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集錦五篇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集錦五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禦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首選。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禦,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認爲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禦,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於,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於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麼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裏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屍體了。以後,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糉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裏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羣裏;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衆是有多少,——數不清;並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着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着鼓點的節奏,揮舞着船漿,喊着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衆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划龍舟,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轉眼間,五年的風雨匆匆溜走。光陰如一支離弦箭,轉瞬即逝。

端午前夕,老師爲我們精心準備了一個“端午茶話會”。這一天,同學們都開心的忙碌着,精心佈置着我們的教室。收到請柬的老師已經來了,氣氛一下活躍起來。每個老師都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社會老師語重心長的演講,耐人尋味;數學老師的話,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學校領導的話包含着對我們的關心和希望。這些話會一直陪伴着我們,會讓我們在中學生活中充滿信心,會一路激勵着我們。

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品糉子。這糉子是我們幾個女生和老師一起完成的。而糉子就是中的意思,也就是考好的,充滿了老師對我們的期望。香味迷人的糉子、可口的西瓜是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濃情,別樣精彩,誰都珍惜這依依惜別的“茶話會”。我們小學時代的最後一個“茶話會”使我們終身難忘。五年的風雨從我們腦海靜靜閃過,不會忘記母校對我們的期望,不會忘記老師對我們的關懷,不會忘記老師鼓勵我們的話。

陽光會走,花兒會謝,唯有我和母校、老師的友誼,纔是永恆!我們畢業了,花兒會代替我們繼續成長、學習;我們走了,鳥兒會代替我們繼續歌唱;我們離開了,風姑娘會代替我們繼續奔跑!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的起因是爲紀念我國古代時的一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爲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瞭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隻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衝,每一隻龍舟下面都都綁着不少糉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糉子斬下扔進水裏。每隻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領先,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隻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划船手頓時很有節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彷彿龍羣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領先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了!把後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後面,然後衝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關於端午節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端午起源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將端午節龍舟競渡與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糉子樣。

端午節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位置。

我們家鄉包糉子是海南有名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奶奶是包糉子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日子,又是個平常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和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家過。

早上時,我們大家就一起去集市買艾草,據說他可以驅蚊除蟲,驅災辟邪。我們大家把買來的艾草放在門口,掛在窗戶上,整個村子在這一天都洋溢在艾草的清香中。從空中看去,就像一個綠色的海洋,漂亮極了。

到了正午的十二點時,家裏的長輩就要給晚輩掛五色繩。它有青、白、紅、黑、黃,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五色繩也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長命繩、避邪繩、快樂繩……戴了它,你就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

到了下午兩點,孩子們身上都有着“濃郁”的汗臭喂。所以家長總是要給孩子們泡洗澡水洗澡。這洗澡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苦草等十餘種草泡成的水,洗了這種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晚飯時,餐桌上的菜也各有予以:魚代表年年有餘,豆腐代表清清白白,湯圓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是我們大家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爲父母要帶我們大家出來買香包。集市上的香包形態各異,有的香包是圓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還有一些我們大家叫都叫不出是什麼形狀的。香包也有些大小不一的,大的比臉盆還大,小的`卻只有指甲蓋那麼大。奶奶告訴我,香包的寓意是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向暴力的香囊有時是好吃的糖果,有時是小小的豆豆,有時是一些好玩的玩具。

一天過去了,這別具特色的端午節可真令人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