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屈原的作文(精選36篇)

屈原的作文(精選3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1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屈原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屈原的作文(精選36篇)

屈原的作文 篇1

“蘭若生春夏,芊尉何青春。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你就是那株秀色絕倫而孤高寂寞的香蘭嗎?雖然秋風嫋嫋,歲華搖落,而你幽獨空林,芳意仍存。

你就是那舉世混濁而獨清,衆人皆醉而獨醒的屈原嗎?滾滾汩羅,浩浩湯湯,流淌了多少個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但那一江澄澈的碧水之上,卻永遠地托起着一顆聖潔不朽的靈魂。

“逢時獨爲貴,歷代非無才”,你有才而不能逢時,這該是你悲劇所在。作爲一個政治家你明於治亂,志高行廉,你提倡“美政”,哀民生之多艱。作爲一代文人,你嫺於辭令,胸有大才。“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然而,頃襄王畢竟是頃襄王,歷史上的他永遠被定格爲寵奸信佞的亡國君主,終究不會如唐堯聖主,因禹舜的品行才幹,得以禪位,而你,舉賢授能,修明法度,卻成了落魄逐臣。

世人勸你隨其流而揚其波,餔其糟而啜其醨,你怎麼能夠!你豔羨“蘭芷悠悠而獨芳”,你心之所善,九死不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你一往無前的決心。然而,恰恰是這決心驅動下的直言相諫成爲你放逐的“罪魁”。自古忠良遭佞饞,你屈原又怎能例外?上官大夫的狹窄之心,子蘭、靳尚的奸惡嘴臉又怎是你屈原應付得了的?“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意何成!”是你坎坷人生的真實寫照。

屈原啊,你恨懷王聽之不聰,讒陷蔽明,你更厭惡背繩墨而追曲的世俗,方正不容,憂愁、憂思誰人懂,屈心抑志情難訴。“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你絕望了,在報國無門的悲愴中激盪着追求理想的熱情,在生不逢時的孤憤中蓄聚着突破現實的力量,在博大歷史情懷中蘊含先驅的寂寞。這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你那不朽的亮麗詩篇。一部《離騷》,寄寓着你遠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屈的鬥爭意志,訴說光輝峻潔之人格。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也之滋垢”,你不願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終於,你將自己滿腔的憂憤寄於那滾滾的汩羅,把自己託付給那一河碧水,質本潔來還潔去。屈原啊,只有你如此純潔着這個世界的不潔,透明着這個世界的不明,你懂得:立着死亡是高大的生存,跪着自下而上是低矮的死亡。

帕斯卡爾有個著名的比喻:“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纖細無助的蘆葦在悽清的夜風中瑟瑟飄搖,卻又那麼執着地獨自吟唱,多麼像一個深沉的思者,子然獨立中對世界幽幽地吹一支洞簫。或許在他的周遭沒有一個傾聽者,就像蘆葦面對的只是一片無聲的水面,但他仍然在不斷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因爲他堅信,真正的思想猶如天籟,會在無垠的時空隧道中永遠穿行。

屈原啊,你就是風中那搖曳着的一株香蘭,香飄永遠……

屈原的作文 篇2

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題記

烏雲密佈的天空下,是誰,孤獨地佇立在那汨羅江邊,久久的凝視着?是誰,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不停追尋中感慨世事艱難?是誰,在‘’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未悔‘’的豪情壯志中體悟堅韌的意志?

是你,屈原!

楚國大殿上,你也曾貴爲大夫。但因看不慣奸佞之人內外勾結,憤然拆穿他們的陰謀,也因此而遭受污衊,就連那楚懷王,你一心匡扶的楚懷王,都誤信奸佞,朝堂上下,把所有矛頭都指向了你!你卻一言不發,你對國家的忠心,蒼天可鑑,何須辯駁!你只風輕雲淡道;‘’爲國事操勞一輩子,死,亦足矣!‘’

是誰,面對着殘破的國家,悲愴萬分卻只能仰天長笑?是誰,在汨羅江邊絕望的吟唱;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是你,屈原!

秦國滅楚,你心已死。你將這一生的怨念,化作仰天長笑,化作這流芳百世的千古《離騷》。楚國滅亡,你這才華,再無用武之地。你笑,笑着天妒英才。你哭,哭這人生苦短。你問蒼天爲何如此這般?蒼天無言。汨羅江畔,污濁的江水打溼你的衣衫,遙望都城,眼前彷彿是金戈鐵馬在奔騰,是楚國百姓在呼喊……面對着滔滔江水,你義無反顧,抱石一躍!你那白的好似不然一點塵埃的身影,被浩浩江水所吞噬。你這一跳,結束了你這一生的悲哀!

只是,你可知,後認爲紀念你,立了端午。你可知,你的精神,人人敬仰。你可知,你的傳說,流芳百世!

汨羅江依舊奔騰,只是在無行吟河畔的屈原!

屈原的作文 篇3

屈原他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劇中,第一幕的時候如果沒有秦國丞相張儀和楚懷王的寵姬南後這一陰惡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許會一直長久下去。而從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這也爲第三幕的結局做下了一個鋪墊。

第二幕,朝廷的陰險與爭紛使屈原免職。從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謀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詐。一個人如果真心報效國家,在遇見危害國家利益的奸詐小人時,所用的不應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無可奈何。他沒用智謀反擊,使他們離開這個“平臺”中,而不再受此威脅。因爲即使小人一次失敗,難免不會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三幕,因爲靳尚等人的誣陷,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從這裏也看出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實也不應該這樣說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會失敗。但從這一點也可以說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姦臣關係拉擾卻不做謀害國家利益的事,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麼?

在第四幕,屈原的堅貞不屈直得感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值得讚賞。但是,這明知徒勞卻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說是做最後垂死的爭扎,但楚懷王卻並不信任他。但此時也爲楚懷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結局做鋪墊。

最後結局悲慘結束:死了嬋娟,做了逃犯。這就是屈原忠心換來的結局,無數的酸心和無奈。一個人又怎麼敵得過這滿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貪昏頭腦的君王呢?

屈原的作文 篇4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千百年來,他那堅貞不屈、忠心耿耿的愛國精神如一面旗幟高高飄揚,卻又像山一樣讓我們覺得遙不可及。上星期,我們走進了屈原祠,也走近了屈原。

走近屈原的詩,從他的詩句中,我們可以讀懂他那無限的愛國情懷,體會他所抒發的不屈的理想。《橘頌》中的“后皇有嘉樹,受命生南國”這句話體現出屈原那永遠爲國家奉獻,像橘樹一樣堅定不移的精神;《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明白了屈原那爲了追求理想堅持不懈的鬥志。

可以說,屈原有着一條悲慘的人生道路。他雖然才華橫溢,曾被楚王重用,卻因性情耿直得罪了小人而受到奸臣的陷害。他的人生中有兩次被迫流放,每次都是因小人的挑撥而讓昏庸無能的皇帝一次次將他驅逐。對於屈原來說,《天問》寫出了他對天地宇宙的不解與迷茫,更寫出了他對國家衰敗的無奈,對自己命運的疑問。

走進屈原祠,可以看見在屈原祠的大門外牆上刻有兩種花,它們是對屈原品格最完美的詮釋:一是荷花,二是梅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體現了屈原那種寧願跳進汨羅江也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品質;而梅花,就是屈原那身處黑暗的朝廷,卻冒着生命危險仍努力反抗救國的精神寫照。

走近屈原,去感受他那無盡的愛國情懷。

走近屈原,去體會他那無盡的悲傷。

走近屈原,去讀懂他那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

屈原雖已經離開我們兩千多年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質卻留在了我們的心中,雖然在許多人眼裏,他的死的理由很無聊甚至很可笑,但只要真正讀懂他的心靈,就會被他那偉大的人格和高貴的靈魂所折服。

讓我們真正地去走近屈原,讀懂屈原。

屈原的作文 篇5

我懷着敬仰之情去訪問一位我國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當我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跳魚兒噴泉,幾條噴泉如同離弦的箭向上衝去,噴泉時而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時而像漂亮的補花在夜空中綻放,時而像翻騰的海浪此起彼伏的;在道路兩旁五顏六色到處是秋天的氣息,有黃色的銀杏葉,有金色的柑桔,美不勝收。

走到一個廣場中,廣場對面是三面牌樓,上面刻着“屈原祠”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郭沫若先生寫的,在頭頂上“光爭日月”四個大字讓我感受到了屈原的偉大,順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到另一個側店前,只見一尊青銅像注入我眼中,走近一看只見屈原頭戴峨冠,身帶長鋏,頭微低,眉宇緊鎖,好像在思考些什麼呢?它邁動右腳,擡起左手,兩袖生風,飄逸的長袍盡展他他大夫的風采。身體前傾,頷首思索着。我擡頭望着他那滿目蒼桑的面容,緊皺的額頭好像思索着“楚國哪日可以富強。”

我做爲宜昌人對屈原瞭解不是很深,可是我從他的詩詞中讓我感受了屈原的愛國愛民的滿腔激情和孤忠高潔的美好的品質,可是看一看屈原,在低頭看一看自己和屈原有多麼大的區別。

記得在我的學習之旅中,我們遇到過許許多多的磨難、困難,可我卻一次又一次的被攔路虎給壓倒,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沒考好,我非常的沮喪,認爲我自己永遠都考不好,我躲在被子裏偷偷的抽泣,沒有一絲信心,我認爲自己以後再也考不好,每次都會考不及格,我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困難面前打退堂鼓,爬也爬不起來。

今天我深層的瞭解了屈原,他的精神鼓舞了我要不在困難面前低頭,要勇敢的向前衝。

屈原的作文 篇6

“屈原”我崇拜你。你一生竟作了這麼多令人讚歎的文章,你的忠心令我敬佩。我想穿到你的時代,看看你爲什麼會投汩羅江自盡。

終於有一天,我們村裏出現一個大黑洞。把我吸了進去,當時我被嚇暈了。等醒來的時候,我看見一大堆人在看着我。我問了一個人“這裏是哪裏?”他說這裏是楚國,這位是我們的屈原大夫。說了一會話,人們就散了。我心裏想這不是上天給我的機會嗎?於是我開始跟蹤“屈原”。發現他爲人正直,頭腦非常聰明。突然有一天,皇上讓他編寫國家法令。可他還沒寫完,就有許多人嫉妒他。有一天一名大夫覺得皇上太重用屈原了,於是就去搶屈原編寫的法令,屈原不給。他就去楚王那裏告狀說:“皇上,您不是讓屈原編寫法令嗎?今天我走過屈原門前,聽見屈原在屋裏說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寫出這麼明智的法令了。”楚王聽完後,大怒,決定以後不再相信屈原了。從此以後,楚王對他的態度越來越冷漠了。事後屈原聽到此事,很傷心。因此寫出了《橘頌》,最後因小人陷害依次寫出了《受誣》《招魂》《被囚》《雷電頌》四篇文章。被小人誣陷逐出國以後,還懷着一顆愛國之心。在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他也無力迴天。他披頭散髮來到汩羅江邊,有一個漁翁看見他的樣子。問他:“你怎麼了?”他說“這個世上就我一個乾淨的人。”漁翁說“那你爲什麼不跟着同流合污呢?”他說“這樣活着有什麼意思?”說完後他就投江自盡。之後,人們爲了不讓他的屍體被魚吃掉。每年5月2日都往汩羅江裏丟糉子餵魚,從此有了端午節。

屈原的精神是純潔的,他有一顆效忠的心。生是一個天才,死了是個鬼才,被人悼念。

屈原的作文 篇7

我是一個漁夫,在汨羅江畔打魚的漁夫。

一中年男子身着白衣,披頭散髮。口中唸唸有詞,在江岸上獨自徘徊。我正要上前一問究竟,卻聽他長嘆一聲,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立即頓悟,這不就是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嗎?我連忙走近,問道:“你不是三閭大夫嗎?又如何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他嘆了口氣,說:“我被放逐了。”又頓了頓,“我本是忠心爲國,勸誡楚王不要相信秦國的陰謀,可他寧願相信鄭袖等一干人的挑唆,也不願聽我一句諫言。”再這樣下去,楚國遲早

要滅亡啊!爲什麼世人的眼睛,統統被污濁的泥藻所迷亂?又是爲什麼,我總是撥不開他們眼中的污濁?難道上天賜予我一雙洞察世界的眼睛,是註定讓我痛苦嗎?正所謂“世人皆濁,唯我獨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

我聽了,心中一陣酸楚,忠心耿耿爲國效力,竟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於是,我寬慰道:“既然世上的人都那麼渾濁,你何不把水中的污泥攪動攪動,讓它渾濁不清呢?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你們不妨飲些薄酒,使自己半醉半醒呢?”

屈原苦笑着說:“我乃一代忠臣,如何做得到這些,又如何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祖國滅亡?你可知道,這樣並不是自保,倘若我低頭了,秦國必定滅楚,當亡國民,不比現在更悲慘?剛洗頭了的人,在戴帽子前,必要彈去上面的塵埃;剛洗了澡的人,也會找一套乾淨的衣服換上。可見人們都不願弄髒潔淨的身體,更何況是一顆忠誠的心啊?我寧可跳入江流,葬身魚腹,也不願把我清白的人格被世俗所污染!

說完,屈原毅然決然地走向了汨羅江,我沒有阻攔他,我知道,他是在走向他心中聖地,一個清澈的世界,沒有污穢,沒有讒言,屬於他自己。因爲,他的嘴角帶着一縷微笑……

屈原的作文 篇8

屈原,你聽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終身奉行,爲了這些人格的尊嚴,你不惜縱然一躍,投身汨羅江,上天把富有詩性的河流給了你,也把楚國國民的衆人之心留給了你。是什麼讓你不屈使節放棄生命,是什麼?噢,我懂了,那是尊嚴,生命的尊嚴,對上官百姓的尊嚴。你將臣心喻爲指南針,不知南邊不罷休,這是你終身奉行的吧!可這又是什麼?是忠誠的心。啊,是的,因爲你的尊嚴與忠臣的心。感動了上蒼,感動了楚國國民,也感動了我。雖被流放,依然執着,那被石頭所壓的身軀啊,是一種精神,一種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時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時的我,僅僅只是惋惜於他的投江逝去;現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質——尊嚴,爲了尊嚴逝去,這是壯舉,在於日本人的抗戰中也有人爲尊嚴逝去,屈原,他不愧爲民族英雄,每一分尊嚴都因爲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時常思考,當時,是否有其他方法來保全性命與尊嚴,但我沒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詮釋了這尊嚴。他——是第一個讓我恍悟尊嚴是什麼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爲了個人的小尊嚴而不低頭,爲了自己的尊嚴,我也可能會與別人爭辯。尊嚴,到底是什麼?我的理解是:尊嚴是在正義面前的不低頭,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風雨當中的執着。

屈原,你那深層的精神,不知是我還不夠成熟,還是沒有思考透徹,我還沒有完全懂得,或許當我正確理解時,我會再次感嘆與你的那種精神。

你讓我明白了尊嚴是什麼,怎麼維護尊嚴,我很感激你。不愧爲中華英雄,你用生命詮釋了完美的尊嚴,用執着完成了艱苦的使命,用信念鑄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屈原的作文 篇9

2000多年前的悲憤,2000多前的憂鬱。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陰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襤褸,失望至極。走上了汨羅江邊,你仰望火紅的太陽,是否憂傷?是否願天帝不公?是否羨慕太陽能發出奪目的亮光,而自身卻遭誹謗、排擠?

你多麼想力挽狂瀾,拯救國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觀念使你屢屢受挫。國家漸漸衰敗,而你卻只能看着它內憂外患,不能拯救於它。這般無奈與憂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誰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的執着,你的不屈不撓是多麼可貴,可到最後你還是得淪落到悲憤投江自盡的場面。你離真理是那麼近在咫尺,卻又只能觀望而觸摸不到它,這般無可奈何,使你感嘆: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不僅是你,連我這個後來人也不禁感慨萬分。我多麼想幫助你,卻又只能認命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現實。或許世間不獨有你的百般無奈。

你的一句句詩不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異常,也使今天的我們感觸萬分。你並沒有被世人所遺忘,你的抗爭,你的捍衛,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們應該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不錯的,正因爲你,使得我們華夏兒女在抵抗外敵時和你一樣不屈不撓,一心只想着國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此,或許你會感到幾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今年端午雖已過去了許久,但我怎能忘記屈原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

屈原的作文 篇10

此日端午,此夜念屈原。

屈原,那個浪漫主義時代的仙人,那個愛國狼煙中的烽火。

他曾幾度佇立於汨羅江,望江河滾滾,奔向東南。多少塵世紛紛擾擾,多少歲月蹉蹉跎跎。國家墮落,風火連綿,佇立江前,白髮搔更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離騷》歲月,由他撐起國家軀殼。他創造了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浪漫主義抒情詩,顯示出了他獨一無二的政治才能。戰爭無情,摧殘無數家庭,奪走無數壯年生命。屈原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憎惡這黑暗的社會。他以自己的文采抒發着對國家的熱愛與激情,但卻總是以誤解失敗告終。

他有些無奈,甚至無望。即使自己付出再多,留下的也只是一片亡國的廢墟與哀嘆。他奮力抨擊着這個黑暗的社會,像破繭之蛾渴望衝破這千絲萬縷的地獄,飛向光明的彼岸。可惜,一切太過黑暗,他衝亂了方向,陷入更深的地獄。

他在囚禁中怒吼,掙扎着,想要擊碎這狼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前方的路還很長,他說。他使出渾身解數,不屈不饒地開闢這荒涼的一切。可惜,他的愛國之心瞬間被吞噬,換來的是血淋淋的痛苦。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他站立於汨羅江前,望眼前一切,痛入心扉。爲何天下濁心,無人與我同志?這是我們的國家呀,這是那麼多年活下來的理由。國家亡也,痛心疾首。他有些嘲於漁夫,但又只能無可奈何。昏庸的是心,那我也就無法挽回什麼了。他滿目悵然地望着眼前的一切,陷入的不僅是沉思。

衣襟飄飄,隨哀嘆墜入水中。

留下了,如他的悲嘆般的《離騷》。

……

今又端午,但念屈原縈繞於心間。

屈原的作文 篇11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汩羅江畔。我是一個在汩羅江畔以打魚爲生的漁夫。一天,我看到一箇中年男子穿着白衣,披頭散髮。空中唸唸有詞,在江岸上獨自徘徊,我正要上前一問究竟,卻聽他長嘆一聲,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我立即頓悟,這不就是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嗎?

我連忙走近,問道:“你不是三閭大夫嗎?今日怎的落得如此這般田地?”

他嘆了口氣,說:"我本是忠心爲國,勸誡楚王不要相信秦國的陰謀,可他寧願相信鄭袖等一干人的挑唆,也不願聽我一句諫言。再這樣下去,楚國遲早要滅亡啊!爲什麼世人的眼睛,統統都是被污濁的泥藻所迷亂了呢?又是爲什麼,我總是撥不開他們眼中的污濁?難道上天賜予我一雙洞察世界的眼睛,是註定讓我痛苦嗎?正所謂,‘世人皆濁,唯我獨清,世人皆醉,唯我獨醒。’”

我聽了,心中一陣酸楚,他忠心耿耿爲國效力,竟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

於是,我寬慰道:“既然世人都那麼渾濁,你爲何不把水中的污泥攪動攪動,讓它渾濁不清呢?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你不妨飲些薄酒,使自己也半醉半醒呢?”

屈原笑着說:“我乃一代忠臣,如何能做到這些,又如何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國家滅亡?你可知道,這樣並不是自保,倘若我低頭了,秦必滅楚,當亡國民,不能比現在更悲慘?我寧可漂泊於江河,葬身魚腹,也不願我清白的人格被世俗所污染!”

說完屈原毅然決然地走向了汨羅江,我沒有阻攔他,我知道,他是走向他心中的聖地,一個清澈的世界,沒有污染,沒有讒言,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在他跳下江的最後一刻,我看到了他嘴角的那一絲微笑……(指導老師:王淑娟)

屈原的作文 篇12

愛國的人是在太多了:岳飛、于謙、董存瑞、劉胡蘭、錢學森、焦裕祿……我也非常敬佩那些爲國捐軀的英雄,但當我看到《屈原投江》這篇文章,對屈原的愛國精神,我已經不能用“敬佩”兩個字來形容。

屈原一生才華橫溢,志向高遠,但卻飽受賢不爲重的屈辱與痛苦。屈原,一個偉大的愛國者,一個名垂青史的愛國者,值得我們讚美。

屈原,我們讚美你!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朝廷,一心幫助楚懷王安定江山,擴建土地,從來都沒有想到回報。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

屈原,我們讚美你!你雖然受到奸臣的迫害,已經遠離朝廷,國家的安危似乎已經和你這個身無一官半職的老百姓沒有關係了。可是,你依然那麼關心國家的安危,還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無法割斷。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

屈原,我們讚美你!當你的朋友們,你的姐姐都一一勸阻你不要悲傷,不要痛苦,反正江山社稷已和你毫無關係時,都以爲你會放棄你的夢想,像平常老百姓那樣活得沒有煩惱,活得瀟瀟灑灑。可是你沒有,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沒有這樣做。你是我們心中永遠的驕傲。

屈原,我們讚美你!可當我們看到你因爲知道國家將被毀滅的消息後,跳到汩羅江自殺的時候,又爲你感到惋惜,一個偉大的人物已離開了我們。

屈原,你雖已死,但是你的靈魂,在汩羅江中跋涉。兩千多年的江水,還在敘述你的赤誠,你的風骨活在糉子和艾葉的清香裏。

屈原——你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屈原,我們讚美你!

屈原的作文 篇13

站在大江之畔,記憶順着汨羅江,流過春秋,越過戰國,滾滾逝水亦如生命之流,勾勒出一個悲愴的身影……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歷史總是這樣的沉重,它承載着古往今來的沉澱,讓後人鑑照輪迴不斷的人生。在那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年代,它執着的那個風雨飄搖的王朝盡最後一份力,用蒼老的身軀築起一個神聖的祭壇,讓生命在獻身的高貴中不朽。那濁世中縱身一躍的悲壯和膽識,用一個很現代化的詞來形容,除了一個“酷”字,我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語言。

當秦攻破郢都的那一刻,他的悲憤至極,在嘆息中,在號哭中,在悲痛中,雖揹負太多的無奈與辛酸,但卻做真正的自我,用鮮血與生命表達他對祖國的忠貞與高潔的品行,朵朵落紅如破碎的心扉,奏不盡一曲《離騷》,一江水流,試問躲在汩羅江深處能否把滿江看透?江水長流,欲抽刀斷水,可惜斬不斷的情長;月色悽美,映照着他久久不肯皈依的靈魂。哪裏是他的表白?哪裏是他的孤寂?哪裏是他鐘情的夢?他揮一揮衣袖,把一腔抱負揉碎在蒼桑中。呼嘯的風聲,是低低的泣。那個在波浪中翻滾的靈魂,我想由衷的對你嘆:“你真酷”

面對鋪滿層層石碩的崎嶇山路,握着已被雨打日曬的滿目創痍的雨傘,多少人能做到屈原般的灑脫和堅貞?生命猶如瓦縫間的蒿草,峭巖邊的孤鬆,蚌殼間的珠粒,天空中的流星,在磨礪中沉澱,在逆境中昇華,讓生命蛻變浮華,變的純粹而厚重,

在跌宕多年的命運的洗禮下,朋友,多麼希望在將來的將來,你可以對自己這段洋洋灑灑的人生自豪的豎起大拇指“真酷!”

屈原的作文 篇14

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如石砥,顏如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題記

你從丹陽,迎風而來,殊不知,此生,註定不凡,屈原二字,將天下皆知。

爲振楚之大業,你瀝盡心血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可哪怕是你這樣有謀有略的才子,也終敗於張儀。

你欲聯齊抗秦,他偏僵化齊楚關係,入了楚獄,他也憑那不爛之舌出逃,偏那懷王,這般糊塗,愚而不自知。

你說,生爲楚國人,死爲楚國鬼,一片真心全付了楚王,無時無刻不在爲出國操勞,若無你,楚國怎有那繁榮昌盛之景?可衆人皆醉,唯你獨醒。早看破這世事,早明白誰是誰非,也勸不動這些尚未清醒的人。只能眼睜睜看着楚國一步一步走向毀滅。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那些唯利是圖,空有花言巧語的小人,受那張儀好處,讓那懷王漸而疏遠你。於是,你的後半生,是無窮無盡的流放,你的宏大志向,你的報國赤心,你的強楚大計,全都只能咽在肚裏。那些小人定不理解,你,這是何苦呢?無需解釋,你只莞爾,留下一個寂寥的背影,向南走去。

你悲憤愁苦,卻又無能爲力,也正因如此,你寫下了譽滿天下的千古名篇《離騷》。你終是來了汨羅江,那時,你已年過花甲,你含苦投江,沉睡江底。

屈原啊,汨羅江最美的那朵青蓮,是你不散的靈魂嗎?人們在端午的真誠懷念,你能否感知?你肉體雖散,但精神永駐我們心間。現在的中國,政治清平,百姓幸福,繁榮昌盛,雖有敵國外患,卻絲毫不懼,中國早已醒來,無數的人站起身,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向正道走去,不知九泉之下的你,是否感到欣慰?

屈原啊,屈原……

屈原的作文 篇15

在兩千多回箬香沉積的過程中,屈原已成了國人心中不可動搖的民族英雄、愛國之神。每讀那浸透憂憤的曠世長詩《離騷》,總是爲之驚歎震撼,同時也爲屈原的悲劇扼腕動容。汨羅江啊汨羅江,你怎麼能去誘惑、去接納屈原呢!不,不能讓無辜的汨羅江蒙受屈原之死的罪責。

屈原之死,死於小人作梗、忠而被謗。自古英才遭嫉妒。屈原博學多才、忠於職守,深諳治國之道、精通外交辭令,無論在朝內輔助議政、撰寫法令,還是對外應酬諸侯、接待貴賓,都是出類拔萃的,因此受到楚懷王的信任,曾任重臣“左徒”。但慼慼小人在暗地裏用卑鄙手法與之爭寵,不斷的讒毀和誣陷,終於使兩代楚王不是怒而疏遠之,就是怒而放逐之。致使高潔無邪不與齷齪之輩同流合污的屈原情緒蕭索、心境淒涼……

屈原之死,死於信而見疑、報國無門。屈原注重自我濡養,堅持高尚氣節,忠於君王,一心報國。但楚懷王、楚襄王不辨是非、聽信讒言,排斥賢良而重用奸佞,導致楚國外交失義、軍事失敗、懷王亡於秦地、江山岌岌可危。視祖國興衰榮辱爲己任、爲生命,空有一腔熱血、滿腹經綸卻不能有所作爲的屈原,不堪忍受被懷疑疏遠的屈辱,不堪目睹國破山河碎的慘壯,再也無法在政治黑暗中偷生,只能選擇“殺身成仁”的自由光明。這決不是凡夫俗子的淺薄輕生,而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之舉!

汨羅江用悲慟的濤聲和風聲記錄了屈原最後的呼喊:舉世渾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我決不隨波逐流;政權高尚純潔的我,寧可葬身魚腹,也不能蒙受污染!這,就是屈原用生命點燃、照耀中華子孫行走正道的沖天火把。

屈原的作文 篇16

千百年來,人們因爲屈原的才學,愛國精神,才每逢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方法來紀念他。而我,覺得他並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我永遠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同時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

屈原的作文 篇17

伴隨着歷史的輪迴,許多事物都被歲月消耗殆盡,而被篩選下來的不朽之物,則是人類的精華和結晶。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歷史,去撿拾遺失的美好。我們小步在汨羅江邊,沉浸在屈原“衆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的哀號裏,“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誓言裏,和着波浪的翻騰,望着混濁的江濤隨風而去,不禁低吟:“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面對小人的挑撥離間,衆臣不名辯是非,屈原帶着憤恨與無奈被流放邊境,倡導國家團結的壯志未酬,爲君主效力的願望未圓,誰也無法理解忠臣的赤誠之心。就這樣,在那個陰雨朦朦的日子,帶着極度憤慨的心理,屈原終於遠離了世俗,遠離這個充滿污穢的世界!

的確,他本可以享受鶯歌燕舞,但保衛國家的責任心讓他努力力挽狂瀾;他本可以與君主一樣沉浸在歡樂之中,但楚國的弱勢讓他憂心忡忡,終於,他絕望了,將生命斷送在大海里……

廣博的大海包容了屈原,洗清了他所容忍的屈辱。他曾經的宣言:“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尋回了他的清白,他的壯語:“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將剛正不阿詮釋;他自謙:“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爲常。”體現了自我完善。他那鏗鏘有力的話語,堅定不屈的意志,將愛國精神推向了高潮。當我們在五月初五感受當年的意境時,願我們的誠心能贖回秦王的罪過!願喧鬧的場面能將屈原的靈魂喚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屈原迸射出的強烈愛國之情,體會他的遠大抱負!

屈原的作文 篇1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划龍舟比賽。聽老師介紹,這個傳說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纔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糉子,它們以爲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糉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糉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

屈原說:“送糉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爲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堅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我們需要弘揚的。我們要讓屈原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屈原的作文 篇19

再過二天就是端午節,不知怎的,昨夜的月亮特別明亮,星星閃爍着亮光,浩瀚的天空,格外的璀璨。我們家自己包的糉子,散發出蘆葉的清香。我被這濃濃的香氣,帶進了甜蜜的夢鄉。我在夢鄉里到處遊蕩,不知不覺來到了汩羅江上。我突然看到一位老者,身材十分的偉岸,那隆起的額頭,刻着歲月留下的紋斑。他穿着一件長衫,手指前方,眼裏充滿犀利的目光,向着長空發出一聲聲悲憤的吶喊!

我凝目仰望,啊!那是屈原,那是二千多年前的屈原,站成了一尊不朽的雕像。我看見你的面像,充滿着孤傲、悲憤和迷茫。你生命被放逐,思想在流亡,而你卻沒有放棄報效祖國的浪漫理想。你《離騷》,誰理採;你《問天》,天不語;你《卜居》,居無着;你《招魂》,魂不還。最終,你懷着壯志未酬的痛苦,懷着無國可報的忠憤,讓汩羅江的胸懷,接納了你的英雄壯舉!從此,汩羅江的江水洶涌澎湃,屈原的忠魂光芒萬丈!

我從睡夢中醒來,屈原的身影隱約還在。屈原呀,你不再憂愁,你不再悲傷!三楚的後人,早已把你的遺志承載。經過多少人的奮鬥努力,經過多少年的改朝換代,你爲之獻身的祖國,現在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今天的祖國,不再受人欺凌,不再被人蠶食,它是一隻睡醒的雄獅,雄冠在世界的東方;它是一條騰飛的巨龍,遨翔在寰球的上空!現在的中國,已經達到了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的初步目標,正在朝着民族復興、實現偉大夢想的目標而奮鬥。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你那憂國憂民、盡忠報國的英雄壯舉,是華夏兒女寶貴的精神食糧!爲了發揚光大你的民族精神,華夏的子孫爲你設立了一個節,這個節日叫端午節!你的靈魂不死,你的精神永在,你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你是人們心中一尊不朽的塑像!

屈原的作文 篇20

在中華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這是我國曆史上罕見的紀念中國歷史文化名人的傳統節日。每當端午節,拿着綠油油的艾蒿、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就會想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從小就尊敬屈原。聽媽媽講過:戰國末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人民被奴役,心如刀絞,悲憤已極。五月初五,屈原寫下絕筆詩《懷沙》,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愛國主義的悲壯詩篇。傳說屈原逝世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民們划着小船在江上航行,尋找着屈原的遺體;村民們把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鱉蝦蟹吃飽,不去傷害屈原;老醫師把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以藥暈倒蛟龍水獸,無法傷害屈原。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從小就喜歡吃糉子。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準備好糉葉、江米、大棗……開始包糉子了,我自告奮勇給媽媽幫忙。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把一片糉葉攤開,圍成一個漏斗似的三角形,拿一個大棗放在底部,再抓一把江米放進去,然後把一端的糉葉折過來蓋上,最後繫上線繩。可是,我剛學包糉子,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第一次,線繩沒繫緊,散了;第二次,葉子沒包住,漏了;第三次,終於包好了!我把包好的糉子一個一個輕輕地放進鍋裏,別提多開心了。“咕嘟咕嘟”,開鍋了,滿鍋的熱氣,滿屋的糉香,我滿心的歡喜。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端午節,歷史悠久,是我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端午時,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走近屈原……

屈原的作文 篇21

我去過很多地方,唯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屈原祠,一個用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的地方。

屈原祠外的南門口,就會看到從山上飛瀉而下的瀑布。瀑布前面是一個大廣場。廣場上有吃美食的,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十分熱鬧。走進屈原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鯉魚噴泉,雖然是用石頭做成的魚兒,但是水從它們口中協調有序地一躍而起,使它們有了生命力。

往前走,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彷彿在向我們招手,來歡迎我們的到來,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心愛的花朵兒。腳下的鵝卵石也不甘示弱,爲我們鋪起一條條五彩的道路。不一會就到了“巨石陣”,這些石頭形狀怪異,有的躺着曬太陽,有的站立着看守樹木,神奇極了!

接着往前走,會看見好大一個廣場,那裏有許多人在打鬧,玩耍。廣場前面是滔滔江水,廣場後面就是屈原祠山門,哇!好高啊!我仰望着門上的四個大字--日月爭光。沿着石梯走上去,走進祠堂裏,裏面的閣樓古色古香。最讓我難忘的是有着屈原雕像的那個閣樓,只見屈原堅定地站在那裏,他的眼睛俯視着遠方,手持寶劍,好像時刻準備着爲國家而站鬥。

從石梯上下來,一路向前。有一個大池塘,池塘裏面有許多金魚,黑魚等……個個婀娜多姿,在水中快樂嬉戲。池塘旁邊有許多雕像,有人,有馬,還有馬車,動作奇特,引人注意。

再往前走,會看見一個吊橋。可以從旁邊的小路走上去,你會看到右邊欄杆處有幾個望眼鏡。從望眼鏡裏可以看到整個三峽大壩,風景盡收眼底。玩累了,就可以到吊橋上吹吹風,聞聞花香,心情好極了!

總之,屈原祠的景色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完,有時間一定要去欣賞吧!

屈原的作文 篇22

從秭歸的樂平裏啓程,打汨羅江畔那塊屈原石旁經過,以詩情傳昭忠骨,用放逐天涯的腳步丈量屈原坎坷的一生。

戰國風雲,羣雄並立,大爭之世,你搶我奪,弱肉強食,合縱連橫,兼併覆滅,屈子何其有幸,生於強國大楚,而他,又何其不幸,雖受懷王一時重用,卻又難逃奸人讒言。

懷王不聽其勸,自恃強大,執意前往秦國,殊不知楚國的外強中乾,已被看得一清二楚。懷王被扣押,秦國趁亂,攻入郢都。滿城內,昔日繁華,煙消雲散,國破家亡,悲愴哀痛,屈子佇立汨羅江邊,心如死灰,連發九問,問天問地問鬼神。威王時的鼎盛、少司命的庇佑、將士大臣的捨生忘死,前朝舊事早已岑寂,而今,楚國已亡,樓起樓塌,只在一瞬。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日光流瀉在汨羅江畔,耀眼若星,安能以我察察之身,受物之汶汶。淙淙流水邊,是否是他逐流的身影,亙古於青天大地;舊日宮牆下,是否是他諍諍諫言、拳拳忠心,燃燒了楚國的河山?屈原的歲月裏,沒有春秋冬夏,只有一片心繫天下,效忠君主的赤誠之心。

凝望江水,他抱石而沉,彰顯了浩然千古的忠魂。

這是屈原的故事,亦是五月初五那日背後的血色浪漫。

魂兮歸來,屈子,你可知你爲國盡忠、與國共存亡的堅定意志已流傳了千古,成爲了整個中華民族前進路上的動力?

魂兮歸來,屈子,你也許不願看到虎狼之秦贏得天下,但你的心裏一定希望天下蒼生安寧生活。繁榮與衰敗本就交替更迭。而今盛世盛景,你的名字在泛黃史書上益發偉大。

屈原的作文 篇23

今天,我們坐車去屈原祠春遊,那裏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是個美麗的地方。我們坐在車上,看着窗外金燦燦的油菜花海,真是美極了!

經過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屈原祠。進了大門,往右邊看,是魚形的水柱,水柱時而長,時而短,時而粗,時而細。往裏走,有靠着水壩的林蔭小道,那裏綠樹成蔭,綠草如茵,還有些星星點點的小花。往左邊看,是幾個精緻的亭子,還時不時傳來宛轉悠揚的笛聲和清澈嘹亮的喇叭聲。

又走一段,我們來到了氣勢磅礴的主建築跟前。白的牆,紅的瓦,梅花和荷花鑲嵌兩旁。這些亭臺樓閣重重疊疊,若隱若現,一層疊着一層,排列得十分整齊。

走進這些閣樓,閣樓上的花紋雕刻精美,有模有樣。閣樓裏飄着悠久文化的氣息,古色古香的大樓裏保存了從戰國時期到現代的文物古蹟。導遊慢慢地講解着屈原的故事,我的手摸着凹凸不平的石頭,似乎每一個字,都有着悠遠的歷史。

走出主建築,我們又來到一條林蔭小道。這裏花香濃郁,每一朵玉蘭花都散發出迷人的香氣,讓人陶醉。玉蘭花瓣落到柔軟的草坪上,每個人都撿了一片,閉上眼睛,放在鼻子上聞。

我們又走進一個標有“皮影戲”的大樓。繪畫精緻的皮影上,變化着各種動作,栩栩如生。

看完皮影戲,我們接着往前走,一個大樓裏飄來苗族大嫂響亮的歌聲和多門樂器的演奏聲,像一個個音符飄進我們的心田,灌溉着我們。

聽完演奏,玩了一天的我們躺在車上呼呼大睡。

屈原祠一日遊到此結束,我們玩得很開心!真懷念那些風土人情啊!

屈原的作文 篇24

踏清江之水,看那江山如此多嬌。湖北,昔日之楚地,今日之教育大省,它已經變太多、太多。

——題記

吾乃屈原,曾經的我對這片土地懷着太多眷戀,可那個楚國,那個楚王卻使我的夢想一次又一次地被無情地破滅。終於,我知道那個想讓楚國復興的`夢不可能再實現了,悲憤的我投進了汩羅江。

不知是什麼呼喚了我,千年之後,我甦醒了過來。是這片我曾經眷戀的土地在呼喚我嗎醒來?如果是的話,我也想看看它到底現在成了什麼樣。

走到大街上,我異樣的服裝顯得格格不入,聽到旁邊的人都在議論我:“這人是在玩cosplay嗎?”“這年頭還穿那麼老的服裝。拍電視劇的吧!”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我感到他們對我並沒有惡意。看着路旁的高樓大廈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心中卻充滿了欣慰,腳下不免加快了步伐。

感到累了,便找了破廟睡了起來,一覺到天明。

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已不在破廟裏,而是躺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這裏車來人往,車水馬龍、人聲嘈雜,看得我眼花繚亂,只見頭頂上的一塊木牌上寫着三個字“武漢市”。武漢市?我心中一驚,這一定是楚國的新都城吧。我來到長江一隅,望着長江的豪氣萬丈,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移步,我來到了黃鶴樓,登上最高一層,眺望全城,感受着武漢市的雄偉、美麗。閉上眼,彷彿這裏只是只有我一人,想到如今這裏的繁華,我開心地笑了。那個我昔日的夢想終於圓滿完成了。想到這裏,我不禁得更加狂放、爽朗,更加滿足。

再睜開眼,我又回到了汩羅江。我想,這一次,再也沒有遺憾了,我終於可以永遠地、滿足地睡下去了。

我再次像千年以前那樣向汩羅江中走去,不過這次不同的是,我的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滿足感。

屈原的作文 篇25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作爲法定假日,是一個劃時代的文化大事,是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從民間意志的維繫與傳承,到國家意志的規定和推動,端午節,作爲一個具體的文化符號,折射出傳統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逶迤足跡。我們可以畫影圖形,去追溯歷史,也可以望梅止渴[注: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去神思未來,但如果缺少當下的反思,不能從現實角度對端午節進行人文反思,那麼,一個傳統節日將又會淪爲消費主義行爲,會像中秋節一樣,成爲公關社交的節日,遠離了文化的本質。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個現實的知識分子,和一個節日意義,互相勾連比附,這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都是非常少見的。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知識分子,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注: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我們對屈原的評價和認可,到了怎樣一個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糉子、賽龍舟的時候,我們想起屈原了嗎?

端午節,如果離開了對“屈原”這位人文知識分子模範的思念與文化認同,就失去了端午節文化“失範扶正”的根基,如果傳統節日的復興,不能推動人文學科的復興,那麼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溫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屈原的作文 篇26

屈原,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膽地提出了那麼多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對待事情只有,沒有任何的崛起,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下來,他沒有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他的放棄懦怯。

屈原的作文 篇27

三峽大壩這舉世聞名的水利樞紐工程,大大推進了中華民族的強國理想。時至今日,三峽蓄水整整三年了,百萬移民都已搬遷走了。回首移民歷程,從走出故土,重建家園到奔向新生活,一幅幅動人的畫卷中升騰出厚重而又瑰麗的三峽移民精神,無時無刻不在震撼着我的心靈。

“一步三回頭,告別故鄉”彰顯移民“舍小家爲大家”的愛國情懷

三峽工程寄託着中華民族的強國理想,1992年4月,全過人大通過了三峽工程的決議。這意味着我省`重慶市和21個區縣的百萬移民將親手拆掉祖輩修建的房屋,親手毀掉一代一代賴以生存的田園……

儘管含着熱淚,後靠移民還是離開肥沃的故土,把新家建在脊薄的山樑上,儘管一步三回頭,但外遷移名還是帶着家鄉的泥土和對親人的思念,奔赴當陽枝江等地建設家園。

處處涌出移民創業精神

移民們一錘錘拆去舊家,又用那勤勞的雙手建起新家。如今飛船而下,只見庫區兩岸幢幢新樓拔地而起,座座橋樑跨江而過,條條大路八達,柑橘產業帶,名優水果產業帶等羅羅棋佈。

“寧可苦自己,決不負移民”書寫移民幹部的精神

我常常被這樣的場景而打溼眼睛:我縣移民百姓遷祖墳時,幹部給移民當孝子;幹部幫助移民百姓擡石頭;移民百姓外遷時,幹部們扶老攜幼,依依相送。

這就是一名基層幹部所具備的精神。他們爲了移民百姓,卻使自己受着平常人不能承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

屈原那偉大的精神在我們後人的身上得到了發揚和禮讚,使屈原精神永垂不朽。

屈原的作文 篇28

“寧溘死以流亡兮”,爲何?

哺吮了五十七年人間煙火,卻落得靈魂離體,爲何?

造就了《離騷》,《楚辭》,應精忠報國,最終卻落得義憤投江的宿命,爲何?

何謂官場?正面試懷才報國的地方,背面則是常年的封建與黑暗。在這悽風苦雨間,你往精忠報國,又望潔身自好。這永遠,只是一個偉大的夢。當夢醒時,就會發現何謂炎涼世態。曾經一時無兩的才能以及的孤潔傲岸換來的則是萬劫不復。

不公平?在被封鎖的年代,即便如何呼喊,痛哭,公平也是可望不可及。於是,一場悲劇就上演了。

罷黜,讓你對浮世的繁華絕望,放棄了自己的理想,甚至生命。

你顫抖着,即使現在是和熙的五月,卻找不到一絲溫暖。看到四下烽煙俱淨,你在思索着什麼?還擁有那在風、雨、雷、電、雲、月以及鳳凰和龍的陪伴下,在天空馳騁,上天下地追求理想的壯志凌雲嗎?

已經沒有了,也許已經感覺到你自己的一生,應該完結了。大半生淪落至此,你還堅信洶涌的黑暗不能磨滅光明嗎?

眼前就是千丈的汨羅江,水波不興,游魚浮萍,莫不是你所向往的寧靜?事以至此已經再沒有什麼可以牽絆你的了。衣服,留在岸上吧,它不過是在人間的煩瑣。縱身下跳吧!汨羅之水甚涼,但可知其也會爲你沸騰。

就徘徊於江水中吧,找一個方向,找到所夢寐的雲霞,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極樂。害怕下沉?沉下去的,是肉體,但得到昇華的,是靈魂。

於是者,在江中沉浸,浸出苦澀的浪漫,編制了一個瑰麗的浪漫主義藝術傳奇。讓這個人間的五月披盡了風腥與哀憾,只因汨羅江將你埋葬。

離開吧!徑步地走向極樂,帶着還沒有實現的夢離開吧!

你已經成爲傳奇!

屈原的作文 篇29

一年一度地端午節快到了,家裏開始置辦節料。媽媽買了許許多多的艾葉,準備包糉子。我和弟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只見媽媽把艾葉折成漏斗的形狀,用勺子把餡兒放進漏斗裏,用一葉艾葉把囗包住,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起糉子,果然又容易又好看。

到了端午節那天的早上,我們一家人早早地起牀,一起圍着桌子吃糉子。弟弟嬉皮笑臉地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爸爸說:“因爲人們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爲了?讓他的屍體被吃了,所以人們把米飯裝進竹筒裏扔下江,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而且端午節還有佩香囊的習俗。”聽了爸爸的話,我和弟弟受益匪淺。

吃完了,我們全家人打開電視,看起了賽龍舟。大家津津有味、聚精會神地看着開幕儀式。來到現場看賽龍舟的人絡繹不絕,會場上人山人海。賽龍舟活動開始了,一艘艘龍舟上,龍的眼睛雕刻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坐在龍舟上的人穿着一樣的衣服,頭上繫着一條綵帶,像一羣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吸引着人們的眼球,大傢伙都目不轉睛。只聽裁判一聲令下,領頭的人擂起大鼓,後面的人划着船漿,大家都你追我趕,不分上下。只見啦啦隊在一旁加油,場上聲勢浩大。最後,3號龍舟以絕對地優勢贏得本次比賽。3號龍舟的人領了獎勵,高興地走下臺,市民們用熱烈地掌聲結束了本次比賽。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感觸頗多,感受到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和懷念以及端午節對人們深刻的影響。

屈原的作文 篇30

屈原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別人展示了他的一顆熾熱的愛國的心,他無不讓我佩服。

屈原十分愛國,他在國家危難之際寫下了廣爲流傳的《離騷》,字裏行間無不體現出他十分擔憂國家,掛念老百姓和對楚懷王不重用賢才的痛恨。他崇尚高潔和美好,而早上進諫,晚上卻被貶黜了。可是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放棄,他仍然想盡辦法勸說楚懷王,只爲那一絲渺小的機會。他想爲國家,爲人民作出貢獻,可是入朝廷當官卻不被重用,他的胸懷大志最後還是成了一紙空文。不得不說,屈原是悲慘的,他多麼想進入朝廷當官,多麼想進諫啊,可惜都沒有受到楚懷王的青睞。

屈原有許多美好品質,他崇尚高潔,以此來約束自己,以“亦於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來表達自己對美好品德的追求。他不同流合污,不與小人同道,寧願隨流水而長逝,也不願看到小人的醜態。他心繫國家,最後終是不能看到國家飽受苦難而跳江自盡。

但是我覺得屈原可以不這麼固執,不這麼執着。他本可以尋求別的出路,或者委屈自己一點,這樣或許還可以得到楚懷王的青睞,受到重用。既可以舒展自己的抱負,也爲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了一筆色彩。他太想爲國家做出貢獻以至於只侷限於做一些無能爲力而又沒有結果的事。在這點上,我覺得他的思想可以更加開放一點。但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

屈原是多麼偉大而又弱小的一個人啊!儘管他已沉入水底,但他偉大的愛國精神,高尚純潔的品質,遠大的理想抱負,早已深深的駐紮在我的心裏。

屈原的作文 篇31

錯的不是你,而是整個世界。

投江,在當代來看,稱之爲愚昧也不足爲過,正如旁觀者不理解自殺者,世俗也不理解屈原。我想,只有一個人過於執着於某樣東西時,纔會演變爲輕生。而屈原執着的便是他的理想與自尊,這成就了後人對屈原的讚賞,也造就了他投身於汩羅江滾滾波濤的悲壯。

可是執着卻能在生命中開出豔麗的花朵。

我認爲,所謂偉大,就是在看透事物本質後仍能不放棄心中所想,他,早已看清世俗工巧,周容爲度,儘管被楚國和世人拋棄,他仍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悲嘆,仍展示出“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決心,縱使遭世人排擠,他仍關心民生,希冀國家,這不只是一種寬容,更是一種偉大。

幽蘭,本就不該生長在草莽中。“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讒人當道,君王昏庸,或許,朝廷本不該是他應去的地方,當一個滿懷希冀與抱負的詩人,看到官場上的污濁,將會有一種怎樣的失望。於是,他選擇了幽蘭自香,他認爲,只要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便可等來君王的賢明,等來國家的壯大,可是,清風吹不散朝廷的腐敗,香換不來賢明的君王。“路漫漫其修遠兮”,儘管詩人“上下而求索”,卻終究抵不過渾濁的世俗,攔不住亡國的結局。

“世人皆醉我獨醒”,縱然他可以秉持幽蘭無人自香的氣度,但苦樂無人與,畢竟淒涼,在亡國之際,這混亂的世界已裝不下他的信仰,理想已經衝出世界,要這身軀,又有何用?

他死了,肉體流逝於水中,精神卻升於九天,與日月齊光;靈魂融入風裏,與天地比壽。

屈原的作文 篇32

又是端午節了。包糉子,賽龍舟,喝黃酒。整個中國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紀念這個傳統節日。但直到現在,人們對端午節的起源仍有不同的看法:楚人紀念屈原,越人紀念勾踐,吳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其中最廣爲接受的說法是“紀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被流放在汨羅江畔的愛國詩人屈原,聽說楚國被征服,悲憤交加地沉入汨羅江。沿海的人帶領船隻營救他們,並投擲食物以防止魚蝦傷害屈原的身體。從那以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人都會舉行這樣的活動來表達對他的懷念。此後,划龍舟、包餃子成爲端午節習俗的主要內容,逐漸被稱爲端午節的起源。

屈原充滿愛國主義精神和“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繁忙,吾將上下”的理想主義精神和憂患精神,是一個超越時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範。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無法在世界各民族中自立。屈原在執着追求生命的永恆、價值和理想的同時,始終關注着國家的興亡。然而屈原的命運卻是悲劇。如果憂國憂民的屈原,活在今天,看到中國今天如此強大,看到中國人民在爲奧運加油,看到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爲抗震救災,屈原還有時間去河邊嗎?

今天,我們真幸運。作爲中國人,我們繼承了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修遠繁華似錦,我自上而下探求真理”的光榮傳統。我們和四川的孩子們一起流淚,分擔失去親人的痛苦。今天,我們懂得珍惜,愛身邊的老師,家人,朋友!

今年的端午節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不尋常的一天,我們知道自強不息和努力工作的意義。今天,我們讚美屈原的愛國主義,弘揚屈原的精神,但我們不會擔心,因爲我們相信中國明天會更強大、更繁榮!

屈原的作文 篇33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與詩人有關的而且是全民族的節日,恐怕也只有屈原了。如今我們對於屈原的理解或已離歷史上真正的屈原很遠,我們所能記錄的也只是他生平事蹟中支離破碎的一角,但是他的精神卻被許多人懷念着。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屈原,屈原的意義也因爲有這些理解,而越來越豐富,其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屈原之所以如此深刻地影響歷史,也許正是因爲他的失敗。這是理想對現實的失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面臨質疑和失敗的時候,當我們的獨特個性與大多數人發生衝突時,堅持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往往會選擇避免發生衝突。唯獨屈原,既要堅持個性,又要堅持以自己的個性去改變世界,以個性去融化冰冷的現實。他以古代的聖賢作爲自己的榜樣,但是卻感受到了無限的委屈和孤獨,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在訴說這種委屈和孤獨,甚至覺得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他爲大多數人謀福利,但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他,甚至他的親人都罵他、不支持他,還要他屈服。在別人的眼中,他太固執、太鑽牛角尖,不容易溝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獨之中。而在他逝後,卻被人們懷念和追悼,正是因爲他的這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永不妥協的執着。

端午節對屈原的紀念使我們永遠記住了這個悲劇而光輝的英雄,也鑄就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珍貴的文化傳統。鮑鵬山說:“是我們以血肉之軀支撐着真理與正義,而不是真理與正義在支持着我們的事業!”端午時節憶屈原,我要學習這種固執和倔強,也要學習他作爲詩人的溫暖和善良,讓他激勵着我,陪伴着我,一路前行。

屈原的作文 篇34

又是一年端午至,日子浸潤在糉香中,心情濃得化不開。腦海中不斷翻騰着九歌、天問、雲中君、湘夫人夜裏恍然入夢,屈子,你終於且行且吟向我走來。

汨羅江畔,天風浩蕩,你長髮飛揚,衣袂飄飄,雙眉微蹙,形容枯槁。你踽踽獨行,雙目含淚,仰首問天,天地寂然。這是個失聲的時代,歷史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扼住了咽喉。你,徒留悵惘。

屈子,黑暗籠罩住了你!

楚王的怒、黎民的苦、向郢紛飛的戰火、子蘭脣間發出的嘲笑、羣小喋喋不休的碎語你的命運,在羣小的脣舌間碾磨、擠壓、揉搓、沉溺。你如漂萍,在時間之河逆流而上,只爲心中的忠!

居廟堂,不能爲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落寞憤慨鬱結於心,悲傷絕望奔突於胸。罷!罷!罷!怎能與世間污濁同流?你縱身汨羅,披散的發,在水面綻放成黝黑的花。盪開的漣漪,是華夏千萬年來最沉痛的淚!那綻放於江面的花朵無限鋪展開來,沿着汨羅江水進入永恆。屈子,你以下沉的姿勢,上升到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度!

聽信讒言的楚,伸手握住的,是一紙空茫和客死他鄉的屈辱結局。國之命運已隨着零落成泥。楚人憤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信念深入骨髓,可是你的忠魂依然在故土遊蕩?當楚人劉邦建立起統一的大漢王朝,血色殘陽之下,依稀可見,你從時光深處走來,峨冠博帶、環佩鏗鏘。

時光流逝千年。屈子,你的悲天憫人、你的浪漫詩篇永遠燦若星辰,輝映着五月,輝映着華夏。

香草氤氳成你的氣息,在天地間瀰漫,歷久不散;糉子飄香,拋入歷史長河,是對你最深沉的思念!

屈原的作文 篇35

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長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艱”中,我進一步地認識了他——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熱烈而浪漫的。於是他敢於把自己比作“美人”,飾香草綴明珠,駕虯馭驂,上天入地,與重華呼朋喚友,與天地日月並存,無不充滿了浪漫的幻想與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並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歡娛,追求自我的個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屈原眼中的自然時時露出心靈的影子——“乘鄂諸反顧兮,欸秋冬之諸風”,在屈原眼裏,一景一物,一花一草,早已不再是本來的面目,而是帶上了濃重的主觀感情色彩,這種牽連,這樣的不能釋然,深刻地表露了他對故國安危,人民冷暖的關注。於是景物由情所化,文學以血寫成,人說“草木總有情”,大概就是這個意識吧。

屈原具有堅定的信念,高潔的情操。“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末悔”,正是詩人一生血淚鑄就的誓言。理想不容於世,他朗吟“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懷抱赤誠而不被人理解。他高歌“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但他關心的永遠是“世間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於是他將自己置入了一個最痛苦的境界:遭貶謫卻心憂朝政,處一隅而胸懷天下。他耳邊縈繞的不是松濤飛泉,而是農人的哀號,他眼前浮現的不是明月花徑,而是強秦的覷視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飲戲笑,他的心流血,然而他從沒想過拯救自己。楚國纔是他,黎民纔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國亡了,他自沉汩羅江——這不是輕生,不是自戕,因爲他,已失去了自己。這樣一個屈原,用血去書寫,書寫他自己——一個熱烈高潔的靈魂。

攜着那汩羅江畔的“萬古悲風”,順着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屈原走進每個愛他,敬他的中國人心中。

屈原的作文 篇36

千百年來,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紀念他。可是,我卻並不覺得他像人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可以說,我對他很不滿意。人們,正是因爲他的才學,他的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意見而紀念他,可我,卻不能忘記他的一個致命的缺點。

當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鬱鬱寡歡,纔去跳江,使得他鬱鬱而終。雖說,他是爲自己抱憾,爲自己的才華無人應答而自盡,但是,我想問一句,他這種 行爲正確嗎?“跳江”,這是一種正確的反抗方法嗎?縱使他一心爲國,才華橫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許你會說,既然他那麼一心一意爲了國家,大 膽地提出了那麼多建議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說他無膽量?可是,懦怯,不在於他對於國家興旺的勇敢,而在於他對於種種打擊後的放棄。跳江代表着他對一切都放棄 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已拋入九霄雲外,他面對這個世界,只有逃避,那麼,他的頭腦、才華、忠誠,又有何用?他的這一舉動,真是讓人失望無比,一個人,如果 對待事情只有絕望,沒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偉業?跌倒1次要從第2次爬來,跌倒2次要從第3次爬起來……跌倒100次要從101次爬起來。屈原 雖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終沒能堅持下來,他沒有堅信着自己總有一天不會再“跌倒”,會如山一般屹立,他乾脆不再“爬起”了,就 是這樣,他失敗了。僅僅留下了那樣一篇《離騷》,絕唱千古,書寫着他一生的遺憾。

雖然人們一直讚揚着他,但是,我讚揚他的忠心爲國,也鄙夷他的放棄懦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