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必備】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必備】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2K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端午節四年級作文彙編六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期盼的日子。

這一天,我想學包糉子,可媽媽始終不答應,生怕我包的不像樣,沒法送人,但我並不氣餒,非要包給她看才行!

下午媽媽開始包糉子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把媽媽包糉子的每一步方法牢記在心。接着,我偷偷拿了兩張糉葉,包了一些糯米,躲在自己的小房間練習。練了一遍又一遍,我覺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媽媽面前說:“媽媽,我會包糉子了。”媽媽用似信非信的眼光看着我說:“你包一個試試。”我說:“試試就試試。”我拿了兩張糉葉,先把他們疊在一起,然後折成一個上圓下尖的錐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和大紅棗捏成一個三角形,再拿一根細長的糉繩,把糉子纏得結結實實。

媽媽看了連忙誇讚:“真不簡單,這麼快就學會了包糉子,第一個就包得這麼成功。”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經過我再三懇求,媽媽終於同意我幫她包糉子了。我非常高興,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好。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當聽到這樣一首首端陽節歌謠的時候,五月初五,端午節就已經悄悄地來了。

6月19日,我有幸被邀請到食堂包糉子,我的心情浪花一般歡騰:我終於能嘗試一下包糉子的感覺了!糉子有三角形、四角形、方形等等,各種各樣。首先,老師先要我們看食堂阿姨們怎麼包,他們用熟練的手腳,不一會就完成了一個糉子,看着這一幕,我真打心眼裏佩服她們,同時也默默地記着他們每一個動作。不久,就輪到我們自己嘗試着包糉子了:看着像小船兒一樣的.一堆糉葉,我拿出兩片,把它們圈成一個漏斗形,再裝上一半漂洗過的糯米,可是正當準備放蜜棗的時候,突然,糉子漏米了,我手忙腳亂,誤打誤撞地把包到一半的糉子拆了,心情頓時失落極了:怎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呀?這時,阿姨笑着走過來說:“你啊,裝餡的時候手抓太緊了,所以纔會導致糉子包到一半就露餡了!”然後,我又繼續包起糉子來,可是這個難題解決了,另一個難題又“攻”過來了,綁繩的時候綁得太鬆了,又讓糯米“逃走了”!眼見着別人一個個都快包好了,我緊皺着眉頭,焦急萬分,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行,我得冷靜下來,得細心,好好檢查有沒有不嚴實的地方……然後,我拿起一根細繩,輕輕地,慢慢地綁緊。終於,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把糉子包好了。一個,兩個……越來越熟練了。我細細地端詳着糉子;它有棱有角,象徵着屈原正直的一生;糉子中間的蜜棗則象徵着屈原一片熾熱的忠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蒸煮,糉子出鍋了,我輕輕地打開糉葉,暗香四溢。

吃着圓潤香甜的糉子,我不禁爲能成長在中國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而感到自豪!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糉子是端午節節日食品,傳說是祭投江屈原而發明。

往年的糉子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纏着奶奶硬學包糉子。奶奶拗不過,只好答應。

跟奶奶學包糉子。只見奶奶拿張糉葉,手卷,糉葉便成個空心圓錐形。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張糉葉,想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奶奶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角,右手將糉葉另一角往裏卷,一面拉緊,一面放鬆些。”經過奶奶的指點,卷好糉葉。

接着,奶奶空心圓錐形糉葉裏插根筷子,拿調勺舀些糯米放裏面,然均勻地搖動筷子。奶奶說:“搖動筷子時輕些,糉葉包緊些,看……”奶奶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包糉子像點樣子。

然捆繩。只見奶奶兩手捏緊糉葉,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兩圈,結繩頭,一個漂亮糉子就包好。照着捆好第一個糉子,完成了!

最後一道工序煮糉子。綁好糉子逐個放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點火。水開15分鐘後,鍋裏糉子互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一個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糉子煮好,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美味糉子,又懂得個道理:學好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有恆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可以吃上好吃的糉子,糉子是用糉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糉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糉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在我們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戴香包,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小饞蟲”都跑出來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正是美味極了!

吃完糉子後,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石漫灘水庫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隨着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舟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離弦的箭,向前飛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正是豐富多彩呀!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吃過早飯,奶奶就開始準備包糉子的食材。

奶奶把包糉子的食材準備好後,開始動手包糉子,我覺得包糉子。挺有趣的,看起來也挺容易的,就和奶奶一起包。

我拿了兩片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裏面,放入的已清拌好的糯米,放入糉餡,又用糯米葉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十分得意,沒想到包糉子比想象中的還容易,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卻像淘氣的小孩子,接二連三的跳出糉葉。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幫我解了圍,倒出一些糯米,再蓋上糉葉。

經過這個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一步,也就是最簡單的一步,扎糉子。糉子要包紮緊,纔好吃,我接過糉繩,把包好的糉子綁了一個圈,還嫌奶奶包的樣子不好看,就用糉線打了一個蝴蝶結,我想只要不碰到拉到,應該也是很成功,很結實的。我就這樣包了一串糉子,我拿着這糉子準備放到鍋裏時,不小心拉了一下。就在這時,糉子閃開了,糯米和糉線都掉到了地上。

這時奶奶對我說沒關係,小心一點包。我聽了這話。小心翼翼地包糉子,也包出了許多像模像樣的糉子。

糉子煮熟後,我吃了一個自己包的糉子,覺得這糉子格外的好吃,因爲這是我勞動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