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美德故事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1

美德故事,在我們身旁常常發生,在我們不留意的時候,它們可能會偷偷溜走,消失在衆目睽睽之下。可留心的人會發現它們,在草叢中;在樹木下,找着它們存在的印記。

我是一個喜歡出遊的人,還喜歡尋找“美德”這個夢幻般的精靈。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苦苦追尋下,我找着了。

這天,天氣炎熱,我走在院子裏的一條平坦的小路上,四處綠樹成蔭,環境優美,使人豁然有一種好的心情。正在我欣賞這美景,呼吸這清新空氣時,一位老爺爺從後面閃現在我眼前,我開始被嚇了一跳,可後來就沒什麼了,只是心中充滿疑惑。我還沒走出這個老爺爺帶給我的驚嚇與恐懼,另一個人埋着頭,急匆匆徑直朝我衝來。不過,我命好,躲過這一劫,可前面的爺爺就倒黴了,那個人和爺爺正好撞在一起,撞得天昏地暗,頭昏眼花。兩個人都躺在地上,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使勁揉自己眼睛,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希望那個爺爺平安無事。正在我祈禱的時候,那個人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了。這一細看,我纔看明白,那個人是位叔叔。他抖抖眼鏡,眯着眼,搖頭擺腦地說:“對不起,小弟弟,撞到你了。”我擺擺手說:“不是我,你看。”說着,指了指地上的爺爺,叔叔的牙都快碰着我的頭了,支支吾吾地說:“老爺子,你沒事吧?”半晌,爺爺才站起,抖出一句話,讓我倍受感動。他說:“沒事,你注意點,別再撞着其他人了。”原來,那位爺爺是“傳統美德”宣傳人。他向我們細細地講着,手還時不時的摸摸後腦勺。我知道,那是摔痛了,雖說不是我撞他,可心裏還是不是滋味,像打翻了醋瓶,心裏酸酸的。

這件事過後,我明白了美德是靠大家去維持的,只有這樣,美德才會更多。而我也發誓:一定要做一位“傳統美德”宣傳人!讓更多人來了解“傳統美德”,讓世界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2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衆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英國強盜把一種叫的,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爲欽差大臣,負責禁菸。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菸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全部銷燬。林則徐爲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一頁。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3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爲一種具體的行爲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

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着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爲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着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衆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化,英國強盜把一種叫毒藥膏的毒藥,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毒藥膏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爲欽差大臣,負責禁菸。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菸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毒藥膏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毒藥膏全部銷燬。林則徐爲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一頁。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5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羣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不同反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稍許瀏覽一下歷史,一個個勤奮學習的動人故事就會爭相躍入你的眼簾。匡衡幼年鑿壁引光苦讀,終以說《詩》而揚名;茅以升少年立志,遠涉重洋,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成爲“橋樑之父”。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今天,我們有着比前人更優越的學習條件,在繼承和發揚勤學立志的同時,更要不斷地激勵自己,爲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更加勤奮地學習。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6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7

詩曰::田真昆仲,議分紫荊,樹即枯死,悲悔同聲。

隋代有一戶田氏人家,住着田真、田慶和田廣三兄弟。自他們分別成家之後,兄弟三人就想要各自發展,決定要分家,把家產分成了三份。

分到最後,只剩下庭院中那棵開滿紫紅色花朵的紫荊樹了,多少年來,它一直欣欣向榮,象徵着這個家庭的興旺。一代又一代的田氏子孫,就是在紫荊樹默默的俯視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其樂融融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繁衍了許多代。老樹蘊涵着人們不盡的追憶和緬懷。

哥哥田真嘆息着說道:“田家的歷史有多長,紫荊樹就有多老。”

田慶不以爲然地說:“我們家產都分完了,留着這棵樹也沒什麼用了,不如也把它給分了。”

幼弟田廣精打細算地說:“有理有理,紫荊樹的樹皮和木材都可以入藥,我們乾脆直接把它砍掉,一人分一份,還能賣個好價錢呢。再說,我們分了家之後,都要各奔前程,誰還顧得上照顧它啊?”

田真說:“使不得,使不得。我們怎麼忍心傷害這些美麗的花朵和潤澤的葉子呢?它鮮活的生命力,伴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眼見那翠綠的色澤,誰不發自內心地讚美它的生命?家族有多興旺,紫荊樹就有多美。這是我們家族繁盛的見證,怎能如此傷害於它呢?”

田慶說:“哥哥您別犯傻了,誰還會注意到這棵老樹?您要是不肯,那我就和弟弟對半分了。”

兩位弟弟那樣堅持,哥哥也無可奈何,於是他們決定將紫荊樹砍成三段。田真仰望着昔日的故宅和茂盛的老樹,內心十分的傷感,但也無計可施。

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荊樹,一夜之間突然全部枯萎凋零。看到的人無不大驚失色,疑惑地想到:難道紫荊樹也傷心欲絕,知道自己的生命將被截成三段,不如先自行了斷吧。

三兄弟見到這個情形,都不禁大吃一驚,開始痛切地懺悔:爲什麼手足之情要這樣分離?連樹都覺得傷心,連樹都爲之涕泣,連樹都不想再活下去。昨天熱火朝天的砍斫①計劃,一時間令兩位弟弟感到萬分地沮喪羞愧。

田真神情肅穆地說:“樹木原本就是同氣連枝的,正是因爲聽說將要被砍成三段,它們纔會如此悲傷,我們人竟然連樹木都不如啊!

田慶看到這番景象,深有所觸,他追悔不已地說:“當我們還非常小的時候,我們同吃同住,同出同息。那種在父母身旁承歡膝下、同舟共濟的幸福生活,現在想起來還那麼令人懷念。”

田廣傷感地說:“現在父母都不在了,我們兄弟就是最親最親的人了,如果連我們都不肯團結友愛的話,那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天天流眼淚,一定會比紫荊樹還要傷心的。”

田真說:“我們爲什麼不能繼續從前的生活呢?‘三人同心,其利斷金’。我們是同一個生命共同體,要想重振家業,就要通力合作,和睦共處,團結一心。”

兄弟三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他們把分家的契約在紫荊樹面前一同燒燬,決定繼續同舟共濟,共同經營幸福的生活。兄弟三人默默地祝禱着,感恩祖先留下的這棵紫荊樹,示現了及時的枯萎,讓他們深深體會到,連樹木都有真情,難道人連樹木都不如嗎?

第二天,當太陽早早地爬上枝頭的時候,田廣打開窗戶,驚訝地喊了起來:“哥哥,哥哥,快來看看,葉子綠了,紫荊樹的頭擡起來了,葉子變綠了。”

鳥兒聽到他的叫聲,也不由自主地朝着紫荊樹那片綠油油的枝頭望去。兩位哥哥驚訝地探出了頭,紫荊花那片殷紅的色彩,溼潤了他們的眼睛……

從此之後,他們兄弟更加友愛,他們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再也不提分家分財產的事情了。美麗的紫荊樹,也繁茂如初,就像這個團結如故的家庭一樣,欣欣向榮,充滿無限生機。

“和”爲貴。人體各個器官如果不能協同配合,身體必遭病魔的侵襲;團體不和睦,必定迅速瓦解;國家上下不團結,則很難抵禦外敵的入侵。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睦何其重要!兄弟是同氣連枝的生命共同體,就像樹枝樹幹一樣不可分離,只有和諧共處,才能繁茂興盛。彼此之間如果產生對立和嫌隙,整棵樹都會受到傷害。

“田真嘆荊”的故事,不禁使我們想起了“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林和靖是北宋的一位隱士,原名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他在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家裏一貧如洗,三餐不繼。然而,林和靖頗不以爲意,對物質上的貧乏,全然不放在心裏。

他自幼勤奮刻苦,致力於聖賢之學,淡泊名利,尤其不喜歡趨炎附勢。後來隱居到了杭州,在西湖的孤山結廬而居,二十年來都未曾到過城鎮市集。陶醉於山水之間的林和靖,厭棄世間的功名利祿,潛心體悟聖哲的道理。臨終前,他留下了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詩:“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感懷言志,餘韻不盡。

林和靖一生都沒有娶妻生子,他在草廬的庭院中,種植了許多梅花,還養了一羣氣質高貴的仙鶴。徜徉在青山綠水、松鶴梅蘭之間,多少詩情畫意在其中。林和靖盡其一生,都與它們相隨相伴,人稱“梅妻鶴子”。

然而林和靖過世之後,他所種植的這些梅樹,都相繼枯萎而死,所有的仙鶴,也都一隻只悲鳴不已,哀號欲絕,沒過多久,全都相繼隨林和靖而去。

由此可知,真誠之心,無不感人心懷,化及萬物。縱使是一枝一葉、一草一木,也能受到感動。同樣,惡貫滿盈、窮兇極惡之人,在舉手投足之間,所散發出來的肅殺之氣,也會影響周遭的一切,讓花木爲之枯萎凋零,令人們爲之畏怯恐懼。因而,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我們怎能不戒懼謹慎呢?

人生苦短,數十寒暑間,這些同體連枝的兄弟姐妹,真的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想想我們還有多少時日,能夠珍惜同聚同處的時光?千萬不要等到追悔莫及之時,才徒自悲切,那不是爲時已晚了嗎?骨肉之情、手足之愛,當要切切珍惜啊。

法照禪師寫了一首敘述兄弟的詩詞:

兄弟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回爲弟兄。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於子孫做樣看。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8

詩曰:陳昉眷屬,七百餘口,上下相親,孚②及百狗。

宋朝陳昉有一個備受矚目的家庭,那就是以純樸厚道的家風,代代承傳的陳氏家族。陳家上下有十三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七百人之多。他們的祖先陳崇德高望重,爲家族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希望子孫後世得以恪守不移,代代相傳,從而使純樸厚道的家風能夠綿綿遠遠地傳承下去,至久不息。

到了陳昉主持家務的時候,家道依然非常的厚朴善良。陳昉爲人溫和厚重,以身作則,勤勤勉勉,使得陳氏家族枝繁葉茂,代有賢人,全家上下充盈着一派吉祥和順的景象。

家族人數如此衆多,他們的生計如何維持呢?原來,陳家的子弟都克勤克儉,維持着非常儉約樸實的生活習慣,一切的事務,都儘可能自己動手來完成,從來都不委用僕役或者婢女。“習勞知感恩”,孩子們從小沿襲純厚儉樸的家風,瞭解物力維艱的道理,知道一切都來之不易,所以他們一生都能夠刻苦耐勞,知足常樂。

陳昉家中,矗立着一座特別建造的廳堂,非常寬闊,能夠容下七百多人共聚一堂用餐。每到吃飯的時候,大家都穿着整齊,扶老攜幼地來到廳堂中。彼此見了面,感到分外地親切,都互相地問長問短,問寒問暖。他們按照年齡、尊卑的先後,次第而坐,大人坐在一個區域,小孩另外坐在一起,可謂長幼有序,條理井然。

全家上下,只要還有一位未到,大家都一定會靜靜地等待,直到所有的人都到齊了,纔開始用餐。吃飯之時,廳堂悄無聲息,一片寧靜肅穆。等到都吃完了飯,大家纔開始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有的談天說地,侃侃而談,有的文質彬彬地寒暄問候,互問短長。這是全家共有的幸福時光,是其樂融融最感親情溫馨的交融時刻。許多家族性的問題,也常於此時及時溝通解決,避免了各自爲政的誤會與猜疑。

陳昉的家中,養了一百多條大大小小的狗,它們的性情都特別溫順。更有意思的是,這羣家教嚴格的狗,全都是在同一個大槽裏用食。主人們爲家狗做了最好的示範,所以它們各個都從善如流,溫和而又乖巧。每到吃飯的時候,它們也牽家帶口地來到大槽前,彼此互相搖着尾巴,以示問候。

幾條年長的老狗,非常威武地站在那裏,原來是在清點數目。只見它們左看看,右看看,發現了阿平家的`大狗還沒有來。於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在那裏憨態可掬地等待着它的到來。不一會兒,有的狗開始悠悠閒閒地來回踱步,有的狗示以問候地搖搖尾巴,調皮的小狗乾脆一把摟住“哥哥”的脖子,在地上雪球般地滾了起來。大家左等右等,終於看到一隻強壯的大狗,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原來,今天主人爲它洗了個澡,還理了理身上的毛,這才耽擱了用餐的時間。大狗非常抱歉地搖着尾巴,向大家低頭懺悔,於是,一百多條狗就開開心心地開始了它們的午餐。

陳家主人們那上下同心、喜氣盈人的祥和氣氛,連狗都普受薰陶,從而互相尊重、互相敬愛。鄉里的人見到這種情形,深受感動。想想看,連狗都能夠互敬互愛,如果人父子兄弟之間不能和諧共處,那將何以爲人呢?所以鄉里之人都紛紛起而效法,懺悔改過,使得那一帶的風俗日漸純樸厚道。

郡守張齊賢將陳昉一家的事蹟,向朝廷作了稟報。朝廷有感於他們人與人之間的互敬之誠,所以就免了他們的徭役,而且禮遇有加。希望這個家族的典範,不但影響全鄉,而且能感化全國。

陳昉一家七百多口人,能夠如此敦睦和合地生活在一起,實在是難能可貴。相比之下現代社會,真的很難見到數代同堂的景象了。甚至夫妻兩個人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孩子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身心健康地成長呢?

現在常有許多父母、家長向老師抱怨孩子們的逆反情形。一次一位家長哭訴說:“孩子真的很難教,想不到年紀這麼小就這麼叛逆,對於父母的教導他不但不聽,不但不能接受,還經常惡言相向。這到底是爲什麼?”

老師就反問她:“請問你們夫妻倆會不會吵架?假使會,是隻有‘文場’,還是也有‘武場’?”文場就是隻有動口,武場就是出手。這個媽媽很難爲情,很慚愧地說道:“很抱歉,過去孩子在更小的時候,我們夫妻倆經常在孩子面前,不是吵架就是大打出手。”

這個時候老師就跟她講:“這樣我就沒有辦法幫助你教導小孩,因爲小孩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你已經教他知道了,人與人之間不能和睦,人與人之間可以動不動就大打出手,可以動不動就吵架。因爲你不能盡到父母應盡的責任,所以他現在稍微大一點,他有情緒,他不能與你好好相處,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彼此不能和睦,彼此不能相敬如賓。”因此要維繫一家的和睦,人人都應該要懂得相處之道。

“陳昉百犬”的故事生動展現了中國傳統的大家庭中和煦溫馨的一面。它讓我們瞭解到,和氣就是家庭最溫暖的陽光,它能夠使一個家庭枝繁葉茂、欣欣向榮、充滿希望。美滿的家庭,更是國家未來棟樑成長的溫牀。一個美好的家庭氣氛的構成,正取決於家裏的每一分子能否互相尊敬,互相關懷,互相禮讓。您是否願意爲朝夕共處的家人,獻上您燦爛的微笑與溫暖的關懷呢?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9

詩曰:張閏無私,八世同居,共織互乳,縉②紳不如。

元朝張閏,她家裏有八代不分炊,共同生活在一起。最難能可貴的是一家上下有一百多口人,都非常和睦,從沒有是非,沒有閒話。每天張閏都領着家裏這一大班的婦女們,會聚在一個房間裏,一同做着裁縫或織布之類的活計。工作完畢後,所有織好的布,和做好的衣服,統統收歸於倉庫之中,沒有一個人會佔爲己有。每逢小孩啼哭的時候,那些婦女們無論哪一個看見了,就抱起來給他吃奶,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都作爲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和愛護。而這些孩子也一樣不分是不是自己的母親,凡是有人喂他,他就能停止啼哭了。可見,她們一家是多麼和睦和相融。

當時一些當官或大戶人家都自慚不如,所以到順帝至元年間,朝廷裏就派了欽差,在她家門前旌表起來,把她們作爲大家的學習榜樣。

傳統美德故事作文10

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長城。古今中外有許多人擁有美好的心靈,有許多事令我們感嘆。從古至今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這些事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美德。

一說到“美德”有人就會想的很久遠,可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美德。比如說古人司馬光,一些調皮的孩子爬到假山上玩耍,一不小心掉入了假山下的大水缸裏,小夥伴的第一反應就是救出他,有的去呼喊大人,有的在水缸邊伸手想要拉他上來,有的去拿繩索。可是唯有司馬光沒有那麼做,他拿起身邊的大石頭,向水缸砸去,水缸被砸破了,頓時水缸中的水流了出來,缸裏的孩子得救了。如果司馬光也像小夥伴那樣去呼喊大人,那麼水缸中的小孩可能早已離去。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司馬光的聰明才智,更能顯現出藏在孩童司馬光身上的美德。現在,在你面前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會怎麼分呢?是把大的留給自己,還是選擇那個小蘋果。當看見這種情況時會想起一個故事《孔融讓梨》,從前,孔融的母親從集市上買了幾個梨,將它們洗好後一併交到了孔融的手上,母親讓孔融將其中的一個拿給哥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將那個較小的蘋果留着,把大蘋果給了哥哥,哥哥看孔融那麼小就讓他吃那個較大的蘋果。孔融見此情形便說︰“哥哥大吃大蘋果,我小就吃小蘋果吧!”就是孔融的一句話,既讓我們看到了孔融的孝心,又讓我們看到了他那純潔的心靈。

其實,美德並不只在那些偉人的身上,從《司馬光砸缸》和《孔融讓梨》這兩件事中就能看出來自孩童身上的美德。

有一天,微博上發生了一條驚人的消息;小悅悅,一個只有兩歲的小女孩,被一輛車撞倒在馬路中央,而開車的人並沒有下車看看情況,而是視而不見,正常的行駛着。這個無辜的小女孩就這樣悽慘的躺在馬路上,在她躺在那裏的一個小時中有十八個人走過她身邊,可是這些人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忙。直到一位清潔工阿姨打掃大街時,看到了這個小女孩,並連忙將小悅悅送往醫院,可是時間不等人,小悅悅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一個清潔工,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髒”,但比起那些從小悅悅身邊走過的那十八個人,她卻顯的那麼純。雖有一副很髒的外表,但她卻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如果每個人都能像那位清潔工一樣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小悅悅就不會拿麼早的離開人世,我們的地球就會變得更好。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爲國效力,都能體現一個人的美德,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如果我們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中華傳統美德將會得到更好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