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文明出行徵文精選

關於文明出行徵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5K 次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僅有一次,關愛生命,文明出行,交通安全就是生命的延續,就是家庭的幸福,不要讓交通事故奪取一條條美麗而無辜的生命。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文明出行徵文精選,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文明出行徵文精選

  範文一:我們需要文明出行

文明出行已經成爲這個文明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國有13億人,堵車、人擠人那是常有的事,但人多並不是不文明的理由。見縫插針似的超車,面對公路護欄,飛身翻越,橫穿馬路,無視紅綠燈,超速超載……看似簡單的小事,卻已經在你的身邊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一不小心就會是一出悲劇。可報紙,電視上那一幕幕血的教訓又只有多少人能謹記,只有多少人會去改過,一出出人間悲劇仍在演繹着……生命的警鐘一次次在我們的耳邊響起,該醒醒了,沉睡着的人們,我們該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文明出行不僅是爲你自己,更是爲你的親人負責,爲別人負責!不闖紅燈,不超車,少踩一下油門,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細心,多一些關心,那就會少一份麻煩,多一份安心,何樂而不爲。

但出行,不單單是開着交通工具在大馬路上,只要出了家門,那就是出行。假期到了,出去旅遊散散心,見識見識是好事,但在那美麗的環境裏,悠久的建築前,雕刻細緻的石像旁,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行爲是不是文明。我剛剛去了北京,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吸引了不少遊客,景點免不了人山人海,但那不文明的行爲,讓我敢怒不敢言。記得去長城,太陽比較大,烽火臺前排起了長隊,在這擠進擠出的人羣裏,竟然還有人若無其事地撐着傘。“不撐傘我的皮膚會曬黑的”他們這樣想,可你是否想過你的傘周圍的尖頭會不會戳到別人的眼睛?去頤和園,那裏又一頭四不像,周圍是一圈欄杆,上面赫然掛着四個大字“請勿攀爬”。可仍有人爲了追求“照片效果”,毅然爬上去,騎在了四不像上。城牆樹上都是“XXX到此一遊”的刻字,你真以爲自己是孫悟空?到處扔垃圾更是屢見不鮮,常常垃圾桶周圍都是垃圾,可桶卻只有一點,怎麼,現在的人連扔垃圾的時間都沒有了?

想想日本和瑞典人的環境意識,修養素質有多麼好,而我們這個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國卻要讓外國人特意用中文標上“不要亂扔垃圾”“便後請衝廁”……這不是我們的本性,不是嗎?我們應該是一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的民族,我們爲什麼要在這純潔地像一張白紙的文明歷史上塗上深濃的一筆,我們爲什麼要讓外國人厭惡我們中國遊客?北京奧運會就要來了,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努力起來,讓外國人看看,我們真正是一個文明古國!

作爲家長,要以身作則;作爲老師,要耐心教導;作爲中學生的我們,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公交車上讓個坐,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我們需要文明出行,讓文明出行成爲一種習慣!

  範文二:文明出行

時間如流水,沖走了秦漢的血雨腥風,洗去了唐宋的驕侈淫逸,淘盡了明清的屈辱卑瑣,只是“知榮明恥”的道德觀念,在歷史長河的潮起潮落中,積澱,再積澱,直至成爲支撐歷史的河牀。

“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奧運,和諧奧運”等類的口號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它的流行,顯現出我們對於北京奧運會的熱度,也意味着我們作爲東道主應有的風度。

文明,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

詩仙李白有詩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自然,他所講的是人生之路的難走。的確,古往今來,那些人生不如意事曾難倒多少仁人志士,又使無數英雄豪傑奮起拼搏。而今,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十三億多人口的泱泱古國,“行路難”卻是無庸置疑地指向出行問題。

馬路兩旁飛揚的塵土,垃圾桶旁翩翩起舞的蚊子,蒼蠅,陣陣讓人作嘔的惡臭;偶爾起風,在半空中飛舞的五彩繽紛的垃圾袋……風景區內滿皆是遊人所留下的垃圾;長城的石磚上隨處可見的某某某到此一遊;西湖上漂浮着的垃圾袋;泰山的石縫間,還突兀地聳立着幾個空礦泉水瓶!霎時間,所有的詩情畫意蕩然無存。

唉,此時的文明也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文明”嗎?

文明出行,不僅僅體現了個人素質與涵養,更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人文精神的體現。

文明出行,不僅僅只是爲了維護國家的形象,更是爲了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

在當今社會,車禍無疑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殺手。無數生靈,在他罪惡的雙手下喪失生命。但在我們痛恨他的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使這個殺手有機可乘的,恰恰就是我們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後果。

闖紅燈,酒後駕車,超速行駛……這一切,都爲悲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血的事實告訴我們:生命誠可貴,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文明出行的宣傳者和實踐者。不亂闖紅燈,不跨越護欄,不橫穿馬路;文明行駛,自覺遵守交通信號。

或許走向文明的路會有寫坎坷,但總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相信只要人人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養成時時處處事事都以文明爲前提,有朝一日文明出行之風定會吹進千家萬戶。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就好像奧運火炬傳遞一樣,在每個人手中傳遞,也能夠匯聚所有人的熱情。我相信,相信面前的你。更多地來發現,來釋放自己文明的熱情。讓中國沐浴在文明的春風裏。

  範文三:文明旅遊,從我做起

在香港尖沙咀海運碼頭展出的巨型塑料大黃鴨,近日泄氣變成“片皮鴨”。有傳言稱,“大黃鴨爆掉,是內地旅行團遊客扔菸蒂所致”。展出方海港城發言人表示“這完全是謠言”。發言人稱,巨型塑料鴨已經展出近兩個星期,其間港口風浪很大,且陰雨天較多,所以需要對大黃鴨“檢查身體”,做例行檢查。

看來,無緣無故地“躺着中槍”,並非只是某些名人明星的“專利”。譬如,這次香港大黃鴨的正常“放氣”和“檢查”,經過網絡傳言的“衆口鑠金”,結果就成了內地遊客的“亂扔菸蒂”所致。好在謠言迅速得以澄清,真相替代了“冤情”。但風波稍平,我看有些人也不必急於矯情叫屈,倒更該去想想,香港大黃鴨究竟“咬”疼了內地遊客的什麼?

假若不是諱疾忌醫或刻意迴避,許多人應該能夠得到反思,香港大黃鴨雖然“咬”錯了內地遊客,可網上謠言一度傳得活靈活現,且大有人信。大黃鴨“檢查身體”,竟然“情有獨鍾”地讓內地遊客惹上“菸蒂風波”,主要的誘因,恐怕還是緣於部分內地遊客的素質和修養不高,進而潛移默化地損害了“整體”印象與評價。

我若去香港旅遊,自然也要歸入“內地遊客”;而我這種“胳膊肘兒朝外拐”的思索與言說,顯然是會引得不少人的不快。可問題是,近些年來,瀏覽媒體報道,環顧四處周遭,某些富裕起來遊興大發的國人,無論作爲“中國遊客”,或者作爲“內地遊客”、“大陸游客”,除了大把大把的“旅遊銷金”,其在“旅遊文明”、“旅遊形象”等的“軟實力”得分上,到底有了多少能令外界刮目相看的提高和改變呢?

的確,塑料充氣的香港大黃鴨並不“咬”人,讓衆多內地遊客最感鬱悶和難受的,其實是那些常常無端來襲的“疑人偷斧”和“被潑髒水”。但顯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還是一句老話說得好: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被香港大黃鴨“咬”疼的內地遊客,乃至聞悉此事而“聽”疼的內地遊客,若能痛定思痛,從我做起,在築造文明旅遊上不斷添磚加瓦,相信“疼感”會越來越少,而“喜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