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薊河彎彎散文

薊河彎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條泥鰍修煉成仙,被召入天庭,但它生性玩劣、放蕩不羈。一天,它偷偷潛入王母娘娘的荷花池內,掀起驚濤駭浪,使得大水氾濫,百花凋零,亭臺傾倒。玉皇大帝勃然大怒,令泥鰍精下凡人間,必須在一夜之間挖出一條河流,造福人間,以謝其罪。於是,泥鰍精趁着月夜星光,搖頭擺尾,翻卷泥土,終於在天亮之前,開出一條河流。傳說泥鰍精在挖河期間,它咕叫了七十二聲,蠕動了八十四下,所以這條河就又有了七十二沽,八十四彎的說法。這條河就是現在的薊運河。

薊河彎彎散文

傳說畢竟只是人們的想象,但足以說明薊運河的蜿蜒曲折。它彙集了泃河和州河之水,從薊縣九王莊匯合後一路向東,在新安鎮轉了一個彎,向東南流去,成爲我縣與天津寶坻縣的一條界河。我縣的五條主要河道還鄉河、雙城河、蘭泉河、金水河、雙城河改道分別流入,將縣域之水全部融入其中。歷史上,泃河與州河彙集後沒有河道,全部漫流入境,東漢元年,曹操北征烏桓,逐步開鑿新河,後世逐步築堤入海,明朝時成爲連接江南北京的運糧河道,因爲河道主要在薊州,因此從九王莊天開始被稱爲薊運河。

薊運河流經我縣河道全長六十公里,左岸縣境內堤防長四十餘公里,有彎道三十五個,卡口十餘處。正是這些彎道和卡口,多年來成爲沿線人民的心腹之患。如九曲迴腸一般的河道,上下游落差明顯,每到汛期,上游山洪咆哮,中游揚水站排除窪地瀝水,不但自身行洪不暢,還頂託縣內五條河道行洪,制約揚水站排水,歷史上多次有大堤決口、河道漫溢決口、以及高水位下揚水站被迫停機排水的情況發生,從而造成大面積農田因洪澇受災甚至人員傷亡。沿岸村民多年來飽受薊運河污水臭氣困擾,加上地處低窪地段,夏季雨後常常積水成河,居民日常外出都是趟水而行,極不方便。到了冬季更是難熬,生爐子取暖又髒又累,每到清晨家家戶戶的煙筒裏會冒出濃濃的煤煙、家家門前要囤積一堆堆爐灰和垃圾。多年以來,沿岸二十四萬七千人們眼見着狼藉一片,心底時常會徒然涌起一股股殷切的企盼:薊運河水患何時才能根治,何時才能使薊運河變成村美水美的北方江南。

事實上,縣委、縣政府和薊運河沿岸人民從來沒有放棄與薊運河的鬥爭較量。每年汛期來臨,防汛就成了兩岸人們的.頭等大事,從6月中旬開始,各村組織人力到河堤上備土搭子埝,一旦有險情全民皆兵老少齊參戰。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本着擇險休要的原則,我縣對沿岸的排澇泵站、河埝堤防、滯洪區村莊進行了一系列治理,逐步馴服了了薊運河的“脾氣”,美化了薊運河沿岸的環境。

薊運河沿岸我縣境內擁有八座揚水站,其中包括我縣最大的柳沽、芝麻窩揚水站、小河口揚水站,他們承擔着沿岸窪地二十三點四五萬畝農田的汛期排澇任務。但這些揚水站大多興建於六、七十年代,工程老化失修,機房設施簡陋,有的甚至解決不了閘站人員的吃水問題。多年以來,我縣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利用幾年時間對全縣境內的揚水站進行了一輪更新改造。如今走進我們的揚水站,氣派的機房明亮寬敞,整齊的機泵排列有序,現代化的開關設備乾淨整潔,院內百花盛開,綠樹層疊,還有的開闢了菜園,蝶飛蜂舞,心情舒暢。

記得小時的我,串親戚最不愛去薊運河邊的姑姑家,十幾裏彎彎曲曲的河埝,下雨後黏黏的黑土泥塞住自行車輪怎麼也捅不下去,晴天時,那些泥又變成僵硬的土塊,自行車軋在上面顛簸的我們氣喘吁吁。近幾年,我縣不斷對薊運河進行堤防加固,從全縣四條河道治理的“一號工程”,到小河口段裁彎取直分流工程,加上去年新安鎮以下河段的三期治理,對險工險段險加高培厚,在彎道卡口修建石護岸,鞏固了堤防,提高了防洪標準。如今,彎彎曲曲的水泥路如一條抖動的銀練沿河逶迤,四十公里的路程輕輕鬆鬆,沿岸的樹木在河堤遮出一路陰涼,堤外的農田裏,時而遇見辛勤的農人在田裏辛勤耕耘,河邊的樹蔭下,愜意的人們悠閒垂釣,寬闊的水面不時劃出一支木舟。薊運河昔日特產“石榴魚”等多種魚蝦,由於始終污染較小,沿岸人們每次來了客人,都會端上一盤噴香的燉魚,吃着,真有一種說不出的舒心。

薊運河滯洪區,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爲了根治海河水患而實施退堤,在河槽與左堤間形成水六村、觀風堆、芝麻窩、託王高、楊倪八、南興莊六個行洪區,包括十三個村莊的一點一萬羣衆。當年,滯洪區基本是十年九澇,“麥子長得好,一場洪水漂,家裏無柴草,出門木船搖”,成爲當年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爲讓老百姓徹底擺脫水患困擾,從1998年開始,歷時將近十年,縣委、縣政府河北玉田縣把薊運河滯洪區村莊搬遷作爲全縣“民生”工程,把村莊搬遷到大堤之外。堤外的其他村要騰出土地,堤內的部分羣衆故土難離,同時由於原本生活水平不高,搬遷的費用有的難以承擔。苦口婆心的羣衆工作,積極爭取國家項目統一建房,爭取資金,村莊規劃,一切工作按部就班地進行。其中幹部與羣衆的付出自不待言。如今行走在“搬遷村”寬敞的水泥路上,銀杏樹、路燈、健身器材、紅頂白牆,煥然一新。每個村子都建成了了水衝式廁所,每戶村民都有自己的“產業”,人們的臉上,是幸福的笑靨。

薊運河,這條曾經桀驁不馴的“泥鰍”,經過我們的努力,現在被我們牢牢的攥在手裏。它迂迴的河灣,已經不再嬌嫩薄弱,相反卻成了滋養沃土的柔柔的臂彎,它清澈的河水,已經不再興風作浪,相反已成爲養育鄉民的甜甜乳汁。我們有理由相信,薊運河,將成爲我縣南部窪地人們永遠的美好家園。