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媽媽的散文

關於媽媽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關於媽媽的散文1

當孤獨失意時會想到你,當心灰意冷時會想到你,當痛哭流涕時會想到你。你卻不在我的身邊,我才知道你是我最大的依戀。

關於媽媽的散文

親愛的媽媽,習慣了你溫暖的懷抱,溫和的笑容,溫柔的語言,你的突然離開,我的一切都是那麼不自然。我知道您也有您的無可奈何,爲了我能夠好好讀書,您身不由己暫時離開去外地掙錢。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世界孤立無援。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和你重逢的那一天。

沒有你的日子,我的生活難,難,難!還記得院子裏的那棵梧桐樹嗎?那是你親手栽下的樹。你說要我和它比賽看誰長的快。現在它比我高了很多。不過它的葉子開始凋零了。當我有心事的時候總會向他訴說。

有一次我看到幾個小夥伴在街上玩,他們是那樣的興奮和快樂。我也好想擁有他們的那份幸福和快樂,可是它們不願意讓我參加。我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他們玩。忽然一個年齡比我稍大的男孩撞倒了我,還說是我礙他事,把我打罵了一通,旁邊的夥伴都在嘲笑我好狼狽。心裏的委屈無人能懂,於是我跑到你栽下的梧桐樹下,它的黃葉和着我的眼淚落下。媽媽如果此刻你在我的身邊,我還會這麼孤立無助嗎?不,絕不!您有溫暖的肩膀給我依靠;您有有趣的故事給我欣賞;您有優美的音樂給我聆聽。我是多麼想你此刻出現我的眼前

我每天住在學校裏,衣服髒了,我把它們泡在水裏,沉甸甸的衣服我學着你的樣子用手使勁的搓洗。可是不到幾分鐘,胳膊累得很痛,頭也暈暈的,望着滿盆的衣服,我又默默地發呆,默默的想你,默默的掉眼淚。想象着你在我身邊,微笑着教我洗衣服。

親愛的媽媽,沒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好孤單。曾多少次我們在夢裏相見。你微笑着觸摸我的臉,醒來之後,一切消逝不見。我的世界只剩下想念。我才知道你是我今生最大的眷戀。不知何時,你能夠回到我身邊!

關於媽媽的散文2

  活動目標:

⒈學習散文詩中的對話,感知詩中優美的句式,並能進行簡單的創編。

⒉體驗散文詩中小主人對媽媽的關心,瞭解媽媽與娃娃的依偎情感。

  活動準備:

⒈“大樹媽媽”的課件、3棵大樹。

⒉背景音樂《小烏鴉愛媽媽》、進場音樂《小樹葉》。

⒊小鳥、松鼠、小星星的胸飾人手一份,小動物指偶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聽《小樹葉》音樂入場。

⒈導語:哎呀,秋天來了,許多樹葉娃娃離開了大樹媽媽,她感到非常地孤單、寂寞,那你們想想誰會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來陪她呢?

⒉幼兒自由講述。

二、學習散文詩,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⒈觀看畫面一

⑴提問:看看到底是誰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呢?(小鳥)小鳥會對大樹媽媽說什麼話呢?

⑵幼兒自由講述。

⑶放課件。師:聽聽小鳥到底是怎麼說的?

⑷幼兒學說小鳥的話。

⒉觀看畫面二

提問:還有誰也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呢?(小松鼠)那誰來學學小松鼠的話?

⒊觀看畫面三

提問:咦,又是誰來當大樹媽媽的娃娃了,小星星又會說什麼呢?

⒋完整欣賞散文詩。

⑴教師朗誦。師:老師還把它們說的話編成了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⑵欣賞散文錄音後提問:你覺得這篇散文詩美嗎?那你們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呢?

三、幼兒表演,鞏固散文詩內容。

⒈幼兒自由選擇角色。

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輕輕地請到自己的身上,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自己拿的是什麼。

⒉分角色練習對話。

⒊幼兒表演,並將小動物送到大樹上。

關於媽媽的散文3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穿上漂亮的裙子在廣場上舞蹈,也要像你一樣飄灑着長髮,讓那長髮的香氣旋轉着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伺候那擺在窗臺上的花兒,也要像你一樣提着靈巧的小水壺,讓那花兒看着你美麗的笑容,盛開的鮮豔如你一樣美麗。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去擺弄竈臺上的鍋碗,也要像你一樣在竈臺上叮叮噹噹,讓那飯菜的香味營造滿屋笑聲和清香,也要像你一樣將爸爸的鼻子吸引的在屋子裏亂轉。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牽着自己孩子的小手自豪的走在大街上,也要像你一樣將我的小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讓我自己的小孩蹦跳着依偎在我的懷中,聽着我爲她唱兒歌。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用動聽的聲音說話,也要像你一樣,永遠笑眯眯的面對一切的人和小狗,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漂亮。

媽媽,我真的很羨慕你呀。

關於媽媽的散文4

好好的,怎麼突然就去了北京呢

20xx年夏天,有兩件事讓我特別難忘:一是淹到半城的洪水,二是老媽突然的一場說走就走。

那天上午單位開年中總結會,我作爲行政祕書正在做會議記錄,電話突然響了,顯示是北京的區號。北京沒熟人,我想應該只是個普通的騷擾電話,摁掉了。

開完會,北京的那個電話掐着我下班的點兒又打來了,不接還好,一接發現那邊竟然是老媽的聲音,我就驚了:

媽你怎麼到北京去了?

是的。我準備在北京待幾年,實現年輕時的夢想。

我驚呆了。媽,你已經60歲了,現在你的夢想就是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我體檢過了,身體各方面都好得很,要是不趁着現在追追夢,還等到七老八十嗎?

老媽是老家鎮上醫院的護士長,小有名氣。20xx年退休後被醫院返聘,如果不是爸爸突然生病,她可能現在還在鎮醫院上班。爸爸被肺癌折騰兩年多去世後,媽媽就一直留在我家幫我和李錚照顧女兒。

回想起來,媽媽去北京是有徵兆的。女兒進了幼兒園後老媽就開始唸叨,她喜歡在醫院幫助別人,她年輕時就特別想去北京,看京劇,練書法,住老四合院。

那時候我並沒有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北京是那麼好混的地方嗎?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想去北京啊,學設計的誰不想去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看看,可混了兩個月我就知道那地兒居不易,能人特多,房價極高。不是每一個熱愛設計的人都可以成爲陳幼堅。於是我乖乖回了老家,很幸運在國企找到了一個待遇不錯的位置,任務輕鬆,福利也好。

同學聚會的時候,那些漂在大城市的非常羨慕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其實我和老公過得並不比別人更好,一個是事業單位的行政祕書,一個是房企的項目負責人,收入剛好能過上不那麼窮困的日子,夠在婺城區買一套小複式而已。我也並不太滿意現在的生活,但是,就像微博上說的那個段子一樣,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爲中年人,爲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我們這代人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不物質,不世故,我們還能怎麼樣。

所以,老媽一個60歲的人跑去北京,要是爲了長期旅遊我還能接受,爲了夢想?簡直瘋了!

真的只是爲了當個醫生麼

我向單位請了年假,準備去接老媽回來。到北京找到老媽時,她正在一個社區服務中心照顧老人。穿着白大褂,顯得特別精神。媽,你怎麼能招呼也不打就跑這兒來了?我帶着質問的口氣問。

當醫生啊,這可是我的夢想。老媽倒是絲毫不介意我的態度,她像個孩子一樣回答了我,“不用擔心啦,我在這裏工作挺好。再說,現在寶寶也長大了,你們自己就能照顧得過來,我留在那兒也沒什麼事做了。”

這時候我才覺得老媽還真是有點不可理喻——當醫生這種事明明也可以在家裏進行的,爲什麼你非得要來這麼遠的地方?在家裏又不是不能實現這個夢想。還有,像北京這種超級大都市,跟我們老家比,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你都這麼大年紀了,受得了嗎?

咱們老家?那地方太小啦,北京多好,所有的東西都是全中國最棒的!老媽完全無視我的態度,繼續打着哈哈說,而且,我現在的身體很健康。

說不過老媽,我只能等她下班再慢慢勸。一起吃過晚飯後,我想去看看老媽住的地方。老媽似乎有點不太情願,但也沒拒絕。原來,老媽所謂的住處,其實就是一個狹窄擁擠的出租屋,剛好只夠擺一張小牀。可就是這樣,老媽也很滿足了。每隔一段時間,她都會用四處淘來的物什,把房子裝扮一番。

大設計師,既然來了,順便幫老媽把屋子重新設計一下啦。老媽有點開玩笑似的朝我擠了擠眼。

“設計師”這個字眼,讓我很不好意思。那是很遙遠的夢想了,雖然想想還是令人激動,但在四五線小城市,根本不會有人欣賞你的設計。大部分人就喜歡按照當地首富、第二富豪們的豪華家庭裝修,給自己來一個山寨版或者低端應用版。我陪着老媽一起在北京這旮旯裏生活了一個星期。

那一個星期,卻讓我覺得好像是自己這輩子以來第一次這麼親密地接觸到一個真實可感的老媽。這個老媽,她的生活雖然物質匱乏,條件也不好,但精神卻積極向上,總能化悲苦爲快樂,過得一點也不像傳說中大城市生活的那種壓抑和蒼白。

除了平時上班,老媽一有空就去北海公園爬山、打太極;週末泡國家圖書館,看書交朋友,還經常和別人爲了某篇文章爭得面紅耳赤;老媽還定期地到附近的老年活動室練書法,看別人演京劇;有時候,她甚至會穿梭在年輕人聚集的798藝術區,那些美妙的創意老媽顯然看得不是太懂,但是卻把我迷得差點找不着出去的路。

到最後,我沒能把老媽帶回家。但從那以後,我總覺得老媽去北京並不只是爲了當個醫生而已。她過得那麼怡然自樂,真的就像是一個實現了夢想的年輕人。

原來你一直默默地做着榜樣

從北京回來後,女兒總追着我問外婆哪兒去了。奇怪的是這時候,我反而會不由自主地提高音量略帶自豪地告訴她,你外婆在北京當大醫生哦。

女兒當然以有這樣的一個外婆爲驕傲了,逢人就說她的外婆在北京。

去年中秋節我擔心老媽在北京過得不好。她還住在那個狹窄的小屋子裏嗎?老公看我很惦記媽媽,就提議全家都去北京過中秋。當然,主要目的是去看看老媽。

這次見到老媽,她的精神狀態比上一次還要更好。她已經從那間小小的出租屋裏搬出來了,住在一箇舊院子裏。當然不是四合院,現在北京能住四合院的都是富豪。不過舊院子也不錯,房間很多,院子裏還有好幾戶老人家。在老媽的屋子裏,該有的傢俱全都有,靠窗的位置還擺着一張大書櫃,上面堆滿了她喜歡看的各種文學書籍和雜誌。

我隨手翻開一本書,發現在頁眉和頁腳的空白處都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字。乍一看還以爲是讀書筆記之類的,等到湊近了纔看清楚,原來這些都是老媽的隨手日記:

7月24日,一直沒跟女兒說,家裏裝修得很漂亮,可是她的設計在那兒沒人欣賞。

8月12日,現在女兒天天要陪領導應酬,很晚回來,還憔悴不堪。哎,我還記得她以前有那麼多信誓旦旦的夢想,難道都忘了?

8月14日,女婿李錚今天偷偷地告訴我,他想去北京開公司……可女兒每次都打擊他,說現在你能當個經理收入穩定,要是出去的話失敗了就什麼都沒了。原來你們不是沒有夢想,卻都是缺少改變的勇氣

8月16日,外孫女長大了要去上學,我也閒下來了。突然想起女兒上學時那股年輕氣盛的勁兒了。

8月17日,來北京的第二天,找到一家社區服務中心的工作,要是能住在四合院就好了。9月10日,今天去看798的展覽,他們做的設計真好看,可惜女兒沒在,要不然她肯定會喜歡這裏的。

9月28日,都說北京的高房價扼殺了80後的夢,我覺得房價確實高,但是成功的機會也很多啊。現在的年輕人,可以更勇敢一點的。

11月23日,北京的冬天是嚴酷乾冷,還好有暖氣啦。今天又看了設計展,好多作品都跟女兒以前做的相似,如果女兒能來參加就好了,她以前不就是夢想着要拿個什麼獎?

12月1日,金華太小,容不下太多太大的夢想,希望女兒能懂得這個道理。

人生很短,老媽的日記很長,可是在這一段又一段的記錄當中,我分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媽媽面前,我的人生是多麼的世故妥協,隨遇而安。老媽熱愛護士的職業,不管中間隔了多久,她還是要回到這個位置;老媽年輕時就喜歡北京,直到60歲她還念念不忘,說去就去了。老媽哪裏是在完成自己的夢想,她是在做一個榜樣給我看。

世界上最不能將就的事情

回想起自己這些年的經歷,並不是沒有過氣吞山河的夢想,讀書的時候也曾立志要做一個偉大的設計師,可一旦在大城市遭到挫敗和壓力,面對現實的柴米油鹽,我就直接宣佈棄城投降了。

然後把夢想丟到一邊,去將就自己,將就生活,做着完全談不上喜歡的工作,學會奉承周旋,一天到晚見到人就笑臉相迎,不斷往上爬,等到終於把自己熬出頭了,夢想也差不多被磨平,變成了一件最不願提起的往事。

所以,老媽說得對,世界上最不能將就的事情就是去實現夢想。

一個星期後,我和李錚終於鼓起勇氣,辭職賣房,拿着這筆錢來到了北京。

我們的設計公司很小,我做設計師,李錚當總經理,但是……這一連串的事情我們幾乎是一氣呵成的。

北京的溫帶季風氣候時不時就會給我們送來一陣沙塵,這時候空氣迷濛,平日裏囂張跋扈的高樓大廈全都被湮沒,沒有誰是例外的。

面對生活,即便我們中有的人卑微平凡,有的人偉大剽悍,可是,我們做夢的權利是一樣的。就算生活再艱難,也總有風開雲散的一天。

雖然我和李錚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也沒想到創業初的日子會這麼艱難。資金拮据就是最現實的問題,要不是老媽把她的退休金和工資都湊給我們,我們連房租都交不起了。爲了節省開支,我們既要當管理人員又要親自出去跑單、做宣傳,經常搞得暈頭轉向,但每次一回到家裏,看到老媽準備的一桌子熱氣騰騰的菜,和女兒笑呵呵地坐在旁邊,多大的辛苦疲憊就都煙消雲散了。

這樣忙忙碌碌奮戰一年後,我算了一筆賬,收支相抵還略有結餘。可這已經讓我們滿意了,因爲在這段艱難的過程中,所有的奔波都不再是一種對夢想的將就,而是堅守是承諾。

當我們進入第二年,準備第三年的時候,老媽說,只要你們還堅持,媽媽就會一直陪着你們。而我想的是,既然當初沒有把老媽帶回家,那就留在北京陪她。然後我們一起去完成一次華麗麗的逆襲,在北京的風沙裏,也做好這個夢想,給我們的孩子看看。

關於媽媽的散文5

歲月站在命運的腳尖

相逢流年似水的花火

你是我唯一不變的守候

幸好有你

童年是肆無忌憚的美好

因爲你是我最溫暖的依靠

潮溼的心情不久便是雨過天晴

幸好有你

我可以隨風一路徜徉

因爲你從來不曾離開,在歲月中改名陪伴

所以我的世界淚過後,依舊是奔跑的模樣

如今

我的鏗鏘歲月

你的蒼蒼白髮

願意

我想你,凝在指尖

你用優美的年輪

編織我成長的搖籃

五月的天空

家門口的楊槐該在吐下串串青芬的香氣

凝結着我們共同的回憶

今生與你相逢真好

你是我的初戀情人

不管走到哪裏

你從不曾把我拋棄

所以

不管明天陰晴雨雪

不管前途輝煌黯淡

想着你

我的世界都是溫暖

關於媽媽的散文6

仰望夜空的明月,想起久別的故鄉。飄泊異鄉的遊子牽念着媽媽,明月啊明月請你等等我,我想把思念捎給你,送給親愛的媽媽......

每當聽到這首《獻給阿媽的歌》我的心就會酸楚的痛,淚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媽媽,我親愛的媽媽,女兒想念您!無數個夜晚,無數個思念!媽媽您好嗎?您一定也在思念遠方的女兒吧?自從女兒遠嫁他鄉,至今也有二十五個年頭了,其間回去看您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女兒不想媽媽,也不是女兒狠心情薄。是女兒有太多的無奈,媽媽親愛的媽媽!原諒女兒的不孝。您知道嗎?女兒多想陪在您身邊,依偎在您身旁聽您講我們姊妹小時候的事......

媽媽,這些年我爲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忽視了您。對您女兒有太多的愧疚,太多太多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東西。即使這樣您從來也沒有責怪過女兒,每次打電話,您總說:很好,一切都好,不要牽掛,要我好好工作,照顧好孩子,孝敬好公婆。您總在人前誇女兒懂事孝順。媽媽 女兒真的不好,如果您能責怪我幾句,我心裏也許會好受一些......媽媽 女兒想您!牽掛您!衷心祝願您健康長壽,幸福快樂!

凝視蒼穹的星星,想起溫暖的家,遊子心中的媽媽多麼慈祥。星星啊星星請你等等我,我想把鮮花捎給你,獻給我親愛的媽媽......這首《獻給阿媽的歌》永遠迴盪在我心中,它也是我心中想要唱給阿媽的歌。

關於媽媽的散文7

鳥兒呢喃

傳遞着您的牽掛

秋風瑟瑟

又添了您幾絲白髮

古槐下您不知站了多久

是一天

還是無數個春夏

媽媽

您輕輕地揮手

不是淚別

是千萬句不願掏出心坎的知心話

彎曲的膝蓋似乎在訴說

孩子啊

母愛會驅趕孩兒前行路上寒霜冰掛

媽媽

您知道

那個曾經繞膝的`娃

在你佝僂的背脊上已經長大

會飛了

似蒲公英的種子

帶着夢想走向天涯

而您

只能將思念

化作茫然眸子裏閃爍的淚花

一日一歲

一隻柺杖

家門到村口的小徑被無數次敲打

而您眼前翻動的唯有南來北去的鴻雁

你託它捎話

孩子啊

何時回家

孩兒何曾不思念您啊

親愛的老媽

孩兒夢裏的您

在古槐下

已成就了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畫

媽媽

一朵歷風經雨的山菊花

你的老繭

把愛表達

你的皺紋

真情一章一節的萌發

媽媽

遊子的媽媽

遊子

媽媽眼裏永遠長不大的娃

不老的媽媽的牽掛

蓬勃的孩兒的綿綿心裏話

關於媽媽的散文8

看時光老去年華,青霜何時爲白髮,一絲一縷皆牽掛,唯望兒女終成家。

我的老媽此人天生愛美,卻極爲靦腆,常常獨自一人照鏡子,文學點是孤芳自賞,接地氣點就是臭美。小時候我老媽就愛嘮叨我們,反正從小到大她就如辛勤的蜜蜂一樣圍着我們兄妹圍着這個家嗡嗡的轉着。在家裏我老媽有點強勢,所以我老爸在家裏雖然我是怕得要死,可是他地位只能排第二。在那個年代老媽算是有知識的人了,起碼能夠讀書看報,我記得小學那會基本是我老媽在輔導我,她總是用不是很純正的普通話,但真的很普通,在教導我們學習很認真很嚴格,我們兄妹也很認真很嚴肅的在學習,我的眼神只不過偶然會飄過她放桌子上那天竹鞭~~哦教鞭。

我老媽天生的多愁善感,她總有着擔不完的心,我記得有一次因爲貪玩去和同學到他家裏玩耍,因爲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更不可能隨時的可以告知家裏,但貪玩的我那會那記得那麼多哇,結果當我忘乎所以和同學瘋的時候,我老媽也在滿世界瘋狂的找尋我,她騎着單車在她認識的同學家裏來回尋找着,還有那些我可能會常去的地方,我那個時候體會不到她那種揪心的彷徨與急躁,後來我在回家半路碰到我老媽,我剛想給她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時候,她卻給我暴風雨一樣的棍棒。只不過她一邊揍一邊流淚,知道很久很久我才體會到那種六神無主那種無助的彷徨與惶恐,那種失而復得的幸運。可是那一刻我疼得只覺得唯女人難養,不難處,十分難處。

一直以來家裏都是生活在溫飽階層,家裏不算很好,但父母一直也沒有讓我們兄妹餓着,當然也就沒有零花錢,所以小時候少不得去偷家裏的零花錢用,那個時候真的不知道賺錢的辛苦與艱難。爲了滿足一點口腹之慾也就經常偷一點買點零食這樣子,常在河邊走那有不溼鞋,東窗事發的時候少不得老爸棍棒加身,那個年代所有教育都是簡單粗暴的,今天那些所謂的人權那個年代根本就是扯淡,唯一避風港就是老媽那裏了。可是每次我老媽只給我一個療傷的地方卻從不給我避風的地方,可是從不敢心有怨恨,畢竟自己也知道那個是錯誤的,每次看見老媽那個恨鐵不成鋼眼神,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虧欠太多那個時候也真的那麼不懂事。也就那個時候起也就知道人做錯了事就要承擔後果的,別人那怕多麼愛你的人,也不可能替代能彌補,也就那麼時候一直鞭策着我做人謹慎再謹慎。

一直以來老媽都說做人無需大富大貴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的就好,我那個時候嗤之以鼻不以爲然,還跟她老人家扯了一通大理論,雖然一直以來她未曾停止這種理論的傳播,可是也真的因爲自己那些所謂的理想與夢想,很多對於自己的身體都忽略了,當我也慢慢的老了,看着老媽滿頭白髮,依舊嘮嘮叨叨,還有熬壞的身體此時才明白,原來那些嘮叨是每個母親早就用身體去印證出來的,他們一直爲了家庭奮鬥身體總是有着那麼多的毛病,一直不說,只想我們不用那麼辛勞那麼拼命,簡單就好,雖然每個父母都一樣有一個出息的孩子,但他們更加渴望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那怕窮掉笨點只要能健健康康的。

父母的愛其實很簡單,簡單到我們常常會忽略,母親的愛更加簡單,點到你溫暖在其中不曾感覺世界寒冷,那些曾經的責罵那些皮肉之苦,不過就是他們是愛之切痛之切的一種極端體現而已,母親的偉大永遠在於讓你如沐春風裏,所以很多東西不要讓失去了才知道你失去了此生所擁有的,也不要等自己回想起才知道遺憾的就是那雙溫柔溫暖的手。珍愛自己的母親不要讓自己活的像一棵草!

關於媽媽的散文9

小的時候,我不喜歡媽媽,因爲她總是忙碌不停,我甚至沒有媽媽給我梳頭、給我洗澡的記憶。我羨慕同伴光溜溜的辮子,更羨慕那上面飄着的蝴蝶結。而我總是一頭亂七八糟的荒草,媽媽從來沒有給我買過任何頭飾,我的頭髮是一片空白。

小的時候,我不喜歡媽媽,因爲她總是吵我。我和別的孩子發生矛盾時,媽媽根本不問原因,就是一味地批評我。班裏有什麼好事情也輪不到我,儘管我表現得很好,作爲班主任的媽媽根本不給我機會,總是把機會讓給別人。

現在兒子和我頂嘴的時候,我就會想起自己和媽媽頂嘴的時候。那時的我比現在的兒子有過之而無不及,伶牙俐齒,媽媽說一句,我要回十句,而且句句都是噎死人的難聽話。我被兒子氣哭了很多次,媽媽卻沒有被我氣哭過。我想原因,沒有其他,媽媽一定是認爲我是個孩子,從來沒有真的生過我的氣。媽媽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詮釋着母愛。

不知何時開始開始,心裏很眷戀媽媽,很喜歡和媽媽在一起,享受媽媽的照顧了,而且是越發地愛着媽媽了。媽媽老得比她的同齡人快,臉上的皺紋比同齡人多,頭髮也比人家的先白,但是,媽媽的精氣神卻比同齡人好,媽媽的心態也比同齡人年輕,媽媽的身體素質比我的身體還要好。

漸漸地明白了媽媽的每一道皺紋裏的都記載着歲月的滄桑,媽媽的每一絲銀髮都耗費着她的心血。媽媽做了一輩子的小學教師,從來沒有遲到過,即使有事情也是和其他老師調課。微薄的工作,起早貪黑地忙碌,媽媽竟然不厭煩,以前早上和晚上都要上自習課,標準地披星戴月。回到家裏,還有一大堆活在等着她呢。爸爸雖然很勤快,也分擔着一部分家務,但是畢竟爸爸也有自己的工作。我帶我一個兒子就覺得累得不行,媽媽可是得料理我們姊妹三人的生活啊!那時的做飯一點沒有買過現成的,小麥和玉米是自己去磨坊裏磨的,麪條是自己手擀的,饅頭和大餅也是自己烙的,衣服基本都是晚上洗的,經常是爸爸打着手電,媽媽在河邊搓洗我們的髒衣服。我們小時穿的衣服和棉鞋很多是媽媽自己做的,媽媽的手工不好,做的鞋子容易崴開,衣服的樣子也不時髦,棉衣服總是做得很厚很厚,臃腫不堪卻特別暖和。我現在知道媽媽的手工不好,不是媽媽笨,而是媽媽根本沒有時間仔細研究,媽媽會做就已經很難得了。不過,媽媽毛衣編織得很好,經常深更半夜地給我們織毛衣,我初學織毛衣還是媽媽教的呢!媽媽就像一個陀螺,整日不停地轉啊轉!從來沒有一分鐘空閒的時間。不僅忙家務,而且還得幹活,那時家裏總共有一畝半的責任田需要耕種,還有幾分自留地是菜地。而且農閒的時候,家裏編織竹籃用來賣錢。媽媽從學校一跳進家門,就開始跟打仗一樣地衝鋒了。根本沒有在街上和人聊天的時候,媽媽從來都是風一樣地獨來獨往,連找個同伴一起去哪裏的時間都沒有。

這樣的忙碌沒有阻擋媽媽的上進心,媽媽屬於老三屆學生,一個機會使得媽媽今天還是學生,明天就成了民辦教師,她後來自學了全部中師課程,率先通過考試取得畢業證,做了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很多書都是邊做飯邊看的,或者是在深夜看的。考公辦教師的機會來臨了,媽媽一下子就考過了分數線,卻被開後門的人刷下來了。以後因爲年齡超限,就沒有再考的機會,一直拿着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直到滿三十年教齡才直轉。媽媽所在的學校中,媽媽的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以認真負責贏得了很多家長的稱讚。想想媽媽的艱辛,我爲我的媽媽自豪,儘管她很平凡,平凡的不起眼,可是,我由衷地佩服媽媽的堅韌。

媽媽爲人正直善良,只要是對的,就敢於去做。村裏一個很可憐的老太太,無兒無女,唯一的侄子媳婦對老人很不好,老人自己去擔水,媽媽看老人可憐幫忙就給老人擔水,一個鄰居勸媽媽如果給她擔水了,她的侄媳婦會罵你的。媽媽義正詞嚴地回答:“我不怕。”媽媽對毫不相干的孤寡老人都這麼善良,對自己的親人怎麼能不好呢!媽媽年輕時雖然和奶奶有過爭執,在奶奶需要伺候時,媽媽總是盡心盡力地照顧。家務事糾纏不清,在弟兄中,我爸作爲長兄總是吃虧,媽媽總是支持爸爸的決定,讓爸爸作爲一個男子漢說話有足夠的分量。

媽媽對人總是實心實意,不喜歡花言巧語討好人,不會阿諛奉承領導。和其他村合併中學時,其他人都不願意到外村去教學,媽媽一個人在外村教了很多年,吃苦在前,榮譽呢,卻被領導給了善於專營的人。高級教師,優秀教師等等職稱等人家都得過了,才評給媽媽,媽媽什麼都明白,什麼都看在眼裏,只是不去爭那一份虛榮,她教過的學生記得她的好,學生的家長也記得她就足夠了。

媽媽的一生是勤儉節約的一生。從前是因爲經濟條件有限,現在呢,她手裏有錢,該享福了,她依然捨不得花錢。媽媽買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買菜的時候也很少買那些貴的菜,更捨不得去飯店吃飯。就是現在,依然是自己做饃自己做麪條。媽媽捨不得浪費一點,從前家裏餵豬時,走到路上,看到哪個孩子扔的饅頭,她都會撿起來拿回家,她不覺得這是丟臉的事情,覺得扔在地上很可惜,豬可以吃的。她的傳統一輩子都不會改變的,吃飯從來不講究好賴,從來不挑剔,我甚至不知道媽媽愛吃什麼菜餚,只記得她愛吃麪條。家裏聚會時,她總是聽從我們的建議,我們說吃什麼就做什麼。

媽媽表面上很嚴厲,對我們的愛卻很深很深,也會包庇或者縱然一下。我上高中時和班主任吵架,媽媽去學校見老師,給老師辯解,卻沒有批評我,惹地老師一肚子不高興,居然在班裏公開說我動不動就搬家長。我出嫁前,一向疼愛我的奶奶開玩笑說:“這閨女在家這麼強,不聽大人話,亂花錢,到人家家裏犯錯誤,一旦捱打,咱們也別管……”媽媽忙着說:“不行不行,縱然她錯了,我們也得向着她。”媽媽真的是這樣做了,對於我的現在,媽媽從來沒有過多的指責。

點點滴滴的往事,溫暖地令人心裏發酸,眼淚成串地滴落在鍵盤上。近來,我總是這麼容易愛回憶,還愛掉眼淚。我的自由隨意,源自於媽媽對我太放鬆了,媽媽放鬆是因爲媽媽信任我,我從小就聰明愛學習成績好,媽媽就很少管我,而我總是讓她在關鍵時刻失望。我很想回家,卻又怕回家,怕媽媽看到我現在的樣子生氣,或許她見不到我時會更開心些吧。我能夠讀懂她眼神裏的憂慮,卻不能爲她消除那份憂慮。熟悉的人都說我像媽媽多一些,脾氣也像。表面上對什麼都不在乎,所謂心胸寬廣,實則心思細密,多愁善感。

媽媽很少有多愁善感的時候,媽媽雖然辛苦了一輩子,也幸福了一輩子。媽媽年輕的時代,軍人是結婚的最佳人選,爸爸那時是個英俊瀟灑的軍人,媽媽不顧爸爸家裏的貧窮,依然選擇了爸爸,也選擇了一生的幸福和諧。她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爸爸沒有給媽媽富貴,卻給了媽媽堅實的依靠,給媽媽做了一輩子強有力的後盾,支持了媽媽一輩子。媽媽退休以後的這些年,對爸爸的照顧比從前周到多了。生活中很多瑣事都可能引起些細微的摩擦,媽媽嘮叨時,爸爸不吭氣,等到爸爸嘟嚕時,媽媽也不搭理他。用媽媽樸素而豁達的話來說:“誰生氣了誰就多說兩句,一家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媽媽喜歡上了旅遊,哪裏都想去,這一點我很支持,總是贊成她,有時間我也會陪她去。趁着老人身體好,經濟條件允許,多出去看看,陶冶情操,不留下遺憾,多好!媽媽什麼時候也沒有停止過忙碌,做一家人的飯,而且還得看着小商店,是她的日常工作。媽媽的思想一向很靈活,開小商店當初也是她的建議呢。她在公園裏看人家如何鍛鍊的動作,自己默記在心,做完家務後,邊看商店邊鍛鍊身體,她說:“我沒有大塊的時間去公園鍛鍊,就在家裏用點滴時間來鍛鍊。”空閒時看看《老人春秋》等雜誌或者報紙。我很欣慰我的爸媽沒有任何不良愛好,他們都不打牌,爸爸也不喝酒不抽菸。兩個人都很有健康意識,非常注重鍛鍊身體。

我小時就愛聽小說連播,這個愛好是媽媽影響給我的。那時,每天中午一放學,媽媽就開收音機聽小說連播,後來,變成我主動聽了,而且一分鐘也不耽誤。還有其他節目,小喇叭,星星火炬等等都是媽媽讓我聽出了興趣。現在的媽媽也在聽百家講壇呢,我真佩服媽媽了!有些人老了會糊塗,我感覺我的媽媽再老,也不會糊塗,她有一個始終清醒明辨是非的大腦。

每次回家,我都感慨有爸媽真好!真希望爸媽永遠健康,有爸媽在,回家纔會有到家了的感覺。

關於媽媽的散文10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到外地打工,把我和姐姐放在姑媽家。他們也許是怕我和姐姐傷心難過,所以就不辭而別。結果他們的不辭而別卻讓我和姐姐更傷心,更難過。在經過好一段時間,我們的心才得以平復。

我在姑媽打罵中我得學會自己做很多事,比如洗衣洗襪。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覺得自己會恨別人,自然也恨爸媽。他們爲什麼要去打工,在家時不是很好嗎?他們不知道我很想他們嗎?有時候想他們,連媽媽以前的睡衣我都會拿來聞,感受媽媽的味道。遇到同學們討論父母多麼多麼地愛他們的時候,我總會悄悄地溜走,悄悄地流淚。

那天的早讀課上,老師說,再過一個星期,學校要開家長會,你們先回去跟家長說說,他們好抽出時間來。我開始很沮喪,後來又豁然開朗,因爲我可以以這爲理由叫媽媽回來,見上那短暫的一面。

一放學我就火速地“飛”回家,向姑媽借來了電話,按下我已經銘記在心的號碼。“通了,通了!”我高興地叫着。電話對面傳來了媽媽那熟悉的聲音:“喂,哪個?”我聽到了媽媽的聲音,非常地高興,我趕緊答道:“是我,媽媽。”

“幸子,你找媽媽有啥子事?”

“老師說要開家長會,每個家長都要來。”

“幸子,必須要家長來麼?可媽媽沒得時間。”媽媽內疚地說。經過幾分鐘的談話,最後我用我的必殺技把媽媽給秒殺了。媽媽不得不“爽快”地繳械投降。我真是太佩服我了,別人都說女人的第六感官很強,其實女孩的第六感官也不弱喲。

打過電話後,我一直都在等媽媽,天天等,時時等,可一天二天三天過去後,還不見媽媽的影子,但我對媽媽有信心,所以我又連續等了三天,結果還是沒見到媽媽的影子。我心裏又害怕又傷心,我害怕媽媽不會回來了,我傷心的媽媽會騙我。

帶着重重疑問,我鼓起勇氣打了一個電話給媽媽。

“通了。”我不再像上次高興。

電話對面傳過來了媽媽的聲音,好像知道是我。“喂,是幸子嗎?”

“對,是我。爲什麼你還沒回來?”我生氣地說。

“媽媽真的抽不出空。還要趕工,可能回不來了。下一次,下一次一定回來,好嗎?”媽媽解釋道。

“下一次,還有下一次嗎?你就是大騙子,大騙子,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了,你就是一個大騙子,大騙子。”我邊哭邊吼,一生氣把電話掛了,一個人躲在被子裏傷心地哭着。

過了幾分鐘,媽媽打了一個電話給我,我沒接,是奶奶接的。

開家長會那天,我本不想去,可老師偏偏選我做服務員。我只得早早地去了學校,幫着老師忙東忙西。

我看見同學們和自己的爸媽到學校,而我卻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我鼻子酸酸的。這時老師走過來問我:“你的爸媽呢?”

我吞吞吐吐地說:“我……我……”這時,媽媽出現在我的面前,氣喘吁吁地說:“我好像來的正是時候。”我對着媽媽笑,強忍着淚水不從我眼眶中流下。

後來,我從奶奶那裏得知,我那天沒接媽媽的電話後,媽媽一直都在哭,她跟爸爸商量,決定辭了工作,回來專門帶我們。

聽到這裏,我眼淚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