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又見雪景抒情散文

春又見雪景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8K 次

今年的春天來得格外遲。“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按理說都快八九了,春天早應該來了。可人們還脫不下厚厚的羽絨服。正月十五這天打了兩個很響的春雷,晚上竟然飄起了鵝一毛一般的雪花,“正月十五雪打燈”,今年的元宵節正好應了這句俗語。在虎年的第一場瑞雪中,焰火花燈在飛舞的雪花中閃爍,有一種別緻的浪漫情懷。

春又見雪景抒情散文

清早醒來,窗外一片白茫茫。原來伴隨元宵節而來的雪花飄了一一夜,整個大地銀裝素裹。這可是近年來最大的一場雪,連最冷零下十幾度的寒冬季節也沒下過這樣大的雪。瑞雪兆豐節,在春天裏又下了這麼一場罕見的大雪,可謂賞雪的好機會。我提議踏雪尋春去,家人一拍即合,我們決定到最大的溼地公園看雪去。

一進入公園,彷彿走進了一個白色*的童話世界。天茫茫,地茫茫,滿目雪白,白得晃眼。此時此刻,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概括這種靜謐空靈的潔白給人的感受。涌一入腦海的首先是“忽如一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各種各樣樹枝上都掛滿了雪花,形態各異,晶瑩剔透,高大的樹木白枝伸向蒼穹,如巨人展臂,矮小的灌木身披白練,如嬌羞的閨中少女。一棵棵的松柏如聖誕老人列隊排列着,翠綠的松針從雪絨中露出腦袋,綠的晶亮。那些柳樹,二月春風還沒來得及裁減,千條萬條已垂下白絲絛。而更多的樹木掛着白綾白絹,骨節如水晶杯,狀如白色*的花朵,密密匝匝的,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靜默着,守望着,讓人不忍心去打擾它們,我彷彿聽到它們是從千年的空曠中走出來,從古人的博大胸襟走出來,帶着空靈清澈的心靈,高潔脫俗,與世無爭。踩着鬆一軟的厚厚的積雪,已分不出哪裏是小徑,哪裏是草坪。兒子歡呼雀躍,就地打起滾來,碰落了樹枝上的積雪,簌簌而下,晶瑩剔透的雪,如天女飛花,又如碎玉飛一濺。落到脖子裏,涼颼颼的沁透入心,落到嘴裏,涼絲絲甜津津的,如飲玉露瓊漿。

公園裏的主幹道路上車痕很深,散落着遊人的足跡,看來有不少如我們一樣乘興而來賞雪的遊客。親近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綺麗風光,已成了人們返璞歸真的時尚。爲了更好的獨自享受天宇降落的這場春雪的惠贈,我們特意走進了一條僻靜的小徑,這裏人跡罕至,雪地上清晰地留着不知什麼動物的深深的足印,兒子好奇地順着這些足印尋找起來,曲曲折折,一直通向密林裏,卻不知蹤向,真是曲徑通幽處。我們拐進一片竹林裏,亭亭玉立的竹子大概不堪重負,掛着冰凌倒下了不少,橫亙在小徑上,枝枝蔓蔓,像珊瑚枝,又自成一種天然風光,阻擋着去路。從上面跨過去會踏斷竹枝,何況我也不忍心打落竹枝上的天然雕塑,從下面鑽過去,空間有點小,也不是我這個年齡所做的遊戲了。正當躊躇是否按原路折回時,兒子已經很快從樹枝下爬過去,帶着抖落的.一身雪花,大叫着讓我們快鑽過去。我和愛人也就顧不得形象了,像孩子似的從樹枝下形成的小狹道中爬了過去,灌了一脖子雪花,涼意倏忽鑽進了脊背,我們索性*在雪地上爬滾起來,互相拍打着,嬉戲着,碰落了樹枝上的積雪,紛紛揚揚,又似乎飄起滿天雪花來,笑聲驚動了幾隻不知名字的小鳥,撲棱棱的從竹林裏飛起,振翅而去,又是一陣簌簌的雪飄下來。扒一開厚厚的積雪,裏面的草坪竟然有了綠意,她們安然的躺在棉被裏,一吮一吸着雪水,聽着春風的腳步聲,只等這場雪化了,她們就一身綠意的來裝扮大地了。再往前面走,有稀稀疏疏的腳印,卻看不見人的身影,隔着林子聽見有笑聲,轉出來時卻又不見人的蹤跡。幾個小亭子坐落在高處,飛檐懸着錐形的冰凌,默默地注視着這個世界。空曠,靜謐,淳樸,遠離塵囂和繁華,使人的整個身心都空靈起來,如身居世外桃源,此情此景好像在哪裏見過,在夢中?在畫中?我不得而知,我只覺得自己與這潔白的晶瑩的天籟已融爲一體。

出了林子,我們來到一個高高的亭子下,那是一個觀鳥塔。公園裏有很多登高遠眺的樓臺亭閣,一處一風景。而這座觀鳥塔高峻簡潔,凌空而上,以梯陡而名。即使在晴天裏,也很少有人登上去,因爲站在上面一跺腳就彷彿有顫巍巍的感覺,覺得塔要倒塌似的,其實塔建得很結實,只不過太高太陡了。兒子要爬上去看雪景,我是沒有這個膽量的,但架不住愛人的鼓動,我還是鼓起勇氣說要登上去。其實促使我登塔的真正原因,是想登高俯瞰一下美麗壯觀的雪景。兒子在前面開路,愛人在後面託着,我夾在中間小心翼翼地登塔了。塔頂只是個小小的飛檐屋頂,其餘都是露天的,樓梯上厚厚的一層雪,又很窄,不過樓梯上有些腳印,看來已有膽大的遊客捷足先登了。踩着前人的腳印,弓着身一子,心驚膽戰地爬到了第三層,我就感覺到腿打顫了,心咚咚地像要跳出來,我使勁抓着欄杆,唯恐不小心滑倒,以致摔下去,那可就慘了。我想起泰山的十八盤,其實爬十八盤時我並沒多少害怕,只是感覺到累。十八盤的石梯很寬很結實,只要一步步地走,沒有什麼危險的,而這個塔的樓梯是木製的,很窄很陡,又有雪,很滑。好不容易爬到了頂層,極目遠眺,公園風景盡在腳下。遠望白雲深處是河流的上游,此時與這片白茫茫的溼地連爲一體,浮橋似一條長長的白帶子沿河曲曲折折的伸展着。近處的人工湖安然的躺在白茫茫的地毯裏,像個葫蘆一樣變得嬌一小起來,遊人零零落落得在拍照,都變成了小矮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舉目仰望,我摘不到星辰,只有蒼穹裏白色*的日光讓人睜不開眼睛。想在此拍照留念,無奈不敢靠近亭子邊的欄杆站着,只能蹲着照了幾張。站在塔頂,好似站在了風口上,讓人覺得高處不勝寒。俯瞰整個公園,白茫茫的靜默着,寥廓空曠,悽神寒骨,讓人感覺到一種渺小和無奈。“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是有志之士的迴音,“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這是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不同的人生境界,登高的感受就不同。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操又有幾人能做到?

帶着感悟,幾乎是坐着一步步的從塔頂爬下來,我們走上了河邊的浮橋。這裏豁然開朗,別有一番天地。岸邊是厚厚的積雪,在陽光下泛着光,浮橋上也是厚厚的鋪着雪白的被子。而河水卻波光粼粼,水草在河底悠悠的伸展着,很有些綠意了。水蓮的葉子也開始返青了。河水很清,能看見魚兒在自一由的遊一動。遠處有遊着一羣水鴨,“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水一定暖了起來吧。一個世界,兩個季節,岸上是白雪皚皚的冬景,岸下是碧波盪漾的春景,此種美景,人間仙地,一生中又能遇見幾回?兒子用雪做了兩隻小船,一隻取名“和諧”號,一隻取名“揚帆”號,我幫他把小船輕輕放入河流中,小船順着河流奔向了遠方,我知道小船不一會兒就與河水溶爲一體,但它卻載着一個孩子的夢想和浪漫唱着歌兒駛向了未來。躺在浮橋的積雪上,柔軟如湖水,冰涼如溫玉,陽光照在身上,將手伸進河水裏,一種涼涼的暖意沁入心底,真是愜意極了。我們就這樣躺在雪裏,靜靜的享受着大自然的涼意和溫暖。天地茫茫,水流潺一潺,空水靈音,時間彷彿停滯,我們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季節,忘記了自我,只剩下一個晶瑩空靈的世界。

等我們往回走的時候,路上的積雪踩上去變得更軟,有些地方開始化成水了。林間的積雪上滿是小小的點子,那是樹枝積雪融化滴答的印跡。這場春雪來得突然,融化得也快,只是慶幸的是這不多見的美景被我們捕捉住了。走出公園,遠遠的又望見了建築樓羣,我再回首看了一眼溼地公園的雪景,我知道這一次踏雪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