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仁義的作文(精選5篇)

仁義的作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仁義的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仁義的作文(精選5篇)

  仁義的作文1

“唐宗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之家”。《書劍恩仇錄》一書打響,“金庸”作爲一個神話由此誕生。金庸作爲近代最爲著名的武俠大家,仍然本着“藝精靠磨鍊”的道理作文做人。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武俠小說中度過的,隨書中的人物一起涉險江湖,獨霸武林。他雖然文章情節寫得波濤洶涌,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但他的性格卻只是平靜如一杯水。

他的得意之作《射鵰英雄傳》中,刻畫人物各有性格,獨成一體。即使他們屢逢兇險,屢遭奇遇,但表達的仍是一個人生價值觀:做好人,做好事,勤奮努力,不強求,上天自有安排。金庸筆下的文章離奇曲折,武俠奇遇歷險共冶一爐。忠厚仁義的郭靖一邊對楊康不離不棄,一邊和俏黃蓉上演着血色江湖中的愛情故事,一邊又行走武林,對師傅洪七公等,盡忠盡孝;對兄弟楊康等,仁至義盡;對愛人黃蓉,柔情似水,即使再危險,也要對身邊的每一個人盡職盡責。金庸筆下的江湖早已灰飛煙滅,但正直仁義的性格卻能永恆。

《三俠劍》一書中,情節更是扣人心絃,足見金庸先生文筆嫺熟。在這部小說中,聖英的平淡仁義、飛天玉虎蔣伯方的豪爽急躁,詼諧老人張平化的義薄雲天,賈銘的幽默可愛。即使在兇險迭出的武林中,每個人依然能保持獨立性格。聖英步步小心、寸寸留意、招招謹慎,而蔣伯方卻能“藝高人膽大”的笑傲江湖,沒什麼能耐的賈銘卻能大大咧咧行走其間,分外緊張時,他和所謂的“乾巴雞楊鄉武仍能成爲大家的開心果。

金庸先生創造了武俠小說的奇蹟,爲我們送出一幕又一幕的片段,這種藝術上的成功正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仁義的作文2

大張小張家,世代都是農民。家裏也比較窮。當村裏較爲富裕的人家都蓋起了漂亮的樓房時,他們家還住在土房裏。父母主要靠種地爲生,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緊巴巴。那年,大張考上西安一所重點大學,一家人在高興之餘,着實爲供大張上學的事情犯難。坐在一起商量,開學就要上高中的弟弟小張首先開了言。他說自己從小就學習一般,看來也不是上大學的料。他願意出門打工和父親一起供哥哥上學。哥哥大張當時雖然心存內疚,但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先這樣辦。

就這樣,弟弟放棄了上高中上大學的機會,初中畢業後早早就步入社會,到建築工地當小工。掙下的工資他一分錢都不亂花,全部交給父親資助哥哥上學。此間,也曾有人對他說:“你這樣癡心地供你哥上學,傻呀!就是你哥記着你的好,但將來有嫂子管着,你能得到回報嗎?”可不管別人怎麼說,小張都不爲所動。

他想,既然是一家人就應該多奉獻,少索取。爲了自己家人做事理所當然,怎麼能求回報呢。在哥哥上大學的四年間,父親也沒閒着。他除操勞地裏的農活,照顧常年身體不好的妻子外,農閒時間幾乎天天出門做小生意。賣雞蛋,收廢舊塑料,只要能掙錢,什麼都幹。就這樣,一家人齊心協力艱難地供哥哥大張到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後,爲了謀得一份收入較高的工作,哥哥大張遠走他鄉在南方一家金融機構就業。憑着農家子弟能吃苦的精神,他年年被評爲先進,幾年後每月就有七八千元的穩定收入。自己生活好過了,他沒有忘記幾年間爲自己做出犧牲的弟弟。每當想到弟弟爲了自己在工地上天天汗流浹背地勞作時,他心都在流淚。他發誓要回報弟弟,改變弟弟的現狀。回家後,徵得父母親的同意,他好說歹說地把弟弟從建築工地上拖回來,送進了一家高等職業學校學習水電安裝技術。學制三年,三年間他包下了弟弟學習生活的全部費用。弟弟畢業後,由於學的專業對路,弟弟沒費什麼勁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現在日工資三四百元,也不比大張少多少。

就這樣又過去了若干年,哥哥大張在廣州貸款買了房,買了車,並且結婚成家。弟弟小張日子過得也不錯,在縣城裏買了房,還娶了妻子,家裏原有的土房也早已被漂亮的樓房所代替。屋裏有自來水,有燃氣竈,有洗澡設施,有空調,家用電器更是一樣都不少。兄弟倆爭着掏錢,讓父母這幾年逛了不少地方。父母親深深地爲他們生養的兩個兒子自豪。鄉親們也都爲大張小張這仁義哥倆的事蹟所感動,將他們作爲活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後代。

  仁義的作文3

提起關羽,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都在心裏敬仰他。當然我這個癡迷於《三國》的人,也是打心眼裏敬佩他。哦,我聽到你問了,是怎樣喜歡關羽的。別急,聽我慢慢講來:我是從《三國》的其中三回悟出了關羽的性格從而喜歡上關羽的。

從《三國》的第五回(溫酒斬華雄)中悟出了關羽“神速”的作戰風格,書曰:“其人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迎戰華雄也,眼間,手起刀落,關公已提華雄首級提入帳營中矣。”不僅如此,還悟出了他不誇大功勞,而且不狂妄,書曰:“關公提華雄首級來到營中,曰:“吾此將華雄斬於馬下,只將首級提來,小弟束是無能。”關羽是多麼謙虛啊,這對於我的學習也受益匪淺。關羽的第一次戰鬥出場便在我的腦海中定了一格。

還從《三國》的第二十八回(古城相聚)中悟出了關羽精忠報國的精神,雖然在魏國吃香喝辣,但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國家,在孫乾的勸告之下,關羽回國的決心更大,於是他帶着孫乾保二嫂赤兔行千里向汝南進發。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到了蜀國,碰見了多月不見的張飛,書曰:“關公望見張飛到來,喜不自勝,付刀與周倉接了,拍馬來迎。只見張飛熱淚滾滾,興奮至極。”關羽是多麼忠厚啊,他既能身在曹營卻不忘桃園三結義。他是多麼赤心報國啊。他的作風對我們也受益終生,於是關羽這個勇謀大將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又攀升了一格。

也從《三國》的第五十回(義釋曹操)中悟出了關羽仁義的精神,雖然曹操是自己的敵人,但關羽把曹操的位置放的很重。在關羽詐降到魏國時,曹操爲了留住他,日日大型款待,關羽的赤兔馬,便是曹操所贈送的。後來,關羽雖然回國了。但他也很仁義,不忘曹操所贈送的每一件物品。所以,當曹操敗走華容道時,關羽這個仁義漢,放過了曹操。這就等於放虎歸山啊,可是關羽這個仁義將,就是白白將虎歸了山。有些人說:“關羽真是個愚蠢的大將。”我卻極不認同這種說法,雖然三國相爭,拼殺各不相讓。但總是一個世界啊,我想:劉備也該在心裏高興,因爲有了一個仁義的`大將,他都能對敵人仁義如親,還愁對義哥不仁嗎??讀到這,關羽這個忠義大將在我心中的位置徹底攀升到了頂層。

關公這個有膽有識、赤膽忠心的將軍,他忠心耿耿、殉節報國的精神,感動着無數人。在這裏,我想說一聲:“關公,你的英雄形象會被無數人所傾佩的!!”

  仁義的作文4

“仁義禮智信”爲儒家“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中國好家風》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仁義禮智信。”

何謂仁?仁者,是指凡事多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做事爲人爲己,即爲仁。漢宣帝時期的丙吉大度地原諒了他的車伕,車伕日後報答了他。“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應該取長補短,而不是嘲笑他人的短處,不是對他人的問題揪住不放。正是丙吉對車伕的寬仁,才換來了車伕日後的報恩。

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即爲義。元朝初期,地主惡霸誣陷百姓造反,專使把他們的名字登記在冊,準備上報朝廷。劉濠爲了拯救無辜百姓的性命,焚宅毀冊。在現今生活中,很多人也是舍小家爲大家:在暴風雨中依然堅守崗位,爲了城市交通暢通,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假日裏不能和親人團聚的環衛工人,爲了環境的美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還有那些有着最美背影的消防員叔叔們,爲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義無反顧地衝入火場。

何謂禮?己彎腰則人高,敬人即爲有禮。韓信之所以能夠爲劉邦獻犬馬之勞,替他征戰多年、平定天下,是和劉邦以禮相待密不可分。待人以禮,源遠流長。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學禮,無以立。”待人以禮,禮在“禮節”,對於有才能的人要不計身份的去結交;禮在“禮貌”,對長輩、同輩、晚輩都要彬彬有禮;禮在“禮讓”,遇事要尊老愛幼,待人友善。

何謂智?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爲智。諸葛亮使用空城計騙過了司馬懿,不傷一兵一卒,智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諸葛亮臨危不懼,化解了一場危機,可以說,全憑他的智慧。他的智慧來源於日常的積累。我們如果也想像他一樣聰慧,平時就要多讀書,讀好書。

何謂信?誠實守信即爲信。宋濂去拜訪老師,等到出門的時候天降大雪。爲了準時赴約,他翻過大山來到了老師的住處。老師見此稱讚道:“像你這樣守信好學的年輕人,將來必成大器。”信是做人之根本,無信則無忠,不可立於世。只有言必行,行必果,才能立足當下。

“仁義禮智信”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遵守的準則。

  仁義的作文5

唐朝時,每逢朝廷有什麼喜慶活動,各地的地方官都要給皇上送禮,禮品主要是各地的特產。

有一年,有個叫緬伯高的南方官吏,受到太守的委託,送一隻活天鵝到京城去給皇上進貢。因路程遙遠,還要照顧天鵝,緬伯高一路上很是辛苦。

當他走到一個大湖邊時,覺得很疲倦,就決定休息一下,洗個臉再走。他下了馬,洗了把臉,覺得精神好了許多。他又把馬牽過來讓他也喝了點水。他見那隻天鵝身上灰撲撲的,就把天鵝也拿到到水中洗洗,天鵝下了水,異常興奮。緬伯高一時疏忽,那隻天鵝在水中游了兩下,忽然翅膀一抖,飛了起來。緬伯高一見,汗都嚇出來了,急忙伸手去抓,哪還抓得住,只是抓掉了天鵝的一根羽毛。

緬伯高看到天鵝跑掉了,心裏非常憂慮。回去重拿吧,時間來不及,空手進京也肯定不行,怎麼辦呢?他低頭看着手中的鵝毛,靈機一動,心想,也只有這樣了!於是就把手中的鵝毛收好繼續上路了。

緬伯高到了京城,正好趕上皇帝召見各地使者。大家都帶上禮品,去朝見皇上。各地送的禮品都是珍奇異寶,只有緬伯高與衆不同,他兩手託着一根羽毛,恭恭敬敬地呈獻給皇帝,說:“我們路途遙遠,太守派我千里跋涉,專程送來一根潔白的鵝毛。禮品雖然很輕,但我們尊敬皇上的情意和大家一樣,是很真誠的。”

皇帝聽了,很高興地收下了鵝毛,還給了他很豐厚的獎賞。

從這個故事我體會到了,對待朋友或長輩,送的禮物不一定要貴重,只要用真誠的心去對待他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