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K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距離的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

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叫距離的東西,距離可以讓你獲得,距離又或許會讓你失去。 生命存在的狀況,從始至終,在追求與現實之間總存在着距離。並非悲觀主意,理想的岸與腳下的路總是無法重合,總被這樣那樣的險灘和鴻溝分隔,甚至難以逾越。 生命的鴻溝橫亙在追求與現實中間,人類無數美麗的願望變成了一廂情願。二戰過後,瓦礫能夠清掃,廢墟已經重建,心靈的創傷卻久久不能平復。物質財富日益積累,但貧富懸殊,通往美好精神家園的橋難以搭建。距離,成爲人類反觀自我存在卻百思不得其解的理由。生命的初端是生,生命的末端是死,中間那一長段的距離,留給我們來面對。悲憫且執着地勇往直前,生物所息的思想之光就會放大,距離不再隱藏於暗夜而面目猙獰。 但是,有時候,距離可以成爲人們成功的墊腳石。 比如,史鐵生的雙腳於地壇始終隔着輪椅的距離,然而對生命存在方式的審視於悲情感恩的心,讓他有了超乎常人的靈性與活力;海倫·凱勒的雙眼與色彩繽紛的世界永遠有着暗夜般的距離,然而她用豁達真誠的情懷爲無數視覺正常的人引路,尋找一路走來的革命和美好;斯科特與南極機心隔着跨上一部即可征服的距離,卻含笑倒在了冰天雪地,無怨無悔······ 其實,還有一些距離是可以突破的,在劉翔之前,沒有人認爲110米的成績還能更塊,更沒有人認爲一個黃種人能夠打破世界紀錄,成爲世界上最快的(黃種)人。這是一種距離,而劉翔經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飛躍了這一段看似不可能的距離。 但是,人與人的心靈之間卻不應該有太大的距離,我們要學會團結一致,爲了人類的共同事業而奮鬥。那麼,一點距離也沒有可以嗎? 當然不行,如果一點距離也沒有,那麼我們便失去了自由、祕密,從此,人生也會變不那麼精彩,不那麼神祕了! 還有一些“距離”,在我們無法到達的彼端,如月球、火星······雖然已經有機器人能夠飛到那上面勘測、記錄、行走,但是,真正的載人航天技術還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即使宇航員能夠到那裏,一般人也很難到達。 而這些“距離”並不一定要我們到達,我們只要在失意的時候,能夠向東坡先生一樣,望月抒懷就足夠了! 距離並不是那麼可怕,我們要辨證的認識各種距離!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2

其實在這世間,最遠的距離並不是實體之間的距離。天地雖相隔甚遠,卻能夠相互依靠來孕育萬物。而最遙遠的距離存在於人彼此之間心的距離,當沒能將心之距縮短,各自的心漸疏遠,那麼心之距將會變成鴻溝,無法逾越。

這個時代裏,家人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部分。有部分家庭裏沒能進行良好的溝通,家庭裏的成員彼此的心之距漸漸疏遠,導致有些極端的結果是孩子離家出走。無溝通的家庭彼此的心之距逐漸延長,便變成所謂的代溝。而這個詞讓家庭裏失去了之前的歡聲笑語。父母把孩子養大,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好好讀書,在將來會有着好的前程。而孩子並不能理解父母的心理,而是認爲父母的觀念老舊,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父母每天爲孩子操心,而孩子卻無動於衷。家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交流溝通,而後能明白對方是怎麼想的。孩子應多理解父母,體諒他們,讓自己的心與他們的心縮短距離,讓家庭重獲歡聲笑語。

隨着自己身處的環境不斷地變化,周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大部分人只是認識的人,只是個人的人生裏想走就能走的過客,並不是能夠走進彼此心裏的知己。真正能夠明白自己內心想法的朋友也只有那麼幾個,而這幾個朋友若與我相隔甚遠,但彼此的心也是很近的。如果彼此的心是近的,那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三國時魏國的管寧和華歆常常共同坐一張席子讀書,當某一次門外經過一輛華麗的車馬時,管寧依舊保持之前的讀書姿勢,照常讀書,並不爲之而激動。而旁邊的華歆卻恰好相反,他放下書,走出門去觀看,管寧就把席子割成兩片,並說:“子非我友也。”他們的心並不是存在同一地方,便永無交集,成爲了最遠之距。

泰戈爾曾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也說明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隔纔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若一對夫妻在年輕的時候共同打拼事業,同甘共苦。他們一起努力之後事業有成,生活條件變好,卻因一些小事而產生矛盾,出現了不該有的不信任和猜忌,即使同牀也異夢。若心是遠的,那麼即使空間距離離得很近,也將成爲最遠之距,這也是心的疏遠與隔閡,就如顧城詩中所寫“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我覺得,你看雲時很近”。若心是近的,那麼即使“十年生死兩茫茫”,也會“不思量,自難忘”。生死之別並不是這世間最遙遠的距離,雖陰陽相隔,但思念將彼此的心連接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人與人之間的心之距,彼此之間若心之距無法縮短,那麼即使相遇也是形同陌路,留下冰冷的痕跡。親人之間、朋友之間、伴侶之間都應該將心與心之間的無形距離縮短,讓心貼近,讓自己的周圍都充滿溫情。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3

什麼是距離?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單位長度就是距離。那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的心思。

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生與死,是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那麼遠,而生就像是地上的世界,死就是天上的世界。你永遠不會知道天上都發生了什麼,也永遠不會知道距離是多少。

丁字路口的小狗經歷過的應該是少數人也經歷過的,小狗的媽媽躺在地上。鮮紅的血液在它周圍流淌着,此時的他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陪伴在他的孩子身邊了。也不能再跟隨着他的主人去散步了。小狗在無助地望向他的媽媽。時不時的在媽媽身上蹭一蹭。終於他的眼淚流了下來,心疼的舔着媽媽的臉。像是在說"媽媽你快起來。"就這樣,他的媽媽離他遠去了,去了天上的那個世界,小狗使出全身力量把媽媽拉到路邊。依偎在狗媽媽的身邊,他還在享受着最後一點溫度。

生與死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距離也是最遙遠的,因爲死便是離開了這個充滿活力和生命的世界,去了另一個黑的世界,那裏永遠都沒有五彩繽紛的活力,有的只是黑白兩色。

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生命距離黑白世界很遠。當我們想念那些人或物時。只能通過剪留下的照片來懷念他們。他們離這個具有生命的世界是有多麼的遠啊?而這兩個世界的距離是說不完的單位長度。

遙遠的距離由很多,不吃,但是隻有生和死的永遠分別纔是最遙遠的……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4

在你心中,什麼樣的距離才稱得上遙遠二字?是遙不可及的天之彼端的國度,還是依舊未知的近在咫尺的土地,是未曾得到的仰望過的夢想,還是即將到來的迷茫無助的未來。

人們總喜歡給予“距離”以這樣軟弱無助的含義:觸摸不到的,用距離來搪塞;得而失去的,用距離來遮掩;不想爭取的,用距離來敷衍。總是這樣來提醒自己,不斷用距離給予自己懦弱的理由。

我認爲,最遙遠的距離並不取決於你到達任何人,完成任何事的距離,而是取決於你的膽怯,你的懦弱與你想完成的目標的距離——那就是你的心到達一個地方的距離。

在這個世界上,多少人爲自己的軟弱無能找藉口。實現不了夢想的人,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得不到成功的的人又總說:“這個社會多麼不公平,憑什麼我什麼都不是。”甚至在學校中,對於第一名的看法一般都是:“我和他能比嗎,人與人也是有差距的。”

一切的一切,都被推給距離。其實我們更應該明白,不是那樣的距離造就了你,而是你造就了那樣的距離。

人都是有惰性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有的人可以克服它,朝着心中的目標,踏上征途,一步一步去縮短他與目標的距離,而那些沒有克服的人呢,說不定還在起點某個角落安然酣睡,當他看不到另一個人的身影時,又該無故痛恨距離了。

金立軍是個典型的80後,當多數80後還在抱怨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壓力與負擔時,他卻早已功成名就,當上了“鹼法”的總裁。問起他成功的祕籍,他總是說:“我剛來深圳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感慨:我要是早來幾年就好了,機會就有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機會隨時隨的都會有,在手機滿天飛的時代,雷軍照樣做出了小米,只要敢想敢做,就不要膽怯。

他們從前都是普通的人,但是他們讓自己的軟弱膽怯被克服,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最終征服了距離,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人生。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要堅信自己會做到,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距離就不再是問題,反之,你越是懈怠,那距離就會被無限放大。

我們正值年輕的時候,閃着綠光的朝氣,帶着藍煙的夢想,攜着紅焰的青春,在一個五彩斑斕的時代,去搏擊那來自遠方的無限未來。

別讓遙遠變爲永恆,趁着來得及,讓自己的心飛向更遠的地方,乘着明天,飛向未來!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5

距離,是跨越千古世紀而無法磨泯的記憶,可時代的漫長,卻無法淡逝那熟爛在鼻間的墨水味;距離是閉眼用心品味卻無法滲透的神祕,可筆尖的流速,卻無法釋透那堆積在時光裏的內涵……

一頁頁翻閱,我靜默而無緒地看着書本上一行一行的“裸字”─沒有圖片,這讓我心神有些不定了。不明白爲何上古世紀,那些盡爲陳跡的文人墨士的過時作品,要放在這完全現代化的世界讓人頭痛。

難道不是嗎?時代的更遷,世界的先進發展,早就將古人的愚昧無知剔除在了現代化之外。“之”、“乎”、“者”、“也”這些老掉牙的爛調兒,還得讓現代人明明哭喪着臉,卻仍要裝作淡定地“吟唱”在嘴邊,甚是爲難!

無聊中的一睹,那飄走的,目光又忽地集中回來。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隱約中,我似乎看到一抹孤寂的身影,在殘月的映照下透出落寞的氣息,在深院裏,憂鬱地眺望着遠方,庭院中的梧桐,無助地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一股蕭條之感涌上心來,我頓了頓,有些詫異。

心寧神定地讀完這首詩,腦海中演繹的畫面也淡乎下去了。

現在充在內心的情緒,該是哪一位呢?該是詫異吧!映入眼簾的文字,在腦海中編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竟是這般真實的寫照!亦或是許是疑惑吧!漫長的時代,阻隔着我的視線,我只能依稀看到某些還沒法泯去的畫面。爲何他如此落寞?那堆積在時光裏的內容,不斷傳送到的面前,不知所措中,我忽然覺悟了。

縱使時間的距離再長,也不能磨滅、消逝掉那些滯留在時光裏的文化。縱使橫跨在古今文化之間的河流流水湍急,那相互牴觸的文化仍會悄悄融合。然而無法解決的,卻是現代青少年的心態問題。

“久遠的歷史只是過去,該多學習現代文化”的觀念紮根於青少年的心裏,“我學不通讀不透”成爲青少年拒絕古文化的一種藉口。於是,那些註解詳細的作品在他們面前,以最遙遠的距離望着他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讓外來人士觀之即嘆的魅力,難道從此以後,都會成爲青少年拒之於外的“最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嗎?

最遙遠的距離是一葉障目後的天空——觸目可及。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6

距離像一條流淌的小溪,穿越在人們的心間。距離像一顆參天的大樹,生長在人們的心間。有時一張精緻的字條,一份貼心的禮物便能如彩虹般拉近心靈間的距離。

清風微拂過我的回憶,同學一張清晰的字條,拉近了我們心靈間的距離。

步入初三以來,每堂課對我來說筆記尤爲重要。一次由於老師安排我去參加一個活動,回來後班內同學已寥寥無幾。望着已擦得僅剩幾行的筆記,疲憊之餘我只好無奈地想:“明天再找同學補筆記好”。

正當我打算完桌上凌亂的卷子,準備收拾好東西回家時,筆記本赫然映入眼簾。旁邊還有一張字“別忘帶回家哦”我好奇地輕輕翻開了筆記,眼前一幕幾乎讓我愣住了。幾行娟秀的字跡,清晰的標記重點符號,工工整整地記錄下了老師講課的全過程。那熟悉的字體一定是小A幫我記得。最後一行那一個俏皮的笑臉,讓我不禁嘴角微揚露出了笑容,這一個個清晰的字跡如珍珠般一顆顆串接起來,連接了我和她的友誼。雖然她的座位離我有較大的一段距離,但這份珍貴的筆記足以拉近我們心靈簡單隔閡。正當我陶醉時,小A突然從門口進來了,我急忙衝上去興奮地說道“謝謝你幫我的記筆記”她先是一愣,繼而微微一笑,“沒事,咱們是朋友嘛”。在陽光映襯下我心裏暖洋洋的。是啊,朋友就是朋友,一絲細微幫助就能拉近了彼此間距離。

細雨飄灑過我的回憶,一朵精緻之花拉近了我和媽媽間的距離。

初三的我平時因學習的緊張和麪對中考的學習壓力而變得有時沉默寡言,不經意間疏遠了父母。母親節的時候,受到紙條的啓發,我決定從細微的小事上爲母親折一朵紙花作爲母親節的禮物。爲了摺好一朵漂亮的紙花,課餘時間起初笨拙的我加緊練習,一遍又一遍重複着相同的動作,終於能熟練折出一朵朵精緻的紙花,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

母親節那天,放學回家,母親真正廚房緊張的忙碌着準備晚飯,我悄悄地把花藏在身後,在她不注意的時候突然舉起花,“媽媽,節日快樂!”只是近乎簡單的紙花,我還感覺有點太簡單了,出乎意料的是母親居然激動地急忙放下正在炒菜的'勺子,捧起花仔細地端詳着,臉上浮現出瞭如花兒般燦爛的笑容,在陽光照耀與紙花精緻的摺痕,鮮麗的顏色,美麗的花朵相互呼應。她如同小孩般如獲至寶,高興地說︰“你折的是嗎?哎呀,真好看,我一定好好收藏起來”那一刻我不禁覺得,母親就是母親,一點小小的禮物,就讓她心滿意足,母親沉浸在花的世界中,此刻母親一定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媽媽,看到媽媽開心的樣子,我被母親特殊的愛籠罩中,貼心的禮物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距離產生美,但人生中爲了拉近距離付出的各種愛更美。讓我們用愛,拉近心靈間最純真的距離。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7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明明坐在一起,卻都低頭玩着手機。

欣然伸了伸懶腰,往窗外望了望,太陽還未完全升起,但四處早已被機器的“轟隆”聲籠罩。望着又比昨日多出的幾幢高樓,欣然有些無奈地整了整衣冠,向大街走去。大街的兩旁高樓聳立,四周瀰漫着花草的清香,街上一塵不染,昨日堆在這兒的足足兩層樓高的建築木材,早已不留一絲痕跡。欣然笑了笑,有些感慨。

四周除了腳步聲就沒有其他聲音,這使本就有些冷清的早晨多了些許淒涼,曾經見面時那熟悉的笑容早已化爲烏有,只剩下那層包裹在每個人四周的屏障。街頭的環衛工人只顧低着頭,重複着相同的動作,過往的行人也只低頭看路,腳步中寫滿了匆匆,擦肩而過的人們甚至珍惜着擡頭看對方一眼的時間。欣然有些理解那近乎完美的城市和火速的效率的來源了,但在那一塵不染、被高樓包圍着的街頭仿若少了些什麼。

又走過幾條同樣淒涼的大街,又遇到許多同樣冰冷的面孔,欣然邁進一家早餐店。隨意點了幾份小食,向四周張望,透明的玻璃對面就是廚房,廚師們重複着同樣的動作,從第一個到第一百個,幾乎一成不變。欣然有些發愣,小食已送到桌前。一隻手撐着頭,享受着早風的涼意,一口豆漿從喉嚨慢慢流到胃中,全身又溫暖起來。心情大好的欣然含笑擡起頭,面對的卻是像隊列般整齊的一排冷漠的側顏,手以相同高度舉着手機,手指飛快而又不失節奏地划動着,眼睛也隨之移動。欣然苦笑一下,看來慢節奏的自己是如此格格不入,這碎片化的生活使大家都不用思考,像機器人一般工作着。

欣然的眼前似乎浮現了一塊塊透明玻璃,隔於每個人之間,將原本近在咫尺的距離全都分爲一塊塊鋒利的碎片。十年前人們那熟悉的微笑,餐桌前的談笑聲彷彿近在眼前。欣然的心涼了一半,仿若無論怎樣也突破不了那一塊塊碎片玻璃,欣然冷着心走出街頭那家早餐館,思緒卻久久不能平靜……

城市的一草一木,一幢幢高樓大廈依舊是那般美麗,但美麗的背後卻是……那碎片化的距離,碎片化的工作,碎片化的生活。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希望十年後的今天,不要出現那個童話中的社會,不要出現那個碎片化的距離。

即使美麗不復存在,也請給我們留下觸手可及的溫暖。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8

每一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認識的,也有陌生的。通常遇到熟人,我們總會點頭致意或是給一個微笑,而對於那些陌生人,更多時候是毫無表情地檫肩而過。感覺這世界越來越冷淡,人與人之間似乎隔着一層微妙的距離。物理學上管這叫斥力,它說人與人之間始終該有些距離,這是務必的。

但還是忍不住會想:能不能沒有距離。不只是對熟悉的人,我更想和陌生人打一聲招呼。即使我們素未謀面,但既然遇見,想必也是有幾分緣分。不是想搭訕,只是想感受人與人之間最淳樸的感。想到前些年有人組織了“抱抱團”運動,雖有炒作之嫌,但還是讓人心頭一動。

話是這麼說,但要真正跨出那一步很難。即使此刻的我說的如此誠懇,真正走在大街上,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始終不敢如此做。怕遭白眼嗎?好像不是。最怕的是人家面無表情,不生氣,不驚訝,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般,就這樣把你拒絕在千里之外。

都說互聯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話也不全然對。因爲在網上的我們有多少人敢把自我的真實身份公佈於衆?打破距離,是我們最期盼也是最害怕的事。人就是這樣的矛盾體。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究竟是否存在?能否存在?我有想過,卻也想不透。

我準備考個好大學,將來在大城市找份工作,安定下來。然而我又很怕,怕城裏人的冷漠,怕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遠的距離。但是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能夠逐漸縮短的,只是時間的問題。雖然要等很久,我還是願意花一生的時間去等待,總有這樣的一天出現。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9

吾願多情父無情,再等佳人家難撐。

父離十載知別意,漫夜思淚至天明。

十年了,這樣的等待,是如此不現實;希望在異鄉的父親能感到家人的思念,願月光爲您指引回家的路,補全這殘缺的家。

靜靜的城市,記下十年的距離。

人離十年,心未異,父在異鄉思故地?您的不辭而別,我只能把一切相思寄給明月,把一切祝福帶給微風,讓烏雲帶走孤獨,夜裏我將不會再怕黑暗。

花落去,雁遲來;父不回,母難歸。孤獨的孩子,思念的心,怎能知吾意;十年沒見父,八年與母不常在,這樣的心痛,誰懂?

強賦愁詞,消解心愁。仰望夜空,回首往事,兒時與您形影相隨,您的離去,這樣的日子不會再有;母子相處,不再有那種無話不談的情緒,唯有靜默逝時間。

您的離開,讓家沒有了依靠,一個知識分子,您還能幹什麼?從此,您沒再回來,但願您能記起故鄉孩兒的思念。

這樣身處異地,同望月的時間,還有多長?

望月同相思,垂淚溶雨癡。不願回憶,十年的累,十年的痛,跳去十年前的童年,那裏有您的影子。

年去雁南飛,試問佳人歸?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又一次喚起孩兒的思念,一切的一切,我不能說,唯願母親把您忘,這樣的距離,這樣的季節,讓人春暖乍寒,涼心透,提筆無力,淚長流。

離家吾還小,歸來汝會老?傷心淚入懷,早過母年少。這樣的情,誰有?唯把十年的距離,化作相思淚,漫夜醉酒入愁腸。

相距十年家難忘?醉酒數杯入愁腸。

願父早歸母不等,家全幸福吾欲嘗。

唯願把彼此的距離拉近,可您在天涯,母在海角,我在故地,步伐得加急,趕上母親等待時。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0

我常常在思考:距離是什麼?有時候,兩個人相離並不遠,但有人會說:他們相距很遠;有時候,兩個人相隔千山萬水,但卻有人說:他們之間沒有距離。我搞不懂,我弄不清楚,到底什麼是距離?或許距離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吧。

我和爸爸之間似乎存在着一種不可逾越的距離(也許只是我認爲)。

應對爸爸,我總是沒有應對媽媽時的那種簡單自如,那種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的感覺。在媽媽面前,我能夠盡情地撒驕,能夠不斷地提要求甚至能夠和媽媽吵嘴,而在爸爸面前,心的深處好嫌有一種東西拘束着我,讓我變得不自然,變得個性的留意,不敢撒驕不敢提要求,更不用說是吵嘴了。我說不清楚它是什麼,或許它就是所謂的距離感。

如果我和爸爸之間真的存在着距離,那麼這種距離爲什麼會產生呢?是因爲爸爸很兇?是因爲爸爸和我是異性?還是因爲爸爸不夠愛我?不,都不是。我想也許是因爲他――是“爸爸”。是啊,在多數家庭中爸爸總是在扮演着黑臉的主角,總是給予我們嚴厲的愛,而媽媽,也許是愛得不夠理智,輕易就能變成溺愛。這時候總需要爸爸那嚴厲的愛把我們從溺愛中拉出來。

爸爸媽媽的愛的表達方式總是截然不一樣。爸爸的愛是深沉的,是埋藏在心底的,是不易被發現的,而媽媽的愛總是來得太直接,一點也不遮掩。這兩種愛構成了鮮明的比較,總讓我們覺得和媽媽是最緊密的,和爸爸卻是有距離的。

和爸爸之間的距離的構成也許是有意的,也許是需要的,那就讓這樣的距離持續下去吧!對爸爸只要理解足以!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1

模糊的界限,朦朧而美。

如果與一位陌生人交談,你會覺得他人不錯,因爲你並不瞭解他。我喜歡這樣,似乎每個人都是美好的,美好的讓人覺得他們真的很好,便像吃了一大塊一大塊的棉花糖那麼快樂、滿足。與他們一起分享這種似親密而又有距離的快樂,每個人都盡心維護着,小心翼翼的,建立一個美好的小家園一樣。

喜、怒、哀、樂就是距離的刻度。每一種情感都會顯示你與對方的距離。如果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便會有氾濫的落落充斥整個腦子,也渲染了四周。似乎有很多人都感覺知己甚少,沒有懂自己的人,自己的一切只有發酵在心裏,每次獨自品嚐,便有酸奶一樣的酸甜味兒,有時酸味也會刺激出朦朧的水汽,努力地眨眨眼睛,翻着眼皮,壓下這過於強烈的情緒。可當真要與人說這些時,卻不知從何說起,說些什麼,似乎不想讓別人太懂自己。每個人都有獨自的東西叫祕密,也是與別人的不同是距離。

我無力地對他說,你們跟本不懂,什麼都不懂,一點也不會去懂。對我來說,你們的不懂是蠻橫,是無力的要求與斥責。無視我的變化,無視一切我所失去的悲傷與快樂,你們根本一點都不懂!我說,距離甚遠,唯美的畫面是一幀一幀腦海中落落的女孩。一幀一幀只記錄自己的青春,記錄自己的快樂與悲傷。

或許真的是我們太軟弱了,沒有經歷過想象中那麼轟轟烈烈的成長艱辛,也無力反抗那些強制的法章,人們。只有默默的隱忍,自我安慰式地活着,被人叫做溫室裏的豆芽菜。可悲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只能用距離甚遠爲藉口聲稱你們怎懂我們心中的悲傷。可能有些人有笑我們怎能明白什麼是悲傷,僅僅因爲嬌氣受挫,或是因爲心裏莫名的情緒而自憐地呻吟着悲傷。的確,因爲我們還會孩子氣的任性,被這個世界寵壞的嬌氣讓我們變得如此不堪,爲了讓別人付出更多的關心與愛,自私地想嘗試這絲絲甜甜的感覺便誇大自己的感覺,誇張自己的情感。即使這樣也無人理會,似乎真的有了傷心的感覺,像喝着一杯甜水時不小心摔倒了,便放棄了。就像小四一樣開始在自己的世界裏聽花開的聲音。

喃喃自語*碎碎念*無人語,我們無人體會,僅僅距離甚遠。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2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或許是無邊的宇宙,又或許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但我認爲,世界上最遙遠的距窗,莫過於人心的欺瞞與背叛。

無邊的宇宙。自我國古代起,就有許多與日月星辰相關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給月亮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人類也從不斷的實踐中,掀開了這層面紗——原來,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吳剛,這一切都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國古代有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他們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與古代小農經濟下的人民生活一致。可見,神話傳說也並非憑空想象,也包含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甚至我國發射的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也以嫦娥命名。宇宙的神祕早己不是祕密,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暢遊宇宙的快樂,所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並非無邊的寧宙。

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每當清明時節,人間便是一副寂涼的最象,人們都在懷念死去的親人,朋友,愛人。但在懷念中悲傷中,是否想起親人,愛人,朋友的美好期盼與祝願,若爲生死相許的戀人,一方逝去,另一方便感到悲痛欲絕,更有甚者甚至迫隨戀人而去,這樣“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愛情廣爲讚頌。但我認力,生者,應該代替他們的愛人,去完成一些死去的人還沒來得及做的事。如若對方有父母,可以替對方盡孝,生者與死者雖爲陰陽兩隔,但他們對愛,永遠忠貞不渝。所以,世界上最道遠的距離,並不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

人心的欺騙與背叛。在當今社會,時常出現一些欺詐現象,比如老人摔倒,有好心人將他扶起,卻被家屬控告,這讓許多的好心人寒了心,更有人學起“碰瓷””的行爲,向別人敲詐勤索。在整個社會,形成了這樣的不良風氣,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后里。比如其一老人突發疾病倒在地上兩個小時,路上的行人也只是隨便一瞄,又走開,最後老人死亡,不是他們不去扶,而是不敢,怕被“碰瓷”的心理讓他們不敢貿然出手相助,甚至不再關心,這樣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互相欺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盜遠的距離嗎?

所以我認爲,人心的欺騙和背叛,纔是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3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泰戈爾

夢把空間縮短了,把時間凝固了;夢中沒有污穢、沒有嘈雜、沒有離別、沒有痛苦。夢,使人永遠年輕,使人不願意醒來。但我們還是醒來了,承受着現實瘢痕累累的疼痛醒來了。原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魚與飛鳥的距離,而是現實與夢的距離……

陶淵明憧憬着這樣一片世外桃源: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切都那樣單純、美好,令人心之神往。“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怡然自樂。”在那裏,沒有沽名釣譽,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壓迫和戰亂,但現實仍是這樣無情橫亙於夢境之中,最後得來的也不過是“不復得路,後遂無問津者”。他的無奈,他的焦灼,他的夢想,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只能寄寓於文字之間。

張愛玲,那個從容穿梭於文字與夢魘的癡情女人,在自己的感情與生活面前竟倉皇得手足無措。她與胡蘭成,何嘗不曾幻化過平凡與點滴的幸福生活,何嘗不曾相許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但零落的幸福在悲哀的現實中於這個女人是那樣的吝嗇。一舉首心醉,一低頭心碎。一條路,一個人,兩行淚。夢境如曇花般綻放得如此絢爛,絢爛得令人不安;而現實,終將歸於沉寂,沉寂得無比遙遠。

也許這就是生活:熱鬧伴隨着寂寞,浮華掩映着蒼涼。太沉迷於某些美好的東西,面對現實的將是一個孤高冷傲的背影。

阮籍目睹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卻終因一篇《爲鄭衝勸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一曲《廣陵散》成爲絕響。其實,人生在阮籍的醉酒與嵇康的堅持之間只有一步,但終因這一步如此遙遠,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悵惘。

或許,天邊的流雲早已看穿了飛鳥的思念,海中的水藻早已懂得了魚的悲哀。於是,它們嘆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魚與飛鳥的距離,而是現實與夢的距離……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4

生命的距離,在你,在我,在他,在世間萬物。距離走了,生命近了,活得更精彩了。

一個人的生存,也許不會在意生命的長度,卻會在意它的寬度。歲月早已度量過你我生命中的重量與質量,長度與寬度。所以我們懂得了這裏面的含義,我們就要好好珍惜,決不能輕易放棄。

生命的長度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怎麼去活的更生動更精彩,怎麼把生命的距離擴大,再擴大。生命的距離靠每個人用心去丈量,開心了,就離終點遠些,抑鬱了,就向終點跨近一步。選擇不同的活法將決定生命的距離。但無論如何,經歷就是一筆財富!經歷就是一種幸福!經歷了就該無怨無悔!經歷了,就應滿足!

生命、距離、悲哀、感嘆或是開心,想想覺得生命真的很脆弱,生命是那麼不堪一擊,不敢想像,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自己會是怎麼樣的?有時感覺很恐懼,有時感覺也許這是一種解脫,可又覺得錯了,真的錯了嗎?其實,每個人都會面對那一剎那的,不是嗎?

有人說過: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抵達,那就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就是夢與夢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時到彼時,是歲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從此心到彼心,是心靈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拉長、拉長生命的距離,那生和死的距離,勇敢面對、笑看人生、珍惜每一時每一分,生命就會被無限的拉長……

人就這麼一輩子,就算人間有再多的愁苦煩勞,就算有再多的不盡人意,再多的辛酸艱難,短短几十年不也煙消雲散了嗎?是啊!生命的距離就這麼長,讓我們用心經營生活,追尋自己的理想,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風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對生命的含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生命的距離每個人的長短也都不一樣,把握自己生命的距離、把握自己生命的過程,努力欣賞,生命就會很長很長,生命是最精彩的,最美好的,讓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擁有,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把我們生命的距離拉的長長的、再長長的!

關於距離的議論文15

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叫距離的東西。距離能夠讓你獲得,距離能夠讓你失去。

於是乎,想起人談論朋友之間的距離:某人與多年未見的朋友相遇,當年稱兄道弟,再見卻無話可說;某人又抱怨如何與朋友掏心相告,而對方卻以事相欺,多麼令人憤怒傷心云云……朋友之間的距離,近了遠了,而不同的人也會所以得了失了。有的人無所謂距離,而有朋友終生相伴;有的人哪怕日日相依,仍難逃脫失去。這是因爲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嗎?其繆也!依餘之見,朋友之間,無關乎空間上近甚遠乎,而應在於彼此心與心達到“距離”。

有人對待朋友,無事不相告。其本心固然好,其實呢?過度信任意味着謊言就是背叛,哪怕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常言道:愛對方,就要給對方一點空間。愛人尚且如此,況於友人乎?於是,相互之間太過親近不見得是好的。同樣,相距太遠也不見得是壞的。猶記李杜之交,相見恨晚,分離多年後,亦有相惜之作。由此可見,朋友之間,時空的距離永遠不是決定因素。

那麼,何爲朋友之間的“距離”呢?答曰:心之間的距離近了,纔是“距離”到了。

拉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便是要使友誼純淨,做到遠而不疏,近而不膩。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縱使若清水般的君子之交,也能化爲甘露滋潤心田,在激流中相互鼓勵,在逆境中相互扶持,最後共享勝利之喜悅。我們向來唾棄這種朋友:沒事不搭理,來信寒暄幾句,問“哥們可借兄弟一些錢財?”或“能否幫小弟一個小忙?”小人之交難長久。憶往昔助明英宗復位“遠鄉團”四人,當初聯手稱兄道弟,最終窩裏相鬥,支離破碎;而李賢于謙之交,縱政見不合,猶且長存。當我們與朋友爲友誼上好道德的保險,以君子之道相待,心間距離便拉近了很多。

即使空間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它仍能或多或少影響到心之間的距離。我們不能夠任友誼的花朵在時間的暴曬下消弱,也不可讓親近的波濤淹沒了它。但當遠時,如李白雲: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如一棵樹站在高處眺望遠方的友人,時不時託清風送去一片樹葉的祝福,雖相距遠甚,而似比鄰。一通電話,一封書信,也可讓友誼的花朵常開不謝;而親近時,給雙方一點空間,默默陪你快樂,陪你憂傷,給對方一塊得以乘涼的樹蔭,別讓他在自己熾熱的友誼下炎熱難耐。

不過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難保證朋友之間不會因思想的距離而分崩離析。這時,我們是否理應給予包容、理解、素心相待?遙想當年,當山濤屈附於司馬氏,嵇康作《與山巨源絕交書》與贈。他看似割斷了友誼的琴絃,不過實際呢?他解脫了他自己與朋友,使自己不必受官場騷擾,使朋友不必尷尬於相勸出仕。最後的友誼,恰如臨刑前的《廣陵散》,美妙而不復。我與你彼此不相遷就也不必勉強,素心相待。但你若墜入谷底,我便甘願爲你兜底,待你如素。

我們的友誼不能長存,但我願兩人皆無遺憾,在這時,我們是因思想距離失去了友誼,不過得到的卻是永世不滅的回憶。這段回憶裏,你我沒有距離。

朋友,是除親人外陪伴自己走完一生的人,我們能夠從他們那得到很多:有歡笑,有淚水,有協助,有支持。維繫長久而難忘的友誼,需要我們把握好之間的距離。願天下友誼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