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選清明作文錦集6篇

精選清明作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2K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清明作文錦集6篇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節到,清明踏青是一個好時節,伴着徐徐的春分,感受着春天的氣息,在這和煦的陽光下,難免會想起清明節的一個重要習俗——踏青。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自駕去馬蓮臺。從山腳望去,馬蓮臺猶如沒有山頂的巍峨大山,我們瞬間內心充滿壓力。但爬到山頂才知道,它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高,向下望去,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車來車往。上山時,特地趕來踏青的人們多的不計其數,多半是中年人,他們好像是經常出來爬山的人,走的速度非常快,我們不一會兒就被落在隊伍後面。我們拍個照留念的時間,他們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我與爸爸媽媽只好獨自向前方邁進,好不容易抵達目的地——山頂,我興奮的不得。接着,我便被一種很漂亮的花吸引,我以“火箭”的速度向它奔去,追被摘一朵送給美麗的媽媽。而這時,卻被一位老奶奶叫住。老奶奶告訴我:那種花叫做“狼毒”,毒性大的很,不可以碰,碰極有可能中毒。嚇得我不得,急忙跑回媽媽的身邊,在老爸的帶領下,我們觀看嶙峋排列的石海;陡峭的山石……下山的'途中,我猶如一輛剎車失靈的汽車,不顧一切的向前衝,怎麼停都停不下來,但我依然不忘記兩邊的風景——兩邊到處都是樹,樹上有着剛剛冒出的嫩芽,樹的那面是一座接一座的“山疙瘩”,“山疙瘩”上長滿剛剛破土而出的草,眨着眼睛隨風搖着……一眨眼,已經到山下。向上望去,馬蓮臺依然猶如永遠沒有山頂的巍峨大山。

在這清明時節踏青裏,讓我感受到馬蓮臺濃郁的春光,體驗到踏青的樂趣,欣賞到美妙的春色。我願年年都能踏上馬蓮臺的山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真實的大自然。

清明作文 篇2

今天,我去奶奶家後面的竹園掃墓。一路上,我帶着一種奇怪的心情來到奶奶家,一會兒悲傷,一會兒激動……嗯,反正就是一種奇怪的感受。

終於,人齊了。我們來到奶奶家後面的竹園,那裏有一座墳墓。墳的下面就是用石頭搭的四面石壁,上方呈半圓形,長滿了很多雜草。墳前有一塊石碑,媽媽說這叫墓碑。這時,我才知道這就是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墓,雖然從來沒有看見過,但就是我的.心裏還就是很傷心。墓碑的前面有一張石塊搭成的小桌子,就是用來擺放祭品的。這不,奶奶開始擺了,她把準備好的菜放在桌子上,四個角上各擺一碗米飯,還擺放着兩碗酒。這時,姑婆靠在墓旁傷心地哭起來,大家都在勸她不要哭了。爺爺把蠟燭點上,又把袋子裏的元寶等倒在地上,用打火機點着。大夥兒不停地對着墳拜着,連平時最淘氣的幾個哥哥也一聲不吭。

祭拜完了,我帶着傷心離開了竹園。

清明作文 篇3

20xx年4月5日是清明節,清明節有掃墓、放風箏、春遊等習俗。在杭州,還有吃清明糰子的風俗習慣。

清明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用這種汁同糯米粉拌勻揉和後製作的糰子。糰子的餡心可以用豆沙、芝麻製成,糰子入籠蒸熟後就可以食用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因此,清明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清明節期間顯得格外重要。

那麼,清明節吃清明糰子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傳說有一年的清明節,有位農民正忙着在自家地裏耕田,忽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來,擡頭看時,只見清軍馬隊在追趕穿一身太平軍服裝的軍官。這位農民急中生智,上前幫軍官脫下軍服,用腳踩入泥底下,幫他裝扮成耕地的農民。清兵追來,看到的是打着赤膊、滿腿泥漿的農民在耕地,不像太平軍軍官,然而狡猾的清兵又一想,前面是湖泊,不可能從湖上插翅逃走,就在附近添兵設崗,四處查尋。機智的農民示意軍官暫時不要進村,自己想辦法給他帶點食物充飢。回到村裏,農民見清兵四處搜尋,村口還有清兵檢查每一個出村人的竹籃裏有沒有給太平軍軍官帶吃的東西。農民想若帶米飯或麪食怕是不行,他正低頭思索時,不小心一腳正好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

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挑着擔子到了村口。哨兵見水草中夾着圓滾滾軟乎乎的東西,看不出是米粉做的,也沒有進一步查問就放行了。軍官待四周無人時,一邊犁地一邊吃起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等到天黑後,他便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爲紀念那救命的青團,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此後,太平軍打到哪兒,吃青團的習俗便流傳到哪兒。

漸漸地清明節吃清明糰子的習俗就流傳開來了。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原本然而一個普通的節氣,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個節日,一向被流傳到這天。

我爸爸老家然而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一齊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爲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愛吃的各種菜餚,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着這些供品去墳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然而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豔……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然而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後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期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後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這然而有來歷的:春秋時,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後悔。他明白介子推然而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爲只要燒山就能夠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而此刻,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後,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說這也然而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然而自我用篾片和報紙自我做風箏,此刻都然而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說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然而我老家的清明節習俗,你們家裏的呢?

清明作文 篇5

今日清明節,因爲一些原因沒去老家的墳上幾年了,多少有些遺憾。

本打算在家近處走走,陰涼地風太大隻好作罷,因爲停電,因爲今天,無處可去,只好早早去撈魚,打發下。

在等魚之際,想到他們已經上山了吧,已經去墳了吧(那埋着我都未謀面的爺爺奶奶),已經行過禮了吧,在放鞭炮擺供品燒紙錢之時,有沒有人還哭泣。想起以前的清明節,對我而言,每一次回老家,心懷更多的是看看深山裏的風景呼氣新鮮空氣,這走走那看看,在平原生活慣的在這都感到稀罕,哪怕分不清東南西北。

隨着年紀,不知不覺,真的是不知不覺,對清明節有了更深的理解。

想到兒子,他如今回老家的心懷也多像我以前,我想,他也會有一年某一天,對清明節有我一樣的理解吧。

回去的時候,撈的魚並不少,我卻沒有收穫了的'感覺。

晚上,院子裏,偶仰見頭頂的彎月,月似橘瓣,散着橘黃色的光,暖暖的。

也許當你把生死看得淡了,清明節就並不是難過,就像這晚的月兒,同樣可以是暖人心緒,甚至可以看作是生與死的相聚,生,我們這些活着的人,死,他們老去的那一代,我們借這一天,兩個世界,在一個特殊的地方團圓,追憶,傾訴

下一年,不知道能不能去?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篤篤篤,篤篤篤。”媽媽又在做什麼好吃的呢?我湊到廚房裏一看,原來是在準備清明節必吃的食物——青餣。

媽媽先把“青”搗碎成汁攪拌到麪粉裏,再用力地揉着麪糰,只見平時力氣不大的媽媽,在揉麪團的時候,整個人的力量彷彿都集中到了麪糰上,她眼睛專注地看着眼前的小綠團,踮起腳尖不停地揉着,過了好久,媽媽舒了口氣,我知道麪糰大功告成了。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節——捏青團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從麪糰上揪了一小團,然後放在手心搓成一個圓球形狀,再用手指在圓球上輕輕按一個小洞,那真像一個小酒窩呢!我把一隻手指伸進“酒窩”裏,然後一手託着圓球,一手旋轉着,邊轉邊揉,轉出了一個小碗形狀。我舉着它問媽媽:“媽媽你看,我的‘小碗’做的好不好?”媽媽驚歎道:“哎喲,還挺不錯的嘛!”最後,我在捏好的“小碗”裏放上了香噴噴的餡料,這個時候的“小碗”再也不是空空如也的啦!我又用手邊轉邊縮“碗口”,捏好了小口又用手揉成圓,一個小青團就新鮮出爐了!

接下來,媽媽把我和她做好的青團放上鍋開始蒸,看着鍋裏冒出的陣陣白煙,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青餣終於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個。“哎呀,太燙了!”媽媽忙說:“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可是她剛說完自己就捏起一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您剛還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可您自己怎麼先吃起‘熱豆腐’了呢?”

“大人皮厚,沒關係的!”哎,這嘴饞的媽媽呀!看媽媽吃得這麼香,我也安慰自己,我是男孩子,皮也厚的,於是用筷子叉起一個,也學媽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太好吃了!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呀!”我不顧燙嘴,邊吃邊爲自己做的青團點起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