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文化的作文14篇

關於文化的作文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文化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文化的作文14篇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

提起嶺南文化,大家都會想到“嶺南三秀”中的廣東音樂、粵劇、嶺南畫派,可今次一遊嶺南印象園,激起了我對嶺南文化的興趣與瞭解。

嶺南文華遠遠不止於廣東音樂、粵劇和嶺南畫派,更多的是人們遺忘的或是時代的發展而淘汰的東西。除了廣東音樂、粵劇、嶺南畫派之外,還有風靡於清末民初的'嶺南建築。嶺南建築與其他磚瓦房建造風格別具一格,其中西關大屋較爲聞名。

西關大屋,俗稱古老大屋,是廣州市荔灣區一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多爲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興建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屋內從入門起設有門廳、天井、轎房、神廳、內房、房廳,還有青雲巷、掛廊、花局、庭院等佈置,內部裝飾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風和滿州花窗,門前有水磨青磚石牆、矮角門、趟櫳門、回字廊等。西關大屋平面佈局狹長,獨特的結構有利於穿堂風,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西關大屋的獨特就在於此,回望現在矗立在地面的高樓大廈早已取代了這些富有嶺南特色的嶺南建築,現在的廣東已經城市化了,嶺南文化的味道逐漸變淡,嶺南文化正逐步消失。( )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是與香蕉、菠蘿和龍眼號稱“南國四大果品”,是嶺南佳果之一。自古以來,荔枝就受人們青睞。荔枝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羽狀複葉,園雉花序,花小無花瓣,綠白或淡黃色,有芳香。果皮肯多數鱗斑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鮮時半透時凝脂狀,味香美。荔枝可是值得一嘗的美味果品,但俗語又說:“一顆荔枝三把火。”荔枝雖然好味,但還是不宜多吃。

身爲一個土生土長的嶺南人,我應該對嶺南文化作出更大的瞭解。嶺南文化不止於此,用文字是寫不完的,用語言是說不完的,博大精深的嶺南文華正逐步消失,而我眼中的嶺南文化是永不磨滅的。以上只是嶺南文化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類似皮影戲、木屐等嶺南文化等待我們去了解。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2

仰望星空,點點明星點綴於無垠蒼穹;追溯歷史,慢慢經典流轉於文化長河。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伴着古箏深沉而悠遠的旋律,品味論語的音韻。“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品味論語猶如品味一杯陳年老酒,經過時間的醞釀,陣陣醇香縈繞於口舌之間,閉上眼,香氣沁入人心,甜而不膩。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比起論語沁人心脾的醇香,李白的詩更像一杯濃茶,淡淡清香撲入鼻中,混着少許苦澀的味道,讓人沉醉其中。只品得他“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誰又解其“兩岸青山相對出,一片孤帆日邊來”的孤獨呢?人言之,酒乃李白人生之最愛,卻不解“請君爲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不願長醉不復醒”的惆悵。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活脫脫的酒醉少女的酣態刻畫了清照言不盡的幸福。“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嘆易安最終怎落個“國破家何在”的淒涼收場,哪品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嘆息。原來,需等到風住塵香花已盡,纔看得世事常態,人事淒涼。

“一枕幽夢向誰訴,千古情人獨我癡”的文學奇葩,讓人沉醉,讓人癡迷。最愛黛玉葬花之時,葬的是淚水,葬的是哀怨,葬的是愁悶,葬的是無奈。“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將世態炎涼埋葬於深深的嘆息之中。問“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悲嘆,問黛玉泣之爲何,只言道:“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品《紅樓》好似傾入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只道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漫步於文化長廊,嗅古文的芳香,歌唐詩的豪放,唱宋詞的憂鬱,嘆明清的世事。休憩於小亭之間,品味美酒的醇厚,濃茶的清香,咖啡的苦澀,各種滋味縈繞於脣齒舌尖。

慢慢行走,望雄山巍峨,觀花海起伏,輕聲吟唱文化的樂章,每一段旋律都彰顯着時代的潮流,邁着時代的步伐,漫步於文化長廊,行走於天地之間。

微風吹來,聆聽花語,嗅着文化的芳香,久久佇立……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3

漢語,是我國的語言;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先人智慧的結晶;是華夏五千年來源遠流長的文化。

漢字一筆一劃間,變化無常,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漢字如同翩躚而出的彩蝶,散發着生命的氣息和文化魅力。

正當外國人驚歎於漢字結構的複雜多變,漢字造字的美妙、精巧時。而我們—華夏的子孫,卻漸漸淡忘了我們自己的語言,使漢語漸漸成爲被遺忘的文化。

現代的人們,早已習慣在鍵盤上敲下一個又一個的標準的宋字體,在宣紙上的自由書寫已被漸漸淡忘,文字最本最真的涵義被疏離,一場關於漢字的危機已埋下伏筆。

記得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則公益廣告,是關於漢字的。記者訪問了許多人,有學生,有工人,有職員……卻很少有人能正確書寫出“未雨綢繆”這一個成語。這本是一個常見的普通成語,卻很少有人寫出。這也意味着方塊字在中國人的心中被漸漸淡忘,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被漸漸淡忘!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提筆忘字的`時候?本該會寫的漢字卻怎樣也想不出來?這也爲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身爲中國人,又怎能忘記我們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漢字呢?

漢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是經歷千錘百煉而成的智慧的結晶。從甲骨文到金文,又從金文到小篆,又從小篆到隸書……經過無數次的改造,無數的精挑細選,才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漢字。我們無法想象一種文字的產生經歷了多少的挫折,這也使得我們更不能遺忘屬於我們的文化。

漢語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用來交流的語言,更是我們不可忘記的文化、財富。我們是中國人,漢語是屬於我們的語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正是因爲這樣,我們纔不能放棄漢語,對於我們來說,漢語就是最美麗的語言!

語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鑰匙。只要我們不遺棄這把鑰匙,那麼我們的國家、民族,就不會泯滅。放下手中敲打着的鍵盤吧,拿起筆,書寫出屬於我們的文化!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4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爲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因爲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爲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裏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

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端午節、清明、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爲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5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四條文明的長河從悠遠的歷史向我們奔騰而來,三道水痕漸漸淡沒或乾枯,只剩一汪江水還打着旋兒,涌向更遠的未來。然而,我們作爲這條河孕育出的子孫,是否還堅守着她名爲“文化”的江水,是否還保持着我們作爲“龍的傳人”的驕傲?

每個人,都有義務,有能力傳承我們的文化。民國政界名家吳國楨,於暮年在美國完成了《中國的文化》一書,雖然那時,他早已過了年少氣盛的年齡,甚至身在異土,但他心在中華,還有着拯救中華傳統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夠著成這本簡單易懂,卻又不失科學性與深刻道理的名作。可見,無論年齡與地位,無論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顆熱愛文化的心,都能將文化傳承甚至發展下去。

堅守傳統文化也是意義重大的。不僅要從個體努力,也要從政府,從國家,保護這一文明的領土不再受任何玷污。韓國,是申遺大國之一。零五年,在端午節申遺中,我國落敗;後來,他們提交了“風水”的申遺書;現在,他們又將目光落在了“火炕”上。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披上了別國的外衣,成爲他人的遺產。若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子孫回首,只能看見一片冠着其他名稱的歷史。文化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代表它千年歷史的結晶。若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人民也將無法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護傳統文化,已是迫在眉睫的緊事。傳承至今的工藝與習俗,都是千百年煉出的精華,無論失去哪個,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可彌補的巨大遺憾。現在,愈來愈多的人意識到了它們的重要性,也開始着手去保護。爲學生開設講座和課堂;給節日設立假期;通過網絡爲將失傳的工藝尋找繼承人……。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去保護流傳下來的文化!

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各種名號,或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專有名詞;更是四大發明的偉大,是各種節日的豐富多彩,是四大文明古國無上的驕傲!這些文化,組成了我們的宏偉的歷史,也造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我們也應抱着感激的心情,去堅守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

保護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願每個中國人,都能爲這傳承的文化感到無盡的驕傲與自豪!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6

我國是茶之國,盛產各種名茶。在今天的語文綜合課上,戴老師就和我們一起組織了一次活動——茶文化。

上課鈴聲輕輕打響了,同學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上課。只見戴老師滿面笑容走進教室,開始了課程。這一課分爲三大部分:介紹茶——泡茶——品茶,其中泡茶、品茶最爲有趣。

“現在開始泡茶!”老師一聲令下,全班一片沸騰。紛紛拿出了自己帶來的茶葉,有茉莉、紅茶、綠茶、千日紅、檸檬等等。我組的特色是馮旭文的“千日紅”。

我的手裏高舉着茶杯,杯裏放了些茉莉花,剛想去泡茶,經過馮旭文的桌前,見她正專心致志的泡製着什麼,不禁好奇地問:“小馮,你在幹什麼啊?”“別急,別急!我正在精心準備我的`‘三開千日紅’,等一下你來嚐嚐啊!”她神祕兮兮地說。我望着她,半信半疑,真擔心,那時候的千日紅還有味道嗎?

擡頭環顧四周,其他同學也各自忙忙碌碌地泡製着茶,張嫺的碧螺春尤其顯眼。碧螺春不時冒出一陣陣煙來,香味也隨着空氣慢慢飄到我的面前。恩,真香!當我沉醉在這美好的境界裏時,樑穎浩一把將我拉了回來。“快,快看看我的‘苦盡甘來’茶!”我一邊抱怨,一邊仔細瞧了瞧這所謂的“苦盡甘來”,別說,還真是不錯,泡開的茶葉像少女般翩翩起舞,優美極了!“過會你一定要來嚐嚐!”我拼命地點頭。

該品茶了,我先走到馮旭文的面前,品了一番這三開千日紅,味道很好啊!清清淡淡的,可口潤喉!連一向挑挑剔剔的姜宇豪也讚不絕口呢!樑穎浩的苦盡甘來更是無話可說!首先抿了一小口,又苦又澀,真難吃。再抿了一中口,喉嚨裏冒出一絲絲的甜意。最後喝上一大口,味道好極了!突然,顧佳暉大肆宣傳起他的“牛奶茶”來,“快來喝喝我的茶,好好喝的!”這一宣傳,很多同學禁不起誘惑,跑去大開“口”界!不過似乎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這足以證明牛奶茶的味道了!

我品了許許多多的茶,對茶有了新的瞭解和認識。在我的眼裏,茶是一門藝術,要讀懂它,需要耐心和恆心;茶也是生活,有着酸甜苦辣;茶更是一個人,有着自我所別具一格之處!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7

語文如四季,她擁有四季的美麗。

語文,她應該如春一般吧。

“憶江南,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吹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春如此,江北何不然?長城內外的大河上,處處都被花色浸染。這一點春姑娘向來不心偏。便是古人所嘆“春風不度玉門關”,如今也是楊柳依依,草色青青,花開滿河山。間或任何文羌笛音,卻早已不把楊柳怨。

“春燕燕,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華濡染。”語文將你比作這春色,你可喜歡?請跟我來,我們去踏青,去賞花,去登山。

語文,她應該似夏一般吧。

“泛水新荷,舞風新燕。”夏日道,萬物盛茂。春花若要變爲秋實,都要依仗夏的孕育。夏天的這份功,切莫要忘記了。更何況,“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日也有嫵媚貌。

“綠水滿池塘,點水蜻蜓避燕忙。”語文,將你比作這夏景,你可喜歡?請跟我來,我們去泛舟,去戲水,去尋那綠蔭一片。

語文,她應該若秋一般吧。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玩味清照詞中吁吁而來的愁情是秋日一大享受。“莫誇春光欺秋光,未信桃花勝菊花。”誰能說,秋色就比春色差,有道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秋天意味着收穫。放眼望去,田野、江河、山林,到處都是碩果累累。這正是人們所期盼的佳期。

“桃李三春雖可羨,鶯來燕去放心亂。”語文將你比作這這秋光,你可喜歡?請跟我來,我們去看大雁南飛,去摘成熟的果實,去觀滿山紅葉。

語文,她應該如冬一般。

“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冬季裏賞梅是四季裏不可多得的幸事。冬季裏雖寒冷卻不蕭索,不信請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越是“燕山雪花大如席”才越有“千樹萬樹梨花開”。即使不是英雄,也爲之折腰,也不禁要“欲與天公試比高”。

如那萬物復甦的'春天,如那花開滿園的夏季,如那香飄大地的秋時,如那瑞雪紛飛的冬日。語文她輕盈的從我身邊走過,讓我永遠記住她的芳姿。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8

茶,香醇醉人,喜歡喝茶的人,卻知道茶微苦,入口帶着濃郁的芬香,可還是掩蓋不了茶的苦。

我曾經問過一位愛茶的長輩,爲什麼對茶有那麼濃郁的感情?他回答說:“茶剛入口時苦,喝過後卻有種香甜,令人回味!”“茶如人生,先苦後甜,給人留下無限的`回憶。”也許是當時年少,並不懂得長輩所說。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時光的飛逝,不知不覺間,我也愛上了喝茶。起初喝茶只是聽說,茶能提神醒目,喝過後不易打瞌睡。也確實,茶苦成那樣子,想犯困也難。還記得中考前的那段與茶相伴的日子。我屬於易犯困體質,中午下午上課總會釣魚打瞌睡,弄的老師都懷疑我是不是每天熬夜學習,午休也不睡覺,光顧着奮鬥了。有時甚至還旁敲側擊的告訴我,不要爲了學習而傷害自己的身體。我在心裏默默自嘲:哎呀,對我也太好點了吧!其實我只是睡不夠而已嘞。老師關心我時,我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用現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子對待老師,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後來爲了讓老師、家人安心,我默默拿着家裏的茶葉,每天喝兩大杯茶,來提神醒腦。但那段時間真的很煎熬,那個茶叫一個苦啊,那種感覺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本以爲中考結束了,我就能遠離茶這種恐怖的飲料。可沒想到,我卻愛上了這種味道,香醇芬芳,雖然入口時略微苦澀,但卻能帶來滿腹清香,有時甚至還帶着一絲絲的甜。現在的我雖喜歡茶,但卻不會像中考時那樣瘋狂的“追捧”,只是隔一段時間,坐在自家的客廳,煮一壺開水,泡一點茶葉,細細品嚐。

茶道亦人生之道,先苦後甜。正如同周華健的歌曲《真心英雄》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也正如同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所寫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初中三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現在,我已走進自己心儀的農墾實驗中學,期待着自己在這裏騰飛!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9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每次想起這首詩,腦海裏就會出現採蓮姑娘們嬉笑着採蓮的畫面。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卻能想象得出:滿是荷葉的水塘裏,隱隱約約能看到幾隻小船穿梭其中,採蓮姑娘們甜蜜的笑聲和樸實的歌聲,從那之中傳出來。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縈繞在鼻樑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氣質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蓮,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純脫俗,與世無爭的形象贏得了許多人的`青睞的目光。當一滴露珠從蓮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兒又調皮地碰到蓮葉上再滾落到水中時,輕輕的一聲“撲通”,給心靈上增加了一種震撼。露珠滑動滾落的聲音,我能聽到,我的心也能聽到,是那樣的輕微,讓人不得不仔細聆聽,然後,忽然會有一種安靜無雜念之感……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水鄉的柔美造就了蓮的清爽,雖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卻從未見過真正的“荷塘”,偶爾會發現路邊池塘裏多了幾朵荷花,也偶爾會看見幾個調皮的孩子下水摘幾枝蓮蓬,偷偷的竊笑和逐漸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楊的嘴角,讓人想起了什麼,又忘掉了什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與我無緣,但我能感覺得到;採蓮女的歌聲與我無緣,但我也能想象得出。也許,在現在,真的沒有古代詩人所說是“蓮”之美景,採蓮女的歌聲也離我們遠去,然而,它卻在我們心中久久迴盪……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蓮,在水中成就了她的君子風範,也在水中展示了她的淑女風采,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依舊保持着她一貫的作風——亭亭玉立,遠離紛爭。而我們需要向她學習的,就是靜下心來,合理放鬆……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再次品味這首詩,採蓮似乎如此有趣。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0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週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哦,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制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纔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着,“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裏,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麪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着餡兒包進去”,外婆跟着總結道。“嗨,你怎麼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裏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爲大家做的菜湯圓哦”,“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裏,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1

我國是茶的故鄉。飲茶,在我國是相當普及的一件事情。登門拜訪、接待親友,一杯清茶便可讓真摯之情充分地表達。可以說,茶文化是我國最深入人心的一種傳統文化。圖1:

我最喜歡的也正是茶文化。飯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圍坐在桌前,喝着我親手沏好的香茶,別提多高興了!“學習茶文化可以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茶藝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在茶文化課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許多關於茶的有趣故事。

茶的歷史很悠久。相傳在古代,我國的古茶神——神農氏爲了瞭解每種植物藥性,親自嘗百草。有一天他嘗完幾種草後有些中毒,但在吃了一種綠油油的葉子後,竟然不那麼難受了。這就是我們常喝的綠色飲料——茶的來歷。

飲茶有很多的禮儀與講究。現在普遍的人們主要是飲茶,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杯中放好茶葉,再用沸水沖泡,便可以喝了。而在遙遠的古代,飲茶的過程很複雜。其中也有趣的比賽:鬥茶,也是宋朝的點茶。是用一種像碗刷似的工具把茶水打成沫沫,誰打的越多誰就獲勝。唐朝用“煮法”,是用水煮開茶葉;明朝用“泡法”,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方法。

茶的“聖人”是唐朝陸羽,他的著作《茶經》裏詳細寫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後人很容易看懂。

現代茶的分類,基本有:紅茶、綠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另外還有再加工茶,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最後還有保健茶和含茶飲料。

記得去年母親節,學校組織的“母愛如茶”品茶會,我設計了一款“紅醉夕陽”茶,以紅茶、千日紅花爲主料,配上一塊方糖,澆上滾燙的開水。立刻,杯中清水變爲美麗的紅色,並飄出濃濃的`茶香與花香……很多人來品我的茶,誇我的微笑香甜,就像我的茶一樣。

茶的知識有很多,我要學的也很多,不光要學會沏茶的方法、禮儀,而且也要體會飲茶的內涵、精髓。通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快樂,並修得好的品德。我愛茶文化,我愛茶道。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2

國慶節那天,我們隨着歡樂的人羣來到了文化宮。

我們一到文化宮,立刻被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廣場上花團錦簇,小花們那一張張笑臉裝點着節日的廣場,使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廣場中央噴泉也跳起了快樂的舞蹈,唱起了動人的歌謠。噴泉們那時而高,時而低,時而旋轉的優美舞姿深深地吸引了我。

正看得入迷,旁邊“鏘鏘”的敲擊聲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轉頭看去,看到廣場的一角被一羣人圍得水泄不通。愛熱鬧的我情不自禁的向那羣人走去。走在旁邊的媽媽也發揮了她愛猜測的專長:“那邊會不會是耍猴的?”“耍猴的?那我們快點吧!”我興奮地附和着。

走近一看,還真被媽媽猜中了,果然是耍猴的。小猴們可愛的樣子吸引我們停下了腳步。

隨着人羣越聚越多,小猴們精彩的表演開始了。它們首先將耍猴人的帽子捧在手裏,端在胸前,走向圍觀的人羣,向人們討要它們的“演出費”。一個小朋友給了它一個硬幣,它立刻把硬幣塞進嘴裏當磨牙棒用。而另一個小朋友給它的一張紙幣卻成了它擦嘴用的“紙巾”。看到它那滑稽的樣子,圍觀的人們不禁鬨堂大笑。小猴子看着大笑的人們,瞅瞅這個,瞧瞧那個,迷惑不解的眼神好像在說:“你們在笑什麼呢?”

演出還在繼續。耍猴人一聲令下:“上你的班車。”只見一隻小猴馬上騎上自行車,飛快地向前蹬去。另兩隻猴子坐到了自行車的後座上。剛坐下,那隻騎車的小猴似乎不樂意,竟把車子往旁邊一推。這下可好,連猴帶車一起倒了下來。人羣又傳來一陣快樂的笑聲。耍猴人又說:“來,跳一個迪斯科。”小猴們剛準備跳,一們女警察來了,她趕走了耍猴人,因爲這裏不能擺攤。

看着隨着主人漸漸遠去的猴子們,我失望極了。書上說從前人們的街頭中就有耍猴,那時人們每到趕集的日子就可以看到耍猴的,而現在我們看見耍猴的非得十分幸運才能碰上一回。要是爲耍猴人建一個平臺,這古老的街頭文化藝術就能一直流傳下去了。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3

正值冬日,滄河巷裏靜得出奇,偶爾聽到幾隻玩耍的小狗發出“汪汪”聲,之後也再沒有什麼聲息。我就在這古老的小巷裏走了走。

滄河巷是條很有文化底蘊的小巷,放眼望去,左右兩邊大多都是古玩店、書法店之類的。每一家店裏都陳列着大大小小的字畫,顯得格外有韻味。

我走進書法店瞧了瞧,裏面有一位頭髮花白,戴着老花鏡,正在揮毫寫着書法。老人擡頭看了看我,笑了笑,繼續寫他的書法。我也知趣地跨出了大門檻,離開了這家店,不去打擾老人獨享他的寧靜。

陽光下坐着幾個正在織毛衣的婦人。靈巧的雙手在陽光下起起落落,忙得不亦樂乎,她們一邊織着毛線一邊用溫州方言高聲地談笑。雖然我聽不懂,但心裏還是覺得很溫暖,很幸福。我想,這可能就是她們自己的快樂生活吧。

滄河巷的人們似乎過着與世無爭的慢節奏生活,與城市裏快節奏的燈紅酒綠截然不同,這是一份特殊的寧靜。生活在滄河巷裏的人們,每一家的大門都是緊閉的。用來做大門的木板也是斑斑駁駁的,有了歲月的痕跡。透過門縫,我看見一戶人家的院子,裏面十分亮堂,有一個老人坐在大搖椅上正面對着陽光,打盹。和煦的'陽光灑到她的臉上,把她照得滿面紅光。但整個院子裏,只有她一人,難免有些寂寞哦和淒涼。

整條滄河巷只有一家木工店,門口站着一位木匠。他拿着根木條,正在用鑿子鑿着什麼,仔細一看,是在木料上鑿一些洞。他還告訴我,他正在製作木頭長凳,這些木條是做下面的支架。據木匠師傅說,以前的滄河巷原本有許許多多的手藝人,開着許多家木匠店,後來,生意做不下去了,許多店都關門了,有些老手藝也失傳了。如今在滄河巷,做手藝的已寥寥無幾。我聽了,不由得有些惋惜。

陽光透過樹葉撒在地上,烙下許多斑斑駁駁的影子,把整條小巷的路面照得閃閃發光。望着滄河老巷,我想:這裏會有許多老溫州的影子,過去的故事等待我們慢慢去探訪……

關於文化的作文 篇14

在我的家鄉隨州市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文化公園,那裏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是個美麗的地方。

文化公園位於迎賓大道兩側,是一座以展示隨州地域文化爲主題,集文化紀念、生態休閒、健身娛樂爲一體的開放式綜合性公園。

天高雲淡,風清氣爽的一天,我和媽媽興致勃勃的到這美麗的地方去遊玩。還沒走到文化公園,遠遠的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寶塔似的建築物高高的聳立在山頂上,那麼高大壯觀。我們迫不及待的向那奔去,從後門進去走近一看,原來這就是有名的神農壇。我加快步子趕緊往裏邊跑去,神農壇裏面最有趣的是用蠟做的原始人,只見他們身穿野獸皮做得衣服,頭上戴着用草編的花環,脖子上還戴着貝殼穿的項鍊,真想不到原始人也會打扮自己呀。他們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要不是他們立在那不動,你很有可能以爲他們是真的呢!

從神農壇出來放眼遠眺,緊接着看到的就是季樑的雕像,他高大威武的站在神農壇的前方,走下一段臺階,來到季樑像跟前,只見他頭戴發冠,身穿長袍,一手拿着文書,一手伸向前方,好像在給隨州的弟子們傳授知識。又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再往下走我們看到了像大杯子一樣的鼎,走近一看這鼎取名“盛世同慶”,聽媽媽說寓意是:共同歡慶。在“盛世同慶”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有一條小龍嘴裏吐出美麗的水花,

宛如瀑布從天而降,飄落的小水珠在天空中跳起了芭蕾舞,偶爾天晴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美麗的彩虹呢!

再往下走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像天平秤一樣的闕樓,兩根柱子擡了一個橫槓就成了闕樓的大門,站在闕樓上看四周的'景物真是美不勝收。平靜的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波光粼粼,湖邊的柳樹在風中搖曳着自己美麗的身姿,倒映在湖水中,更爲湖水增添了幾份美色。

這就是我家鄉的文化公園,讓我們趕緊宣傳一下讓別的城市的人們也來參觀這美麗而具有文化氣息的公園,讓更多的人感受它美麗,瞭解我的家鄉——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