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通用24篇)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通用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建設文化強國作文(通用2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通用24篇)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

中國已是東方騰飛的巨龍。“身形龐大”卻靈巧,“綿延千年”卻納新。如今的中國“浩浩乎,變化乎,發展乎,飛躍乎”,無論從政治還是從經濟,相比從前那奄奄的時刻已取得相當大的成就。若中國要更強,實現真復興,不僅經濟、政治、社會要強,文化也要強!

一提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只概其表,探其實則令人歎爲觀止,上下五千年薪盡火傳絕非浪得虛名。歷朝歷代的更替,滄海桑田的變遷,風吹日曬所留的精華……無論是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中華文化都以其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中華人民都以其獨具智慧的創造性,歷史都以其不變不更的前進性,給予了中華民族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從而使其獨一無二、天下無雙、無人能敵!中國文化的底子非常強,實力也夠硬!

有基礎,實在創新與發展。中國文化要強,不僅需要深厚的底蘊。僅靠有基礎是不行的。爲什麼美國可以創作大型動畫動作片《功夫熊貓》?用中國人的題材使美國人受益?對,關鍵就在創新。美國吸收了中國的優秀文化進行了新的創造,使其富有新的時代意義,從而摘得桂冠。我們又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呢?即在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進行新的創作,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富有新意。“追上時代的潮流”而實現新變化,獲得新發展!這是打造“中國文化品牌”的關鍵。有了基礎,有了創新,有了新作品,使其走出國門讓世人知曉,從而樹立新時代文化強國的形象,讓世界對中華文化的理解不僅停留在“古”上,而要換成“新”。打造文化強國的目標將鼓舞我們前行,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只有迎難而上,披荊斬棘,纔是正確的態度。

中國文化要強不僅要靠政府,也要靠人民。政府的工作是引導正確方向,創造良好環境,帶領人民“強文化”,而人民需要做的,是增強個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水平,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人人得以發展,則國發展;人人得以高德,則國興旺。作爲當代中學生我們肩負文化強國的使命,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們也是新一代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我們人人負有使命,走在“文化要強”的道路上。人人爲打造文化強國使一份力量,十三億凝成自強不息,用十三億的勤勞勇敢,用十三億的愛國之心,共創中華文化新篇章!

中華浩浩湯湯,文化歷久彌新。新時代的我們,走在新時代的路上,肩負中華復興之重任不僅經濟要強,政治要強,社會生態要強,文化也要強!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

談到中國,人們感嘆中國的發展迅速。而談到中國文化,人們更是驚歎: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但現在中國文化又去哪裏了?

中國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有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元代的曲,明清時期的古典小說等,讀起來都令人回味無窮。

而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們也變得越來越物質了,無止境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而忽視了精神世界的提升。中國的國粹—京劇,已經漸漸被人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庸俗,不入流的通俗歌曲。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又有誰會注意在角落裏哭泣的中國文化呢?

隨着中外經濟政治文化交流,大量外國商品、文化等涌入中國,出現了不少“崇洋媚外”的現象。現在人人都知道“聖誕節”“萬聖節”“情人節”。每到這個時候,大街小巷都會特別熱鬧,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但誰又能想到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重陽節”呢?很少很少。

許多外國人看到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深深地被吸引,不斷學習中國的文化,甚至還設立了“唐人街”和“孔子學院”,許多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學生都紛紛前來遊玩和學習,我們在感到高興和欣慰的同時,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對待中國文化的態度呢?外國人都能體味到中國文化的獨到之處,爲什麼我們就不去體味呢?

一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說,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去,汲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智慧。

中國偉大的學者孔子、老子、莊子都世界聞名,國外的孔子學院更是相當熱門,可是現在的中國人誰又真正的瞭解孔子的儒學思想?誰又能掙得明白莊子的“逍遙遊”呢?

朋友們,談起心中沉睡的文化大門,中國文化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巍然不倒。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3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豐富多彩,古時的禮節文明,古人用語常常出口成章,民風更是淳樸。可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卻不是這些,只說一說中國的節日文化。

在我小的時候,過清明節,人們總會在自家的院子裏插上一支嫩柳,大人們也會去做一些棉菜粑粑,也會去給已經逝去的親人燒上一些紙錢,可如今還有誰會在那時插一支嫩柳在自家的院子裏呢?中秋節時,以前的人們會在月下賞月,吃月餅,可如今有誰還會愜意的拿着月餅在月下盡情的欣賞美麗圓滿的月亮呢?

端午節時,人們總會在山上採一些棕葉來包糉子去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現在有幾個人還要包糉子去紀念別人?連糉子都不包了,就更別談什麼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了。

由這些平常事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已經漸漸的被新一代人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洋人的節日。洋人的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節日都十分流行於我國境內,有的甚至熱鬧過了我國的春節,現在過春節沒有以前那樣熱鬧,以前,大街上總會有孩子嬉戲打鬧,還不時放着鞭炮呢!手裏還拿着幾個糖人,那種歡樂的氣氛現在是沒有的,自然顯得有些冷清,可是連在外地打工的人卻沒有回來過一個年,就顯得有些淒涼。

而美國的聖誕節可就不一樣了,顯得分外熱鬧。做聖誕樹,扮聖誕老人送禮物等等活動,可比春節熱鬧多了。

對於我國這些文化,我們該如何去傳承呢?我個人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將我國節日在我國境內重新興爲起來。

(2)必須重視我國傳統節日文化。

如此種種都說明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漸漸被淡忘,中華同胞們,我今天想說:吸取外來文化固然是好的,可是不能因爲有了外來文化就漸漸埋沒掉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啊!做人啊,不能忘本,讓我們一起宏揚中國文化吧!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4

亙古綿延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勤勞的品牌。雄渾滄桑的賀蘭巖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品牌。聲情並茂的斑斕皮影,是中華藝術的品牌。中國文化從來不缺少品牌的元素,而是缺少現代傳播的品牌符號。在全球化、融合化的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文化傳播想要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就需要打造中國文化品牌。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根植於傳統文化的挖掘。“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比浚其源泉。”中國文化品牌的根就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是京劇中的一步一搖,秦腔裏的一韻一調這些傳統文化元素構成了今天中國文化品牌的基本形象和基礎。脫離中國文化內涵的文化品牌打造只是爲了迎合國際口味的簡單模仿,絕不是所謂的中國品牌,脫離中國歷史文化根基而坐空中樓閣之做。所以,需要植根於中國文化之中。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需要兼容幷蓄。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千年而不息其根源就在於儒家“和而不同,有容乃大”的兼容幷蓄之勢。正是因爲這種寬闊的文化修養和內涵,在文化歷史的延續之中才能去粗取精,學習他人的文化精髓並內化爲自己的文化有點,使得中國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抵禦住歷史的衝擊。所以,打造中國文化品牌也應該兼容幷蓄。

打造中國文化品牌,還需要不斷創新。“道需日新,技亦需日新,不日新者亡”事物更替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完善的過程。文化同樣需要創新,如果一味只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之上,吃中國厚重文化積澱的老本,勢必會走向文化滅亡。在這見不到硝煙的文化競爭戰場,中國文化也需要新的原創打造文化新內涵。只有創新才能讓中國文化既有歷史延續的脈搏,又有新鮮的活力。

如果說文化是陳釀的酒,品牌就是撲鼻而來的香。如果說文化是賞心悅目的美人,品牌就是畫龍點睛的妝容。品牌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事物的形象符號。用品牌點燃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復興之火,相信在中國文化品牌崛起之日,就是中國文化復興之日,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完全崛起之日。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5

一個國家最首要的是它的文化,文化是所有居住在這個國度的人民的價值觀與奮鬥、夢想與期望的總和。要了解一個國家,必須瞭解這個國家的夢想以及那些懷抱夢想的人。

揚·馬特爾《斯蒂芬·哈珀在讀什麼》。

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底蘊的東方古國,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運用他們深厚的文化積澱暈染了歷史上一副一副真實的畫卷,不僅給當今社會的我們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名篇,更是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當時歷史最真實的部分。

從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桀驁不馴,充滿自信;從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高視闊步,氣勢豪邁然而讓我們爲之癡迷的,何止是這些古代名人的佳作?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何不透露出在那個封建黑暗的社會裏,人們心中通過沉沉烏雲射出來的一道光?海子的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我們難道體會不出其中青春的絕唱?

中國已經踏着豪邁而沉穩的步伐,走過了無數個春秋,在這片土地上,展示出了無數絢麗的風采,譜寫出了無數浪漫的樂章。然而中國的文化,始終是許許多多外國人對中國的第一印象。

很多的外國人認爲中國的文化是神祕的,保守的,難以理解的。但通過這些年來的對外交往,以及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中國,他們對中國會逐漸改觀。在2014年英國研究協會的專項報告表明,文化與歷史的吸引力,風土人情與自然風景,城市,藝術,安全感等等這些是衆多國民選擇的重要因素。這些統統都是可以通過新聞報紙,網絡等途徑來獲取的。

但是從中國文化符號的認知現狀來看,外國人對帶有古老中國文化符號的概念認知較多,這些往往是在中國文化宣傳片,中外合作片中出現率較高的,其有着濃厚的中國色彩。可是這樣的中國文化漸漸變成了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以至於現在很多的外國人一提到中國就是熊貓,長城,算盤,絲綢,中醫。

而這種的中國文化是未嘗不可的。但是我認爲在我們宣傳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進一步讓外國友人來更全面的瞭解我們新時代的中國文化。從傳統文化出發,積極闡釋當代中國的現象與做法,讓更多的外國友人在瞭解到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當代中國的新穎和先進。

然而這些,我們中國已經早就有人在探討以及做出方案了。但是如果要真正深入地瞭解中國文化,就要投入這個環境。就像開頭引用的要了解一個國家,必須瞭解這個國家的夢想以及懷抱夢想的人。我們作爲生活在當今新時代的少年,應該主動擔負起祖國的責任,主動在各個方面祖國做奉獻。而不管是對祖國的文化輸出還是祖國與國際上的交往,都需要我們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深遠的目光。因此,要想讓別人瞭解我們的祖國,我們首先要自己瞭解我們的祖國,相信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祖國,爲祖國的繁榮昌盛滿腔熱血,奉公剋己。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6

啦啦拉,茶藝室我來啦!

我大步走了進去,哇,好安靜啊!我習慣性地放慢了腳步,這麼安靜的地方我怎麼忍心破壞。我小心地走向座位坐了下來,媽呀,我的手都不知道放在哪了。

姐姐拿起一個茶具給我們一一講解。這個是茶桶,用來放茶具的。

茶碗是這個。姐姐拿起一個葉子形狀的小碟子對我們說。這個是放茶葉的因爲可能要喝幾種不同的茶。

哦哦,明白了!我們一起說。

姐姐用隨手泡燙了一下杯子和茶壺,隨手泡逆時針在大茶杯上倒了三圈。杯帽露出一個小口子,一道,完美!每一個小茶杯裏都有三分之二的茶湯。姐姐把杯子夾給我們,說,喝茶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端住杯子邊上,中指在最下面托住,記住三口喝完!女生要用左手擋住杯子和嘴,三口喝完!

我喝了一小口,清涼清涼的,很清爽,有一點點苦,但是非常清爽。像是剛泡好的薄荷水。到喉嚨裏的時候變得更苦了,有一點點像青柚子的味道。

我聞了聞,有一股草木的清新味,茶葉有一種淡淡的清香,茶杯裏是淡淡的陳皮味。我喝了一口另外一種茶,有一種微微的苦味,但也有種甜甜的味道包含在苦味之中。反正好喝就行!像是茉莉花茶的味道,真不錯,我輕輕說。

啊,茶的味道,不也是人生的味道嗎?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7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佔領了亞歐的東部,那是文化深厚的四大古國之一。

村頭的戲劇。

每至新春之時,在村頭的一角,一個鋪着紅綢的戲臺便依約出現,彷彿是與新年簽訂了一場亙古不變的契約。

我總是纏着爺爺帶我去那裏聽戲,臺上是一張張花臉,他們“哇啊呀呀呀”地唱着我聽不懂的曲調,也咧嘴又瞪眼地演着我看不懂的故事。爺爺帶着個小馬紮,翹着二郎腿看得很是癡迷,而我看着這樣的爺爺滿眼焦急——爺爺什麼時候才能看完這場戲呢,那紅豔豔的糖葫蘆快被別人買完了!可是爺爺似乎醉了,陶醉於這並不華麗卻又華麗異常的表演中。

後來經過爺爺的講解我才知道,什麼腔是豫劇、什麼調是曲劇、什麼又是河南墜子。也知道了,這些文化經典就像甘醇美酒一般,醉了多少達官貴人或小老百姓的心。

方塊字組成的詩詞。

唐朝,是中國詩歌的文化之源,在晚上時,一縷月光散在牀邊,不禁使我吟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是我最崇拜的詩人,他的灑脫豪邁更是令我敬佩,小時候,老師總是就叫背《古詩五百首》,這也令我頭疼不已,而爸爸對這很感興趣,說道:把這當成一次穿梭時空,而你便是那山峯中的詩人,每讀到“塞下秋風來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時,彷彿自己便站在邊塞上,秋日的風景在邊塞顯得十分奇異,望着飛往衡陽的大雁沒有一絲留戀之意,”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好似自己向那高聳入雲的方向前進,聽着北風的呼嘯,漸漸埋沒了戰馬的嘶鳴聲,而我對這浩渺宇宙,紛繁人生以及無常世事的感慨,”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使我以一位遊子,面對着煙波浩渺的大江,眺望遠方,深深思念自己的家鄉,有時,也渴望像陶淵明那樣隱居避世,不問世俗,在唐詩,每一箇中國方塊字都包含着不同的意思,而這,也是中國文化上妙處之妙了。

流傳千年的故事。

孟姜女常常是在睡前在奶奶的故事中瞭解道的,這是具有浪漫愛情注意的傳說,在民間也令人常常向往,而長城,是歷史上古人建築最偉大之一,它蜿蜒綿延幾千裏,從空中望去,似一條龍橫臥在中國的大陸上,那是由秦始皇的帶領下,修築的風景線,堅硬的石壁抵得住敵人的炮火,腳下的石磚埋沒了多少農民的汗水與鮮血,毛澤東也曾說道: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的每一塊石磚似乎如同一個王朝,每一個階梯見證了復興與毀滅,它穿梭在各個山丘上,是中國文化悠久的建築。

中國文化的路途,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的,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五千年文化沉澱過程中,爲民族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中國,是一座文化的古堡,它會隨着黃河生生不息,發揚光大。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8

“哇,真美味啊!”吃着我們親手包的湯圓,讓我吃在嘴裏甜在心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真妙呀,令我的思緒飄回那快樂的時光。

今天下午,我們五年級集體來到食堂,猜猜我們要幹什麼?對,我們要來包湯圓!我們帶着米粉、芝麻、豆沙等食材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拆開裝米粉的袋子,取出一小部分米粉,倒在大盆裏,摻了些水。用手在盆裏將水與米粉和在一起,不斷地揉着。我們一小組的所有人都將手伸進來幫忙,可是人太多,不怎麼好和。於是,一些人正準備抽出手,誰知米粉好像不願讓他們離開一樣,緊緊地黏在他們的手上,甩也甩不掉。無奈,我們只好派一個人將所有黏在別人手上的米粉團弄下來。我們將這“艱鉅”的任務交給了王未。不一會兒,手上的米粉團都沒了。不過,王未就沒那麼幸運了,爲了完成“使命”,他可弄得全身都是米粉呢!引得我們鬨堂大笑。

拆開芝麻和豆沙的袋子,一股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張中傑受不住食物的誘惑,趁我們不注意,竟偷吃起來。我轉過身,發現他正津津有味地偷吃着芝麻。我走過去用手輕輕拍了了一下他的肩頭,只見他機械性地轉過頭,我好笑的看着他,拿起手中的豆沙,他兩眼發光的看着我,一把搶過,嚐了嚐味道,做出一副享受的神態。我們看着他啞然失笑。

經過剛纔的小鬧劇,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先將米粉團分成許多小塊,然後,將它們捏成帽子狀,再將餡兒放入,包好。最後放在手心裏揉成一個小圓球。我們嫺熟地包好湯圓。將它們交給老師,下鍋去煮。終於煮好了,我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明白:做任何事只有親身經歷,纔有意義。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9

真情傳承中國文化,敞開心扉擁抱世界。

從小聽大人講“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看紙鳶飛翔藍天的動人畫面,聽“貴妃醉酒”的京劇片段……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記憶裏。彷彿是一篇銘文,心靈上毫不猶豫地接受着東方文化的洗禮。而如今,我卻更陶醉於“亞當夏娃”的飄逸浪漫,更迷戀奧斯卡金獎的雍容華貴,也更沉醉於Disco的動感十足.在某一個角落,某些傳統文化在不知不覺地擱淺,我欣然地接受着西方文化的高貴典雅,卻忘記了東方文化的深沉韻味。

有一天,當我猛然想起在那個憂傷的江畔,屈原飲恨投江.如今,端午節的龍舟,依舊在劃麼? 清明時節的行人,依舊斷魂麼?故鄉里的社戲,依舊在演嗎?或許已經淡忘了吧。在這個摩登時代裏,又有多少人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或許,更多的人是哼着流行歌曲,腳下跳着迪斯科,在狂歡吧。那什麼漸漸淡了呢?我才意識到,記憶深處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在不經意間在漸漸離我遠去了。

看着聖誕節張燈結綵,看着情人節浪漫溫馨,看着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麥當勞、肯德基,我的心裏不禁感到一陣悲涼,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地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興致勃勃地賽龍舟。

中國文化,已經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了!或許異國文化的魅力的確巨大,但一箇中國人不應當把自己的文化發揚光大嗎?吸收國外文化,卻怎能以犧牲本國文化爲代價!我們又怎能完全丟掉自己而去全盤學習別人呢?

隨着中國的入世,越來越多的洋文化進入了中國的家庭,尤其是當代青年,視“洋文化”爲時尚。頭髮染得千奇百怪,不過春節過聖誕,不吃米飯吃快餐,還動不動就:“How, cool!”張口閉口“我的上帝啊”。就連博大精深的中國功夫也漸漸被跆拳道等外國拳術的風頭蓋過。

當京劇碰到搖滾,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呢?會不會京劇就這樣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搖滾的瘋狂。或許到那時,中國人才會懂得國寶——京劇的風采。才懂得珍惜。幸好,這個社會還有那麼一羣人維護着這特有的文化。聽過李紋的《刀馬旦》,你就會明白,京劇碰到搖滾會怎樣,纔會慶幸自己的文化不會被時間遺忘,也纔會懂得去珍惜它。只有像李紋那樣,將中國自己的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纔不會讓自己那特有的寶藏遺之荒郊,纔不會讓自己無顏以對江東父老。

我認爲,凡事都該有個度,我們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幹嘛非要去跟在“時尚”後面跑呢?作爲中國人,如果連本國的文化都不瞭解,那麼就很愧對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這些國粹瑰寶了,更別說瞭解別國的文化了。在迷戀西方文化的同時,君應清醒,人人都有“崇尚”的心理。要知道,很多國家也很崇拜中國文化呢!如今走在北京街頭,隨處可見頭帶京戲臉譜、身着唐裝、嘴裏哼着京劇小調兒的外國人。中國文化在外國人中同樣被崇拜到今人發暈的程度。

我思考着春節與聖誕節爲什麼共同出現在中國?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在我的面前擺放着《文化苦旅》和《飛鳥集》,擺着……我會微笑着捧起所有的文化經典,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外國文化,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一個真正愛好文學的人,會愛上世界所有文化瑰寶。

各位,要做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就得發自內心地熱愛、瞭解傳統文化,在對待中外文化上,我們要持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讓我們真情傳承中國文化,敞開心扉擁抱世界吧!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0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也舉世聞名。有人說:“在一生中,中國人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而外國人永遠也學不完中國文化。”情況也是如此。到目前爲止,沒有人能夠,甚至敢說他已經完全學會了中國文化。然而,許多人說他們已經完全學會了英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從我們的談話到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中國文化隨處可見。

如果外國人和中國互相諷刺,那是高估了自己。超越自己。可以說,中國人嘲笑他們,他們可能認爲他們在讚美他們。當我諷刺我妹妹的時候,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我記得有一次我哥哥在牀上撒尿,她沒有聞到味道。我嘲笑她的鼻子被堵住了。因此,她說:我對臭味不敏感,主要是因爲我經常和你在一起。”就在我的兩個女婿和尚無法理解她的時候,她補充道:那是因爲你又臭又抽菸。”我一時語塞,不得不改變話題。

中國文化也反映在我們的傳統節日中,比如春節對聯。元宵節猜燈謎;中秋節看滿月......

今年春聯貼的時候,因爲上下對聯沒有明顯的標記,我分不清,所以以前的都貼反了。後來,我姐姐說他們的老師教我,上聯最後一個字的聲調通常是一兩個聲調,下聯最後一個字的聲調通常是三四個聲調。在我們理解之後,我們沒有再把它貼錯。後來,我姐姐也考了我,告訴我一副對聯讓我分成上下兩副。我答對了。我姐姐稱讚我學得很快,當我興高采烈的時候,我的第二個什麼?他現在只是在學習,當然他學得很快。”我對二姐說:我不能爲自己驕傲嗎?”這個春節不僅讓我們感到快樂,也讓我們學習知識。這說明生活中充滿了中國人!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是深遠的。

中國文化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詩歌、人物和繪畫。其中,李白和杜甫的詩是衆所周知的,而王羲之的《蘭亭序》則有“世界上第一個行書”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此外,中國詩人包括曹操、曹植和蘇軾,書法家包括王獻之、顏真卿和柳宗元,畫家包括吳道子、顧愷之和嚴李奔。雖然他們的風格不同,但他們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廣度和深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中國孩子的驕傲。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1

隨着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首次獲得了久違的頭銜。是中國文學走出國門,與國際文化接軌的時候了。最近,有人提議設立“李太白文學獎”,使我們的作品走向世界,從而促進文化交流。的確,我很贊同這一點。

反對者會認爲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會是設立這個獎項的一大障礙,而中國文化的現狀也嚴重製約了這一點。然而,他們只知道一個,卻不知道另一個。對情況認識不清,會影響他們的正確判斷,導致大錯。沒有兩種文化是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別忘了德國人,匈奴人,哥特人。這些在古羅馬和古希臘都被視爲蠻族社區,最終相互融合,但歐洲各國之間還是有大大小小的差異。這就像我們的文學作品一樣,文化差異總是可以消除的。至於中國文學的現狀,設立這個獎項的目的就是爲了解決這個頑疾。如果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逃避,只會加速我們的文學跌入深淵。

當然,“李太白文學獎”的設立並不是像某些野心家那樣爭奪文學話語權,然後以自己的價值觀制定一套標準,用苛刻的眼光去評判外國人的好文章。因爲我們的目的是把我們的好文章好作品帶給世界,讓人們一起欣賞。他們沒有像殖民者一樣,打開殖民市場,用堅固的船和槍推銷商品。

因爲莫言的作品獲獎,我們的作品引起了外國人的興趣。藉此機會,我們可以在莫言的東風中與外國朋友交流更多的作品,讓東西方相對獨立的文化氛圍得以融合,思維的火花得以碰撞。過去,中國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並不都是通過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而是在討論中無形地促進了文化發展。試想,如果他們像現在這樣封閉自守,會有很多百家傳世的經典。

我們在加強文化交流的同時,也是西方人瞭解我們的過程。我們和西方人的意識形態差異,讓他們潛意識裏牴觸我們。我們需要做的是消除這種差距。而且只有他們理解了我們的思維方式之後,一切纔會水到渠成。把我們的《四書》 《五經》送到西方,讓他們瞭解我們的儒家文化或者看看更貼近全世界的《墨子》。他們還可以在修煉身心的同時閱讀《老子》 《易經》。以後中西方人會慢慢接受我們,用公平的眼光來評判我們。

當然,它在國際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國最廣泛的大衆文化中是一個很好的舉措。利用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鼓勵更多有才華的人投資文學,喚醒人們對當地文化的熱愛。當大衆有了文學基礎,推動中國文壇就指日可待,中國文學的地位纔會穩步提升。顯然,這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是每個有遠大理想的人都希望看到的。

因此,我認爲設立“李太白文學獎”是一個有益的舉措,這將大大有助於增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和國際地位。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2

小楓的殘月,寄託着千年夢想,小橋流水,訴說着萬物流轉的故事。在中國文化中,有很多複雜的東西,都在詩詞歌賦之間。它是一種美好的寄託,是一種情感的昇華,是一種清晰的嚮往,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抒情,是對生命的呼喚,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情感,是中華民族的燦爛瑰寶。

有人說,不讀詩,不讀書,光知道五千年文化是不夠的,有人說,不讀詩,就不熟悉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今多少事入詩。當我們還在幼兒園咿呀學語的時候,我們就能讀懂《鵝,屈》。當我們進入小學時,我們能夠清晰地背誦“我在春天的這個早晨醒來時心情愉快,我周圍到處都是鳥兒的歌唱”,並理解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心情。隨着我們的成長,我們已經知道了“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人來人往,我上下求索”的學習道理。

詩歌是情感的凝聚,是表達我們美好願望的一種方式。唐代有一代又一代的李白、杜甫、杜牧,他們的詩詞傳世,尤其是詩人李白的詩詞歌賦,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人沉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他寫的《將進酒》:“你看不到黃河的水是如何離開天堂,進入海洋,永遠不會回來,如何可愛的鎖在高的房間明亮的鏡子,雖然絲綢黑色的早晨,晚上變成雪。”多麼英雄的感覺,讓人嚮往。宋代有李清照、柳永、蘇軾、辛棄疾等詩人。我最喜歡的詞是李採夫的詞,修辭華麗,語言經典。字裏行間充滿了情緒,就像“昨夜雨稀,酣睡未消殘酒。我想請快門人性化一點。如果你知道的話,應該是青的,胖的,瘦的。”李清照大概沒想到現代人一千年後還用她的詞作曲,並以此命名電視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詩歌是中國文化中最豐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讓中國擁有像星星一樣多的詩人和詩人,他們爲人類文明的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詩歌文化不再像過去那樣流行,但我相信這種文化最終會被人們所接受。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3

歷史的長河中從不乏爲復興中華而做出巨大成就的偉人,如周恩來,毛澤東,鄧稼先,陳毅等人,可我們有沒有思考過,有沒有追問過:一定要這些開天闢地的名人才有資格復興中華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爲在我們身邊也不乏用點滴詮釋大愛的人……

林中深情。

上學路上,我總要穿過一片幽暗的樹林,陽光透過樹網,在小道上投下斑斑駁駁的光影,路上很安靜,只是偶爾聽見幾聲鳥鳴與風捲樹葉的沙沙聲。我不禁加快了步伐,林中似乎有三個人影,走到近米處,纔看清了,是一位老奶奶帶着她的兩個孫子,那個老奶奶神色安詳,而那兩個小孩也不過9歲,稍大一點的孩子手裏正拿着一把小紅傘,稍小一點的孩子手裏拿着一把小藍扇,而身後的奶奶正揹着他們的書包,拉着他們的小手,一步一步蹣跚的走着,那兩個孩子也微笑着望着他們的奶奶,稍大一點的孩子用手中小紅傘遮住奶奶頭上的驕陽,而另一個孩子也懂事地用手中的藍扇爲奶奶驅趕着暑氣,還時不時的用胖乎乎的小手擦着奶奶頭上的汗,一陣微風吹來,讓人心曠神怡,我看着,想着,我不想也不忍出聲,這幅溫馨的畫面遭到破壞,我於心何忍,於是我就這樣看着,默默地看着,嘴角不自主的揚起了弧度,直至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密林深處,形成一道絕美的風景線……

尊老愛幼,老幼互愛,即中華之大德,盡顯淋漓!

紅十字,築起生命的長城。

2013年4月20日8點零2分,四川雅安發生了7.0級強力地震,房塌了,人傷了,大地的芳華逝去,整座城市籠罩着死亡的氣息,渾濁的空氣中傳來一聲又一聲的無助的哭喊,讓人感到壓抑,讓人不自主的想要逃離。可是,卻有這樣的一羣人,她們卻終日在廢墟中穿梭,與死亡擦肩而過,她們在用自己柔弱的雙翅築起生命的長城,她們永遠工作在震中一線,她們是離死神最近的人,卻帶給無數人生的希望。她們在人們眼中如聖潔的天使一般,柔弱雙臂,可容生命之降臨;柔弱雙肩,可擔生命之重任,他們有着一個信念:“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可貴!”她們不能等,她們害怕等的代價太大,因爲在她們眼中,時間就是生命,她們無法爲一己私慾,而去放棄他人生命,他們做不到。所以即使在餘震頻發時,她們也不曾離開自己的崗位,傾盡所有,只爲守候每一個生命,即使是用她們自己的生命作爲代價也在所不惜。她們不是別人,她們就是我們可親可敬的醫護人員,她們是陽光下最聖潔的存在,她們用那潔白得羽翼飛離了死亡的邊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堅守崗位,捨己爲人,即中華之大美,盡顯其身!

復興中華,有時很大,如浩瀚無邊的宇宙長河;有時卻很小,如世間悠悠的一粒微塵。復興中華,點點滴滴,從我做起!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4

滴答——滴答——,水聲和切石聲牽引我走向遠處的一篇詩文,其上字形圓潤飄逸,卻又不失剛勁有力。字裏行間,一股神奇的力量將我帶進他們的年代。

跨進偌大的宮殿,轉角繞過屏風,,一位不怒自威的帝王正在提筆作畫,旁邊批註着精美小巧的篆體詩文。他握住手中雕刻着精美花紋的玉石,往紙上一按,一塊方正紅墨中顯現出幾個同樣圓潤有力的白色小篆體。我不由深思:一塊堅硬的玉石上怎會出現這樣精妙細緻的紋路。在宮廷盤曲交錯的青石小路上,走着走着,來到僻靜一處,我前方正對着一座充斥着淡雅氣息的殿宇。我躡手躡腳,推開這古老的大門。

我擡頭一睜眼,木香,石香,玉香迎面而來。呈目前眼前的是各種精美的印。一位老師傅正在石上落字,嫺熟有力地寫着小篆,彷彿能入石三分。伴隨時間推移,我來到印章最繁盛的年代——漢朝。

漢朝的漢印從內容、形式上變得愈加的豐富,字體上頁看上去愈加的考究。漢印從繆篆體入印,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也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非常強,也是對印刻師的需要頗高,他們需集書法,章法,刀法於一體,方能鑄就一枚好印。

到了清朝,篆刻流派之多爲前所未有,其中以程邃最爲出色。在他的刀鋒下一枚又一枚的印章誕生,摸着印上的紋路,彷彿親身看到他的製作過程。一塊平平無奇的青石切割成他想要的形狀,玉塊在他手中經過千萬次的打磨,變得光滑,才露出它玉石應有些氣息。他提筆蘸墨,在玉石上書寫下他所要的字形。墨跡彷彿鑲嵌在玉石上,一點也不敢動彈,字形更工整優美,筆鋒堅挺有力,與書法大夥也是有得一比的。到了最爲繁瑣與重要的一步,他起身喝了口茶,是打算坐上幾個時辰吧。他將刻刀袋展開,成列這大小不一,各種各樣的刻刀。將玉石固定在印牀上,他開始了雕刻。他揮動手中的刻刀,全神貫注的看着刀鋒的起落,推移。他數千萬遍地重複着,好像只能聽到刻刀與玉石碰撞摩擦的聲音,除去手中的刻刀,所有都像是靜止了。仔細一看,果然無與倫比,他的篆刻能“力變文,何舊習”,富有創造性,他手中所作的自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

印還是那印,人已不是那人。一位老者雕刻着手中的玉石,他花鬢間滑落的汗珠,掛在那滿是紋路的臉上,一雙精神有力的雙眼注視着。蒼老幹瘦的手掌中的刻刀刀鋒,數千萬遍地重複着千年不變的動作,卻不顯枯燥與乏味。正如像他們如此的傳承,纔將中國文化保留到今天。

追隨文化的根源,在我看來就是千萬匠人一代又一代物歇止的古心傳承。歷史由人創建,文化由人傳承。從剛開始的由來,道義步步的興盛,再到一步步的衰弱,需要有人去拾起,攜帶它重建輝煌。這部分人便是民間技術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人,是他們使中國文化多姿多彩,是他們用他們的匠心與工匠精神,引領傳統民族文化的進步與革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多姿多彩,耐人尋味;中國文化獨領妖嬈,千年傳承。歷史由先人創造,文化由你我傳承!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5

“春節了!春節了!”我高開心興地跑出了家門。

今天是除夕,父親,母親,我在家門口玩。剛走出大門,就看見門的兩旁貼春聯,上面寫着: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暉又紅萬朵花。上面的字又黑又大,外面有一圈金色的外圈上下兩面都有漂亮的花紋。

“父親,母親,大家一塊去看鄰居家的對聯吧!”我建議道。父親,母親點了點頭,拉着我的手一塊去看鄰居家的對聯。大家一路上看着,對聯各種各樣,語句各不相同,有些是:“春回大地千峯秀,日暖神州萬木榮,”有些是:“旭日融和開柳眼,春風搖曳送鶯喉,”還有些是:“歲自更新春不老,花多增豔水長流”......我看的眼都花了,不管哪一種都表達了大家的美好心願。

我看着看着,手開始癢癢的,不由自主地跑到父母前面,做了一個鬼臉說:“母親,父親大家把家剩下的大門都貼春聯吧!”“好的,不過你不要亂貼。”

“保證。”我和父親,母親回到家一塊去貼對聯。我甄選了一對春聯,站在一個凳子上,把雙手舉得老高,腳踮得不可以再高的時候,對聯才找好了地方。

“父親,快一點,我快堅持不住了。”我在門口外面高聲喊道。我舉着對聯在外面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父親拿着膠水纔出目前我面前,我和父親一塊奮力地把春聯貼了上去。

貼完了春聯,母親就神祕兮兮地問我:“貝貝,春聯有什麼歷史呢?”我摸了摸腦袋,想了很長時間說:“您來告訴我吧!”

母親笑咪咪地說:“春聯起來自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正月1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四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國內的第一幅春聯直到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倡導,此後便沿習成爲風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原來,一對一般的春聯,也有自己寶貴的故事。我真是開了眼界。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6

今天,煙雨迷濛,天陰陰的,大家的車,行駛在一條蜿蜒的小路上,大家要去一位細紋刻紙大師家學習,這位大師勝名叫周是一,他家住在風景秀麗的西山水庫旁邊。

一走進他家,“哇,這簡直就不是人的家,分明是細紋刻紙的天堂。”牆上掛着一幅美如畫的作品,有:鴛鴦溪、出類拔萃、還有雁蕩山的美景。桌子上放着用細紋刻紙做的12生肖的書法,都是仿造卡通做的,真是栩栩如生。客廳裏,沙發墊、杯墊、抱枕也都是用細紋刻紙的衍生品。就他家的馬桶,都有細紋刻紙的圖案呢!

上課了,周老師向大家介紹撕紙、燒紙、剪紙刻紙都算細紋刻紙。其中、細紋刻紙最難,它可以在一寸見方的紙面可出50條線,其紋樣細如髮絲,可隨性地刻出各種圖案。

下面,周老師就讓大家來動手,體驗一下用手撕紙,只見周老師三五兩下就撕出了一條活波討人喜歡的小魚。大家見了羨慕不已,下面就要發揮我的奇思妙想,結果,大家撕出的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林正邦還撕了“雙魚”呢!

我喜歡如此有意義的課餘生活。下次,我還要去探索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7

有一個大夥一定沒聽說過的傳統文化—藍夾纈,我也是首次聽說,今天,我就可以大長見識了,去見識一下如何製作藍夾纈。

大家到了製作藍夾纈的地方,那是一座有肯定年代的老宅,我迫不及待的走了進來,跑上二樓,參觀了起來藍夾纈。藍夾纈上的花紋各種各樣,上面有印着游來游去的小魚,有印着奔跑的駿馬,還有些印着討人喜歡的小羊……

藍夾纈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傳承人向大家介紹了藍夾纈的製作過程:從布的一端開始,把布用兩塊雕刻着特點圖案並完全對稱的印版夾上。把布匹摺疊再用另外印版夾上,周而復始,反覆摺疊八次,再用夾板夾起來,越緊越好。把夾好的布放進藍色的染缸,等10分鐘,把布拿出染缸,晾到沒染料水滴下來,再把布放進來等10分鐘······最後把它拿出去曬,藍夾纈做好了。

藍夾纈的製作過程還有重要的一步,就是染料的製作。

先採許很多多的板藍根,之後放在水裏泡,過二、三天後,放入利灰,把上層清水去掉,下面就是染料了。

回家的路上,母親告訴我,目前極少人會製作藍夾纈。假如無人做,那就只能在博物館看到了。

我喜歡藍夾纈,我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8

細雨濛濛的雨中,大家結伴去白石中雁村尋訪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夾纈。

陳鬆堯老爺爺是藍夾纈傳統工藝第四代傳人。同學們一到他家,看到圖案精美的藍夾纈,都發出嘖嘖的讚歎,有些說:“哇!太美了!”有些說:“這真是太神奇了!”還有些說:“這是如何做到的?”攜帶疑問,大家開始了尋訪之旅。

藍夾纈的製作共分三道工序:靛青打製,花版雕刻,夾纈印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非常形象的描繪了靛藍製取與染色的成效。藍夾纈就是以靛藍染液進行染制,並以夾板防染的工藝。

第一道工序是靛青打製。先將原材料靛青——板藍根的葉子,浸泡在水中,一天或兩天後,等葉子發酵後將其撈起,再將蠣灰倒進染缸中,用靛耙拍打水面三十分鐘左右,染缸裏的水日漸地分成兩層,浮在上面一層的是清水,下面的是藍色的沉澱物。把沉澱物過篩後,就成了製作藍夾纈的染料。

接着,大家要用精雕細琢的雕版印染。先將摺好的胚布夾在雕版中,用鐵篩套住整組夾版,再用棒槌敲打雕版,敲得越緊越好。緊接着,把雕版放進染缸,每隔十分鐘提上來一次,反覆幾次,直到染色成功,再拿出雕版用清水沖洗並晾乾。等晾乾後,將布取出,曬乾後,藍夾纈就製作完成了。

收穫了常識的同時,大家還參觀了陳老爺爺的老宅。老宅裏有非常多古舊的傢俱,同學們好奇地走走看看。我和子鍵、青禾還合作拍了非常多照片,把老物件和大夥的歡聲笑語都記錄在照片中。

大家在傳統的文化中收穫成長,在活化石——藍夾纈的光芒中感受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真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尋訪活動!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19

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技術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同的文化不斷相互交融和滲透。所以有這樣一種情況,中華文化以五千年的韻味走向世界,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可。中國的食品和服裝節日文化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而西方文化進入中國的“文化消費市場”,這也給中國本土的傳統帶來了衝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慶祝外國節日,生活在異國情調中,卻忘記了一些中國傳統。

2005年11月14日,一度風起雲涌的中韓端午節“申報世界遺產”之爭,以韓國的勝利告終。這真的是中國傳統的猶豫。從此,很多人開始擔心:中國文化是不是開始失去生命力了?中國青少年忘記了民族文化,中國似乎被世界同化了,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在世界舞臺上,我們對自己的身份越來越焦慮。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中國文化早就作爲一種精神刻在沒有中國人的骨子裏,永遠不會被抹去!傳統的彷徨絕不是文化的失落。我們應該對自己和中國文化有信心。這一千年的積累早已被狠狠敲進了我們的骨髓,融進了我們的靈魂,化爲我們的血肉,不斷內化爲支配我們言行的精神力量,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信”,但換個角度看,卻變成了廣泛的道德和內在品格。這是一兩個時尚評論或者一兩卷美國電影掩蓋不了的。事實上,中國文化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心中。

與此同時,中國文化也在不斷髮展,並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着新的內涵。中國文化的發展其實是一個表達形式和表達技巧不斷完善的過程。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我們有了自己的富有歷史層次的中國文化之路。喜歡文學形式,從詩經到律詩,到詞和歌。這是什麼?這是一種進步,一種時尚!

我們追求時尚、個性和突破。這本身就是對中國文化進步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新時代,我們有新的表達方式,新的時尚,新的有個性的中國文化!

我們可以看到,和我們熟悉的周杰倫一樣,他是一個有才華的歌手,也是一個時尚名人。在音樂方面,他應該能代表一種時尚潮流。所以聽到了很多有中國味的曲調,比如青花瓷、蘭亭序等很多歌曲。這樣的歌,只是中國古代詩詞歌賦的繼承和延續,是這略帶憂傷卻又沁人心脾的悠揚曲調的千年飛躍。這些流行歌曲爲我們編織了美麗的畫面,是江南水鄉的風雅小鎮,是涓秀的行書。這些不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嗎?這是中國人永恆的精神故鄉。

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中國文化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延伸。中國文化把世界編織成繡有中國古代圖騰的中國特色織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及其自身的發展應該讓我們感到幸福。我們都以身爲中國人而自豪,有這樣的文化!

當然,民族文化絕不是落後的文化,而是值得我們驕傲和傳承的文化精華。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傳承幾千年而不中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文化有歷史積澱,就像岩層一樣。下面岩石的沉積爲上面岩石的形成孕育了土壤。只有珍惜和保護中國古老而優秀的文化,才能保證中國文化永存,百代享!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0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一直讓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自豪,但我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似乎只能從遠處看,而不能輕視。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強。與此同時,我意識到,中國文化要想永遠保持生機和活力,我們普通人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傳播和發揚。

在“尋根溯源”這個環節中,一位將近70歲的外國人理查德西爾斯(richard sears)花了20年時間整理甲骨文、銘文、印章等文字,把電子版《說文解字》放到網上供人閱讀,在網上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

看到這裏,不禁回憶起上課經常出現的場景:——抱怨漢字難學難寫,卻忽略了漢字背後源遠流長的文化和漢字的獨特魅力。如果我們能認真看待《說文解字》,我們將更加珍惜我們深厚的民族文化。試想,如果一個外國人還這樣,我們中國人有什麼理由怕困難?

其實傳播中國文化的方法有很多,只是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首先,中國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商業來實現。

絲綢之路起源於古代中國,以南海爲中心,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陸上商業貿易路線和海上貿易路線,不僅促進了商品貿易,也促進了文化交流和傳播。現代中國的國際貿易也可以盈利,同時將我們獨特的文化遺產傳遞給全世界。

其次,中國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科技來實現。

《說文解字》電子化是科技促進文化傳播的重要體現。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傳統文化呈現出新的形式和光彩。科學技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文化的傳播也逐漸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幫助。

第三,中國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教育來實現。

孔子學院爲全國各地的漢語愛好者提供學習漢語的便利,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所有國家對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都有着前所未有的熱情。學習語言本身就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過程。理解後的認可,認可後的喜愛,都爲弘揚中華,傳播中華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

當然,隨着廣播電視的發展,媒體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正在看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它通過電視向觀衆介紹中國文化,並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着這個觀衆。《戰狼2》也通過電影刷新了觀衆的民族自豪感,通過電影傳播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傳承五千年以來,得益於幾代人的傳承。今天,傳播中國文化已經成爲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希望我們都能肩負起自己的責任,讓中華文化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共輝。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1

很久以前,我一直想知道爲什麼中國的神話故事和西方的有這麼多不同。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爲什麼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當我們談論中國文化時,我們可能會想到我們幾千年來留下的中國文化。有一次在一本書裏,我看到一個人在講我們中國的文化。他說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就像一個空肚子。我餓了幾千年了,所以即使吃飽了,還是有餓的恐懼。

所以我們每個人現在似乎都在追求財富和金錢,只希望自己能有所依靠,不會面臨餓死的危險。

但是我覺得現在應該可以知道了,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我們的人生就是追求夢想,但夢想不等於金錢和地位。我們不是簡單地想找份工作,維持生計。

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而不是呆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拿着死工資,每天過着機器人一樣重複的生活。

只要我們知道就夠了。

這就是我的人生,也是我即將面對的人生。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2

如今,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普通話,這是中國在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好跡象。當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時,他們被這種多樣性所吸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

許多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和語言,希望找到與中國商人的合作,因爲他們知道未來的機會就在這裏。

我從上學開始學習中國文化,但我仍然覺得我有很多東西要學。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所以我渴望更多地瞭解它的文化。有一天,我可以向外國朋友介紹這種文化。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也有許多傳統節日,如端午節、清明節等。我非常喜歡中秋節。中秋之夜,我看着月色如水的昏黃,如夢如幻,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與親人聊天,敘舊。我不禁感覺好多了。我總想伸開雙臂,擁抱這種柔軟的狀態,心裏的煩惱和悲傷立刻消失,讓人心曠神怡。

“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晴圓缺。這件事很難完成。”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在看着月亮,想着遠方的我。只是月亮好像讀懂了我的心思,那團傷心的雲消失了,彷彿在告訴我不要太傷心。現在月亮特別亮,滿月像雪球一樣高高掛着。皎潔的月光如水般瀉入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蒙着面紗的雲彩伴隨着她,像仙女圍着圍巾跳舞。月光充滿了我的衣服,溫暖了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太溫暖太奔放;星光又寂寞又冷;只有這種溫柔安靜的月光,才能這樣恰到好處。我被月光包圍着。月光透過斑駁的樹洞,灑在地上一層碎銀。月光使樹木落在參差不齊的斑駁陰影中。亭亭玉立的柳樹稀疏美麗的形象,別提有多美了。

這是一種多麼清爽的狀態:涼風吹過髮梢,空氣中瀰漫着月餅和桂花的清香,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平坦的地面上。

遠處飄來一片薄雲,漸漸覆蓋了月亮,彷彿蒙上了一層面紗。過了一會兒,薄薄的雲層越來越厚,慢慢上升,遮住了半個月亮的臉。雖然月亮似乎想逃離烏雲,但幾次都失敗了。最後烏雲吞沒了月亮。我既高興又失望。我很高興看到雲遮月的奇觀,但對月亮不見了感到失望。當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回家的時候,一道白光突然從地平線上閃過,然後越來越大,半邊天開始亮了。哦,月亮又露出了它的臉。它徹底擺脫了雲霧,比以前更加明亮醇厚。美麗的嫦娥和勤勞的玉兔的舞蹈表演又開始了,越來越清晰動人。大地又被銀裝素裹,賞月的人在遠遠地笑着笑着。我有點醉了。

夜晚,滿月升起,一片寧靜灑在大地上,月光如銀霧。

一輪杏黃色的滿月從山嘴爬出來,把它的倒影扔進了湖裏。

月亮從森林邊緣升起,散發出寒光,讓白雪覆蓋的田野格外潔白,讓人感覺更冷。一萬顆星星就像散落在天幕上的夜明珠,閃耀着燦爛的銀輝。

月亮漸漸升起,她穿着白紗衣服,安靜安詳,溫柔大方。她銀色的臉穿過柳葉,留下溫柔的微笑。

月亮掛在天上,微笑着,星星擠着銀河,眨着眼睛。

在廣闊的夜空中,星星就像灑在碧玉盤上的珍珠。星星眨了眨眼睛,在雲層裏躲了一會兒,然後鑽了出來,好像在和我玩捉迷藏。天上掛着一輪明月,照耀着皎潔的月光,河面上覆蓋着一層薄薄的銀紗。

月亮悄悄地上來了,像一個銀盤子,嵌在深藍色的夜空中。月光靜靜地落下,整個世界彷彿沉浸在銀色的海洋裏。在月光下,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就像一首優雅的月光奏鳴曲。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在雲層裏躲了一會兒,然後從雲層裏探出一個可愛的小腦袋,把大地浸泡在夢幻般的銀灰色裏。看着月亮,我不禁想起了月亮女神的故事。人們把8月15日定爲中秋節,以紀念嫦娥。這也讓我想起了一句著名的詩:我的牀腳閃着如此明亮的光,會不會已經結霜了?我擡起頭凝視着月亮,低下頭,懷舊之情油然而生。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心情。不時提醒我,駐紮在邊疆的軍人,中秋是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今天的主角月亮——,從樹梢緩緩升起,看起來是那麼的高貴優雅。披着銀紗,它一步一步輕盈地走向夜空,向人們展示它的美麗。它是純潔的象徵,天使的靈魂,華麗而優雅。它白中帶金,白如銀,金如珠。它光芒四射,把柔和的月光灑向人間,真像秋天的水!它的美讓我想了千里。

建設文化強國作文 篇24

元宵節的晚上,我整理好衣服,走下樓,朝繁華的街道跑去……

我走在青石路上,隨着時間的推移,人也漸漸多起來了。到了廟會,只見到處張燈結綵,各種各樣的花燈,造型優美,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到處都絢麗多彩。

來往的人羣都肩膀挨着肩膀,熱鬧非凡。我突然看到前面一簇擁擠的人羣,我湊上去,左跳跳,右蹦蹦,就是看不到,於是,我像一條水蛇一樣擠了進去,擡起頭,眼前的事物,着實讓我一驚,還打了個抖,兩頭大獅子朝我撲了過來,我才猛然醒悟,原來是在舞獅啊!我穩住身子,靜下心來,觀看舞獅。

舞獅的人很有默契,“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獅子”開始走雲梯了,圍觀的人也興奮起來,“獅子”邊走還邊晃腦袋,人們都拍手叫好,“獅子”很快就達到了頂端,竹竿上掛着生菜,“獅子”就撲上了生菜。到了地面,有人拿着獅球跑過來,“獅子”好像被惹怒了,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着是前面的雙腳擡起來,追着獅球跑個不停。

人們都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我才能在元宵節看到。

舞獅結束了,圍觀的人們個個意猶未盡,覺得舞得好,有的人高呼:“再來一遍吧!”有的人還沉浸在剛剛的興奮之中,而我卻在想,舞獅的人到底是誰呢!我追上舞獅的一個人,他摘下獅頭,呈現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一位滿臉皺紋,白髮蒼蒼的人——我的爺爺。

“爺爺,您不是有腿傷嗎?怎麼還……不痛嗎?”我心疼地問。

“我覺得好久沒舞過獅子了,想在最後舞一遍,這腿傷……也值了,中國文化,比這腿重要多了,我也老了,這中國文化,還得你們年輕一代繼續傳承下去啊!可惜……好像也沒多少人學舞獅了,我就想帶動一下年輕人……哎呦!”爺爺眉頭緊皺,摸了摸自己的腿,“加油吧!”只見他轉過身顫顫巍巍地走出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