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精選7篇)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也可以是聽課、讀書時所作的記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家的年散文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精選7篇)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1

小時候,一入臘月,年就開始從村裏那兩盤飽經滄桑的老石磨上悄悄地轉動起來。那時過年,鄉親們的生活比較艱苦,但家家都要蒸上一些白麪饅頭、黃糰子和黑菜角子,足足夠過年待客和自家人吃上半個正月的。因此推年磨數量大而集中,全村百來戶人家需要抓鬮排號輪番作業,幾乎整個臘月,兩盤堅硬沉重的石磨白天黑夜不停地旋轉着,帶着父老鄉親們走向新年。

我家老少四輩,十三口人,是村裏數得着的大家庭,因此母親會及早動手做準備,她把平時不捨得吃積攢下來的麥子全部拿出來,放在院子裏壓水井旁的大石槽內,淘洗晾乾,再從東屋的水泥缸裏、柳條囤中弄出許多玉米、穀子、山芋乾等雜糧,挑撿曬乾,裝了滿滿幾大口袋,讓父親、大哥他們扛到家後維科大爺家磨房排隊等待。我家的年磨通常需要兩天時間才能推好,如果趕在夜裏交接,我常常會拖着磨棍打盹,但總又在母親的哄騙下,想着推完磨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白麪饃饃,精神抖擻地攥緊磨棍,跟着大人們圍着磨道推起來,似乎覺得是在一圈圈走近新年。

推年磨的同時,家家戶戶還要清掃整理房屋。挑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把家裏的東西全挪到院子裏,用雞毛撣子一遍遍地打掃牆壁和房頂,掃去沉積一年的灰塵,然後一件件地擦拭傢俱等物品,再搬回去,適當調整位置,立馬新鮮許多。收拾好的屋子,也敞亮了許多,買張年畫掛上,過年的感覺就有了。

推完年磨,清掃好屋子,接着蒸制發饃饃。在我的記憶裏,老家人過年操辦的三大項———蒸饃、過油、剁餡子,要數蒸饃最隆重。每年我家要蒸上百斤面的發饃,父母親提前多日做好充分準備,開蒸的頭天晚上,父親用溫熱水和好面,蓋上棉被棉襖之類,然後放在鍋屋柴火窩裏等待發酵。第二天,一盆盆發了酵的面,像一朵朵碩大的蘑菇,煞是喜人。母親看見直說“真好,真好!一切都發,一年都發”。她高興地脫掉小棉襖,捲起衣袖,用靈巧的雙手揉出一個個俊美的發饃,好似展覽館裏別緻精美的工藝品。

姐姐、哥哥們輪番負責燒鍋,他們雙手抱着風箱的把手抽拉,把一捆一捆柴火填進竈膛,火苗吐着紅紅的火舌在竈膛裏跳動,變成裊裊炊煙繚繞在房頂,一股股熱氣騰騰的五穀香味從廚房裏冒出來,瀰漫在小院裏,飄在村子的上空,飄向遙遠的田野,年的氣味就有了。

年越來越近,村裏有的.人早就買好了大紅紙,找人爲自己家裏寫幾幅春聯。每年這時候,村裏最忙乎的兩個算是貴德大爺和慶珍哥了。臘月二十過後,鄰里鄉親就登門向他們求字。貴德大爺是個有大學問的人,老私塾先生,毛筆字很有功底,寫春聯像寫字帖一樣認真,要面子的人家都找他寫,常常忙到年三十上午,自家的事一點也顧不上。慶珍哥的毛筆字沒有拜過師學過藝,是自己創的,寫起來隨便塗抹,不顧章法,但紅紙寫上黑字看上去也美觀大方。慶珍哥爲人寫春聯既執着又熱情,年還沒到就老早備好筆墨紙張等着,不論男女老少,來者不拒,有求必應。因此村裏絕大多數寫春聯的任務,都由他來完成。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一大早起牀,首先把院落裏裏外外徹底打掃一遍,然後給豬羊雞狗添上足足的食料,人過年,也不忘讓動物跟着享樂,鄉親們很早就懂得與自然界和諧了。吃午飯前,各家拿出寫好的春聯,買好的門神、竈王爺畫像,按順序一張張貼好,頓時,整個村莊被渲染得紅紅火火,煥然一新。鞭炮聲也噼裏啪啦響起來,此起彼伏,年味越來越濃。

三十晚上又稱除夕之夜,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大都回來了,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只有這頓飯才叫年夜飯。無特殊情況,三十晚上是不許串門的,辛苦一年的莊戶人家,這一晚過得最開心、最踏實。人人希望以前的所有煩心事成爲過去,祈禱一切美好如意的生活從此開始,全家圍坐在暖烘烘的火爐邊,嗑着瓜子,剝着花生,說着貼心話,相互結伴熬年夜。屋外歡慶的鞭炮聲響徹夜空,星星點點的亮光在村裏各個角落閃爍,年的氣氛更濃了。

大年初一,在老家人看來纔算年真正到了。天還沒亮,聲聲鞭炮就喚醒沉寂的村莊,各家早早打開戶門,接受一波波拜年的人流。親人鄰里登門給長輩們拜年,必須磕頭、作揖,這一古老的習俗一直在老家流傳,一切真誠的祝福都包含在恭恭敬敬的動作中。

人們不論在趕集上店的大街上,還是走親串友的路途中,見面都要親切道聲“過年好”,“新年發財”。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底,人們都沉浸在年的祝福聲中,家家包裹在年的歡樂氣氛裏。

在年的輪迴中,父母一年年老去,自己一年年長大。自從離開老家,生活在城市裏,那些古老的習俗,繁瑣的禮節漸漸少了,品嚐着一年比一年豐盛的年夜飯,我們只有在心底體味着曾經的老家的年味。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2

每年春節我們都回老家過,雖然生活細節方面有些不適應,但老家濃濃的年味兒深深感染着我、打動着我。

回老家過年,覺得有年味兒,其中一個原因是老家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過了小年,老家的婆婆媳婦就開始忙活了。包包子、炸面魚、蒸餑餑、炸魚、燉肉、氽丸子等。今年是小進年,老人說:“小進年,忙不完。”確實有這種感覺,我們臘月二十八回家的時候,公公婆婆還在忙着,爐子上燉着牛肉,桌子上擺着剛出鍋的大餑餑。完。”確實有這種感覺,我們臘月二十八回家的時候,公公婆婆還在忙着,爐子上燉着牛肉,桌子上擺着剛出鍋的大餑餑。

從臘月三十早上開始吃飯就有講究了。早上吃麪條,吃完飯後家庭主婦開始佈置掛影,佈置祭品,撒塵等,從這時候開始,按照農村的風俗,結了婚的閨女是不能到孃家來的。中午這頓飯很講究,要炒菜、喝酒,下午開始包餃子,一般要準備兩頓餃子,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的。

三十晚上的餃子要包上硬幣、紅棗、栗子、年糕等,寓意是發財、立子、年年高等。今年三十晚上的餃子,我和老公都是第一口吃的栗子,感覺是很好的彩頭,早立子嘛。晚飯後一家人坐在熱乎乎的炕上開始看春晚節目,吃着瓜子、花生、糖等零食,評判着電視節目的優劣,一家人說着笑着,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初一早上,早早地起牀,吃了餃子,就開始大拜年了,見面寒暄的第一句話就是“過年好”,哪怕是昨天剛見面的熟人,也要寒暄、握手。我很喜歡老家拜年的風俗,特別是那些人丁興旺的大家族,拜起年來真是氣派,一大家子人呼拉拉來了一大屋子,裏間、外間滿是,這家人還沒走,那家人又來了,只好前撥讓後撥,大家說着笑着,看看掛的影,數數這家人還有幾支人脈,評論評論這家的餑餑好不好,熱鬧非凡。不過現在這樣的大家庭越來越少了,我們家只有我、老公和兒子三個人的隊伍,顯得有點不氣派,哈哈。

初二是傳統的拜姑姑的日子,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安排在這一天。初三是回孃家的日子。其他的日子就沒有太多的講究了,各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了。

回老家過年,深深感動我的還有老家濃濃的人情味兒。每當我回家總有鄰居家的大娘嬸子來問侯我,這個說“媳婦回來了”,那個說“飛飛媽媽你挺好的?”,那個熱乎勁兒就別說了,讓人心裏特別暖,我曾給老公打哈哈說:“你看,別看我是大學畢業,知識分子,到了你家我都沒有名字了,成了兒子和老公的附屬品了。”老家的人雖然都文化程度不高,但人情味兒很濃。我家的大棗餑餑都是鄰居家的媳婦們幫忙揉麪做成的,別小看揉麪這個活,要有力氣,還要有時間,時間越長,揉的面越細越軟,老家有句很老很老的話,說“打倒的媳婦揉倒的`面”,其中的一個方面說的就是面要好好地揉。我婆婆做麪食的技術很好,每到過年過節,總有鄰居請她去幫忙,她也樂得去幫助她們,所以我家揉麪這樣的力氣活總有人搶着幫忙。也不是婆婆大人自誇,我家的餑餑確實做得又白又煊又好看。說到老家的年,元宵節也是算在裏面的,程序與春節是相似的,只是供品不一樣,多了一樣“升蟲”(寓意是年年升),供養的餑餑的做法也和春節有了差別。

前幾年的“升蟲”都是婆婆自己做,這幾年上了年紀,眼也花了,婆婆就買了現成的,說實話,我婆婆做的比買的好多了。看看婆婆做的餑餑就知道老人家的手藝有多好了。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私家車也方面,路途也不遠,能回老家過年總是件幸福的事,父母在,家就在。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3

臨近年邊,小區裏晾曬的鹹魚臘肉格外多了起來。不由的我也分外思念起老家的各色年味,特別是小時候十足的年味。那會,殺年豬該是其中特別熱鬧、極爲喜慶的傳統年俗了。

多年以前,老家人生活條件普遍不好,能夠宰殺一頭自家養的肥豬過年,那可是很讓人羨慕,也是很奢侈的事。記憶中,家裏的豬欄修葺不少,母親親手餵養的大小豬也不在少數,但自家殺年豬的次數卻屈指可數。或許是經歷的少,留存腦海的記憶反倒深刻。

大概在姐姐訂婚的那年,我剛滿九歲。母親足足餵養一年多的兩頭大白豬很是爭氣,長得肥頭大耳、膘肥體壯,體重早已超標,走在路上慢慢悠悠、左右擺動,像一對雙胞胎似得。那一年,家裏還清了積壓多年的債務,莊稼也有了好的收成。母親尋思了好久,與父親幾經商量,決定趕在年邊奢侈一回,殺一頭肥豬過年,另一頭放在來年開春時賣個好價錢,這樣家裏買化肥、娃娃們交學費的錢大抵是夠的。

殺年豬的頭天晚上,村裏的“一把刀”根叔再三囑咐要讓豬空腹,方便殺豬時取下水(內臟)。母親親手餵養多時,對大白豬心生不捨,便忍不住還是往豬槽裏舀了些米糠剩飯。

次日一大早,根叔帶着三個年輕小夥來到我家,母親早已燒好了一大鍋滾燙的開水候着。根叔不急着殺豬,而是在門前空地上先架好兩張長條凳,搭好剁肉用的門板,再將帶來的橢圓形木桶安放妥當,這才領着大夥向豬欄奔去。大白豬從沒見過衆人圍觀的陣勢,似乎覺得情況不太妙,便一改往日溫柔溫馴的模樣,開始繞着圈舍亂竄。根叔人高馬大,掄起胳膊一下將肥豬掀翻在地,年輕小夥們連忙上前幫襯。在衆人連拉帶推下,大白豬被請到了門前空地,並迅速摁倒在長條凳上。幾個壯小夥有抓豬腿的、有抓尾巴的,根叔兩腿交叉牢牢摁住豬頭,左手抓住豬嘴巴,右手持一把長長的殺豬刀,直接捅向豬脖頸的中央部位。大白豬聲嘶力竭的嚎叫,我和幾個要好的小夥伴站在旁邊傻傻看熱鬧。根叔不愧是村裏的“一把刀”,動作麻利而熟練,殺豬刀循着大白豬的.身體迅速插向心髒位置,只剩刀柄在外面。此時,父親早已端着裝了鹽水的大木盆弓腰站在豬頭前接豬血,大哥待在不遠處忙着燃放鞭炮。只見一股鮮血噴薄而出,大白豬瘋狂的嚎叫,使勁扭動着身體,無奈血流的太快,一股一股的往外涌。不到一支菸的功夫,豬的叫聲漸弱,四肢開始伸直,尾巴耷拉下來,脖頸刀口往外涌着血泡沫,大白豬死了。

根叔和衆小夥直起腰來鬆了口氣。稍稍歇息後,大夥掄起大白豬扔進橢圓形的木桶,母親忙着不停往桶裏倒着滾開水。根叔用舀子往豬身上挨着澆,邊澆邊用手拽豬毛。如果能用手拽下來就可以用刮豬刀刮毛了。長長的殺豬刀和帶卷的刮毛刀都是根叔的專用工具,也是殺年豬的終極利器。刮毛刀在豬身上上下翻飛,根叔一邊叼着煙,一邊在豬身上不停的刮刮拔拔,刮完毛用淨水一衝,只消半個時辰,一頭白白胖胖的大“白”豬即刻展現在衆人面前。

接下來,根叔開始使出“庖丁”式的功夫將白條豬開膛破肚,再分割解肉。當時那個場面,如今想起來總覺有些血腥,但年幼無知的小夥伴們顧不了那麼多,只當是現場看熱鬧,盡享年俗的味道。根叔取出一根鐵鉤,將豬身體倒掛在靠牆邊的木梯上,然後卸下豬頭,剖開豬肚子,割開胸膛取出豬下水。整個開膛破肚的過程,根叔用刀的力度恰到好處,豬油、肥肉、內臟逐一分開割好,斷然不會浪費一丁點。清理完內臟,再用刀斧沿豬的脊背位置劈成兩半,然後平放在剁肉的門板上。根叔的刀工極好,經他的斬切解肉,兩扇豬肉分成前後腿子、裏脊、排骨、豬蹄兒等,分門別類放置在各個盆裏。

殺年豬的那一天,全家上下都很開心,也格外的忙碌。根叔和青年小夥上門忙活了大半天,自然是要恭恭敬敬、好生的招待一番。此外按老家的習俗,當天中午或晚上,還要燒上一大桌的殺豬菜,邀請本村的長者和親戚朋友來家中吃上一頓,俗稱“殺豬飯”。

那些年,村民的生活條件艱苦,但民風淳樸,重視禮節。宰殺年豬的人家,必然會向家中的長輩,以及孃舅家裏贈送一些上好的豬肉,以示孝敬和尊重。即使是家境不好,也寧肯自家少留一些,亦或少賣一些豬肉,饋贈定然是不能免的。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4

在外工作多年,地方特色美食嘗過不少,唯獨忘不了老家的年粑,那淡淡的清香在年邊時尤其想念。

老家的年粑不僅有家的味道,而且做工精細、獨此一家。每年寒冬臘月,村裏各家各戶都會趕在年前做一些年粑,讓家人飽口福還可饋贈親友。做年粑活多、工序雜,往往要連着忙上好幾天。

先是碾米粉,老家那會沒有專門的機器,全靠村裏唯一的大碾房加工。每年做年粑時,碾房格外忙碌。父親一般要提前半月與看守碾房的曹大爺打招呼,還得排隊上崗。眼看碾米粉的日期到了,母親趕在頭天晚上把幾籮筐糯米和少許的秈米用清水浸泡。糯米中摻和秈米,做出的年粑粘性適中,口感纔好。但摻和多少秈米也有講究,如果秈米放多了,年粑的粘性不足還容易開裂,摻少了粘性重、口感差。這個環節母親拿捏的`比較準,每回做出的粑色香味俱全。

米浸泡一夜後瀝乾水,即可送進碾房了。天矇矇亮,父親挑上籮筐走在前,我牽着老水牛跟在後,朝村裏的大碾房奔去。碾房雖說破舊,但經久耐用,碾出的粉又細又滑。碾米粉的場景至今我還記得,老水牛脖子上套着牛軛,沿石槽外的泥地不緊不慢的繞場兜圈,拖動笨重的木軸,從而驅動巨大的石碾,將放進石槽的米粒一遍遍碾過,一直到碾成細粉。那一刻,我特別的開心,可以悠閒的坐在碾上,就像騎旋轉木馬一樣,繞完一圈數一圈,雙腳還不停的晃盪。大約兩個時辰左右,籮筐的米才能全部碾成雪白的粉。

米粉挑回家後,母親早已生好大竈的柴火,只待蒸年粑了。多年來的實戰檢驗,父親已是這方面的行家裏手。他身系圍裙,帶上皮袖套,臉上罩一白口罩,在廚房大竈前來回的穿梭。蒸年粑是細活,既磨人、又要真功夫。米粉均勻撒在墊有棉紗布的細篩上,放在大竈上蒸。先蒸上薄薄一層,接着往上撒粉繼續蒸,如此反覆幾個來回,直到蒸出類似板車輪胎大小般的“圓盤”,蒸上完整一個大致要四五十分鐘的時間。這個時候,廚房裏最熱鬧了,大家圍爐而坐、談笑風生。娃娃們嘰嘰喳喳,嘴饞的厲害,兩眼不時瞟向熱氣騰騰的大竈。“年粑好嘍!”伴隨着父親的一聲呼喚,直冒熱氣的“圓盤”出爐了。母親連忙拿出幾個碗碟,切下幾小塊剛熟的年粑,放上白糖,讓大夥先過過癮。“好吃!真好吃!”娃娃們一邊大塊朵頤,一邊讚不絕口。

蒸熟的年粑,父親會逐個端到老屋的堂前,攤在擺好棕葉的竹墊上,讓其慢慢冷卻。粑需要逐個蒸,有時數量太多,晚上還得加班加點。幹完活,年粑做好了,人也快倒下了。

次日一早,堂前的竹墊上攤了一個又一個“圓盤”,看上去正在東倒西歪的睡着,毫無顧忌的樣子。沒來得及細細端詳,父親便喊上我,將它們逐一喚醒,扶起身來,“脫”去粘牢的棕葉,再將其切割成扇形小塊,放進大缸裏用水浸起來,這樣可以保存相當長的時間。兒時的我,總是想着法子取樂,一會將扶起的“圓盤”向前翻滾,一會又將 “圓盤” 堆砌成“小屋”,玩的不亦樂乎。

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煮上一大鍋年粑,全家人能飽上一整天,肚子準不會咕咕亂叫。水缸裏的年粑撈出後瀝乾水,放進鍋裏或煮或煎,味道絕對清香可口。對於娃娃們來說,將切成小片的年粑用小樹枝穿上,放在火籠上烤熟,那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了。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5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不再把想家的淚水裝進信箋。”每逢年關,那一股“回家潮”似乎勢不可擋,在人們心中好像再也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不管有多遠的路,都擋不住回家過年的腳步。

我們祖宗留下的這個“年”,竟能讓千萬只“候鳥”大遷徙,如此重要的“年”到底是啥?“年”就是回家,回到父母在的家,一家人幸福地圍坐在一起吃那頓熱氣騰騰的團圓飯。它之所以重要。就因爲那頓飯是一年的“唯一”,而且是你花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唯一!

不知老伴兒怎麼就突然心血來潮,非要回家過年不可,她說“大家都能回家過年,咱咋就不能回去?已經很久沒回老家了,真是很想念那過年氣氛,也很想回味農村的年夜飯!”誰不想家?老家那邊有我的親人、同學、同事、發小,老伴兒的念頭也是我多年的念頭。歸心似箭,說走就走,我們兩位老人家背上了行裝興沖沖地就加入到了這支浩蕩的返鄉隊伍中。

經過一天馬不停蹄地週轉、顛簸,終於踏上了闊別數十年的家鄉土地,在醒目的山頭屯站牌下,哥哥和孩子們正焦急地等待着我們的到來。

下車了,我期盼已久的老家,寬平的水泥街路,直線排列的一盞盞路燈,整齊高大的楊柳樹,錯落有致、白牆紅脊的磚瓦房,還有小樓、別墅、廣場、綠地,環境竟然那麼的整潔、幽靜。同是一片藍天,同是一個小屯兒,今天呈現給我的則是全新的面貌!

變化太大了!當年全屯兒沒有一間像樣的房子,我家的那三間安有明亮玻璃門窗、不透風、不漏雨的`土坯房,算是屯兒裏最好的,現已找不到了它的蹤跡了。家家含有節能、採光、保暖設計的住宅,內部裝修也多了幾分奢華色彩,閉路電視、自來水、太陽能、固定和移動電話都進入了農民的家庭。到了哥哥家,嫂子就像是在做演示,她一項一項打開給我們看,又指指院裏的農業機械,無比興奮地對比着這麼多年來發生的變化。“你離開家鄉時農村還很窮,平日粗茶淡飯填飽肚子,有時還得以雜糧野菜充飢,過年都成了負擔。做夢也不會想到我們今天能過上這麼紅火的好日子,還得歸功現在的政策好啊!”

是的,老家真的變了,變得天翻地覆、今非昔比了。過去的貧窮,深深烙印在我們一代人身上。我在小屯兒出生,在小屯兒上過學、教過書,是那年國家重新恢復了高校招生統一考試製度,我參加首屆高考後便離開了家鄉,在這裏我度過了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我是地地道道小屯兒裏的根苗,家鄉的變化我應該算個見證人。

農村的變化,不僅僅是體現在生活水平上,最難能可貴的是精神上的變化。我聽說節前屯兒裏已經組織了好幾次科技培訓了,電視臺的農業講座和農村經濟信息是一檔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新品種新栽培方面的書刊更是備受歡迎。他們由相信迷信到相信科學,由關心家事到關心國家事,這是一個很不簡單的進步。東家長、西家短,誰家的誰和誰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一類的閒言碎語,已不再是農民談論的熱門話題了。社會在一步步走向文明,家鄉人也越來越文明瞭。

在大千世界的萬變中,唯獨沒有變的是農村人的善良、真誠和好客。他們居住在一個屯兒的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聚到誰家都是家,可以無拘無束、敞開胸懷地吃起來、喝起來。人與人之間是那麼的無隙、那麼的親密,你來到這裏,你就是這裏的貴賓,他們會拿出來最好的東西來招待你。那濃紅茶、那小燒酒、那農家菜、那熱炕頭,還有心腸的熱勁,簡直能把你熱到血液沸騰!

變的是環境,變的是生活,不變的是年味兒,過年的味道依舊,喜氣洋洋依舊。家鄉人最講親情、最講鄉情、最講友情,不變的年味兒,正是源於這種不變的親情味、鄉情味、友情味!

拋開物理學概念,在任何地點、任何場合時間的長短都是相等的,可是跟以往比就覺得今年春節假期過得很快,什麼是“度日如年”,什麼是“光陰似箭”,對這兩個不復雜的詞兒,我似乎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老伴感慨地說:“還是老家的年好啊,我找到了一直在找的感覺!”

家鄉養育了我,我與家鄉血脈緊緊相連。割捨不斷的情結,忘不了的鄉愁。我默默地祝願,祝願我家鄉的父老今後日子能越過越紅火、越過越幸福!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6

在西安的日子裏,每年回家也就是過一個春節纔回去,一年之際,鄉下的變化很大,到處都是現代化的新房,你會發現人們的思想在不斷地變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現在已經是臘月下旬的時間了,人們都忙着準備所有要過年的貨物,在城裏,你會看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燈籠,在樹梢上點綴的很有別致,真的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氣氛。

這幾天的火車站,擠得水泄不通,陸續回家過年的人不少,都與家人團圓過個祥和的新年。在當地的街上,各類的蔬菜都在呈現迅速式的漲價,在冬季,很多蔬菜都是外地進回來的,就是當地農民,也僅僅只有白菜、蒜苗等,其他蔬菜冬季地裏沒有的,而對於那些已經蓋起新房的人們,則更是不一樣了。

當然,對於老家的舊房,它依然是滄桑的歷史,過去的歲月都會在這裏印記,讓我回憶很多往事。

就如我在山水畫中提到,很古樸的老房子位於大山中,顯得它是田園的生活,老家的山中土房,真正才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在山水中的感受,在你看到石板房頂冒出幾縷青煙,便是一種寧靜的感受。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純樸,一種城市的喧鬧的生活,總會是讓人覺得很枯燥,那種農家的小院,顯出我對自然的嚮往。現在的老家那裏,已經越來越覺得冷靜了,因爲,很多人已經搬遷了,都到公路邊蓋房子了,半山腰中的土方已經慢慢地清靜了,或者你想看到哪一戶人家高高掛着燈籠和紅色的對聯,一處農院沒有人煙,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更讓人覺得冷談。每一個人都是覺得過年人多很好,人越多就越吉祥,能發財啊。

其實,每一個地方習俗都不一樣,小時候很渴望過年,能覺得有新衣服啊,有新的壓歲錢啊,這邊是童年的喜趣。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要對這個社會的政策是很好的,新的`生活觀念也得到較大改善,不過,臘月的最後幾天,人們還真的很忙,要備齊的年貨都差不多了。尤其是在除夕的這一天下午,人們都要準備上香表,小鞭炮等到祖墳上燒香,據說有的地方,還炒四個小菜,端到祖墳那裏供奉,在老家那裏,沒有這樣的習慣,晚輩的把鞭炮一放,磕三個響頭就是了。然後就得回家準備除夕的晚餐,這些年,我和家人一樣,虔誠地做着這一切,隨着年齡的增長,那一個個細節,一個個場景,一年年地重複着,總讓我有記憶的,也一年比一年更有滋味。

而要對老家多年的舊屋,它便是讓我時刻地出發心靈的喚想,能在筆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便是一幅永久的的畫作,也是我心靈的召喚,而相反,那種現代式的房屋,我真得找不到需要入畫的氣息,覺得它的藝術缺少了趣味性,不再有農家人對土房子產生依戀,多年都故居土房只是人們對社會的形式所變,不由的人們也已經在改變自己的環境了,我不在乎別人會怎樣說,很多人的看法,只是我對現實那裏的生活有着觸景生情的感受。

多年都是自己隨手寫幾幅對聯貼在門上,以表喜慶,大年初一,則是自己人都在家裏聚餐,來人了,則都是喜歡帶着很多鞭炮,好好地放一陣子。如果說是黃道吉日,人們則是選擇出行,要說是麻將,便是過年人們的喜好,幾個人圍在一起搓麻將,打幾塊錢放胡的就行了,而我對那些不感興趣。要是泡茶,便是品茶的舍好,茶對人生的感悟就很多了,提高一個人的修養,而茶的文化極爲至深,需要的是慢慢的研究。

臨近幾日,到處都是雲煙四海的人往家趕,讓我憂心的是還是孤獨的我,覺得很冷淡,身邊沒有最知己的人,而看到那些書畫對我的寄養,不斷地安慰我,讓我覺得在生命中找到了自信。清淡的人生何足不快也?再窮沒有到那個地步啊,一年不覺得就晃過去了,回想自己的成績在哪裏?收穫怎樣?我可以說,很多畫畫的人在年底就只顧着要出幾張好作品,有的人訂購的作品,我在一個教授所寫的一段文字中看到,大年初一,拿的是金黃的卡紙畫了一幅畫,金卡紙寓意有黃金滿屋,代表吉祥的意義,在新年的第一天,畫張畫的確是有意義的事情,很能夠記錄,新年開歲畫,那些搞寫作的人會靜靜地在桌前寫篇文章,這樣的記錄生活的藝術之作,才令人神心向往。

一個祥和的春節,一個即將到來的新年,要滿懷信心地做好新的一年工作,要出新的作品,取得更大的成績,新的一年到來,正月我將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關鍵是要寫許多素材,真得要好好地體驗一下大自然的山水,我要把一切的情感都融匯在你的懷抱裏,是你給我靈感,給我永不枯竭的創作素材,也願在祥和的春節裏得到更多的收穫吧。

老家的年散文隨筆 篇7

對於老家,我就像一位虔誠的教徒,每年都要不辭辛勞地去朝拜,感受她的脈動,聽取她的教誨,接受她的洗禮。雖然我在老家已沒有直系親屬,雖然我在城裏生活慣了,但是老家仍然是我心中的聖地,每年過年我必須回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發現老家變美了。美在路上,原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在國家資金的扶持和當地羣衆投勞的共同作用於下,已經變成了一條玉帶般的水泥路,原來沒有車坐,需要四、五個小時才能走完的路,現在坐村村通班車只需一個多小時,感覺老家離城近了很多。美在房上,原來土木結構低矮的瓦房,基本上被磚混結構的小洋樓代替,我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已被幾排新型社區的樓房佔據,不留一點痕跡,只有老家門前的小河依然在靜靜地流淌,才能依稀勾起童年的斑駁記憶。美在穿上,原來老家的人們,只要是件沒有補丁的新衣服,穿在身上心裏都是美滋滋的,現在的姑娘小夥穿的時尚新潮,講究款式、質量和線條,打扮的一點也不比城裏人差。唯一沒變的是老家的天空依然蔚藍明淨,陽光依然明媚燦爛,山巒依然綿延無邊,河水依然清澈見底,空氣依然一塵不染。還有村頭那棵五百多年的古樹,依然伸出她茂密修長的枝椏,放佛在向過往的行人說:“歡迎來我們村裏做客”。

回老家過年的第一件事是要見兩位特殊的親人。一位是疼我愛我、給我無盡關懷,在人間走過八十四個春秋的奶奶,一位是用盡生命的力量供養我們兄妹上學、積勞成疾、無錢醫治,在四十七歲便匆匆離我們而去的父親。如今,他們化作兩座墳塋不知寂寞地守候在我們的老家,平時,我們忙工作忙生活,顧不上看看兩位至親一眼,只有在過年的時候,去他們墳頭,給他們送點紙錢,讓他們在天堂裏不再受窮不再受苦不再受累。

回老家過年一定要烤年火、守年根。“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火兆一年運,燈照一生明”,在老家的年俗中,“除夕之火”,是運程之兆。 生火多用樹根形成的巨大“疙瘩”,以保證大火能夠烤到初一的早上,一邊生火一邊用吊罐或鋁鍋燉肉,等到“疙瘩”燒成足夠火炭時,肉也燉好了,這時,要將火爐的火分成幾份,用火盆裝上,分放在每間屋內烘房,預示來年紅紅火火。吃完年夜飯,一家人便圍坐在火爐旁包餃子、守年根,看着火的烈焰、聊着年的話題,感受年的氣息,無比溫馨美好。

回老家過年必須喝老家的“茅臺”——甜杆酒。它是一種讓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的美味飲品,綠色天然的上好佳釀。相對於白酒複雜的工藝,甜杆酒製作簡單,它以甜杆(又名糖高粱)爲原料,清水伴曲發酵,人工製作蒸餾,性溫、祛寒,適量飲用有活血、開胃、助消化等功效。它沒有白酒的剛烈,也沒有紅酒的嬌柔,口味純正,平淡而不失韻味。老家人愛酒是出了名的,“無酒不成敬意,無酒不成宴席”,而甜杆酒便是當地人招待知己客人的上乘之選。到了老家,親戚朋友、左鄰右舍每天都要炒上數盤自家種的菜,熱上一壺滾燙的甜杆酒,邊品邊聊,甜杆酒特有的香甜由脣、舌尖向整個口腔瀰漫,淡淡的,純純的美酒與濃濃的`鄉情、友情一起灌進我的胃裏,沁入我的五臟六腑,我享受着這人間的美味,感受着這濃濃的情。甜杆酒滋潤了老家人純淨美麗的心靈,培養了老家人豪爽開朗而又不失溫婉的性格,對甜杆酒的理解一如對家鄉的情感:深沉不膚淺,平淡不浮躁,意味悠長,回味無窮。品着甜杆酒,感受着濃濃的鄉情鄉味,感恩着老家的忠實、憨厚、純淨與美麗!

我常常想,老家好像一部迷人的畫卷,只有慢慢欣賞,才能不會錯過每一個景緻;老家好像一部鉅製史詩,只有不停地研讀,才能越讀越有韻味;老家好像我的私人空間,只有在那裏,我才能無拘無束、放鬆身心……。

老家是一塊現代的世外桃源,它的景色那麼美、吃喝那麼好、人民那麼親、發展那麼快,真的回去不想走,反倒是心裏悄悄埋怨時間過得太快,我想:也許是從我出生的那一天,老家就爲我打上了她的印記,一輩子想離也離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