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那些天上飛着的朋友的散文

家鄉那些天上飛着的朋友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一、燕子

家鄉那些天上飛着的朋友的散文

在老家住平房的時候,幾乎家家的房檐下都住着燕子,有的人家有許多窩,每天都能聽到燕子“嘰嘰喳喳”的叫聲,那是最悅耳的歌聲,委婉動聽,那情景記憶猶新。驚蟄剛過,燕子不請自到,由於燕子天資聰明,是害蟲的天敵,深受鄉親們的喜愛。燕子是家鄉人們公認的飛翔生活最好的朋友。

老家有句農諺: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過了立夏,在家鄉生活的候鳥都陸續飛回來了。回來最早的是燕子。在我的家鄉燕子被鄉親們親切地稱其爲報春的使者。

在冰雪剛剛消融,外界乍冷還寒的日子裏,燕子冒着凌厲的寒風,伴着華爾茲的激越樂曲,踏着倫巴熱烈的舞步,和着行雲流水柔婉的節奏,打夢裏水鄉的江南輕盈飛回來了。

燕子的迴歸,總會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春天。

燕子是春的使者,溫潤的表情,將一切蟄伏的生命緩緩撫醒。尾翼輕輕剪開大地的睡衣,春光便一瀉千里。

春,在燕子的羽翼下鮮活如招展的花枝。泥土,在燕子的親吻中透出芳香。農事,被呢喃的燕語打磨得鋥亮,春天的我們,精神喚發,和諧中互動。

燕子,選有詩意地棲居。不管是舊時的王府堂前,還是尋常百姓家。哪兒春意盎然,哪兒人多,就住哪兒,燕子喜歡熱鬧的人類好朋友。

屋檐下,一雙雙燕子在忙碌地築巢,母親的笑容如綻放的玫瑰花,燕子是她心中遠遊的孩子,只有築巢成功,母親一顆懸着的心纔會放下,她的孩子終於有了家。

故鄉是個好地方。季節清秀地靈動。流年似水。

清明剛過,穀雨來臨。燕子匆忙地築巢,早出晚歸,在媽媽的眼裏,燕子是春天最忙碌的孩子,燕子最講禮節,每次的飛來飛去,都是那樣的輕,一點聲音也沒有,如一陣風飄去,連樹葉落地的一絲聲響也不曾有過,怕驚擾了嗑睡着的老孃。老孃常說:這孩子真招人喜歡。

故鄉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山野裏不時有候鳥飛過,喚醒了我迷離的夢境。而心底裏燕子的歌聲,清脆如笛,讓我看到了春的影子。

二、麻雀

麻雀,你有一副小巧玲瓏的身軀,土黃色的體色,寓意着與大地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實,麻雀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大地。

你總是低飛,只因爲高處不勝寒;你總是棲居低枝,只因爲樹大招風。

老家的麻雀,更多的時候,喜歡與雪一起飄落,洶涌飛翔。

一場雪降落村莊。麻雀,像一枚葉子,長在雪地的樹上。沒有美麗,只有寒冷。

天闊。地荒。四野空靈。

麻雀起起落落,透過晨霧,追趕炊煙,幸福地拾起被人們視而不見的秕穀。有時也不幸陷入篩網。

毫不諱言,麻雀和我童年的快樂是連在一起的。那時候,村莊裏、田野間、屋檐下,到處是麻雀撲楞楞亂飛的風景,麻雀們嘰嘰喳喳的叫聲也成了山村不可缺的一種音樂。很多時候,我們這一大羣孩子都要花上一大堆的時間與麻雀周旋。莊稼下種和成熟的時候,麻雀們就會很有經驗地向地裏撲。大人們開始在田間地角豎多個草人嚇唬這些小東西,久而久之麻雀們就不上當了,仍你草人風中狂舞,它們卻自顧不暇地啄食種子。於是,趕麻雀成了我們童年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每一家人的田邊土角總會蹲着一個孩子,麻雀一來,就大叫着轟趕,這些小生靈來不及落下來,就驚惶失措地飛出莊稼地。但這羣古怪精靈的傢伙終究忍受不住那些食物的誘惑,不一會兒又飛了過來,一嚇,又飛走。如此一來二去地循環,幾十個回合之後,人與鳥都纔可能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疲憊地結束一場對峙。

趕麻雀,時間長而枯燥無味,是童年的我們深惡痛絕的,但掏麻雀窩卻給予了我們很多樂趣。那時候,屋檐下、牆洞中,都可找到麻雀窩的。由於麻雀的繁殖能力極強,每次找到一個麻雀窩,要麼有四至六顆麻雀蛋,要麼有幾個小小的麻雀崽,幾乎沒有沒收穫的時候。掏到麻雀蛋我們常常煮了,成爲我們的美餐,麻雀崽卻是誰也不會去傷害的。那些還未長毛或者是剛剛披上了一層絨毛的小東西極爲可愛,全都伸張着邊緣描了兩條嫩黃色線段的小嘴,等待着餵食,根本意識不到從此就會與自己的父母分離。作爲小學生的我們,所有男孩子的書包裏都毫不例外地曾經裝過小麻雀。而這些小生靈,任憑我們如何精心地餵養,最終都只能在我們的眼淚之下失去生命。用一個小小的紙盒,裝上小麻雀的屍體,挖一個小坑,用一塊小木板立一塊碑,三五個孩子流上一回淚,也就成了我們隔三差五的必修課。漸漸成長起來的我們,在這最初接觸的生與死的所謂傷痛中,便不動聲色地告別了掏麻雀窩的遊戲。

常聽大人們說,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麻雀被列入“四害”的。那時,全村人都一起行動,有槍的拿槍,沒槍的手上敲着所有的能敲響的東西,拼命地吆喝追趕麻雀。麻雀們有的隨着槍響應聲而落,有的因爲本身就是一種不善於飛翔的鳥類最終力竭而亡。後來,有人發覺了麻雀也吃害蟲,是人類的朋友,才停止了這樣的殺戮。童年的我們,對於這樣浩大的行動無一例外地有所向住,但對於麻雀們的命運卻又是極爲同情。告別了孩提時代的愚昧之後,我就再也不忍心無端地去傷害一隻小麻雀或是其它與人有益的小生靈。

現在想想,當年同青年點那些來自大城市的哥們們一起捉麻雀,褪毛用大鐵鍋炮着吃的場景即殘忍又可笑,殘忍的是那樣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就那樣死在我們這些號稱是有知識的年輕人手中,麻雀本來是人類的朋友,我們的知識用到哪兒了?可笑的是那個年代吃點肉比如今吃國宴都難,更何況麻雀肉可是難得的飛禽肉,好吃的很。家鄉有“寧只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的說法。我那個年頭曾無法次同青年哥們們一起捉麻雀吃。

老家大井石縫裏是麻雀冬天最好的過冬場所,捉麻雀多是三九天的夜晚,等到外邊大井凍冰了就開始行動。事先,將幾個人的褥單縫在一起,一到井邊,都放慢腳步,幾個人用縫製好的褥單將井口蓋嚴扯緊。我會領頭拿着手電,從邊兒下到井裏,相繼有好幾個人效仿陸續下到井中。下到井裏的人就如同壁虎一樣,雙腳踏井壁的石頭縫兒,一手搬着突出來的石頭,兩個一組,一個人用手電照石縫,另一個人從石縫掏。麻雀一但被手電照到,睜不開眼睛,靜靜地等着被捉。捉到的放口袋裏,飛出來的用竹條一抽就會掉到冰面上,一個也跑不了。那天夜裏捉百八隻的。回到青年點,開膛,褪毛,放油鍋裏用慢火烘,烘熟了蘸鹽面,連骨頭一起嚼着吃,那可真香。經常折騰到天亮,烘麻雀的香味,常常將隔壁的女青年都香醒了,多數人都不顧寒冷,起牀參加到吃麻雀的大餐中。

後來,讀了一些書,對麻雀的瞭解多了,心中對這命運多難的鳥類就滋生了親近。我也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我們總是養不活麻雀的原因了。因爲麻雀崇尚自由,在籠中,在人類的掌控中,它寧願去死。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說的:“麻雀與被奴役、被驅使、被玩弄、被利用、被異化的命運無關,它是動物界唯一的能夠保持自己尊嚴、維護自己的自由、不向強權勢力低頭的動物。它的品格、它的精神、它的氣節足以讓動物界的芸芸衆生望塵莫及。”

一羣呼嘯而來的麻雀,就是一面烈烈飛揚的旗幟,就是一團席捲叢林的灰色颶風。或者,踏過連綿霜雪,紛揚如音樂,雙雙歡快的足跡,如跳躍的音符,在陽光下堆積出如水的柔情。

也許,這仍然是一抹鄉愁。那清亮的叫聲,早已佔據我的思想。只消一次簡短的縱情,就將鄉愁一一打開。

麻雀在樹上,沒有溫暖的家。我常常爲之擔心,麻雀此時肯定無夢——爲覓食它已經很疲累。

一段日子,麻雀被逼迫得無路可逃,彷彿大地不再屬於自己。麻雀曾有過生不逢時的難過。

風雨無悔,千年的饑荒。有誰懂得,它們孤獨背後煎熬的心跳?弱小的麻雀呵,你是鄉村永遠的痛!正像家鄉走出的農民工。

春寒料峭裏,他們偕妻攜兒紛紛起飛了。袒露出天南地北的走向,像放飛希望的行者,去親近被情色和冷漠包圍的城市,用辛勞和汗水劃開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麻雀的溫暖不在羽毛,在信念!仰望陽光,心裏卻盤算着歸去的路程。

一隻麻雀,一羣麻雀,一大羣自遠方迴歸的'麻雀,像一羣歸來的農民工,以殷切的期盼,以久別重逢的表情,幸福地靠近,靠近故土。一路張望,像面對不善言辭的麻雀,何處是故鄉?

麻雀,我奢想與之交談。我想,我們一定會成爲知己,我要用最溫順的話語,訴說你最忠實的守望和最辛苦的過往。

也許,我的老家在某一刻正期待着你的光臨,等待你們啄食一個個豐收的念想。等待你們叫醒一樹樹繁花的盛放,也等待你們留下一個比一個更美滿的身影。

三、布穀鳥

“布穀、布穀,趕快播谷”。

聲聲啼鳴在犁鏵與大地的親吻聲響裏,掠過春風中的熱浪,壟溝綠了。父親手中被泥土擦得光亮的犁鏵尖,爲玉米快速行走着的根鬚,培上了深深淺淺的牀土。

四月,故鄉在你的叫聲裏,幼苗出土,一撮撮、一行行、一片片,不幾日,就連片成蔭,很快構成了故鄉一望無際的青紗帳。而果園,則到處都是詩,是畫。那如雪的梨花,杏花,粉紅色的桃花,在微風中閃光,奼紫嫣紅,爭奇鬥豔,香味撲鼻。而在路邊、在房前屋後,在小河邊,楊柳吐絮,榆錢遍野金黃……也就十天半月,棉花般的樹絨,金幣一樣的榆錢,隨風飄落,走在路上如同是走在地毯上。生動而溫馨的氣息,豐腴如山路上飄臨的村婦。

布穀鳥嘴角的須羽,一點點紅,一脈脈紅,那是心的顏色,血的顏色,愛的顏色,時光與相守的顏色。

啼血的心事,將民間久遠的悽楚古典和前娘後母的無限思量,演繹成鄉村無數個朗月之夜的萬家燈火。

在故鄉享受着“田園”般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有種神仙般的感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財富的積累並不能填滿人們嚮往大自然的原始心態!辛勞了一天的人們,在這原始而美麗的夜晚,享受着秋日的夜晚,五穀、瓜果飄香,會讓人產生很多的遐想,我的跳躍在指尖的文字裏,始終鍾情秋風的悽豔、月光的皎潔、雪松的矜持以及初春的懵懂!就像布穀鳥的叫聲來自於叢林深處,可是你很難看到它的身影,彷彿在翠綠的松柏枝頭,一聲聲圓潤的鳴唱,會給我們的生活,送來一股山泉般的甘甜,就像美酒,未入脣已酣!

黃昏,我來到深深的幽谷旁,在一片滄綠而茂密的叢林邊靜靜地坐下來等待着布穀鳥的叫聲——“布穀布穀,布穀布穀”。這聲音似乎從遠處傳來,在整個山谷裏迴響。布穀鳥屬杜鵑科,就是因爲喜歡它的叫聲,從而對它情有獨鍾。

每一個聽到布穀鳥叫聲的人,不妨靜下心來多給自己一點點時間,聽聽它夢幻般的歌聲,這歌聲會舒緩了你生活的壓力,也給你帶來平安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