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精品】家鄉的美麗的作文3篇

【精品】家鄉的美麗的作文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美麗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家鄉的美麗的作文3篇

家鄉的美麗的作文 篇1

我愛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四面環山,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的家鄉物產豐富,有楊梅、有板栗、有茶葉、有藥材。這裏是一個美麗而又神聖的地方。這裏充滿了我童年時代的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這裏充滿了我幼年時代的天真、浪漫、純真;這裏充滿了我對未來的想象、夢想……這兒有我溫暖的童年生活!它就是——仁川鎮楊宅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也都愛自己的家鄉,我也不例外……

我的家鄉不但風景優美,而且有勤勞的村民……我們家鄉的.人們都很勤勞、友善、和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質補;他們以自己的雙手辛勤地勞作;繼承着中華民族傳統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現在的家庭家中都有很多現代化的傢俱,但祖宗所留下的優良品質卻不曾遺忘。這兒的村民一點都不貪圖物質的享受,他們有着一個傳統的理念“日子不用富貴——平淡就好,日子不用精細——開心就好!”我愛他們純淨的心靈,更愛我的家鄉,因爲是它繁衍了我們的一代又一代……

我愛這兒的童年回憶,因爲那段回憶,是我所不能割捨的“寶貝”……

小時候,我常常喜歡在水裏蹦來跳去,用手一撈一撈地,好溪的水清澈見底,清的連水裏的小魚動一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用手一撈就有一條小魚;有時搬出一塊石頭,還能看見一隻小螃蟹在水裏“橫行霸道”“亂打亂撞”,欺負好溪裏的小魚小蝦,拼命的“追逐”着它們,這一切可好玩啦!有時還會和小夥伴在小溪裏打水仗,用手捧起一捧水向小夥伴們盡力潑去,那感覺就一個字:爽!我很感謝我們的家鄉,因爲是它保存了我的珍貴美好的回憶,每當我來到小溪邊時,心裏就會泛起點點漣漪……

這就是我們的家鄉,佈滿了我成長的足跡,記錄了我童年所有的小笑話,和經歷過的酸甜苦辣……

我對家鄉的依戀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生母那樣強烈。所以我一定會熱愛家鄉、保護家鄉、建設家鄉,不讓它受到半點的傷害!

家鄉的美麗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武漢,那裏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最大的商業城市。我的家鄉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遍佈。

我先從長江大橋說起吧。長江大橋建於1957年,是我國第一座鐵路兩用橋,它氣勢軒昂,橫跨於長江之上,橋下是一條像銀絲帶似的長江,在江面上有來來往往,穿梭不停的各種船隻,使得江面上好不熱鬧。接下來我要說的當然是大橋兩邊的.龜山與蛇山了,兩座山在長江兩岸遙遙相對。蛇山上有關黃鶴樓的傳說源遠流長,想當年詩人李白還在上面做過詩呢!這首詩的名字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信你可定讀過這首詩吧。噢!對了,我要告訴你們,武漢不止一座大橋喲,江面上橫臥着很多橋,有長江二橋、三橋、四橋……很多呢!

下面我要帶大家去嚐嚐家鄉的小吃。我的家鄉有一條小吃街,他的名字叫戶部巷,這個名字可是有來歷的喲。聽爸爸說戶部巷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歷史上的戶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雖小,名氣卻很響亮。此巷東臨負責管理戶籍錢糧、民事財政的藩署(直屬京城的戶部)而得名。那裏有漢味小吃百餘種,外地名優品種近70種呢。我最愛吃的是面窩。面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爲原料,加上蔥花和鹽,做成的圓形麪餅。據說爲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我還愛吃熱乾麪,漲開的熱乾麪放在嘴裏的感覺是糯糯的,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裏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裏,特別誘人。

可能我這個小導遊不講你們還不知道吧,我們武漢是一箇中心地帶,一年四季分明,春天很美,夏天很熱,秋天很涼爽,冬天很冷。要是你暑假去武漢會讓你吃到鮮美嫩綠的蓮蓬與菱角;要是寒假去武漢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做冰雕。哈哈!聽我這麼一介紹,你是不是想馬上就去我的家鄉看看呀?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光秀麗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美麗的作文 篇3

我出生在北京,現在住在昌平天通苑,從小爸爸媽媽就喜歡帶我旅遊,每週末帶我去北京各大公園,博物館,圖書館。寒暑假帶我去全國各地旅遊,讓我從實踐中體驗生活,讓我見多識廣。

我很喜歡閱讀,現在腦子裏已有全世界的地圖了,但對家鄉昌平更是熟悉。三年級剛開學,學校發了一本《愛我昌平》這本書,我一看,裏面說到的很多地方我都去過,這本書把昌平介紹的非常美麗:有風景宜人的虎峪、居庸關長城、著名的十三陵水庫、四季飄香的瓜果(草莓、蘋果、核桃,佛桃、櫻桃等)和古代功臣寇恂、革命烈士張志賢、畫家徐柏濤。

十三陵水庫,坐落在我們昌平區北部的天壽山腳下,方圓40平方千米,因明朝修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而得名,共葬有十三位皇帝,故稱十三陵。爸爸媽媽經常帶我來這裏玩耍,感受古代人修建水庫的艱難,纔有我們現在四季如花,碧波盪漾的水庫。

昌平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採摘的樂趣,有小湯山農業園,十三陵櫻桃園,最好玩的是“窪裏鄉居樓”同學們都去過吧?我一年要去三、四次,不同的季節都去,最好的季節是每年九、十月份,是豐收的季節,我在那裏:採摘過花生,紅薯,看見過水稻、玉米、葡萄、草莓等,還有很多兒童玩的項目和小動物,在那裏可以玩一整天都不想回家。

我家小區裏有個大花園,花園裏的山上每個季節開不同的'花,花園裏有小塘,小塘裏有好多草魚和鯉魚,給它們餵魚食時,它們張着嘴,一張一合,可愛極了,還有一羣鴨媽媽帶着一羣小鴨在嬉水。到了晚上有很多人帶着音樂爆走,跳舞運動,鍛鍊身體,有時候我也加入進去。公園裏還有游泳館,我和小同學們週末去游泳健身,我覺得我生活在昌平這個大家庭裏,我很幸福,我愛昌平,我愛我的家鄉給了我這麼多的山山水水,使我享受它的自然風光,我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使更多的人來參觀我的家鄉——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