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1

古代多文人墨客,這些滿腹經綸、飽讀詩書的古人,用他們的智慧爲中國開闢了一條文 化之路。在各國的語言中,中文無疑是最有特色的,一字多含義,別具一格。

上個學期,我們學習了《負荊請罪》這篇課文。在預習的過程中,爸爸走了過來,突然 發問:“你知道‘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嗎?”我淡淡道:“不就是揹着荊條去請罪,形容 道歉得十分誠懇。”“那你能根據這個成語,再編一個故事嗎?”我來了興趣,瞬間開始了頭 腦風暴,很快,一個嶄新的故事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古時,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爲人 善良,總是接濟一些窮苦百姓,人們都十分敬重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可是有一個富家子弟卻 十分看不起他,他總是在衆人面前諷刺、挖苦他,讓他丟盡面子,下不了臺,但是年輕人毫 不在意,依然平淡地過着生活。有一年,朝廷開始動盪,一次次戰爭讓無辜百姓們苦不堪言, 那個富家子弟因戰亂也逃到了他鄉,一日,幾個士兵埋伏在一個小山坡旁,準備把過路百姓 殺個精光,眼看着那個富家子弟就快走到山坡前了,那個年輕人正好路過,一把拉着他躲進 了荊棘叢中,他正想破口大罵,正巧看見血腥殺戮的一面,他頓時無地自容。 戰爭平息後,那個富家子弟專程揹着一根他當年躲進荊棘叢中的`一根荊棘,來到年輕人 家門口,寫過恩後,他和年輕人成了莫逆之交。”

爸爸讚許地點了點頭,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爸爸是想讓我通過“負荊請罪”開動腦筋, 編造出一個新穎的成語新說,不得不說,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正是博大精深!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2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趙國屈服,接連侵入趙國邊境,佔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個花招,請趙惠文王到秦地澠池去會見。趙惠文王怕被秦國扣留,不敢去。大將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爲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國示弱。

趙惠文王決定硬着頭皮去冒一趟險。他叫藺相如隨同他一塊兒去,讓廉頗留在本國輔助太子留守。爲了防備意外,趙惠文王又派大將李牧帶兵五千人護送,相國平原君帶兵幾萬人,在邊境接應。

到了預定會見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並且舉行了宴會,高興地喝酒談天。

秦昭襄王喝了幾盅酒,帶着醉意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彈得一手好瑟,請趙王彈個曲兒,給大夥兒湊個熱鬧。”說罷,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來。趙王只好勉強彈了一個曲兒。

秦國的史官當場就把這件事記了下來,並且念着說:“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令趙王彈瑟。”

趙王氣得臉都發紫了。這在這時候,藺相如拿了一個缶跪到秦王跟前說:“趙王聽說親王挺會秦國的樂器,請大王賞臉敲幾下助興吧”秦昭襄王勃然變色,不去理他。

藺相如的眼睛射出憤怒的光說:“大王未免太欺負人了。秦國的兵力雖然強大,可是在這五步之內,我可以把我的血濺到大王身上!”秦王感到十分吃驚,只好拿起擊棒在缶上胡亂敲了幾下。

藺相如叫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給趙王擊缶。”

秦國大臣見藺相如如此上親王的體面,很不服氣。有人站起說:“請趙王割讓十五座城給秦王上壽。”藺相如也站起來說:“請秦王把咸陽城割讓給趙國,爲趙王上壽。”

秦王見得不到什麼便宜,就喝住秦國大臣:“今天是兩國君歡會的日子,諸位不必多說。”這樣,澠池之會總算圓滿而散。

在這之後,藺相如被封了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就很不服氣,處處爲難藺相如,而藺相如卻處處忍讓廉頗。有人把這件事傳給了廉頗,廉頗便給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兩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負荊請罪的故事作文3

打開語文書,除了看到一篇篇課文,一副副美麗的圖畫,還有一些藏在語文書裏的故事。現在,就請跟隨我一起去尋找它們吧。

在《負荊請罪》中,我們認識了一個顧全大局的人物--藺相如。還想知道他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就是《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寶玉"和氏璧",這件是讓秦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心想,秦王一心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如果不答應,又怕秦王來攻城;如果答應呢,又怕上當受騙。在這時,藺相如站出來說:"大王,讓我帶着“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如果它不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帶回來。"

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機智,又勇敢的人,便同意了。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看。秦忘把玉捧在手裏左看右看,很是喜愛,但沒有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見況,馬上又對秦王說:"“和氏璧”雖好。但有一個小小的毛病。"秦王立即把玉給藺相如。藺相如後退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說:"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說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着柱子,就要摔過去。秦王沒辦法,只好讓藺相如走了。

這就是一個藏在語文書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