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又及艾葉飄香時散文

又及艾葉飄香時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天終於黑了。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海面上黑鴉鴉的,唯有靠維多利亞灣那邊依稀可見貌似遊輪的丁點燈光;如彎彎娥眉一樣的殘月,在鑽出雲層後不久就不知了去向。還是商家聰明,在這節日前後開足了馬力,強烈的燈光將酒店照得如白天一樣的雪亮。

又及艾葉飄香時散文

蜿蜒的海岸線,生長着無數來自熱帶雨林的細葉棕櫚,形似一把把沒有打開綠紙傘直插在海岸,又像一個個警惕的哨兵凝視着茫茫的海面……

難得一回舉家同行的快樂之旅,海濱浴場的閤家歡;這也是南遷以來第一次參加這樣家庭式度假的浪漫。

從浴場回到酒店正值晚餐的時間。按照我的提議,不點大魚大肉,更不趕時髦吃那些膩人的海鮮,各取所需的好,就來一次家庭式的自助餐。呵,全體通過,一致歡迎。

端午節到了,善於精打細算的商家最知道在這個時候賺一把。這不,那大大小小,不同形狀,不同餡料,五彩線扎的糉子如鶴立雞羣似的擺放在玲琅滿目的點心當中,還有平時少有的艾葉水煮雞蛋也在不鏽鋼的酒精蒸裏熱氣騰騰。

還是女兒心細,見我駐足凝神的看着,似注意到我的心思,所以就專門要了一份,不但可以渲染下過端午節的氣氛,也可以趁此嚐嚐鮮。

在這糉子甜綿棕葉綠,艾葉飄香雞蛋黃的季節裏,能體驗盛世中華的祥和,闔家團聚的歡顏,乃是天之賜福,祖上修來的善緣。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個闔家歡樂的時刻,我想到還在老家的母親,綿綿的思緒又將我帶回那個兒雛母苦的童年……

六十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農村,是出了名的窮,別說吃上包糉子,相類似的節日能飽餐一頓就是萬幸。那時過端午節,村裏人很少會包糉子吃,最多也就爲了自己做頂樑柱的老公抓一把艾葉,將平時如寶藏一樣珍藏起來的雞蛋拿來做一碗艾水雞蛋湯,爲泥裏水裏打拼了半年的男人除除溼,驅驅寒。而我母親卻不同。年輕漂亮又賢惠的媽媽不但要服侍好公公婆婆和爸爸,更加疼愛她的兒女,哪怕是平時不吃不喝也不能讓孩子們白吃個“囊想”(方言:夢想的意思)。

每逢端午節前幾天,母親就會很早起牀,拎着竹藍,牽着半夢半醒的我和嬸嬸大媽哥哥姐姐們一起,去家約莫十五里地的山上挖草藥,钁艾棘,剪糉葉,刨食辛。

這是濓河上游著名的磨刀石坑,從坑口進去就是一條長達數千米的峽谷,峽谷兩側是高聳入雲的陡峭山峯,因爲缺少陽光的照射,這裏生長的幾乎是喜陰愛潮耐寒冷的灌木和草本類物種。蒹葭、麻竹、蘊竹(糉葉竹)、草菇和艾棘等生長最爲旺盛。

一跨進山門,那漫山遍野的糉葉隨即映入眼簾,艾葉,糉葉的飄香氤氳於整條峽谷,甚至漫過山樑。長大了我才知道,這條峽谷如一臺天然的巨型空調,一年四季不斷的爲下山下的縣城輸送着清新且帶着負離子的新鮮空氣。這清新的氣息與這峽谷的綠互成體系,又與這谷底淙淙的溪流融爲一體,如若長期生活於此,保你益壽延年。

看到峽谷的風景,想到糉子的香味就有點如癡如醉,瘦小靈活的我顧不得蒹葭、荊棘的割面和羈絆,急切地朝糉葉竹多的小溪岸邊鑽去;爲不讓母親受累,我總是囑咐母親跟着我的後背,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要保護好母親,我願意當媽媽的開路先鋒。每當母親從我手裏接過我遞來的一把把糉葉,在她甜甜的笑靨裏似乎蘊藏着幾分發自內心的歡欣。

“生個丫頭是玫瑰,添個兒子是寶貝。”母親常常爲我的天真伶俐,善解人意而讚賞不已,也曾博得同族長輩們的關注和認同。

這一個上午我們沒有白辛苦,看見大媽嬸嬸哥哥姐姐都和我一樣滿載而歸。回家後,母親將採擷歸來的艾棘,糉葉連同那些草藥一一清洗乾淨,然後用磚塊將糉葉壓平,用繩子紮成一摞一摞的,用清水浸泡着。端午節前晚,我驚奇地發現,母親竟然從樓上提下來一布袋的糯米,浸泡在經過濾的杜鵑灰水(取代食用鹼)的木桶裏足有半桶。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母親從自己的口糧當中一口兩口節省下來的。親愛的媽媽——我善良的母親,怕的就是在這樣的節日讓我們挺不了衆而傷及孩子幼小的心。真的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未成人啊!

次日一早,東山的晨曦尚未顯露,母親就匆匆的出了門,到濓河岸邊,砍來幾支上乘的棕樹葉,再將葉子均勻地撕成線條狀,逐一的在椅子靠背上掛好。母親端坐在椅子上,手裏拿起兩張糉葉,窩成尖尖的小腳,用陶瓷匙子把泡好的糯米小心翼翼的填進去,隨即用拇指擠壓塞緊,再輕輕下壓周圍的糉葉,包牢,並用棕葉絲線紮緊,一個個等腰三角形的糉子就在媽媽靈巧的手中誕生。

在每年的端午看母親包糉子,是我人生中最深的記憶之一。懂事以後,每及端午我就會想到飄香的艾葉和香甜的糯米糉,從這件看似並不起眼的生活小事,我卻深深地感悟到了母親這種任勞任怨,慈愛有加的優良品格和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因此讓我受益整整大半個人生。

母親包的這種等腰三角形的小腳糉,形狀酷似舊社會女人的小裹腳,我想,這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俏麗的“美人腳”糉子吧。

等糉子包好後,母親又細心地將一個個糉子線頭找出,每五個連成一紮的放入早已預熱的前鍋裏,然後根據糉子的高度倒入過面的水;後鍋頭比前鍋頭小,母親將早已晾曬乾透的艾葉連同先前煮熟去殼的雞蛋一起放入鍋裏,這是專爲爸爸熬製的艾水雞蛋,讓家庭的頂樑柱——爸爸得以一年就這麼一次的除溼驅寒。

這竈前的木柴似懂得一個弱女子的心思,依照母親的意思,不用吹氣地呼呼燃燒起來,且火力愈來愈大,使得這兩口黑黑的'鐵鍋很快就吱吱吱吱的唱起歌來……

熊熊的火焰舔着鍋底,竈堂裏紅紅的火光映照在媽媽慈祥的臉上,也同時燃燒在我幼小的胸膛。這滿鍋的糉子包裹的是慈母的對子女的愛,是一位沒有文化農村婦女堅毅與忠貞的表達。

在溫飽都不能保證的童年歲月裏,這糉葉的清亮,艾水的飄香,飄出的是母親對兒女的疼愛和希望;飄出的更是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那時,讀書是鄉下孩子完成鳳凰涅磐的唯一出路。我在這片片糉葉包裹的母愛之中茁壯的成長,最終沒有讓親愛的媽媽失望。就在那個艾葉飄香的季節,我順利考入了初中,從此邁入了漸漸改變命運的人生征程。

那一張張青青糉葉,傳承着母子淳樸的情愫,也記錄着一個又一個離我遠去的歲月。

經軍營的錘鍊,大學的薰陶,我終於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而歷經半個世紀煎熬的母親,已經霜染鬢髮,老眼昏花,可我卻第一次看到母親望着我露出恬靜而綴滿春風的笑容。是的,媽媽呀!時光跨過了倆個世紀,但您的恩情不會因爲歲月流逝而讓兒孫們忘記;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我之所以能從一顆幼苗長成參天大樹,那是因爲您優良的品德昇華了我的靈魂,更是因您的慈愛浸潤了我的人生。

如今在城市裏,每每端午節還沒到,市場上就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糉子。我想,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兒孫們沒有糉子吃而挺不了衆,也不用當年那樣辛苦的往山上跑了,看到那綠衣包裹的糉子,我就會想起我的母親,就會情不自禁的將思緒帶回到那段最困苦的,又是有媽媽疼愛的最幸福的童年……

望着眼前這一串串精緻的糉子,朦朧中,我彷彿看到了耄耋之年的媽媽又在老家的山上步履蹣跚、忙忙碌碌的身影。

“母親不爲糉葉和艾棘,而是在我們姐弟的陪同下,祖孫五代故地重遊,尋找媽媽當年留下的足跡。”,電話裏,姐姐告訴我。

深情的思念總會夾帶着一段難忘的回憶,幸福的今天又豈能將過去的苦難忘記!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儘管說打拼仍然要靠自己,但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祖輩爲後人夯實的根基。

長江後浪推前浪,雖然沒有絕對的一代更比一代強,但只要能承前啓後的不息奮鬥,就能對社會、對家庭盡一份義務,做一點貢獻。我相信,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會打心裏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