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藏與露的議論文800字「精選」

藏與露的議論文800字「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9K 次

有人說,人生在世,要時時注意不要太鋒芒畢露,要懂得隱藏;也有人說,是金子就要發光,當仁不讓,何需隱藏呢?是呀,“藏”還是“露”,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關於藏與露的議論文,大家一起來閱讀吧!

藏與露的議論文800字「精選」

  篇一:藏與露的議論文

花生的果實埋在地裏沒有人去欣賞它,可是,等秋天一到,它那成熟後散發香味的果實展現在人們眼前時,卻能贏得人們的喝彩。花生的果實埋在地裏是藏,等它最後展現自己的時候是露,如果沒有先前的藏,哪能有後來的露呢?所以我認爲,藏是爲了更好的露。

我個人比較欣賞陶淵明,他那清新隱逸的詩常令我陶醉,他當官的時候並不得志,作品也不多,可他隱居田園,過上“帶月荷鋤歸”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當他把自己“藏”起來時,便創作一首又一首的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這些詩流傳後世,讓世人記住了這個藏而不露的陶淵明。他的“藏”便是爲了更好的“露”。

越王勾踐,當他面對國土淪喪,國破家亡的慘景時,沒有選擇繼續同吳王抗爭的“露”,而是選擇苟且偷生的“藏”在,在這個“藏”字下,他受盡屈辱,爲吳王“前馬”,只爲了有朝一日的“露”,回到越國後,他十年臥薪嚐膽,終於有了後來的“三千越甲可吞吳”,倘若他當初繼續抗爭,也許就身首異處,哪有後來的展露鋒芒?

三國時期,作爲曹操的 門客,楊修得到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可是,他卻鋒芒畢露,不懂的藏,最後遭到曹操的殺害。倘若,楊修不那麼恃才傲物,而是保持低調,他又怎麼會被殺?也許還會得到重用呢!他的死怪就怪在光芒太露,甚至蓋過曹操的光芒,歷史上這種功高蓋主最後被殺害的例子不在少數,可又有幾人能領略到“藏”的奧祕呢?

今天,我們作爲高三學子,就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不要驕傲,把自己埋藏到這無盡的知識海洋中去,只有這樣,等到來年的高考,在考場上,我們纔會有資本大展拳腳,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學,笑傲考場。

露源於藏,藏即爲露。

  篇二:藏與露的議論文

《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他的創作追求以文字表現出來的只有八分之一,剩餘的八分之七卻藏在心裏;落花生並不像桃子、蘋果那樣,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它隱而不露地埋在地下。這似乎可以給於我們一個人生的啓迪:不要急於顯露自己的身份、地位、乃至才華與成就,不要向外人炫耀自己,這樣才生活得更加具有內涵和深度。

你一定知道什麼是大智若愚,你一定知道大智若愚就是指某些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

其實朱棣文正是這樣的人,如果他站在人羣中,不出一言,沒有人知道他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而且還是美國的能源部長。他不關注榮譽更不炫耀榮譽,他得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消息還是朋友先得到消息然後通過電話告訴他的呢!他在外面很少暴露自己的身份與成就,在工作中也只是儘自己的力,從不拿獲諾貝爾獎這事來炫耀。他常常表現出來的是一位樸實、沉穩、低調、儒雅的學者,而卓越的才華和輝煌的成就一直藏在他偉大的內心深處。這就是爲什麼他這麼深受人們的敬佩,因爲他隱而不露的品質,因爲他默默無聞地在奮鬥,而且從不誇耀自己。

但是21世紀的人們卻更多的是與此背道而馳,人們往往太急於顯露自己了,有點成就,就急於宣告全世界:登報、上電視、網上新聞滿天飛……但是一旦要他大展才能時,他就只有那零星的優點。這就是所謂21世紀社會的浮躁。因此,我想在此談談寒潮!韓國目前是全亞洲影藝界發展最盛的國家,因爲他們以孩子的青春作代價,而且這些明星十分渴望表現自己,多想在鏡頭多呆幾分鐘,韓國的SM公司培養大量青少年從事影藝界,所以出現了六年級就開始從藝的瘋狂的現象,最小的明星有15歲。他們的歌、舞蹈是包羅萬象、千姿萬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太愛表現、太愛顯露自己了,總是渴望把自己的所有優點一下子展現給觀衆,然後受到觀衆的崇拜。這可真是“露骨”。正因爲他們太愛表現自己,就像樹上的蘋果、桃子那樣,人見人愛;但是他們的接下來卻是無聲無名,他們只在觀衆眼中一晃而過,就像在空中瞬間閃過的流星。說真的,他們所表現出的優點有時並非真正屬於自己的優點,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個性,這種“顯露”顯得何其膚淺、何其短暫,何其讓人感到痛惜!

這就是藏與露的區別,藏與露的不同結果:深藏內蘊受人敬,張揚外露難成器。當然作爲一名中學生,該顯露自己才華的時候,就應該盡情的揮灑自己的才華與激情;但是更多的時候要注意不斷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做到“胸藏萬卷書”,爲將來“一朝試鋒天下驚”做好準備!

  篇三:藏與露的議論文

爲人處事“氣不可盛,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否則會走向事物的反面。一個人“藏”得太深,只能孤芳自賞、形影相弔。藏與露,是做人的藝術,但過於“藏”或過於“露”,必將適得其反。所以,藏與露,要恰到好處。

藏與露應適可而止。一個人應該始終記住一句話,“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所處社會羣體而孤立存在。當你被社會所忽略時,你實現自身的價值就沒有了舞臺,因此要展現自己,讓社會關注你的存在,再“藏”下去,恐怕立足之地也難尋。當你已光彩照人,衆人矚目,可能會招來嫉妒的目光,此時若再毫無顧忌地“露”下去,可能遇到料想不到的煩惱、困擾,但若低調處事、謙遜待人卻會贏得更多的支持,競爭對手也能成爲合作伙伴。所以說,藏與露是爲人處事的藝術,藏要有深度,露要不輕浮,纔會使價值體現,使美麗變得更美。

藏與露應審時度勢,鋒芒畢露時不妨藏,無人問津時不妨露。李白才華橫溢,“斗酒詩百篇”,可正是因爲過於恃才傲物,目無天子,故終不得志。楊修學富五車,可正因爲“雞肋”事件遭來殺身之禍。諸葛亮飽讀詩書,胸藏玄機,雖隱居深山,可劉備仍三顧茅廬,慕名而至,終使一個大智者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主張露的人認爲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己縱然功高蓋世,才高八斗,可不善於自我推薦,又不曾遇到慧眼“伯樂”,最終還是深人未識,碌碌無爲。所以說,藏與露度的把握至關重要。

把自己藏得太深,什麼事情都總是謙讓推辭,別人就會體會不出你的個性。你在別人眼裏就無足輕重,可有可無。況且,一個人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個性,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有了認識和觀點,卻不能表達出來,釋放出來,總是壓抑着自己,長年累月,就成了消極的能量,就會轉化爲有害的阻礙,慢慢侵蝕你的機會,剝奪你的發言權。因此,藏與露要恰到好處。

藏與露,得體方顯美麗。

藏與露,恰到好處則爲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