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節見聞作文15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見聞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見聞作文15篇

清明節見聞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就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就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明白啊!好像就你明白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貌,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此時這樣纔對的起父母“我明白我這樣只說說不做就是沒有用的,而就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留意點就行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而今年的清明節,卻沒有下一滴雨,天空格外明淨,並沒有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

我和爸爸媽媽便想一起到美麗的龜山亭踏青,順便看望長眠在地下的烈士們。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清明的樹也越發精神。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龜山了,龜山的花花草草彷彿也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現在的景象,使我想起了清代詩人郭際雍贊雲“日觀冰花聚,龜山態不羣。紈妝浮霽色,玉甲帶寒雲。煙淡遙嵐樓,晶明近郭分。東郊堪縱眺,曠與令人醺。”

啊!我們一路走一路欣賞路邊的鮮花,爸爸嘖嘖稱讚:“真是無限風光觀不盡,沐浴回春在龜山呀!”聽了他的話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我們又加快了腳步因爲我們的目的地是龜山烈士陵園。峯迴路轉,在無限春光的牽引下,我們到達了烈士陵園,我看着這裏的`一個個墓碑,一位位躺在這裏的烈士們,神情不禁莊嚴起來,心想:爲了人類的解放,爲了創造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也不會再這裏長眠;如果不是這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英勇戰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隨後我又給他們中的一位無名烈士上了香、燒了紙,就離開了。就在這時,天空狂風大作,下起了小雨,我們沐浴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向家的方向走去。

清明節見聞作文3

媽媽因爲時間的關係已提前回家掃墓,我無法親身體會。於是我們就來到遺愛湖邊看別人掃墓。

清明節這天,天空中下着小雨,打在人身上,給人一種涼絲絲的感覺,也爲這個特殊的節日增加了一份悲傷。這使我不僅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只見一座座墳墓靜靜地躺在那裏,墳上長滿了雜草,不知名的野花在雨中搖擺,好象在訴說着墓主人的'哀思。

人們的臉上不見了往日的笑容,多了一份悲傷。它們冒着小雨攜帶食品鮮花、紙錢、香、鞭炮等物品到墓地,它們將墳墓及周圍的雜草清理,加上新土,將食物放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香、鞭炮點燃,然後磕頭。它們靜靜地站在那兒,久久不願離去,它們似乎與親人有說不完的話。有些人在墳前栽植松樹和柏樹,媽媽說它們是一年四季常青的樹,栽上它,預示着家庭和事業常青不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人人都有死的一日,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時間。

清明節見聞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着從車裏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爸爸的眼裏閃着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的時候,爸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着手回家的時候,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着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夠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爸爸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哽咽地說着爺爺在世時候的往事。看着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見聞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着從車裏取出香。蠟。紙與?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爸爸的眼裏閃着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之時,爸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着手回家之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着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爸爸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哽咽地說着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着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見聞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眨眼的時間,就到了清明節,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給烈士掃墓。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就是紅色的,真就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臺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就是一片屬於烈士們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就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說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爲的跡象,這不正說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守衛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就是啊,他們畢竟就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溫室裏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很好,不再就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7

清明節,是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富含了許多深刻意義。人們在這一天都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去祭拜革命先烈……這天,我走在大街上,走在山上,走在大自然中,看到了許許多多奇妙的,有趣的 景象。

我走在大街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大街上,賣雞的人特別多,滿街都是,數以數不清有多少家。其中更有趣的是:賣的雞全是公雞!爲什麼全是公雞呢?我懷着滿腦子疑問去問爸爸,爸爸說:因 爲我的家鄉富川清明節祭祖要殺公雞,用公雞的血來祭拜祖先,表示對祖先懷念。這讓我想到了歃血爲盟。難怪,大街小巷滿是賣公雞的人。

我來到郊區的,山間小道上,看見人來人往,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祭拜一下自己已逝世的老祖宗,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向老祖宗報告一下今年家裏的`事情。他們有的揹着鏟子,有的拿 着貢品,有的拿着香火,有的拿着……一羣人浩浩蕩蕩的向老祖宗的墳墓進發了。

我來到山上,看見山頭上到處都是些“等待”人們來掃的墳墓,這些墳墓或高,或低;或華麗,或樸素;或高貴,或平庸……無數的大大小小的墳墓,無數已逝世的人們,他們的子孫都會在這時來祭拜他 們。

清明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在這一天,新鮮、奇趣的事情接連不斷,真是一個無與倫比的節日呀!

清明節見聞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戶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老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着從車裏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老爸的眼裏閃着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時,老爸還在念初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當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着手回家時,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着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老爸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哽咽地說着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着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見聞作文9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裏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爲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就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就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此時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就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就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明白啊!好像就你明白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貌,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此時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纔對的起父母“我明白我這樣只說說不做就是沒有用的,而就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留意點就行了。”

清明節見聞作文10

人的一生當中會有非常多的感動,父母的照耀,老師的教導。。今天是4月4號,也就是說今天非常多人都忙着去祭拜一些人,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我心頭也無意中閃過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去革命烈士博物館參觀,想着想着,就動起了腳步。

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革命烈士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矗立在門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見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頭,一臉的堅毅。周老師告訴zm:當年,蔡永祥叔叔是守衛大橋的戰士,有一天值勤時發現前方鐵軌上橫臥着一根大圓木,眼見着火車越來越近,蔡永祥叔叔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抱起大木頭往外衝,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一列火車呼嘯而來……蔡永祥叔叔就這樣犧牲了。接下來就是獻白花的時刻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獻上了一朵我精心製作的.小白花。

最後zm來到了革命烈士陳列館參觀。給我印象最深的兩位烈士是胡連芳和方平。胡連芳:建德乾潭鎮仇村人。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發生火災,胡連芳爲搶救財產犧牲。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聽到救命聲,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學在深潭中,方平不顧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體弱,不幸犧牲,年僅十一歲。堆積着他們的那些勇敢表現與捨己爲人的精神,我心頭盪漾着,暗暗對自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用最好的自己回報這個社會。

清明節見聞作文11

清明,我們老家那裏有給故去親人的墳墓添土,掃墓的習俗,也有踏青,盪鞦韆的習俗。

清明節的早上,我們還要吃餅卷雞蛋和餅卷生菜的習俗,寓意我們在新的一年圓圓滿滿和發財。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吃過早飯,先去壩東山腳下,給太爺爺的墓地添土掃墓, 我們再去山腳 下的小河邊盪鞦韆。

清明家鄉的小河邊可熱鬧了。久居城市的.人們都回家團圓,都去小河邊 玩耍。那裏漂亮極了,一棵棵小草都早已從大地母親的懷抱中調皮地伸出 小腦袋,接受陽光的滋潤和春風的愛撫。

最顯眼的要數大壩上的迎春和楊柳了,那盡歡的迎春花是那樣的漂亮,那嫩綠的楊柳枝條在微風中隨風飄蕩,人們用楊柳枝條和迎春花編了花環,戴在頭上,非常可愛。還用柳條做成各種哨子 ,吹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好聽極了。

在我們老家最有意思的要數盪鞦韆了,各家各戶都爲自家的小孩子吊 鞦韆,像我們大一點孩子們都願意玩大秋千。大秋千有兩種,有一種是一人或兩人玩的,有一種是圓形的座位可以坐十多 個人,要好幾個年輕的小夥推動才能轉起來,坐在上面不可以說害怕,讓推的人聽見,他們就可勁地推,根本不讓鞦韆停下來。但是玩的人還是很多,還要排隊。這也是人們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我們老家的清明節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時間你們也去我的老家玩玩吧。

清明節見聞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看見這句,想起這句,念起這句,總會想知識淵博的曾祖父。

清明節是每個兒女該敬孝的時候。今年我又來到了曾祖父的墳前,旁邊的一花一草都有回憶。

早年,曾祖父是個教書的。曾祖父總是教我做人的道理,可我是不聽。曾祖父看我心不在焉樣子,他就更加嚴厲,更加嚴肅,更加嚴格。只要他看我頭沒向他那兒,就要被他罵。可我還是不聽,但是他看我的考卷總是說不好,我問他哪兒不好,你看看基礎就被扣了3.5分。真是不該呀。還有閱讀也被扣了5分。你看該不該呀!還有這個,還有那個那個。你還不知道,我平時叫你多讀課外書,你是不聽,問題一來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了吧。

曾祖父我對不起你呀!我不應該不聽你的話。可是現在又有什麼用呢。“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呀!

但是我會努力學習的.!

可是時光飛逝!曾祖父已經去世了,曾祖父去了另一個世界了!……

——我會記住你教我做人的道理的。

清明節見聞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甫的這句詩簡直就就是對今天絕好的形容。迎着濛濛細雨,墓場裏的每個人看起來都就是那麼的愁緒滿腸。

我已故的爺爺曾就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軍戰士,當時在團裏戰功赫赫,就是一個讓人敬佩的英雄。可惜,英雄命不長,在我出世前,我的爺爺就與世長辭了。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眼裏盛滿熱淚,手中執香,默默地跪拜在爺爺的墓前。望着爺爺墓碑上那張毫無生氣的照片,我忍不住摸了摸爺爺那張冰涼的“臉”,我多麼渴望,爺爺在世啊!焚香燃起的一縷縷香菸,好似帶去了我對爺爺說的悄悄話,燃着的.香上跳躍着的小紅點,就像爺爺聽到了我對他說的話,正開心地“笑”着。香越燒越短,漸漸地化成一團灰,落在地上,經風一吹,漸漸地消逝了。

燒錢紙時,我急忙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汽車、電腦、衣服、鞋帽”等祭品,迫不及待地點燃了它們。墓前頓時升起了一團煙霧,在我看來這煙霧彷彿就是一面鏡子,我就像看到了爺爺那張微笑着的慈祥的臉。

望着這團霧,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這時,媽媽低下頭來輕聲對我說:“趕快對爺爺說說話吧。”我一怔,心裏早想說的話立馬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爺爺,送去給您的物品就是孫兒的一點兒心意,希望您能收下,願您過得快樂!爺爺,孫兒很想您,您到底在哪兒呀?見個面都不行”

臨行之際,我拿起掃帚,把墓打掃了一遍又一遍——這就是我能爲爺爺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清明節見聞作文14

清明節這天晴空萬里,我和媽媽買好小白花去江都烈士陵園掃墓。

不一會兒就到了,這裏早已是人山人海,他們有的帶着小壺,有的拿着鮮花,還有的拎着大元寶。個個臉上都很嚴肅。這時,我看見一個又高又亮又大又粗的東西,這東西真讓人一頭霧水,再往下一看,有四個大字:浩氣長存。媽媽告訴我,這是紀念碑。後面還寫着:江都犧牲的革命烈士計一千二百餘人,他們是江都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是共和國萬年不朽的'基石,青松肅立,紅梅吐豔,向先烈們行注目禮。看完了碑文,我臺頭一看,看見一棵棵松樹也像在給烈士們敬禮呢。

接着,我們又來到浩氣長存紀念館。裏面有楊先龍,張志亮,劉德寶,顧平等烈士。還有和壞人搏鬥的女校長——陳立巒和爲救落水兒童的好警察——穆大勇。我把我們帶來的小白花獻給烈士們,並鞠了三個躬。

在走出烈士陵園大門的時候,我心裏暗暗地想:這些烈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安寧,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清明節見聞作文15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爲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爺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着呢,但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說我小不懂事,說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爺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爺爺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爲爺爺在我未滿週歲時就去世了,我聽爸爸媽媽說爺爺很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怎樣好時,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很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爺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