題的辯論賽,正方認爲笑比哭好,而反方則認爲哭比笑好。對於這個辯論賽,我的觀點一直立足於前者,更何況雨果都說了:“微笑是陽光。”是啊,笑是一個充滿陽光活力的表情,生活少不了微笑。

可如今,我卻發現,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生活方便快捷的時代,人們的笑容也隨之一點一點“收斂”了。城市中,燈紅酒綠的夜生活、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潮水般熙來攘往的人羣,無不標誌着繁華與熱鬧,在這麼現代化的都市裏,人們的生活應該是美好富足的,那麼臉上應該少不了輕鬆和微笑。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大街小巷,迎面而來的面無表情的臉上寫滿了憂鬱、難過、憤怒、焦躁……接待賓客時臉上的笑容多麼僵硬,坐在車上的人們不會對彼此不熟悉的人多一句“你好”、多一個微笑。時代飛速前進得太快了,快得忘掉了後面“禮儀”倒退的步伐,快得使人們忘卻了怎樣微笑。即使人們有再發達的頭腦、再先進的科技,也創造不出最真誠的微笑。人類啊,笑一笑吧,我想看見你的笑。

轉眼看看鄉下,雖然房屋簡陋、生活貧窮,可是,每當夜晚,大人們總是三五成羣,聊家常、論農桑;孩子們你追我趕,捉螞蚱、尋泥鰍。哪一個臉上不掛着幸福的笑容啊!他們雖然沒有富裕的物質條件,但他們的精神食糧卻十分充實。他們坦率真誠、知足常樂,笑着播種、笑着農耕、笑着收割……

城市中的人們啊,快樂幸福不論財產、不論地位、不論貴賤,只要用心去體驗生活,用心去接納他人,用心去做你的工作,脣角微提、眼眉稍彎,在臉上印一個最真誠的微笑。生活少不了微笑!

笑一笑吧,我想看見你的笑!

看見中考作文2

清晨,掩映在晨霧中的村莊靜穆而安詳。奶奶一早就起來打水,開始一天的勞作。細微的晨光柔和地照耀在這片土地上,讓人變得怡悅而快樂。

一聲嘹亮的雞鳴將我從睡夢中驚醒,匆匆地梳洗完畢,我才發現周圍的靜謐。原來,習慣了喧囂的心靈竟對寧靜感到不適應。一陣悠揚的水聲逐漸由模糊變得清晰。我循聲望去,原來是奶奶正在洗衣服。奶奶佝僂的背影依然顯得硬朗而有朝氣,黛色的外套看上去那樣的大氣而端莊。

奶奶叫我到她身邊去。我趕緊搬了一把小椅子坐在奶奶身邊,奶奶的臉上掛着一顆顆細密的水珠,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高懸在天空。焦灼的日光炙烤着,奶奶的額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我趕緊用手將她額上的汗拭去。汗液沾在手上,風一吹,感到一陣涼爽。

“我孫子真乖!”奶奶擡起頭,微笑着看着我,用手微微彎出一個弧度,從身旁的水桶中舀起一捧水,澆在我的手上。我有些驚訝地看着奶奶,奶奶關切地問道:“涼快嗎?”我點點頭,出神地看着奶奶深邃的眼眸,那歷經滄桑的眸子,爲何還是那樣空靈澄澈……一種溫潤的清涼從手心沁入心裏,淺淺的幸福,淡淡的回味,在心頭濺起一陣清透的歡樂,妙不可言。

“把鞋脫掉!”聲音溫和,充滿愛意。我馬上脫掉鞋。一桶水慢慢傾瀉下來,漫過我們的腳掌,漫過那被烤得滾燙了的土地。一陣清風,拂過心靈的阡陌,吹送着浮華與虛無的僞裝。這一刻,我的心靈滾過一陣溫馨。

奶奶拾起桶,抱起洗好的衣服,我主動抱着盆子,歡快地跑在前面。奶奶如水般溫潤的眸子裏滿是欣慰。奶奶放下盆子,將衣服的水擰在腳上。水珠輕盈而歡快地躍動着,似乎也在享受這份清涼的愜意。

每當我看見流動的活水,我總會憶起那一刻的清涼與歡樂。那些匆匆前行的人們,請放慢腳步,用心靈去感受那令人難以忘懷的記憶吧!有些風景,非得放慢腳步,用心靈感受。

看見中考作文3

看,是一種本能;看見,是一種學問。

人的眼睛,每時每刻都在工作着,從萬千事物中挑選着自己感興趣的事。而人之覽物之得,卻大相徑庭。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有的人,喜歡走馬觀花,得到的浮光掠影;有的人,喜歡尋根究底,結果是見仁見智。眼之所見,迥然不同。所以,貌似簡單的看功,也會有看花容易繡花難的喟嘆。

見別人之未見,是一種智慧。它需要敏銳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需要剝去事物光鮮華麗的外衣,深透地看到事物的本質。

正如戰場上帶兵的將帥,對於作戰計劃的斷定,需要摒除敵人的'種種戰術迷惑,方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他們對山水的解讀,從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中期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後來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一過程,需要的是多麼洞明的目光呀!所謂的“格物致知”,便是這一過程最好詮釋。

見人之未見,與一個人的人格悉悉相關。

思想的高度決定生命的高度,佛家也說,“物即我,我即物”。如果一個人的心胸狹窄,怎能看到別人的曠達磊落?如果一個人錙銖必較,又怎能看見別人的大氣磅礴?高尚的人格,才能看見己身之任,才能看見人之所需。詩人顧城有一首著名的短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詩人的周圍是黑暗,他的內心深處看到的卻是光明,理想讓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唐代詩人杜甫在自己的房屋被風颳破之後,看到的不僅是自己寒夜難棲,更有天下寒士俱無所依。“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憂國憂民的思想,讓他的目光高而遠。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自己遭到貶謫後,仍能放眼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則樂”。仁人之心,可視天下。

如今,國際風去變幻無窮,需要我們擦亮雙眼,拭去浮雲,因此更需要智者的深邃、仁者的寬廣。看見之責,任重而道遠。看見,是一門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