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理性與感性作文大全

理性與感性作文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理性與感性,從古至今都是兩相矛盾的東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理性與感性作文大全,歡迎閱讀。

理性與感性作文大全

  【篇一:感性與理性】

有人說,感性是一匹脫繮的盲野馬,它的馳騁奔跑是任意的,而理性正是野馬的繮繩,掌控着野馬狂奔的方向;無論野馬怎樣的馳騁,只要有繮繩適當的束縛,也總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奔跑是野馬的快樂,繮繩的束縛似乎是阻止它奔向快樂的外力;然而,盲野馬的馳騁奔跑自然是盲目的,它只在乎奔跑過程中給它帶來的快感,給予它的快樂,全然不顧前方是否有懸崖;而正當它盲目地"享受"着快樂的過程時,前方痛苦的結果也在等待着它;而此時,繮繩爲了避免這樣的結果,便發揮了它的束縛作用,防止它奔向痛苦的結果!人天生就會傾向快樂,由於從小各方面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的體驗,所以我們從小就自然不自然地會傾向與快樂!這是人的天性。只要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事物,我們一般都會趨向與它!然而有的人不會去嘗試吸毒,有的人不會嘗試飈車,他(她)們當然知道(聽說)那樣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但是他(她)們不會嘗試,因爲他(她)們更明白快樂過後,接着的可能會是什麼!那意味更大的痛苦!所以,繮繩不是束縛野馬,不讓它奔跑,而是不讓它墜入懸崖;同樣的,理性不是爲了剝奪感性給我們帶來的短暫的快樂,而是爲了防止長期的痛苦的結果。

正是因爲我們許多人多無法抵禦當前感性的快樂,而帶給我們更多的就是將來的體驗痛苦過後的後悔!然而,爲什麼我們許多人總是不夠理智呢?其實,我覺得,是快樂的問題,也是對未來痛苦無法切身感受的問題!由於事物帶給我們當前的快樂,我們的有意無意就趨向了它,開始享受這份背後隱藏着某種危險的快樂。我們容易陶醉,容易被迷惑。此時,野馬便使勁地要掙脫繮繩的束縛了,當繮繩的力度不夠時(意志力),繮繩就會被掙斷,而野馬就會奔向痛苦的快樂中去!這就是直接感性帶給我們的誘惑,帶給我們的快樂,而我們往往也會掙脫自己的繮繩,去享受那痛苦的快樂!可是爲什麼有些時候我們明知道等待我們的是後悔,等待我們的是痛苦,而我們也總是不顧一切地去享受呢?也就是爲什麼野馬明知道前方是懸崖,它還要往前奔呢?在當前快樂的迷惑下,因爲我們盲目自信了,因爲我們估計不足,因爲未來的痛苦不可能具體地被提前體會。如果,未來的痛苦能夠具體地被我們提前體會,我們就會"切身地"感受到將來的痛苦,我們也就會從當前的快樂中清醒過來!這也就是爲什麼許多在經歷過痛苦體驗後的"過來人"總是要敬告後人要幹麻不要幹嘛的原因,我想!羅嗦就是愛也確實不無道理,特別是關心你的人!

所以,要想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要想不後悔,因爲體驗未來的痛苦似乎絕對不可能了,所以我們要“假想”體驗未來的痛苦!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告訴我們該不該去做什麼事!當然,因爲上面說到估計不足的問題,所以也難免"假想"不十分接近,這樣我們就又得借鑑前人的智慧了!

  【篇二:感性與理性】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出現重大轉折。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全面轉入反攻。就在盟軍制定“地毯式轟炸”日本計劃前夕,司令部來了一位特殊的中國客人。

盟軍作戰室的布朗森上校熱情地接待了這位中國客人,但隨即對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納悶:他居然要求盟軍在轟炸之前,在軍用地圖上標註出日本古都京都與奈良一批建築文物的位置,務必盡全力保護這些古蹟。也正是這位中國人,6年前,他的故鄉北京宛平城、團河行宮等歷史名城、名苑慘遭日軍的炮火摧殘,被迫舉家逃亡。在長沙,他一家人又險些在日軍的空襲中喪命。隨後,他的親弟弟,在“淞滬會戰”的硝煙中英年早逝;他的內弟接着在1940年保衛成都的空戰中壯烈殉國。布朗森上校怎麼也無法理解,就是這樣一位集國恨家仇於一身的中國人,爲什麼要傾力保護敵國的古建築呢?中國人平靜地解釋說:“要是從我個人感情出發,我恨不得將整個日本夷爲平地,但優秀建築絕不是某一個民族的私有財產,它屬於全世界、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一旦炸燬,是無法補救的。”

在這位中國人的據理力爭下,日本古都京都與奈良在盟軍的猛烈轟炸中奇蹟般得以保全,遍佈二都的宮殿、城牆與寺院也毫髮無損。這位爲日本名勝古蹟做出卓越貢獻的中國人,便是着名建築師樑思成。

40多年後,日本著名的《朝日新聞》曾刊發了題爲“古都的恩人是中國學者”的文章,盛讚了樑思成的義舉。日本建築權威福山敏男也滿懷感激地說:“樑思成先生是我們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戰中向美國提出了保護奈良與京都的建議,我們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濫炸而保存下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世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

  【篇三:理性與感性作文】

人與人之間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着各種各樣的想法,有着各種各樣的行爲舉止。我感覺我是一個矛盾體,可能有點以偏概全,但是這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我。曾經有老師是這樣與我說的“你是絕對理性主義”。當時我就不知所措,因爲自我看來我還是挺“感性的”。

我最怕別人騙我,可能小時候的“那件事”到現在我還不能忘懷吧。還有一件事會讓我很生氣,那就是我“真誠對待的人”在做一些我提醒過,卻改不了的壞習慣。可能有人覺得:別人的好壞與你有什麼關係啊。是的,這就是我的矛盾之處。

我從小認爲“凡事利益最大化”,可是後來我認爲這是不對的。我也在慢慢改,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吧,因爲這麼多年形成的思維想法不是怎麼容易改了的。現在看來,我的理性是被社會的價值判斷體系做左右,迷失了自己的真實的想法。

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可以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會幹什麼?”一問三不知!我的人生不知道怎麼走下去了。以前理性給了我前進的方向,因爲我知道我要什麼,我想幹什麼。而現在我發現這是不對的,我一下就迷失了。現在想來,我的理性應該是:達成目的的工具,像個忠誠的侍衛,護送你達到你想去的彼岸。理性不是你的主人,靈魂纔是。

以後我的人生可能會有所改變吧,因爲我會學會放下一些“東西”,一些我曾經重視的東西。我是一個理性的人,但是往往做一些感性的事情。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統一體,誰也不能擺脫矛盾。面對矛盾我想說: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自然而然地隨着光陰的流逝與細胞的衰老而消亡;自然而然地對付矛盾,解決矛盾;自然而然地對待疾病而品味疾病的哲學與精神內涵。像曠野中的一株樹,從幼小成長到參天,從枝繁葉茂到枯枝敗葉,從抵禦冬風的侵擾到任憑秋風掃蕩,最後轟然倒塌,如同一座曾經輝煌的玉山倒下,成爲生命的一道風景。

理性就是比較冷靜的去思考與對方在一起的利與弊,包括背景差異,品位差異,程度差異,年齡差異等等,各個方面的因素。而確定與對方到底能走多長的路與應該付出什麼樣子的感情。感性是遇事在處理中以個人情感爲依據的心理過程,通俗的說是感情用事。感性是生而俱有,不帶修飾的,野性而原始的感性可以直接獲取快樂,理性可能暫時抑制快樂,但最終仍會獲得滿足。

面對自己的矛盾,我希望在這幾年內調整好!

  【篇四:理性的度過感性人生】

所有的動物都是有感情的,喜怒哀樂懼,七情六慾,但人之爲人的標誌是有理性,通過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

蘇霍姆林斯說過:“不能控制自己情感的人,是一家破損的機器。”生氣了就罵,氣憤了就砸,動不動就劍拔弩張,直鬧的流血五步,這樣的人跟獅子老虎沒什麼兩樣。理性是撇,感性是捺,撇比捺高,就可以把感情管住。如果捺比撇高,就不是人字,而是入字。

周國平認爲,上帝先造了神,覺得世界太過單調,便又造了獸,但又覺得只是兩極,還嫌單調,最後便造了兼有人性與的人。

所以人性其實是包括神性與,那麼剋制,發揚神性纔可以成爲聖人。莊子終身未仕,無可辯證的是堅定者中的堅定者。莊子不仕不是因爲沒有機會,而是面對誘惑不以爲然的坦然放棄。這是一種篤信與堅持,是一種氣魄與大覺悟。當楚王請他出任宰相時,他一句“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就輕易的將不少自命風流的人物拋置身後而自姿逍遙了。

看一個人是否成熟,就看他做事是憑自己喜好還是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不論你是否喜歡,都得去盡。所以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然後在什麼時候去做,這就是成熟的標誌。人無完人,我們都會有感情用事的時候,如何能在這個充滿各種感情的世界中活得理性,就是生活中的大哲理。

理性是深思熟慮,感性是當機立斷;理性是精心策劃,感性是大展宏圖;理性是精雕細琢,感性是大刀闊斧;理性是細膩溫與;感性是豪爽奔放:理性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寬容;感性是“士可殺不可辱”的傲骨。在生活中不要常常做正常的傻瓜,多做理性的決策者。這樣,我們便可以理性的度過感性的一生,活得更加精彩!

  【篇五:理性,感性】

在這個世界上,有理性感性,生動的感性+深沉的理性=快樂地思考。

感性是對事物的表面的認識,理性是對事物內在的認識。感性是生命的本能,是人天生的。就跟引隨反應一樣。剛出生的小雞會跟着它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來模仿,它會把他當成是自己的父母。還有膝跳反應,等等。這些足以說明感性是天生。在基於感性的基礎上,纔會逐漸上升爲理性。

理性是後天形成的,它是通過思考,與後天的經歷形成的。理性的形成必須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對必然性的一種符合,分別爲科學理性與哲學理性。我以爲感性就是一種表面的,是一種感覺,沒有理由的,但是自己認爲就是這樣的;它與理性相對的,它沒有理性的深度思考與琢磨。也就是一種經歷豐富的表現。

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的東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於它來源於感性認識,否則,理性認識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源。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這是認識論中的唯物主義。

理性的人或感性的人只是對於善良的評價不同。東郭先生救了狼,佛法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的確算的上善良了。人們對他有什麼評價呢?

理性的人會嘲笑他愚蠢,感性的人會感嘆甚至讚賞東郭先生無私救人的精神,說人不應當在拯救一條生命之際,還要權衡自己的厲害得失。你說誰對誰錯?

感性或理性無所謂孰好孰壞。每個人都有理性與感性的一面。但是每個人在處理具體事情的時候,採用理性或是感性,選擇是不同的。我想我們不能從某件事情的結果來推斷那個人是理性或者是感性的,同樣我們也不能一言蔽之地說是感性好還是理性好。

人生很複雜也很微妙,大概就像站在高空鋼絲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但是我們的步伐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爲天空可能颳起大風,可能下場小雨,可能突然襲來一羣鳥兒……太多變數。如何應付,端看自己的修爲與造化。

我覺得用比較優美的句子來總結感性與理性的關係:他們一路同行,一個吸着水,一個負着火,如影隨形,在他們攜手共進時,就產生了智慧。

老子說過福禍相依。在理性與感性的問題上,執着於對錯或優劣只是給自己徒添煩惱。你說呢?

  【篇六:感性與理性】

也許你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當你的女朋友與母親同時掉進水裏,你先救誰?

許多人都三思、再三思,但卻最終沒有答案。但是很多人都想知道一個很完美的答案。因爲感性的自己無法給出理性的答案,即使給出理性的答案,也不一定會被感性的人所認可。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也就沒有答案。

當一個人靜靜的思考的時候,我們都開始用理性的思維來思考這個問題,此時我們會全面的考慮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就是自己是否會游泳,自己是否可以救出他們。會考慮女友與母親所處的險境是否自己能夠全身而退。會考慮她們誰會游泳,還會考慮女友與母親誰的生存機會更大些。但是若是真正的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因而產生了許多不定性因素,沒有誰能夠有時間慢慢的'思考着,想出完美的計劃後在付諸行動,因爲感性完全掩去了理性的存在。而此時往往都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行動,最後留下很多的遺憾。

在我們閱讀別人的文章或者是看電視的時候,看見他們有些愚弱的舉動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希望他們能夠別那麼任性、無知、衝動以及決斷。這時我們感性的期望着他們能夠理性,但是爲什麼我們沒有理性的去對待這他們的感性呢?我們自己都沒有能夠理性。爲什麼希望他人理性呢?

同樣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與他們發生着這樣那樣的摩擦,誰都不願意退讓一步,導致最後造成一個無法挽回的結局後,又尋找着這樣那樣的藉口來推脫着責任。爲什麼我們不在開始的時候就理性的看待問題?偏偏感性的爲了所謂的“面子”而鑄成大錯!也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吧!

年華漸去,我們的人生越來越短暫,也因爲這歲月的老去,我們才慢慢的領悟到了人生,人生該如何!我們何時該感性、何時又該理性。但是人生不會等到你我完全明白後纔開始。

那麼我們就該在閒暇的時候,思考着理性與感性的問題。而不是永遠都感性的處理與對待問題。

人們通常的行爲舉動都是感性的,但是感性的時候卻無法正確的認知自己。只有在計劃某些事兒的時候,在思考的時候才從理性的江都出發着,但這時的理性也不完全就是理性的,也許有感性的成分在其中。但是人也只有在理性的時候才正確的定位着自己,打量着自己。

在我看來生活之中充滿了各種滋味的原因就是因爲我們的感性作爲而產生的。若是理性的思考、處理每一件事物就不會出現那麼多所謂的酸甜苦辣。但是一個人的理性不能夠改變事件的全部,因而人們就沒有那麼的理性的去看待與處理問題,從而造成了無法彌補的過錯。

若是理性與感性都在我們的手裏拽着,我相信感性通常在我們的右手裏、理性在左手上。因爲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右撇子,右手使用的機率比左手的多,繼而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人們通常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而我是一個左撇子,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是理性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爲我身邊都是右撇子,我受到他們的影響,處理問題也是感性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在生活中慢慢領悟到了理性的重要性。可是要改變這已經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確實非常困難的,在此我就遇見了我人生的一道坎,如何的跨越就成了一個關鍵。在這跨越的時間裏,我是非常的痛苦的,畢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不允許我矗立在時間裏什麼也不做。而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這時間將持續多久。

每一個人在面對着感性與理性的問題時都會出現這樣的停頓,這段時間持續的長短會各不相同,也許是一瞬間,也許是一輩子,也許根本就沒有這個轉變,也就是一輩子都沒有理性的思考過。

  【篇七:平衡理性與感性】

理性與感性,從古至今都是兩相矛盾的東西。理性更加尊重事實的客觀規律,而感性則更注重是否符合意願。因此,感性絕大部分情況都應該服從理性。

讓理性服從感性會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理性控制住感性纔是正確之路。希特勒,無人不知的惡魔。二戰期間屠殺猶太人,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如今想起來依然令人髮指。他便是利用了羣衆的民族情緒,讓羣衆們的感性完全服從了理性,纔得到了羣衆的支持。當人被情緒完全控制,甚至會完全不顧慮所做的事情是反人類的。由此可見,被感性控制住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相反的,當年司馬遷受到了宮刑,經歷了這等屈辱之事更別說寫出《史記》,一般人完全會失去生存的動力。真是理性完美的支撐住了司馬遷,完成了這項被後人敬仰的壯舉。理性控制了自己,纔會避免憤怒,悲傷這些使人墮落的負面情緒,才能走出人生的陰影,完成一個又一個壯舉。

感性又何妨?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感性所給我們帶來的能量。當中國在巴黎與會上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甚至被當做戰敗國來處理時,那些懷着滿腔熱血學生們完全被感性折服了,雖然他們事後被警察逮捕,但是如果沒有這感情的,又何來的“五四運動”?當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當南京大屠殺的噩耗傳來。還有哪個人不憤怒?還有哪個人需要理性?縱使雙方實力懸殊甚至十倍不止,也要拼盡了在這一刻屬於祖國屬於民族的生命。雖說絕大部分感性都應符合理性,但是在那些時刻,我們需要的是熱血,是瘋狂。

明知不行卻依舊奮力拼搏的傻勁,在我們年輕之時又豈能沒有這些情節。或與無數的長輩都告勸過“不可能”,但是失去這種爲了夢想努力的感性之情,根本就不是青春。就像感動無數人的那一句話“生活是一把無情刻刀,改變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一樣。

理性是較爲正確的一種處事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剋制負面的情緒,因此絕大部分我們的感性需要服從理性,不然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可是畢竟只是“絕大部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一種失去理性的熱血。

  【篇八:理性·感性】

你宛如一塊硬邦邦的冷冰,

我恰似一碗熱騰騰的濃湯,

你我一間冷熱反應生成的是滿滿的情。

——題記

我,多愁善感,遇到一點挫折,那“脆弱”的心就會被摔個粉碎,人們給了這種一個好聽的名字——感性的人,是你用你的理智,平靜讓我不再那麼焦慮,讓我不再那麼失落,讓我又重新擁有了那震天撼地的狂笑。

生物課上,我拿着那張平均分之下的試卷,心揪得無法呼吸,我緊盯着試卷上“淒涼”的字跡,手指緊扣桌檐,儘量讓眼淚不要往下流,可是在經過老師一番無厘頭的“炮轟”之後,終於,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整個一節課腦子裏只充斥着“平均分”這三個字。

終於,下課鈴慢悠悠的響了,我抽了滿口袋的面紙準備找你大哭一場。

你說我什麼事情都寫在臉上,看到我黯淡的眼神,你便全然明白了。

你用力地擦乾了我滾燙的淚水,拉我坐到了花壇邊上,提起我的下巴,捶直我的背,你告訴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昂頭挺胸,你說::“只要你盡力了,分數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人們應鄙視的是不勤奮的人,而不是分數低的人,生活總不會虧待你的。”

你說:“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

對,豪邁的笑!看着我殘留着淚痕的笑臉,你也甜甜的笑了……

是你這塊理性的冰讓我焦灼的溫度變得溫與起來,讓我倔強擡頭起來,決不讓眼淚往下流。

你是一塊堅硬的冰,有着令人幾近瘋狂的理智,做事一絲不苟到極限,你卻說你一整天只是學習,做題,板着一張無表情的臉,無魂一樣的生活。是我這碗濃湯讓你聞到了生活的馨香。

“讓我們忘掉函數,活得瀟瀟灑灑,珍惜青春,共享人世繁華……”我常給你唱改詞的歌曲,你有時候也會輕聲哼上兩句。

在你16歲生日那天,我送了你一盤植株,外加一封很長很長的信,淡紫色的信紙上,我工整,用心地寫下我對你的謝意,是你教會了我成長,而你卻說植株讓你的生活更加精彩,是我教會了你生活,我也頭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我會在放假時拉你來書店,你會在我的強烈號召下讀讀郭敬明的小說,你說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時:“一個人的一生中要進進出出很多人,有新的人進去了,就會有舊的人離開。”而我說:“我是那個永遠也不會離開的人。”

你說你冰冷的心也開始變得溫暖起來,而我也很高興能爲你做些什麼。

冰冷+滾燙=溫暖

你的理性+我的感性=永恆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