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見聞作文

清明見聞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見聞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見聞作文

清明見聞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想必大家對這首詩都不陌生吧。每次讀起這首詩,相信大家都會想起一些已故的親人,心酸不已。當然,我也不例外。

今年的清明也下起了絲絲小雨,給原來生機勃勃的春天增添了幾分蕭瑟。在溫暖家中翻看舊照片的我,也不由得裹了裹衣領。

小小的相冊裏填滿了我和奶奶的美好回憶。看這一張,是奶奶在小心翼翼地餵我吃飯,小小的我天真無邪,一張稚嫩的小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再看那一張,是奶奶在攙扶着幼小的我學走路的情景,我的一雙小腳難以承重自己的重量,但是卻由奶奶的一雙粗糙的手託了起來。還有這一張,我看起來大約有6、7歲了,奶奶卻長出了許多的白頭髮,一臉慈祥地抱着我笑着,但卻掩飾不住她日夜操勞的疲憊。諸如這樣的照片還有很多。每一張承重着奶奶對我濃濃的愛。這一本相冊,滿滿地記錄着我和奶奶的回憶。

緩緩合上相冊,站了起來,習慣地掃視了一下家裏,家裏的每一處都彷彿有着奶奶的影子。正在這時候,我看見了“它”。

“它”是奶奶的遺照。奶奶去世已有三年了,我家一直把奶奶的遺相供奉着。遺相里的奶奶滿臉慈祥,但眼神中有着對活的渴望和對親人們不捨。是啊,奶奶走了的前一刻也一直唸叨着我們的名字。但我卻沒來及讓她看最後一眼。想到這裏,又想起了奶奶臨終前說的讓我們幾個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光宗耀祖時,我強忍多時的淚終於滴了下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那一滴滴眼淚彷彿在訴說着我對奶奶的思念,流淌不止。哭了一會,我抹乾了眼淚,對奶奶呢喃一聲“走好!”

窗外的雨已經斷斷續續的停了,我的思緒卻早已飄遠。想象着自己將來好好學習,爲國家建設,完成奶奶的遺願時,奶奶一定會在天國對我笑吧。對!我一定會的!

燃起希望的我再次看向天邊時,一縷陽光已經刺破雲層,照耀大地!

清明見聞作文2

古城裏,衣着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着神經,損傷着肝腎。嘉陵江邊,遊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着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裏邊,唾液溶在茶裏。縱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麼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羣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了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裏,衣着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了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了漢桓侯祠燈也學會了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爲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了,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了。

城裏到處都是祭奠後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穫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着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着不孝死了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於死地而後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了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見聞作文3

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這首詩的頭兩句寫的是3、4月多變的天氣,像娃娃臉,一會兒晴,一會兒雨,這清明幾日,出門的人往往備不勝備,不帶雨具吧,忽然“雨紛紛‘’打溼了衣衫;帶上雨具吧,又忽然雲開日出,傘成爲累贅。”路上行人“指的是旅遊的`人和掃墓的人,我覺得主要是掃墓的人,人們在這春雨綿綿的日子裏給去世的親朋好友掃墓,在掃墓的過程中會慢慢回憶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學習、相處的情景。掃墓的人的淚水宛如小雨從面頰上流了下來,從這一顆顆晶瑩的淚水中,我們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掃墓的人之間的親情和友情。後兩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個地方休息,就問牧童何處有酒家,牧童說:”看我指向哪兒。“行人望過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詩我最喜歡”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因爲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掃墓了。雖然7月的天氣很熱,但我不禁想起了這首詩。沒有”雨紛紛“的情景,但我的心裏還下着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媽媽的嬸嬸,她離開了我們。她得了肺癌,經過15個月的治療,最終在7月25日早上5點去了,小外婆生前是個堅強、熱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會給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間,醫生說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卻活了一年多3個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個月還和我說過,她想活下去……我覺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遠活着!

我想對小外公說:”小外婆最大的心願就是您好好地活着,請您快樂地活着!“

以後每年清明時,我一定會給小外婆去掃墓,以表達我對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清明見聞作文4

每當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好多大人就會拿着鐵鍬還有黃紙和冥幣到先人的墳墓上燒紙、送錢。好讓亡靈在陰間也有錢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被學校組織起來到烈士林園掃墓,通過掃墓,讓我們知道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少年來,這個清明習俗一直保持着。

不知道爲什麼,每到清明時節,天空總是陰沉沉的,大多會下起雨,不由得讓人們想起大詩人杜牧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感覺讓人的心和天氣一樣。

家鄉清明的另一個習俗是,在清明節那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兩旁都要插上柳枝,鍋裏煮上好多雞蛋,聽長輩們說,這是在紀念一位名叫介子推的人。

據說,當年皇帝微服私訪,不料餓昏在一戶人家的門口,這戶人家的主人是介子推。他見到有人昏倒在家門口,就想辦法救活了這個人,當時老百姓很窮,介子推家也一樣。皇上的這次微服私訪,使他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皇上回到京城以後,決定重賞救命恩人,但是當聖旨到達的時候,介子推嚇壞了,誤以爲皇上要殺他,於是乘天黑,揹着八旬老母躲進了深山老林裏面。皇上派人找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找到,於是想了一個辦法,是用火燒樹林,他想用這個辦法逼介子推出來接受他的封賞。然而不幸的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樹林裏,當人們看見大柳樹下這對母子的屍體時候,無不嘆息落淚。

皇上知道以後也後悔不已,爲了彌補自己的過失,下令每年到了清明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插柳枝,煮雞蛋,讓已在天國的介子推母子能吃飽飯,不餓肚子。

時間過去了許多年,習俗保留了下來,但是對習俗的來歷,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我想,也許清明節是要告訴我們要時刻不忘感恩親人,感恩恩人吧。

家鄉的清明節,我永遠難忘。

清明見聞作文5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幾分傷感。我們來到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清明見聞作文6

俗話說:“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讚歎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着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沙場的x隊啊!我們彷彿置身於喊殺震天、戰馬嘶鳴、屍橫遍野的古代戰場中。後來我從父親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後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後,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櫃內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於部件繁多、工藝複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爲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讚歎!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後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爲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後我還要重遊西安!

清明見聞作文7

在清明節的一天,我和媽媽爸爸,還有我的好朋友陳泊坤和他的爸爸媽媽開車一起去踏青。

在路上我們大約坐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快到去踏青的地方了,我們踏青的地方是在哪裏呢?媽媽告訴我,讓我看遠方,邊指邊說:“那裏就是我們踏青的地方了,”我順着媽媽手指的方向一看,大山連綿起伏,山勢險峻,大樹覆蓋了整個大山,花兒露出了燦爛的微笑。我們來到了山腳下,當我們爬到山中間的時候,我和陳泊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不久我們聽見了流水淙淙的聲音,原來有一個小瀑布,陳泊坤用水摸了一下臉,感覺頓時有了力量。我們下山的時候,我和媽媽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買土雞的地方,媽媽叫我和陳泊坤一起去問一下有沒有買土雞蛋的,我們走到近前,發現屋前有幾隻雞在土裏刨食,進了屋子裏我才吃驚的發現,距離西安這麼近的地方居然也有這樣破的房子。房子裏面非常的黑,裏面有一個大炕,炕上有兩口大鍋,其中一隻鍋裏煮着一些粘糊糊的麪條,一個爺爺和一個奶奶端着這種麪條吃得非常地香。我們買了他們僅有的十幾個土雞蛋,媽媽一改往日買東西時喜歡討價還價的習慣,一聲不吭地付了他們算出的錢。走出屋子,媽媽心情沉重地說:“想不到現在我們農民的生活還這麼艱苦。”後來這幾天,媽媽一直和我念叨這件事情,很後悔那天沒有多給他們留一些錢。

回想踏青的經歷,我和朋友玩得很開心,也一路欣賞了美麗的景色,但是我始終還記得那戶人家。對比他們,我覺得我們城裏人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都太優越了,山裏的孩子有些還上不了學呢,能上學的學生也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還那麼認真地學習,他們改變貧窮改變落後的拼搏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清明見聞作文8

陽曆節日之一,4月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除了清明掃墓祭祖,其食俗是豐富多彩。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祭祀的最重要的節日。古老的節日,又稱月,超過2500年的歷史。日曆4月5日之前和節後的是24節氣之一。在24賽季,無論是油門只清明節。中國有25個民族過節日,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但在掃描過海關的形式和清明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除了墳墓和紀念碑,食俗是豐富多彩的,備受矚目。在河南,大多數人吃饊子,棗糕,雞蛋。

吃饊子“饊子”爲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稱“感冒”。寒食寒食節習俗禁火一直是不受歡迎的大部分地區,但與節日有關的饊子是深受世界人民。現在,在聖子漢族地區紅遍大江南北不同: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爲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爲米類材料。在少數民族地區,各種各樣的饊子,不同的口味,尤其是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最有名的饊子。

日期棗糕吃的蛋糕稱爲“子推餅”,與酵母發麪有些地方更糟糕的北部,夾饃日期。他們曾經做出的燕子日期餅形,串成柳條掛在門上,可涼拌,爲紀念高貴的氣質傑不求名利。

吃雞蛋在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吃的像端午,中秋糉子吃月餅一樣重要。節日民俗認爲吃雞蛋,全年有個好身體。據相關專家介紹,清明吃雞蛋的習俗,有幾千年的歷史。

專家說,吃雞蛋,是從古老的祭祀節日而得。人們祈禱婚育,各種蛋類,如雞蛋,鴨蛋,煮雞蛋等,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以5個雞蛋放入河中,沿水就會下了,所以人們在下游捕撈競爭,剝皮吃,食用後可以培養出來的。現在吃雞蛋的節日喜慶的象徵。在一些農村地區,以及兒童之間“撞蛋”的習俗。

清明見聞作文9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雖然沒有淅瀝小雨,可週圍都瀰漫着沉重的氣氛。溫柔的風,也爲這個特殊的節日徒添一份悲傷。

按照行程,我和親戚們一道去先輩墓前掃墓。來到爺爺的墓前,只見墓碑周圍環繞着些許雜草,偶爾有星星點點的淡紫色小花。似是在保護,又似在哀悼,在風中搖曳着身體,有種奇異的美。

清爺爺的墓,在墓前放上了供品,大家逐一在爺爺墓前磕了頭,我也不例外。剛起身,眼角的餘光不經意瞟見了一個女孩。那女孩蹲躲在一個小角落裏,單薄的身子如小貓一般蜷成一團,瑟嗦着。恍若一陣風就能把她吹走。

我心中一緊,輕輕地走到她身邊,她覺察到了我,眼光飛快地看向我。那眼神是怎樣的呢?我形容不出來。有恐懼,有絕望,有無助,令人心疼。心臟一收縮。我儘量不讓她害怕,輕聲細語地詢問:“小妹妹,你怎麼了?”風,拂過,吹起了她幾縷髮絲。她怔怔地看着我,隨即暗暗咬住下脣,彆扭地把頭轉向一旁,彷彿在隱忍着什麼,可那隻緊握成拳的手卻泄露了她的情緒。

我放棄了,站直身體,準備離開。可心中就像壓着一塊大石頭,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發揮“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媽媽告訴了我小女孩的事。

原來,那個小女孩的奶奶是得病去世的。聽說當時她們家經濟不寬裕,暫時沒有辦法籌全昂貴的醫藥費,一拖再拖,直到最後,她的奶奶病情突發,還沒送到急診室,就與世長辭了。據說最疼小女孩的就是她奶奶,我無法想象她當時的心情,這次想必就是來掃奶奶的墓的吧。

從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呀!我感嘆。就連吃飽喝足都是件奢侈的事嗎?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有什麼資格去挑剔,去嫌棄呢?

我望向那個仍舊蜷着的身影,衣角被吹起,飄蕩在空中。背影是那麼孤單,她面對着一塊微微發黃的墓碑,眼光似乎沒有焦距,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黃昏的風依然溫柔,只是,多了一絲寂寞……

清明見聞作文10

清明節前一天街頭巷尾已經開始擺放起起一堆堆莊嚴肅穆的花籃,與平日不同的是,花盆上多了一個“奠”字,這不由地讓我想起清明節快到了。

不知是街頭的花籃還是我傷感的心緒引起了兒子的注意,他問:“爸,今天賣花的怎麼這麼多?”“清明節快到了,那是爲了給祭奠逝去的親人準備的。”,我說到。對於清明節的含義兒子並不知道多少,但他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喔”。

母親死的早,對於奶奶的概念,兒子始終是陌生的。但兒子出乎意料的說了一句,“爸,你也買盆花吧”“我買花幹啥”我反問兒子。兒子答道“送給奶奶唄。”我說,“奶奶的墳不在本溪在鐵嶺,買花放哪?”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把花瓣摘下來撒向空中,奶奶就能看見了。”

我的眼睛瞬間被兒子的話打溼了,也許兒子真正懂得“心到神知”的道理吧。兒子是個悟性極深的孩子,便開玩笑地說到,“父親有一天也不在了,你也不用哭,我就變成一條小蟲子守在你家裏,每年清明節你餵它些花瓣就行了。”我的玩笑對於兒子來講似乎重了些,他的眼鏡似乎蒙上了一層霧。兒子似笑非笑地說,“那不行,你現在就多做一些善事唄,到時候你就能重新投胎做人了”。“父親哪那麼大的福報”我說到。“爸,你幫我把眼鏡擦一擦,這就是做大的善事,到時你就能重新投胎做人了。”“你還成佛了?”我說到。兒子便不再言語。

“做善事就能重新投胎做人“,這是9歲兒子的心智與覺悟,清明節前我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我很是欣慰……

清明見聞作文11

清明節,墓碑,祭祀。

一場急匆匆的雨應時而下,勾起了對清明節的所有記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傳千年的詩歌縈繞耳畔,婦孺皆知。清明不僅是個節氣,還是個節日,它之於中國,好似感恩節之於美國,意義古老且深遠。清明是個矛盾體,一方面,它依附於暖春四月,楊柳遍地生,百花未謝盡,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顯了強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遊的大好時節;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籠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環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與愁傷,製造出穿插在暖春裏的心寒。清明節就在這一暖一榮、一寒一嘆中無止境地延續着,永不衰竭。

前些時日,老家人打來電話,告訴我大伯家要爲死去的大爺重新修立墓碑,問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當天歸家參加立碑儀式。我聞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現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這片孝子之心,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了清明節回去祭祀。家鄉人的清明節本就過得較爲隆重,自從九幾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後,欣聞這十幾年來愈顯熱鬧異常。由於我這些年一直在外求學就業,沒怎麼參加祭祀的儀式,好在中央修改了節假日休假制度,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體會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戶清明祭祀的主題,做幾樣固定的菜,幾碟幾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製托盤墊着,托盤上還放有黃紙冥幣等陰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邊,將托盤畢恭畢敬地擱在地上,一根火柴劃出明亮的火花將黃紙冥幣點燃,祭祀的人雙膝跪地,一邊燒紙一邊唸唸有詞,燒完後將白酒灑地,一串鞭炮“啪啪”地響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飯飽的先人快快離去,免得驚擾陽間人。至於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裏的祭祀,無外乎燒紙焚香、磕頭爆鞭之類的,形式只顯露在言行舉止上,而真正的感覺卻埋藏在內心,他人怎可知?對宋氏祠堂祭祀的回憶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衝動正牽拽我神往,好在清明節真地快了,祖宗與逝者的召喚馬上可以換來馬不停蹄的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