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5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2015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2015年世界肝炎日是哪一天 幾月幾日

2015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是2015年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的由來

2008年5月19日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肝炎日”,後確定爲7月28日,世界肝炎聯盟(WHA)將聯手世界衛生組織、其他聯合國組織、紅十字會、開放性社會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蓋茨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等機構,於2008年5月19日在全球正式啓動爲期5年的“世界肝炎日”運動。這是世界肝炎聯盟成立以來首次舉行的世界範圍內活動,屆時,遍佈全球五大洲的200多份個組織將同步行動,喚起世界人民對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關注和重視。

7月28日是已故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的誕辰日。爲紀念這位乙肝病毒發現者,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5月決定,從2011年開始將每年的世界肝炎日從5月19日變更爲7月28日。

2012年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第二個"世界肝炎日",其主題是"肝炎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遙遠"。

爲敦促各國政府進一步加強對病毒性肝炎的防治,2012年以來,世界衛生組織發起了全球防控肝炎新框架,確定了防治肝炎感染工作的四個領域,其中主要包括:提高認識、促進合作和調動資源,將科學證據轉化爲政策和行動,預防傳播,開展篩檢、護理和治療工作。

肝炎一直是全球性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共有20億人感染肝炎病毒,其中約有5億人(全世界十二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慢性肝炎,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此而死亡。

肝炎病毒感染者包括肝炎病毒攜帶者和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是主要肝炎類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中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種病毒。

不同病毒引發的肝炎,其傳播途徑和感染後的臨牀過程不同。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播疾病,可以通過污染的手、食物或水傳播;乙肝、丁肝和丙肝則主要通過母嬰、性和輸血傳播。甲肝和戊肝多爲自限性疾病,很少發生慢性感染;但乙肝和丙肝則可發生慢性感染,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極高。臨牀數據顯示,近80% 的肝癌病例均由乙肝和丙肝這兩種病毒引起。因此,這兩種病毒也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因素。

肝炎的主要預防措施爲注射肝炎疫苗。在各型肝炎中,除丙肝外,均可通過疫苗來預防。目前,已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爲新生嬰兒注射乙肝疫苗等方法預防肝炎。

世界肝炎聯盟公佈數字顯示,全球有3.5億乙肝病毒感染者、1.7億丙肝病毒感染者。我國法定傳染病系統每年報告超過130萬例病毒性肝炎病例,佔報告總病例數的三分之一。2010年,全國報告病毒性肝炎近132萬例、死亡884例。病毒性肝炎位居傳染病發病之首,其中乙肝佔所有肝炎病例的80%。我國每年因乙肝所致直接經濟損失至少5000億元。

我國政府重視肝炎防治工作,衛生部將乙肝列爲重點控制的傳染病,不斷加強病毒性肝炎防治力度。近年來,我國通過大力推廣乙肝疫苗接種等策略控制肝炎的流行與傳播,取得明顯效果。據調查,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6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人數大約減少了3000萬。但是,我國病毒性肝炎流行廣泛,感染者衆多,肝炎防治難度大,仍需全社會共同努力。

乙肝病毒攜帶者雖然在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中不會對周圍人羣和環境構成威脅,但他們在入學、就業時容易遇到障礙。2010年2月,有關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取消了入學和就業體檢中檢測乙肝項目。此規定保護了乙肝病毒攜帶者享有平等的教育和就業權利。從醫學角度講,爲早發現早治療,要鼓勵個人通過體檢、檢測瞭解自身感染狀況。乙肝易感者應接種乙肝疫苗。

  病毒性乙型肝炎已成爲我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乙肝在我國廣泛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給病人、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給社會發展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是我國現階段最爲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據調查,我國人羣中約有60%的人感染過乙肝病毒(HBV),10%的人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攜帶者,每年乙肝新發病人數約50萬人,佔全國傳染病發病總人數的1/4;目前我國慢性乙肝現患病人約2000萬例,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還將發展爲肝炎、肝硬化,少部分慢性肝炎患者還會轉變爲肝癌。病毒性乙肝不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而且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每年用於肝炎和肝病的醫療、保健費用高達1000多億元,乙肝成爲貧困地區因病致貧的一個重要因素。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入托、入學、就業、婚姻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響,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

  乙肝實驗室檢查常用的血清學指標及其臨牀意義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早期出現。表面抗原本身無傳染性,但因其和乙肝病毒同時存在,故表面抗原陽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標誌。

(2)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抗- HBs)。 乙肝病毒表面抗體是由表面抗原誘導產生的保護性抗體。在乙肝感染恢復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後出現,它的出現標誌着對乙肝病毒產生了特異性免疫能力。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是組成乙肝病毒核心的成分,是乙肝病毒複製活躍和傳染性較強的標誌。

(4)乙肝病毒e抗體(抗-HBe)。 乙肝病毒e抗體是由HBeAg誘導產生的非保護性抗體。在病程中,HBeAg消失,抗-HBe 出現是病情穩定好轉,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較低的象徵。長期抗-HBe陽性伴HBsAg陽性,或時而出現HBeAg→抗-HBe轉換,是病情不穩定及可能慢性化的表現。 (5)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抗-HBc)。 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是由核心抗原誘導產生的非保護性抗體,分核心抗體 IgM和核心抗體 IgG。核心抗體 IgM出現較早,但消失較快,持續時間短,故其陽性可作爲乙肝急性期及病毒複製的標誌;核心抗體 IgG出現較晚,持續時間長,也是乙肝感染的標誌。 (6)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 HBV-DNA是乙肝病毒特異性脫氧核糖核酸,其陽性是乙肝病毒存在、複製及有傳染性的直接指標,也可作爲抗病毒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乙肝“大三陽”及“小三陽”的含義

(1)“大三陽”的含義及其臨牀意義

“大三陽”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體(抗-HBc)陽性。血清學檢測結果呈“大三陽”,說明乙肝病毒在人體內複製活躍。

這類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陰道分泌液都有傳染性,如果同時有轉氨酶增高者,首先應注意隔離,在家庭內,患者的日常用具可與家人分開,定期消毒,併到醫院定期檢查。

(2)“小三陽”的含義及其臨牀意義

“小三陽”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體(抗-HBe)及核心抗體(抗-HBc)陽性。“小三陽”表明乙肝病毒繁殖減低,傳染性弱。如果隨訪半年肝功能均爲正常,又沒有什麼症狀,我們稱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